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琴;章蓓;张苏闽;徐翎翎;吴金萍
目的 评价围术期口服金叶败毒颗粒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流程中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切除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金叶败毒颗粒治疗组(J组)和对照组(C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补充维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叶败毒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术后4h、术后24h、术后48h的疼痛评分,苏醒室躁动评分,术后体温、术后进半流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术后出血、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J组患儿术后24h疼痛评分显著降低[(3.86±1.76) vs(6.66±2.34),P<0.05],苏醒室躁动评分显著减少[(3.6±0.6)vs(5.2±0.8),P<0.05],术后进半流质时间明显早于C组[(28.80±4.75)h vs(42.75±7.15)h,P<0.05],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4.85±1.06)d vs(7.25±0.88)d,P<0.05].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流程中,围术期口服金叶败毒颗粒可缓解术后疼痛和减少躁动,患儿可尽早地进半流质饮食,缩短总住院时间,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作者:李正时;韩东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苍附导痰汤(CFDTT)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组织中oatp3a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 采用改良Poresky联合高脂饮食造模法,制作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mefformin)组、苍附导痰汤低剂量组、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药物干预14天后各组大鼠肺、脾、肝、肾组织中oatp3a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脾、肾组织中oatp3 a1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中oatp3a1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CFDTT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脾、肾组织中oatp3a1明显升高(P<0.01),CFDTT低剂量组肝、脾、肾组织中oatp3a1表达轻度升高(P<0.05),CFDTT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苍附导痰汤可能通过调节肝、脾、肾组织中oatp3a1的表达,改善肝、脾、肾脏腑的功能,增强痰湿运化而发挥作用.
作者:潘爱珍;易伟民;陈珂;李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体外实验方法,探讨皂荚提取物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上对PTEN/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空白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未加任何药物),索拉非尼组(将41μmol/L的索拉非尼加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皂荚提取物组(将皂提取物0.3g·kg-1·d-1,按10%浓度加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用Westem blot法检测细胞中PTEN/PI3 K/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m blot检测表明,空白组对AKT、PTEN、PI3K的表达没有影响,索拉非尼和皂荚提取物均使AKT、PI3K基因表达下调,PTEN表达上调(25h和48h皂荚提取物H3K下调要强于索拉非尼(P<0.01);25h索拉非尼对PTEN上调要强于皂荚提取物(P<0.01).结论 皂荚提取物能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蔡岳;詹磊;王晓东;张赤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从JNK信号通路探讨葛根素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自噬途径研究.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低(50 mg/kg)、高(100 mg/kg)剂量组和高剂量+抑制剂SP600125组.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闲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F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中JNK、p-JNK、LC3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大,p-JNK-1/JNK-1、p-JNK-2/JNK-2及LC3-Ⅱ/LC3-Ⅰ的比值显著增加,p62的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脑梗死面积缩小,p-JNK-1/JNK-1、p-JNK-2/JNK-2的比值降低,LC3-Ⅱ/LC3-Ⅰ的比值显著降低,p62的表达升高;与高剂量组相比,高剂量+ SP600125组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JNK-1/JNK-1、p-JNK-2/JNK-2、LC3-Ⅱ/LC3-Ⅰ的比值及p62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NK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有关.
作者:汪露;王静静;梅志刚;刘晓露;程瑶;王金凤;冯知涛;陶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活血通络法治疗静息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1月,回顾55例59髋静息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活血通络中药干预前后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男3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4±10.1)岁,平均随访(4.38±2.38)年.病因为激素性、酒精性、特发性的患者分别为28例(28髋)、10例(10髋)、17例(21髋);ARCO Ⅰ、Ⅱ期分别为10髋、49髋.采用Harris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临床与影像学进展分别采用有或无疼痛、有或无塌陷进展进行评估,并与文献报道的静息髋自然转归对比,评价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结果 本组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2-5年40例,>5、≤10年13例,>10年2例.治疗前后患者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89.7±10.5 vs 96.4±12.0).SF-36健康量表评分中精神健康状况(P=0.004)及活力(P =0.000)、角色限制(P=0.001)、心理健康(P =0.003)的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ARCO Ⅰ、Ⅱ期分别有2髋(20.0%)、3髋(6.1%)出现疼痛;分别有4髋(40.0%)、9髋(18.4%)出现塌陷.与文献报道的静息髋自然转归对比,临床和影像学进展率明显降低.结论 活血通络法中药干预静息性股骨头坏死效果明显,降低了临床和影像学进展率,提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魏秋实;张颖;曾平;庄至坤;陈哓俊;陈镇秋;张庆文;何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双环醇组、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双环醇组连续灌胃给予双环醇(150 mg·kg-1)4天.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血人参乙酸乙酯(200mg·kg-1,400 mg·kg-1),连续4天,末次给药8h后,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300 mg·kg-1对乙酰氨基酚水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6 h后,断头取血并分离血清,解剖取肝脏.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情况,Reahime RT-PCR检测肝组织Cyp1a2,Cyp2e1和Cyp3a11以及Egr-1、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未对正常小鼠造成明显肝损伤且能降低APAP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并明显改善肝细胞坏死病变的程度,抑制肝组织Cyp1 a2,Cyp2e1和Cyp3 a11以及Egr-1、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未见明显肝毒性且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效果,可能与其抑制Cyp1 a2,Cyp2e1和Cyp3a11代谢酶表达,下调Egr-1和TNF-α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杨宇莎;时京珍;雷钟;周威;梁妍;刘杰;郝小燕;杨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祁菊花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确定其佳采收期.方法 HPLC-UV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UV-VIS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运用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祁菊花整体质量.结果 各采收期祁菊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随着采收期的不同,有效成分含量呈现动态变化,由模糊评判法处理结果得出,当祁菊花开放程度达到50%时,有效成分含量水平较高,药材整体质量好,为佳采收期;祁菊与其他种菊花相比较,各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具有扩大推广运用价值.结论 祁菊花佳采收期为花盛开50%时,整体质量较好,因此当花盛开50%时可做祁菊合理采收期.
