彭静;刘玲;陈钢;胡继军;李博宁
目的 探求较优的陈皮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方法 分别按照直接测定法、碱液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三氯化铝显色法、二甘醇显色法等5种分光光度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在λ200 ~ 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通过对比分析光谱扫描曲线,确定较优方法.结果 经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的光谱扫描曲线相似度高,特征峰重叠,其波长分别为λ285.5nm和λ286nm.方法学考察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误差小,准确性好,均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检测,其他3种方法则不适宜.结论 5种分光光度法中只有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的检测.
作者:伍长春;彭晓俊;梁伟华;张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胃癌前病变是胃炎转变为胃癌的重要阶段,属于胃癌的癌前状态,是临床上消化科的一大难题.病证结合是一种在临床中重视西医“病”和中医“证”并将两者相互结合的思想,即以特定的“病”为主线,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证”贯穿起来,体现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优势互补,常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在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中起到明确诊断、稳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病证结合思想的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
作者:赖虔青;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崩漏是妇科血证之一,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先后师从北方医家陈师、岭南著名医家罗师,观察南北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同时结合地理、气候、患者体质不同,对于崩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案进行整理与总结.通过分析二位医家的方药和经验,认为治疗本病除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外,也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和人群体质运用不同治疗原则、药物配伍及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得出与中医同病异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契合的结论.
作者:杜鑫;陈莹;罗颂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黄、黄芩的剂量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整方中溶出的影响.方法 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大黄、黄芩的剂量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整方中溶出的影响.结果 配伍研究的结果表明,各味药在泻心汤的剂量配比为黄连-大黄-黄芩(3∶ 4.95∶ 5.83)时,黄连生物碱类成分有好的溶出率.验证试验中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率为1.12%(偏差为3.27.%,n=3).结论 将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应用于中药复方剂量配伍方面的研究,具有方法简便,精度高的优点.
作者:邓丽红;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疫病外周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治疗疫病的外用方剂,将处方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的常用药物、药对和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151首,涉及中药383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12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 总结了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为疫病外用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鲁晏武;孟庆海;陈仁寿;周轶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CSR大鼠JAK-STAT/SOCS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方式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调气”电针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造模后第3天开始干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抓取1次,电针组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每天1次,一次20min,干预7天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机械痛阈测定,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IL-6、PGE2含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OCS1与JAK1、SOCS3与STAT3蛋白相互作用.结果 模型组痛阈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6、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6、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SOCS1抗体免疫沉淀的组织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JAK1,经STAT3抗体免疫沉淀的组织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SOCS3,反向免疫共沉淀验证亦成立,说明SOCS1与JAK1、SOCS3与STAT3存在结合.结论 “调气”电针对CSR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与负反馈因子SOCS直接结合进行交互作用以减少炎症因子达到镇痛作用.
作者:陈霞;粟胜勇;黄云龙;赵骏;李妮娜;黄霞;陈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不同周龄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及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并与糖皮质激素干预比较.方法 豚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系统致敏,并用1% 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豚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MMP-9及TIMP-1含量,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气道重塑程度的指标.结果 地塞米松组4周龄与模型组4周龄豚鼠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1,P<0.01,P=0.01),地塞米松组6周龄与模型组6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1,P=0.01,P=0.01),小青龙汤组4周龄与模型组4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 <0.01,P<0.01,P<0.01),小青龙汤6周龄与模型组6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5,P<0.05,P<0.05).结论 与地塞米松相比,小青龙汤在改善的气道重塑方面作用无明显差别.
作者:杨莉颖;程燕;陈慧;李宏超;杨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梨形马勃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梨形马勃子实体,进行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合文献资料确定其为梨形马勃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利用薄层色谱法建立梨形马勃专属性的薄层鉴别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研究发现梨形马勃具有多个专属性的薄层色谱斑点,并含有麦角甾醇,麦角甾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醇含量为1.02mg/g、麦角甾酮含量为68.5 μg/g.结论 通过梨形马勃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可综合鉴别梨形马勃的真伪,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也为今后梨形马勃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昂;徐维茵;穆双双;王丽莹;王淑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互联网+中医”模式可以便捷、高效的把中医知识、中医健康服务、中医文化等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为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互联网+中医文化传播、互联网+中医健康服务、互联网+中医教育等新模式为“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尽管目前在实现过程中尚存在诸多困难,但“互联网+中医”模式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娜;施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祛瘀通经方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整理男科收治并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2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新硒宝治疗;治疗组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新硒宝的同时加用自拟祛瘀通经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精液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同时检测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和中性α-葡萄糖苷酶含量、血清瘦素的水平并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成活率和精子畸形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缩短、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中性α-葡萄糖苷酶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精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瘦素水平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精液中中性α-葡萄糖苷酶含量和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明显增多,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祛瘀通经方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精液与精子质量,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和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含量.
