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慧;于相丽;欧小洁
目的 研究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 小鼠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蛋白质印迹法测定EAE小鼠脊髓中pSTAT1、p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益肾达络饮能改善EAE模型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P<0.0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中pSTAT1、pSTAT3的表达显著升高 (P<0.05), 而与模型组相比, 激素组、益肾达络饮组中pSTAT1、pSTAT3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P<0.05) .结论 益肾达络饮能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这种作用与其能够降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pSTAT1、pSTAT3的表达有关.
作者:关东升;赵晨怡;孟毅;乔明亮;王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蟑螂的深入研究, 为蟑螂的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方法, 对蟑螂的名称由来、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入药历史、利用价值、开发前景、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蟑螂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广阔.结论 蟑螂入药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充分开发与利用蟑螂的内在价值, 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兵;吕跃军;颜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脑卒中后痉挛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致残率高, 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许多负担.康复医疗技术能够消除或减轻患者肢体痉挛或偏瘫的功能缺陷, 使患者大限度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为了便于对患者的康复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 以及经验交流, 我们以脑卒中后痉挛的康复临床规范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为例, 展示在大数据环境下, 数据分析如何在康复专业中应用.
作者:冯晓东;刘仁超;吴明莉;黄金;李瑞青;孙伟娟;刘承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筛选适宜的紫芝制种培养基.方法 将木屑作为主要成分应用于紫芝制种培养基的制备, 一级种和二级种分别设置4种不同的配方, 三级种设置两种不同的配方, 比较了紫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及形态特征.结果紫芝菌株在培养基Z1A、Z2B和Z3A上生长速率分别为 (8.44±0.10) mm/d、 (4.16±0.04) mm/d和 (4.69±0.10) mm/d, 生长优势明显, 有利于进一步大田栽培.结论 Z1A、Z2B和Z3A培养基可用于紫芝制种.
作者:陈永敢;李珍;范平杰;陈川平;张来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报道一种五加皮新伪品, 提供鉴别方法.方法 从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方面和正品五加皮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性状特征:新伪品略薄, 栓皮易脱落, 折断面外侧有白色细长纤维.显微特征:新伪品有大量草酸钙方晶, 皮层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散在.结论 发现一种五加皮新伪品, 主要从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可以鉴别.
作者:路丽娟;毕飞霞;芦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对不同产地的北柴胡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文利用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技术对我国北柴胡的6个居群11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共挑选出了9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 共检测到2088条明显的条带, 多态性条带为2084条, 多态性的比值占99.8%.结果 利用popgene32对6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信息指数Shannon I=0.1996,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299.显示了6个北柴胡居群有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显示, 遗传分化系数Gst=0.7826, 表明在北柴胡群体之间存在一定遗传分化, 居群间基因流Nm=0.1388, 表明居群间遗传交换较少.结论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居群北柴胡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且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勇慧;于相丽;欧小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的影响及通过干预SDF-1/CXCR信号通路对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正常饲养SD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以四氯化碳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将80只造模成功SD大鼠随机分CXCR4的特异性拮抗剂组及未使用CXCR4的特异性拮抗剂组, 然后各组再分模型组、联合组、单纯中药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 共8组.联合组于造模成功后灌服鳖甲煎丸, 同时于第4周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途径移植, 用药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及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变化.结果 在使用CXCR4的特异拮抗剂后, 干细胞组与模拟组疗效相当 (P>0.05), 联合组与单纯鳖甲煎丸组的疗效相当 (P>0.05), 而未使用CXCR4的特异拮抗剂的组别中, 干细胞组与模拟组的疗效、联合组与单纯鳖甲煎丸组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鳖甲煎丸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提高肝纤维化治疗的效果, 其机制可能能通过通过作用SDF-1/CRCX4轴起作用.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王振常;毛德文;黄国初;林元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该研究在石斛属植物在古籍中记载的种类、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及本草实图考证基础上, 对六部有石斛属植物记载的中国经典古籍, 以护肤功能为导向, 通过民族植物编目的方法进行文献引证、功能主治、药方名、功效、护肤功效、炮制方法、使用部位、服用方法等内容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结果显示:六部经典古籍记载石斛种类4种, 8种类型利用部位、10种炮制方法、11种护肤功效类型.该研究为该属植物的护肤利用提供了古籍民族植物学证据和线索, 并为进一步保护和深度研发石斛属植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
