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旭东;卢轩;王惠国;史丽颖;于大永;冯宝民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气虚血瘀型IgA肾病(CKDl-3期)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通络颗粒治疗组以及肾炎康复片对照组,各为36例,疗程4个月,观察患者的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8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5),且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的下降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69.44%;两组主要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腰脊酸痛,浮肿,纳少或脘胀、腰痛固定或呈刺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疲倦乏力、面色黧黑或晦暗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颗粒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肾功能及中医证候.
作者:姜健;唐英;吴卿;黄迪;沈沛成;孙川;何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双环醇组、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双环醇组连续灌胃给予双环醇(150 mg·kg-1)4天.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血人参乙酸乙酯(200mg·kg-1,400 mg·kg-1),连续4天,末次给药8h后,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300 mg·kg-1对乙酰氨基酚水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6 h后,断头取血并分离血清,解剖取肝脏.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情况,Reahime RT-PCR检测肝组织Cyp1a2,Cyp2e1和Cyp3a11以及Egr-1、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未对正常小鼠造成明显肝损伤且能降低APAP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并明显改善肝细胞坏死病变的程度,抑制肝组织Cyp1 a2,Cyp2e1和Cyp3 a11以及Egr-1、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血人参乙酸乙酯部位未见明显肝毒性且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效果,可能与其抑制Cyp1 a2,Cyp2e1和Cyp3a11代谢酶表达,下调Egr-1和TNF-α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杨宇莎;时京珍;雷钟;周威;梁妍;刘杰;郝小燕;杨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及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黄芪甲苷保护心脏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使用异丙肾上腺素(lsO)干预24h造模.待心肌肥大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10-8mmol·L-1)、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60μmo 1·L-1组.MT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软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表面积,RT-PCR法检测与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CYP24A、CYP27B、VDR)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ISO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大大下降,而加入了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后存活率则明显上升.通过对细胞表面积的检测表明,黄芪甲苷和维生素D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由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能够提高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而ISO则会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而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维生素D轴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王焕珍;张惠鹏;赵东亮;管连城;覃海波;王亚兰;柴艺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黄疸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指导.方法 选取193例主要诊断为黄疸病的患者病历为研究资料,应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软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病历涉及处方总数428个、涉及中药总数172味,使用频率排名前10的中药为茵陈、茯苓、泽泻、甘草、白术、黄芩、栀子、木通、龙胆草、生姜;常用核心药物配伍组合有26组,主要归于6个大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黄疸病体现了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活血化瘀、温化寒湿、补益肝肾等多种治法.该研究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房赤;雍苏南;孙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优化制备山楂提取物泡腾片的工艺.方法 采用酸碱混合非水制粒法制备山楂提取物泡腾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在前期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主辅料配比及工艺.结果 制备泡腾片主辅料优配比为:26%山楂提取物、2%聚乙二醇6000、8%柠檬酸、8%碳酸氢钠、1%甜味素、1%阿斯巴甜、0.1%硬脂酸镁,乳糖、无水乙醇和山楂红色素适量.结论 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可行性好,稳定性好.
作者:毛文英;刘耀茹;孙胜杰;王颖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应用溃结灌肠液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结灌肠液治疗UC的影响因素,对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京市中医院2006年至2016年收治的应用溃结灌肠液治疗UC患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对相关临床特点以及联合用药等进行综合研究,从发病时间、性别、年龄、病变范围、病情程度、发作类型、中医分型、联合用药等方面,统计研究溃结灌肠液治疗UC的情况.结果 单因素比较结果:饮酒、腹泻的病程、腹泻次数、便血、腹痛、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发作类型、联用菌群调节剂、合用激素灌肠等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其余纳入分析的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便血、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发作类型、联用菌群调节剂、合用激素灌肠等因素与溃结灌肠液临床疗效有关(P<0.05).结论 溃结灌肠液对于改善患者便血及排便次数增多疗效显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中度、偶发或频发的患者可能疗效更可靠.联用菌群调节剂有利于溃结灌肠液有利于其发挥疗效,而配合激素一同灌肠则相反.