作者:杨德华;邓娜;王广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岁以上A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养血祛风汤口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外涂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EASI评分及血清中LTB4、LTC4水平检测,随访三个月了解其复发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E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5.07%和46.03%.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LTB4、LTC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纽复发率分别为15.87%和34.92%.结论 健脾养血祛风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血虚风燥型AD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皮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芬;杨雪松;叶建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减对高催乳激素血症(HPRL)模型动物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的表达,以探讨其对生殖轴的影响.方法 除空白组外,运用甲氧氯普胺腹腔注射制作HPRL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溴隐亭组,低、中、高剂量逍遥散组,待各组完成治疗,处死,取股动脉血,采用定量PCR测定实验动物血清FSHR的表达;ELISA法测血清FSH、LH、E2、P、T的含量.结果 高剂量逍遥散组能升高血清FSHR含量,P<0.05.FSH、LH有降低趋向,E2、P有增加趋向,各剂量组呈量效关系;但对T影响不大.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逍遥散加减可能通过改善高催乳激素血症模型动物FSHR、性激素水平,从而起到治疗目的.
作者:许露;李燕;张泰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观点中认为中草药副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任何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及对药品安全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有关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越来越多,中药安全性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从剂量、剂型、配伍、煎药方法及服用方法等方面对中药减毒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中药的安全、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杨英豪;刘运龙;李桓;宰炎冰;李松伟;左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目前全科医学人才数量不足,其中医全科人才更是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的需求.文章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情况,浅谈中医全科医师培养发展现状及对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笔者期望在实践中为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作出一定贡献.
作者:温丽娟;宋宗诌;彭丽;唐可;周扬帆;郭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从甜茶药材中高效制备分离甜荼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目标化合物,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检测纯度.结果 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75∶ 0.25∶ 5)为HSCCC溶剂体系,从10 g甜茶中分离制备甜茶苷(319 mg).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甜茶苷的纯度为97.37%.结论 实验方法适于从甜茶药材中大量制备高纯度的甜茶苷.
作者:张锐;刘建群;舒积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在前期已经建立金嗓口服液(黄芩苷含量)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黄芩苷的含量(mg/ml)作为考核指标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并对优化后的产品进行抗炎作用研究,为金嗓口服液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正交实验法,以成品金嗓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考核指标,优化获得金嗓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然后采用小鼠耳肿胀和SD大鼠足肿胀模型,考察金嗓口服液的抗炎、消肿作用.结果 筛选得到较优制备工艺处方,抗炎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金嗓口服液能显著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同时显著减少新鲜蛋清所致SD大鼠足肿胀(P<0.01).结论 金嗓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作者:罗明和;程猷;李沉纹;王林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工艺对挥发油的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中药制剂中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以生发片为例,采用挥发油直接喷入颗粒中压片、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后再与其它颗粒混匀压片和“药辅合一”三种工艺分别制备了生发片,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挥发油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以挥发油中阿魏酸为指标成分,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挥发油三种不同的制备工艺的有效期分别为:“药辅舍一”为152.6h,β-环糊精包合为57.2h,提取喷入为22.9h.结论 “药辅合一”制备工艺更能有效地抑制挥发油的挥发,增强其稳定性.
作者:高波;袁如文;金元宝;王立英;吴丽艳;李凤;林玉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肿瘤恶病质的中医研究纷杂,但缺乏对关键病机的统一认识和准确表述,不利于恶病质的针对性治疗[1].“寒湿入营”指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混于水谷精微,上奉于心化生营血,心阳不足不能温化营血之邪,久则寒凝湿阻、营血壅滞,可见纳差、消瘦、乏力;舌胖大水滑上覆如泥浆水状苔;脉细涩无力等表现.其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均与恶病质相似互通,提示“寒湿入营”在肿瘤恶病质发生发展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此切入深层挖掘肿瘤恶病质的关键病机和对应治法方药可丰富其临证手段.
作者:夏孟蛟;金钊;郑川;祝捷;严然;由凤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银杏白果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茵作用 方法 银杏白果通过水和75%乙醇进行提取分别得到提取物.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还原力等测定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小抑茵浓度(MIC)检测.结果 白果的水提物比醇提物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效果;银杏白果提取物对测试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真菌黄曲霉和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稍好于其它测试菌.结论 银杏白果提取物具有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和抗茵剂的潜力.
作者:周晓辉;王瑱;邱立娟;冯昭中;田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平乐正骨理论治疗膝关节寒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确诊的膝关节寒痹的患者,给予平乐正骨历节风方、特异性点穴手法、平乐正骨二乌散、温针灸及功能锻炼疗法,观察其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为98.34%,其中临床控制16例(26.67%),显效21例(35.00%),有效22例(36.67%),无效1例(1.66%);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平乐正骨理论治疗膝关节寒痹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在广大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郭现辉;潘富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