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救治气栓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孙静

关键词:高压氧, 气栓症, 护理
摘要:目的:使气栓症患者在高压氧抢救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YC-3200/0.3全电脑控制医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8 MPa,头罩急救供氧,全程吸氧,总时间170 min.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导管的护理,监测舱内氧浓度,观察患者吸氧情况.结果:患者均在高压氧治疗1次后神志转清.结论:在高压氧抢救气栓症中,给予及时、周到、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救治气栓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使气栓症患者在高压氧抢救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YC-3200/0.3全电脑控制医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8 MPa,头罩急救供氧,全程吸氧,总时间170 min.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导管的护理,监测舱内氧浓度,观察患者吸氧情况.结果:患者均在高压氧治疗1次后神志转清.结论:在高压氧抢救气栓症中,给予及时、周到、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多参数监护仪血压OEM模块的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测振法测量血压的原理,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血压测量模块的设计方法.

    作者:柳波;张笑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

    外部性脑积水(Extermal Hydrocephalus简称EH)是发生在早期婴幼儿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CT问世以前,此病不被人们认识常致误诊.现将本院自1999年至2003年的20例EH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加以分析.

    作者:赵新刚;匡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五例特殊表现的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分泌物呈脓性,可有臭味.但有一些临床表现比较特殊.本文报道5例具有特殊表现的滴虫阴道炎,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分析

    目的:对乳腺肿块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进行探讨.方法:对76例乳腺肿块的高频声像图特征与 CDFI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各种乳腺疾病均有其声像图特征.本组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90.2 %(54/59).诊断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2.3 %(14/17).结论:高频超声和 CDFI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特异性,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玉秀;徐华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方法学分析

    目的:分析酶法测定肌酐的可靠性.方法:通过对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方法学比较,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结果:酶法具有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性.结论:酶法是当前实验室测定肌酐的可靠方法,对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张健;张智慧;李玮;王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舌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口腔科自2000年至2003年共收治舌癌病人6例,通过对病人施行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本花;张在芬;刘兆文;管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腰穿置管间断放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分析

    我科自2000年采用腰穿置管间断放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吸痰时机及操作方法的探讨

    作为急诊科护士在临床上往往会遇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因此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较为常见,在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吸痰操作是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吸痰时机的选择和方法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借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邢凤春;于秀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治疗此病的关键是抢救治疗和恢复功能,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陈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县级医院开展细菌检验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级医院医技科室无论从技术力量、仪器设备,还是开展项目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设施的完善和临床诊断数据的提供以及业务收入的提高,医技科室在整个医院的医疗活动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县级医院开展细菌检验还存在一些难点,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科技不相适应,还不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县级医院开展细菌检验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作者:郝立宪;高龙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孕妇血清钙及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测定血清钙、白蛋白的变化对孕妇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溴甲酚绿法测定.结果:孕妇组血清总钙、离子钙、白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非孕妇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孕妇组与晚孕妇组比较血清总钙、离子钙没有差异(P>0.05).白蛋白含量晚孕妇组明显低于中孕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总钙、离子钙、白蛋白对孕妇尤为重要.动态监测,及时补充可提高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作者:高丽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药物流产不全的观察与护理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用终止早孕是目前药物流产常见的配伍方法,由于避孕和节育措施失败时有发生,目前药物流产是作为避孕失败补救措施好的方法,具有痛苦小,简单安全,不进行宫腔操作等优点易被早期妊娠病人接受.但由于病人自身条件和服药规律性,仍有少量药物流产不全的病人.我院2003年药物流产人数3 484人,药物流产不全383人,占人数的11 %.笔者对药物流产不全的病人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失败原因,配合医生进行了药物流产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及清宫手术的处理,减少病人的痛苦,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胡景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误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属细胞外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是因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某种自身抗体、结合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清中,使红细胞致敏或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其中以原发性和继发性的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多见.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临床上胃肠镜检查多数是在咽喉部表面麻醉下进行,但在检查中常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使病人难以忍受.我们尝试在胃肠镜检查中静注丙泊酚,芬太尼,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开岩;赵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影像报告书写应重点突出

    我们影像医生日常看片时应当做到全面观察、巨细不漏,养成循序渐进的良好习惯.在书写每一份具体影像诊断报告时,都应讲究有所侧重,即重点突出,而不应千篇一律,陷于烦琐.所以书写报告时我们认为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①善于抓主要矛盾.书写报告也要抓主要矛盾,并加以重点描述.如:描写肺结核的空洞和播散灶时,空洞为主要矛盾,应重点描述;同一部位既有病变又有变异时,应抓住病变这一主要矛盾.②善于安排主次缓急.对于二级医院影像科特别是普放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且医技工作不分开,同时还得担任科室值班,这就要讲究工作方法.面对一大堆片子,如何能快优写好报告,除诊断能力外,就是一个安排问题.因此,首先必须对片子进行分类,即哪些报告比较复杂,诊断困难;哪些比较简单,诊断容易.对疑难复杂病例应结合临床病史,进行仔细观察,反复推敲,重点描述.对每一个阴影,每一个表现,都应尽量做到力求甚解.对于多数病变比较简单,可以肯定诊断的病例,则可重点描述主要矛盾,提出诊断意见即可.

    作者:李开信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vWF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vWF因子水平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vWF因子水平明显增高.结论:vWF 因子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指标,同时可作为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的研究指标.

    作者:谢洪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价及安全性.方法:26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发病情况及开始溶栓时间分为两个时间区段:即2 h~6 h内为A组;7 h~12 h内为B组.两组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均采用常规抢救措施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A、B两组再通成功率达61.53 %,无明显副作用.且溶栓时间愈早,再通率愈高.结论: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陈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三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副作用小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53例患者分为氨甲蝶呤(MTX)肌肉注射(Ⅰ组),米非司酮(Ⅱ组)及MTX单次肌肉注射配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Ⅲ组)进行比较.结果:Ⅲ组较Ⅰ、Ⅱ两组能明显缩短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结论: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用药量小,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推广治疗方案.

    作者:李艳文;张芩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甲亢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慢性病,由于病程长,住院时间少,家庭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40例甲亢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