作者:杨立新;王进宝;赵燕强;王雅琴;李一泽;高路;薛达元;刘爱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HSCCC) 及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线性离子阱-轨道阱杂交串联质谱 (UHPLC-LTQ-Orbitrap-MSn) 快速分离鉴定防风中四种色原酮类化合物, 建立快速分离制备色原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得防风提取物, 再用正丁醇萃取富集色原酮类成分;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 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 (1:1:3, V/V/V) 组成二元溶剂体系, 上相为固定相, 下相为流动相, 仪器转速为800 r/min, 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从100 mg防风正丁醇提取物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得到3.58 mg升麻素苷, 3.72 mg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0.96 mg亥茅酚苷, 7.8 mg升麻素,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分析, 其纯度分别为95.28%, 97.89%, 59.88%和92.33%,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线性离子阱-轨道阱杂交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化合物1为升麻素苷, 化合物2为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化合物3为亥茅酚苷, 化合物4为升麻素.结论 该联用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为色原酮类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
作者:黄彧;吴桐;刘春明;李赛男;王乐奇;李森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我国黑果枸杞资源的主要分布和储量, 了解不同产区黑果枸杞功效成分原花青素含量差异, 为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标本资料结合走访调研、实地调查、样地调查等方法对分布在我国的黑果枸杞资源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 并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采用香草醛盐酸法对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黑果枸杞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宁夏中北部、新疆北部、塔里木河流域以及南疆的喀什和和田地区, 而新疆和青海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分别高达45万亩和40万亩, 但部分地区野生资源蕴藏量严重下降;青海产的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含量高, 野生的含量为3.43±0.59%, 而种植的含量普遍略高于野生的.结论 加强对黑果枸杞野生资源的管护, 合理限量采摘, 大力发展人工种植技术, 积极开展黑果枸杞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质量标准研究, 保证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作者:刘增根;康海林;岳会兰;梅丽娟;陶燕铎;邵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通过《本草纲目》及有关历史文献对李时珍的记载, 一探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的医学素养, 挖掘时珍医学精神.
作者:刘英杰;李欣;文卉;孙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传统中药山楂的佳炮制工艺, 为山楂炭炮制规范的制订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L9 (34) 正交试验设计, 以直接影响炮制品质量的炒制时间 (A), 炒制温度 (B), 翻转次数 (C) 为考察因素, 结合外观性状和总有机酸、枸橼酸、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主要以炮制后减重率和对小鼠CT、BT的影响作为考察指标, 选择佳的炮制工艺.结果 炮制工艺以炒制温度270℃, 炒制时间15min, 翻转次数8r/min为佳.结论 经佳炮制工艺炮制的山楂炭饮片外观性状与内部品质均一致, 具备稳定性与实践性.
作者:孙云龙;董金香;尚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大黄蛰虫丸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 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 收集大黄蛰虫丸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的相关数据.检索时限为1997年1月至2017年7月.由4名独立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出文献, 提取资料及根据Jadad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 对符合条件的纳入试验后, 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 纳入研究对象321例, 其中试验组321例, 对照组314例, 所有试验都被评为低质量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对照组大黄蛰虫丸联合抗病毒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 其中肝功能指标ALT水[MD=-20.44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 (95%CI:-23.72,-17.15) P<0.00001], 其中透明质酸 (HA) 水平[MD=-30.32, (95%CI:-40.57,-20.07), P<0.00001], 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MD=-0.39 (95%CI:-0.81, 0.03), P<0.00001], Ⅳ型胶原蛋白 (Ⅳ-C) 水平[MD=-24.81 (95%CI:-29.99,-19.63), P<0.00001], 层黏连蛋白 (LN) 水平[MD=-34.35 (95%CI:-44.28,-24.43), P=0.006].结论根据现有证据显示,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大黄蛰虫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 上述结论还需要展开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s加以验证.
作者:刘旭东;赵壮志;吕萍;徐新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该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河沙、珍珠岩、2∶1混合河沙与珍珠岩、园土和黄泥土等5种基质, 广藿香顶部、中部和下部插穗, 广藿香的一节、两节和三节的插穗, 萘乙酸、吲哚丁酸、生根粉1号、双吉尔和高锰酸钾等5种生长调节剂对广藿香插穗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基质中, 珍珠岩和河沙+珍珠岩处理下的广藿香插穗生根率好, 分布为 (98.4±8.5) %和 (93.3±9.7) %;顶端插穗比中、下部插穗的生根率更高, 根系分支更多, 分布均匀.两节插穗的生根率高于一节、三节插穗, 生根率为 (98.5±3.4)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 100 mg·L-1的吲哚丁酸和双吉尔处理中广藿香插穗的生根效率高, 分别为 (98.3±2.4) %和 (93.4±2.5) %.