作者:米晓兰;韩红梅;王雪媛;刘锐;肖波;何燕峰;王彦军;李天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黄疸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指导.方法 选取193例主要诊断为黄疸病的患者病历为研究资料,应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软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病历涉及处方总数428个、涉及中药总数172味,使用频率排名前10的中药为茵陈、茯苓、泽泻、甘草、白术、黄芩、栀子、木通、龙胆草、生姜;常用核心药物配伍组合有26组,主要归于6个大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黄疸病体现了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活血化瘀、温化寒湿、补益肝肾等多种治法.该研究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房赤;雍苏南;孙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血清补体C3a、C5a和肾组织Toll样受体(TLR)1、TLR2的影响.方法 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36)、假手术组(n=36)、模型组(n=36)和三七注射液组(n=36),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12只.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LR1、TLR2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C3a、C5a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大鼠BUN和Scr、血清C3a和C5a、肾组织TLR1、TLR2蛋白表达的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组对比,三七注射液组大鼠BUN和Scr、血清C3a和C5a、肾组织TLR1、TLR2蛋白表达的水平在各时间点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三七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TLR1、TLR2蛋白表达的水平,同时降低C3a、C5a的水平,调节补体-炎症受体系统,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作者:吴金玉;黄志敏;唐宇;江旖旎;邱少彬;黄仁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整理相关文献56篇,从卷柏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目前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卷柏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炔酚类、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衰老和降血糖等方面.结论 为卷柏属植物药用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金旭东;卢轩;王惠国;史丽颖;于大永;冯宝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三联疗法对腰椎全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腰椎全麻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中医三联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尿潴留及重置尿管地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地发生率分别为:6.4%、23.3%(X2=4.9 P<0.05),重置尿管地发生率分别为:3.2%、16.6%(X2=4.4 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能有效预防腰椎全麻术后尿潴留及重置尿管地发生率,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朱远玲;齐会玲;白宝华;戈诚;沈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临床症状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的2 ~14岁脾虚挟痰型CVA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统计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CD4+/CD8+比值等免疫指标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6周,两组面色萎黄、喉间痰鸣、多汗、纳呆、大便稀薄积分均降低,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治疗组IgA、IgG、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IgE、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IgE水平,提升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莫珊;黎家楼;黄卓红;潘靖波;邬素珍;吴声振;陈海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额尔敦-乌日勒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滴丸组,额尔敦-乌日勒低剂量组,额尔敦-乌日勒中剂量组,额尔敦-乌日勒高剂量组.各组按要求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给药体积为10ml/kg,每天2次.连续ig给药2周,末次给药12h后,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 30 min、恢复灌注120 rain法制备急性MIRI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取材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IL-1β)的含量,同时采用Real-Time 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的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6、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额尔敦-乌日勒各剂量组存在量-效关系;Real-Time qPCR分析结果表明额尔敦-乌日勒能显著抑制MIR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及IL-1β的mRNA表达,高剂量组整体效果优.结论 额尔敦-乌日勒通过抑制TNF-α、IL-6、IL-1β等炎性因子在血清中的分泌及其心肌组织中mRNA的表达,达到调控炎症反应的作用,对MIRI起到保护作用,且高剂量组整体效果优于其它剂量组及复方丹参滴丸组.
作者:李超;麻春杰;郝蔷薇;田海广;莲花;王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气通腑方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并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70例老年严重脓毒症AG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女性11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74.58±10.66)岁,APACHE Ⅱ评分为(24.4±2.6)分,对照组女性10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73.72±10.81)岁,APACHE Ⅱ评分为(23.8±4.1)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病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方鼻饲或口服,2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28天死亡率、APACHE-Ⅱ评分、急性胃肠损伤评分、SOFA评分,以及肠黏膜屏障指标: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ET)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死亡4例(11.4%),对照组13例(37.1%),两组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AGI评分、SOF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外周血DAO、D-乳酸、iFABP、ET与治疗前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给予益气通腑方能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症状和降低死亡率,其机制与减轻肠道黏膜损害并降低肠道通透性、促进胃肠蠕动,打断了肠源性感染与MODS之间的恶性循环有关.