作者:陆琴;章蓓;张苏闽;徐翎翎;吴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祁菊花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确定其佳采收期.方法 HPLC-UV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UV-VIS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运用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祁菊花整体质量.结果 各采收期祁菊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随着采收期的不同,有效成分含量呈现动态变化,由模糊评判法处理结果得出,当祁菊花开放程度达到50%时,有效成分含量水平较高,药材整体质量好,为佳采收期;祁菊与其他种菊花相比较,各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具有扩大推广运用价值.结论 祁菊花佳采收期为花盛开50%时,整体质量较好,因此当花盛开50%时可做祁菊合理采收期.
作者:米晓兰;韩红梅;王雪媛;刘锐;肖波;何燕峰;王彦军;李天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整理相关文献56篇,从卷柏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目前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卷柏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炔酚类、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衰老和降血糖等方面.结论 为卷柏属植物药用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金旭东;卢轩;王惠国;史丽颖;于大永;冯宝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SD大鼠肠道乙酸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并探究安肠汤干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11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丽珠肠乐组、安肠汤组(低、中、高剂量组),16只/组.造模后给予各干预措施,分别于第10天处死各组大鼠,取肠道粪便及血清标本检测.①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肠道乙酸含量;②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内毒素.结果 ①肠道乙酸:模型组大鼠肠道乙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②血清内毒素:各对照组大鼠血清内毒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下调(P<0.05).安肠汤中剂量组对肠道乙酸、血清内毒素下调明显,靠近空白对照组.结论 UC大鼠肠道乙酸及血清内毒素水平能够有效反映UC大鼠病情程度,并与其病情呈正相关性.安肠汤能有效降低UC大鼠肠道乙酸及血清内毒素含量,对改善病程发展及预后发挥积极作用,可能与其能有效修复并维持UC大鼠肠道内环境稳态有关.
作者:钟元帅;韦日娜;孙平良;刘佳丽;杨坤;袁代解;耿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屈菜红碱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方法 高(8μg/ml)、中(4μg/ml)、低(2μg/ml)浓度的白屈菜红碱处理对数生长期的B16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Arnexin V-FITC/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及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白屈菜红碱能有效抑制B16细胞的增殖,且能提高B1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屈菜红碱可显著升高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ax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Bcl-2基因表达水平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白屈菜红碱具有抑制B16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该作用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张步鑫;赵献敏;成琼;李锡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建议及措施,为推进国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病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WOT模型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结果 在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和人民健康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中医特色慢病管理以其特有的优势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结论 通过发挥中医药防治优势,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助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
作者:李圣洁;陶军秀;汪婷;程艳然;贺安妮;雷雨迟;李敬文;熊振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白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 造“太阴病(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经药物干预后,检测不同时间节点的外周血细胞中白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白细胞数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变化;子时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正常组、药物组,但在2、3、4天升高,反应出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与药物组的白细胞数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在子时运用药物能有效的调节白细胞数的变化.结论 太阴病(脾阳虚证)中白细胞存在昼夜变化节律;子时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正常组、药物组.
作者:赵协慧;李杰;吴萍;张广梅;王仁嫒;张发斌;杨艳;陈湘宏;刘占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肾阳虚COPD大鼠发病机制,研究瘦素与COPD肾阳虚证的发生相关性,论证金匮肾气丸治疗COPD肾阳虚证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运用烟雾联合脂多糖及注射氢化可的松进行肾阳虚证COPD大鼠造模.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中药高、中剂量组灌服金匮肾气丸混悬液.光镜下检测大鼠肺叶肺组织病理变化;血清瘦素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瘦素受体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剥脱,纤毛倒伏、粘连,支气管壁,部分肺泡壁破坏、融合,肺大泡架构消失;与模型组比较,金贵肾气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血清瘦素水平,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升高(P<0.01),给予金贵肾气丸高、中剂量治疗后血清瘦素含量有明显降中(P<0.01).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中(P<0.01),金贵肾气丸干预后,高剂量组平均灰度值显著升高(P<0.05).大鼠肺瘦素受体mRNA含量检测,模型组大鼠肺瘦素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干预组中瘦素受体mRNA表达强度明显降中(P<0.05).结论 瘦素水平与COPD肾阳虚证的发生负相关;采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对实验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血清瘦素、脂肪组织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对瘦素蛋白进一步的研究将为COPD的发病机制阐明和防治提供新研究方向.
