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华;袁伍梅
观察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的影响.治疗组(50例)用甘草甜素,对照组(50例)用维肝福泰.甘草甜素对HBsAg阴转率为12%,抗HBC为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2%和44%,抗HBe阳转率为40%.疗效明显(P<0.01).经1年随访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8%和42%,抗HBe阳转率为38%.结果表明甘草甜素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
作者:蒋道荣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39例经胃镜证实的吻合口溃疡作了临床分析,重点讨论吻合口溃疡的发生与第1次手术方式、缝线残留、碱性返流性胃炎等因素的关系,并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作了简要讨论,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堵浩荣;黄中伟;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联合应用内镜微波和内镜光动力技术,治疗20例食管贲门恶性梗阻.平均治疗1.8次,梗阻症状100%解除.梗阻解除出现时间早1天,迟5天.梗阻解除持续时间,短34天,长已超过9个月.未见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李振东 刊期: 1994年第02期
非选择性地对7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测定其泌乳素(PRL)基础水平,其中3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皮肌炎和3例硬皮病、另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32例SLE中有10例高泌乳素血症,且血PRL和SLE活动指数相关.同时测定PRL和抗核抗体(ANA)表明,该10例中7例ANA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免疫调节激素PRL在SLE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樊冀伟;支剑笙;范亚平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将16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为抗氧化剂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应用(生后12小时内)抗氧化剂VC、VE及复方丹参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重症肺炎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提示抗氧化剂治疗对逆转病情,改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冠中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288例患者手术后胃进行观察,发现残胃癌9例,占3.13%,其中早期残胃癌1例;胃癌切除后复发癌29例,占10.07%.结合临床对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的分类、定义、发病率及引起残胃癌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诊断主要靠胃镜及活检.减少和防止残胃癌的发生有赖于:(1)对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胃镜定期随访,尤其对毕氏Ⅱ式患者;(2)胃大部切除术后,尽可能选用毕氏Ⅰ式;(3)对青年人的消化性溃疡,应从严掌握手术指证;(4)发现残胃有隆起、糜烂、色泽改变或溃疡等病变,应多处作活检,以了解有无癌灶存在.
作者:曹娜英;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以甲孕酮治疗12例晚期乳腺癌,剂量500mg,每天2次;2周后改为500mg,每天1次,持续口服维持.本组2例CR、4例PR,有效率50%,平均缓解时间11.1月.甲孕酮对软组织和骨转移灶的疗效较好,对内脏转移灶效果不理想.本疗法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当化疗和其他内分泌药物无效或失效时,可以试用.
作者:谭清和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报道在160例乙肝中检出31例HDV感染者,慢活肝、肝硬化中阳性率分别为27.3%(21/77)、25.0%(6/24),高于慢迁肝中阳性率3.2%(1/31)(P<0.05).8例抗HDIgM阳性者中HDAg阳性者滴度低,HDAg阴性者滴度高;3例抗HDIgG、IgM同时阳性者病情活动且重,单纯抗HDIgG阳性者病情轻.HBeAg、HBVDNA阳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19.4%(6/31)、10.2%(5/49),抗Hbe阳性、HBVDNA阴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30.6%(19/62)、29.3%(22/75),提示HD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对肝脏慢性化起一定促进作用,抗HDIgM阳性者说明肝内有HDV复制,病情活动.
作者:黄通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人参多糖脂质体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实验结果提示人参多糖脂质体对小鼠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表面突起及微绒毛增多,胞浆内线粒体、溶酶体增生.
作者:张天一;徐永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83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作肺功能测定,并与39名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对照.其中男性均为吸烟者;女性均为不吸烟者.结果表明,MMEF、PEFR、V25%~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在男性吸烟组,VC,MBC,FEV1%也有明显下降(P<0.01).作者认为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部位在小气道,吸烟者因损害严重可累及大气道.以往对棉尘反应的肺功能评估仅以FEV1%为指标,不能反映早期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丁松云;戴蝶英;陈晓笑;卞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报道24小时内出生的足月重度窒息儿173例,男116例,女57例.治愈139例,死亡20例,恶化14例.阐述了复温迟缓、惊厥、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异常对围产期窒息儿的近期预后有一定关系.故可作为判断围产期窒息儿近期预后的指征.
作者:张素娟;王美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应用国产氯硝安定治疗难治性癫痫79例,总有效率为69.62%,对小发作者疗效尤佳.副反应轻,对心、肝、肾、血液无毒副作用.认为氯硝安定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抗癫痫药.
作者:陆范仁 刊期: 1994年第02期
21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尼群地平20mg,1小时后超声心动图测出左心功能结果发现:二尖瓣前叶EF斜率增加3.7cm/s(P<0.05)、A/E比值减少0.48(P<0.01)、FS增加5.2%(P<0.05)、mvcf增加0.2 circ/s(P<0.01).本文提示,国产尼群地平能改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作者:陆雪华;袁伍梅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报道青霉素治疗缓症链球菌所致类猩红热76例发生赫氏反应.临床表现为首次应用青霉素1~2小时后出现畏寒、寒战、高热,血压下降或休克,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等毒性症状,反应时体温高峰持续2~5小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镇静、抗过敏治疗可缓解或减轻赫氏反应.
作者:王华雨;朱白;林发祥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我院1981~1992年病死小儿211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历年来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冬春季节病死率较高;1岁以内占88.15%,其中新生儿占44.55%;本组小儿死亡数较高的前10位病种的住院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的47.82%,死亡数却占86.73%,其中直接死于感染性疾病或原发病合并感染的占 96.17%.提示降低小儿病死率的关键在于1岁以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作者:姜夕南;金银杏;朱道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用5%四氧嘧啶水溶液170mg/kg给SD大鼠皮下注射.24小时后重复注射一次.实验组血糖值持续超过28mmol/L.两周末取颌下腺作电镜观察.实验组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呈现坏死变化.主要表现为核固缩和膜结构的破坏,多数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稀疏,甚至消失.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空泡状线粒体的体积密度显著增加(P<0.01).RER池扩张、脱颗粒,其体积密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多数细胞分泌颗粒消失.它们的体积密度比对照组减少(P<0.01).结果表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颌下腺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呈显著的病理变化.
作者:佘耀南;徐邦生;王晓冬;夏平;蔡云平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6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防治方法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探讨,以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提高MOF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仲桂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20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情况.透析前均有不同情况的并发症,其中8例表现为多系统脏器衰竭.透析过程中检测空腹血糖11例,平均血糖为10.68mmol/L;并发腹膜炎2例.治疗结果:治愈13例(65%);死亡7例(35%),死亡原因为多系统脏器衰竭.结合文献就本病的透析指征、方法选择、并发腹膜炎的鉴别诊断、血糖增高的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朱悦东;严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介绍一种在临床磁共振成像中计算T2弛豫时间的方法.本研究在VECTRA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采用自旋回波法,回波时间为30、60、90、120ms.重复时间为2500ms.通过测量各回波的信号强度,应用小二乘法即可求得T2值.同时,我们比较了17例脑转移瘤患者的T2值结果,发现正常脑白质与脑转移瘤,脑转移瘤与水肿之间T2值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因此,本方法计算的T2值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朱义贵;李敏;王秀彬 刊期: 1994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复杂,本文6例误诊为血液病.均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症状,早期缺乏典型的皮肤、关节、肾或全身其他系统损害表现.分析认为,对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的女性患者,应及时作SLE的有关检查,以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延长生存期.
作者:吴兴;徐希昭 刊期: 199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