作者:高志凌;金魁;赵越;杨明;聂卫群;王龙梅;董婷;Fei Cao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甘草、甘遂在配伍前后及甘遂半夏汤中主要药效成分提取量的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探索“十八反药对”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甘遂配伍前后及在甘遂半夏汤中甘草酸单铵盐、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变化情况.结果 甘草酸、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随单药→对药→全方的配伍变化,提取量先升高,后降低;但甘草酸升高幅度低于降低幅度,大戟二烯醇升高幅度高于降低幅度.结论 甘草与甘遂合煎,其相应毒效成分均明显增加,说明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确实属于配伍禁忌,但二者在甘遂半夏汤复方中相应毒效成分有提取量又均明显降低,说明中医药复方配伍用药确实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也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佐证十八反药对只要配伍使用得当也能在临床上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结论为十八反药对自古至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段秀俊;王嘉琛;叶花;刘培;王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肾阳虚COPD大鼠发病机制,研究瘦素与COPD肾阳虚证的发生相关性,论证金匮肾气丸治疗COPD肾阳虚证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运用烟雾联合脂多糖及注射氢化可的松进行肾阳虚证COPD大鼠造模.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中药高、中剂量组灌服金匮肾气丸混悬液.光镜下检测大鼠肺叶肺组织病理变化;血清瘦素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瘦素受体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剥脱,纤毛倒伏、粘连,支气管壁,部分肺泡壁破坏、融合,肺大泡架构消失;与模型组比较,金贵肾气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血清瘦素水平,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升高(P<0.01),给予金贵肾气丸高、中剂量治疗后血清瘦素含量有明显降中(P<0.01).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中(P<0.01),金贵肾气丸干预后,高剂量组平均灰度值显著升高(P<0.05).大鼠肺瘦素受体mRNA含量检测,模型组大鼠肺瘦素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干预组中瘦素受体mRNA表达强度明显降中(P<0.05).结论 瘦素水平与COPD肾阳虚证的发生负相关;采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对实验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血清瘦素、脂肪组织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对瘦素蛋白进一步的研究将为COPD的发病机制阐明和防治提供新研究方向.
作者:萧闵;郑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影响.方法 取同期化处理后的L4期线虫,经肺炎克雷伯菌感染5d后,洗涤、离心,转移至96孔板内(10只/孔),每孔加入LB溶液40μl、M9缓冲液160μ1、FUDR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每组5个复孔,20℃静置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0.2,0.4,0.8mg/ml),空白对照组L4期线虫经大肠埃希菌OP50喂养5d后转移至96孔板内,不加白藜芦醇;每24h观察线虫生存情况.结果 经Log Rank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与0mg/ml白藜芦醇比较,0.2,0.4,0.8mg/ml浓度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x2值分别为29.262,35.148,37.040);0.1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0.05);同时采用Log Rank检验法对0.2,0.4,0.8mg/ml三组浓度白藜芦醇对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该三组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值分别为0.05,0.25,0.56).结论 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中,高浓度白藜芦醇能使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黎;孙树梅;周浩;张亚莉;欧阳妮;谷艺修;李春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辟谷是中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它指的是通过服药、服气等方法达到节制食量、辟谷清肠的目的.首先,辟谷不仅可以抑制炎性反应,控制感染;也有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重建、肢体恢复,其对SCI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其次,通过多历代辟谷方药的研究,发现大量辟谷辅助药饵的功效与SCI的治则吻合,其一可补气而令人不思食;二可通过药物通阳活血,补肾填精,直指病机.第三,服气法不仅通过服气吐纳,通调气机,增强肺通气;其“开合毛孔”“以意驭气”所暗涵的运动想象疗法也是治疗SCI及并发症的一大利器.总之,辟谷三联法对脊髓损伤及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值得继续研习.
作者:黄彬洋;刘晓瑞;王文春;张姗姗;汪俊宇;向武;刘浩;熊德启;张安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基于传统“肾主骨生髓”和“瘀祛新生”的中医理论,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文章通过利用“中药、成骨、血管化”等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近年来传统中药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便利.
作者:关德强;于波;李欣;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对Stk32c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并对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变化进行探索,以期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释慢性应激损伤机制及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三组,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造模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只每天给予逍遥散2 ml,连续造模21天.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Stk32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equenomMassARRAY法检测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 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调,其基因启动子区某些特定位点(特别是引物方案2的CpG_6、CpG_27.28、CpG_39位点)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逍遥散治疗能够明显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应位点DNA甲基化程度较慢性应激模型组显著下调.结论 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特定位点甲基化程度升高可能是慢性应激造成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逍遥散可能通过干预相应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发挥抗慢性应激损伤作用.
作者:孙琪;郭维;江东;马会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