作者:萧闵;郑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SPF级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金水宝低剂量组、金水宝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滴入法(200 μg/200 μL)制备CB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0.5 mL/只).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桂龙咳喘宁组(0.9g·kg-1)、金水宝低剂量组(0.3g· kg-1)、金水宝高剂量组(0.6g· kg-1)灌服相应剂量中药混悬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灌胃21d.实验第22天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50 mg/kg),待麻醉后断头取肺,双缩脲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蛋白表达特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与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4与IL-10含量显著降低,c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大鼠TNF-α与IL-1β含量明显下调,IL-4与IL-10含量显著增高,cNOS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 金水宝胶囊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活性,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间的失衡状态,有效调节肺组织中cNOS的表达,从而对CB大鼠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王浩;王杰鹏;方芳;刘娜;鲁晨希;张千一;郭靠山;方朝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三角风属五加科常春藤植物,是贵州特色民族药,贵州安顺市中所屯堡人主要将其运用于产后护理.文章从“三角风”植物形态学、各民族对三角风的认知和运用、尤其是屯堡人对三角风在妇女月子中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三角风的药用化学成分、药理等对其运用的科学性进行讨论,揭示三角风在产后护理方面的运用是中所屯堡人世世代代用药经验的结晶,很有必要对其药效成分及药理进行深入研究,为其传统药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药用价值的挖掘及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潘蝶;李丽君;周培富;李相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滋勒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滋勒调经汤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鸟鸡白凤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l丸,两组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药,连续服药20天,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滋勒调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优于乌鸡白风丸:且观察组在改善月经量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勒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美春;刘姣;李雪梅;江宁;方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黄片的利胆作用,为残黄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观察残黄片对正常小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及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ANIT诱导胆汁淤滞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胆汁分泌量及胆汁中TBIL、DBIL和CHOL含量以及血液生化学指标(ALT、AST、TBIL、DBIL)的变化.结果 残黄片可明显地促进正常大、小鼠和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胆汁的分泌,且能够降低肝损伤大鼠胆汁中的TBIL、DBIL和血清中的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利胆作用和对胆管和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残黄片高、中、低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 残黄片具有明显的利胆和保肝作用.
作者:王雯颍;李承平;李娜娜;邓莉;石金金;陈慧芳;孙曼;何永侠;李寅超;袁海龙;韩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对Stk32c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并对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变化进行探索,以期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释慢性应激损伤机制及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三组,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造模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只每天给予逍遥散2 ml,连续造模21天.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Stk32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equenomMassARRAY法检测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 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调,其基因启动子区某些特定位点(特别是引物方案2的CpG_6、CpG_27.28、CpG_39位点)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逍遥散治疗能够明显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应位点DNA甲基化程度较慢性应激模型组显著下调.结论 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特定位点甲基化程度升高可能是慢性应激造成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逍遥散可能通过干预相应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发挥抗慢性应激损伤作用.
作者:孙琪;郭维;江东;马会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999年4月:《本草纲目索引》出版,郑金生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9月:《本草纲目详译》出版,钱超尘、董连荣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9月:《艾叶》出版,梅全喜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继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所著《蕲艾传》之后的又一艾叶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李时珍故乡蕲春所产的蕲艾.9月:《李时珍故乡医药》第二集发行,由湖北省蕲春县卫生局,蕲春县中医药学会编辑.
作者:梅全喜;王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结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特点,根据基础医学新进教师培养目标,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等方面创新性地分两个阶段制定新进教师学分制培养方案,探讨采取学分制对基础医学新进教师进行培养的可行性.方法 将贵阳中医学院2016年度新进采取学分制培养方案教师8名设为实验组,将未实施学分制培养的2015年度新进教师8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学分制方案分两阶段进行培养,各阶段均需修满一定学分并通过考核合格,对照组实行导师带教普通培养,培养期均为一年.培养结束后分别从教学能力评价、科研能力评价、学生工作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学分制培养的8名新进教师各方面得分均优于未实施学分制培养的新进教师,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进教师学分制培养方案以师德建设为根本,以质量监控为保障,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为载体,以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提升为目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蕾蕾;庄田畋;翟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