作者:曾庆钱;郑海;黄意成;袁亮;李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梅花鹿三岔茸中的活性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研究, 为鹿茸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蛋白质定性定量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梅花鹿三岔茸活性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比较三岔茸生长过程中活性蛋白的功能分类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梅花鹿三岔茸生长过程中显著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为细胞外基质和钙结合蛋白, 这些蛋白主要参与调控血液系统循环和神经生长及发育.结论 三岔茸中富含大量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蛋白类成分, 并且在不同生长阶段活性蛋白的类型和表达量截然不同.这些研究结果为研究梅花鹿茸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宇昕;赵雨;张梅;刘美欣;胡耀中;幺宝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检测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 (SQ) 宫内缓释系统对大鼠宫腔冲洗液和子宫内膜血栓素 (TXA2) 、前列环素 (PGI2) 、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纤溶酶原抑制剂 (PAI-1) 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IUD副反应出凝血的机制.方法 选定32只SD雌性大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 (SQ-IUD) 组、IUD模型组、缓释材料 (LR)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造模后第15天取大鼠宫腔冲洗液及IUD压迫区子宫内膜, ELISA检测TXA2、PGI2、t-PA、PAI-1表达水平.结果 置入IUD后大鼠子宫内膜及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异常.宫腔冲洗液:与IUD模型组相比, 宫宁颗粒有效组分能降低t-PA含量 (P>0.05), 升高PAI-1含量 (P<0.05), 稳定TXA2/PGI2比值 (P>0.05);子宫组织:经去除极端值、数据标准化处理校正后, 各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置IUD后, 大鼠子宫内膜纤溶系统存在异常, 宫宁颗粒有效组分能减轻内膜形态学损伤,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PA表达, 升高PAI-1表达, 调节TXA2/PGI2比值, 使纤溶系统趋于平衡, 进而起到减轻IUD出血副反应的作用.
作者:李盼盼;李彦楠;张芳;徐丽;师伟;杨蕾;王领弟;孙孟瑶;李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石斛夜光丸中主要成分石斛、人参及水牛角的分子鉴别方法, 并在市售的不同厂家的石斛夜光丸中进行验证.方法 使用植物基因组试剂盒提取石斛夜光丸中的石斛、人参及水牛角基因组, 根据石斛属的通用ITS基因序列、人参属的mat K基因序列、水牛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设计引物, 并建立相应的PCR体系.结果 在三组PCR体系中, 均获得与阳性对照一致的特异性序列.结论 使用设计的引物和优化的PCR体系, 可以有效的进行石斛夜光丸中石斛、人参及水牛角的分子鉴别.
作者:鲍方名;沈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黄芪作为补气要药, 其调节免疫的作用已经广为接受.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类成分是黄芪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等作用, 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巨噬细胞参与发挥, 文章就巨噬细胞如何参与黄芪发挥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韦婧;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瘀解毒复方治疗胃癌前病变 (GPL) 的临床疗效及对缺氧耐受因子-1α (HIF-1α) 和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G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治疗组予健脾化瘀解毒复方水煎剂口服, 对照组予维酶素片口服, 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内镜、病理学改变,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 经治疗后, 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治疗组治疗后内镜下胃黏膜糜烂、萎缩征象显著改善 (P<0.05) .经治疗后, 治疗组肠上皮化生病变 (IM) 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 且治疗组IM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治疗组异型增生病变 (GED) 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 但两组治疗后GED积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治疗后, 治疗组HIF-1α、VEGF表达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 且治疗组VEGF表达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 但两组治疗后的HIF-1α表达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能显著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病理学改变, 并能抑制HIF-1α、VEGF的过度表达, 改善GPL胃黏膜缺氧状态, 抑制微血管生成, 能缓解甚至部分逆转胃黏膜肠化、异型增生病变.
作者:曾进浩;潘华峰;赵自明;龚道银;刘伟;蔡甜甜;陈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自动识别, 推动中药饮片的客观化研究与发展.方法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统计总结、方法实践相关文献采用的算法, 对目前中药饮片识别研究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综述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中药饮片图像识别的步骤, 总结了图像预处理, 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态特征提取, 图像识别几部分涉及的算法.结论 针对当前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结合深度学习CNN网络模型对中药饮片图像识别进行深入研究, 将其应用于中药饮片的快速检测市场进行分析, 具有广阔利用前景.
作者:谭超群;温川飙;吴纯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