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根;康海林;岳会兰;梅丽娟;陶燕铎;邵贇
目的 为了对不同产地的北柴胡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文利用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技术对我国北柴胡的6个居群11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共挑选出了9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 共检测到2088条明显的条带, 多态性条带为2084条, 多态性的比值占99.8%.结果 利用popgene32对6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信息指数Shannon I=0.1996,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299.显示了6个北柴胡居群有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显示, 遗传分化系数Gst=0.7826, 表明在北柴胡群体之间存在一定遗传分化, 居群间基因流Nm=0.1388, 表明居群间遗传交换较少.结论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居群北柴胡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且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勇慧;于相丽;欧小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 (益血方)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 随机取10只为假手术组, 除假手术组外, 其他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 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挑选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复制, 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阿司匹林组、血塞通组、益血方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连续给药治疗3周, 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检测大鼠体重、FBG、Hb Alc、FINS, TG、CHO、LDLC及HDLC值, 并计算IRI和IS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益血方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 神经功能损伤评分、FBG、Hb Alc、FINS、CHO, TG, LDL-C水平明显降低, 升高HDL-C水平, IRI减小, ISI升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益血方低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 神经功能损伤评分、FBG、LDL-C水平明显降低, IRI减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 益血方具有明显的改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糖脂代谢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羽;易亚乔;刘检;邓东方;姜帆;刘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检测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 (SQ) 宫内缓释系统对大鼠宫腔冲洗液和子宫内膜血栓素 (TXA2) 、前列环素 (PGI2) 、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纤溶酶原抑制剂 (PAI-1) 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IUD副反应出凝血的机制.方法 选定32只SD雌性大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 (SQ-IUD) 组、IUD模型组、缓释材料 (LR)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造模后第15天取大鼠宫腔冲洗液及IUD压迫区子宫内膜, ELISA检测TXA2、PGI2、t-PA、PAI-1表达水平.结果 置入IUD后大鼠子宫内膜及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异常.宫腔冲洗液:与IUD模型组相比, 宫宁颗粒有效组分能降低t-PA含量 (P>0.05), 升高PAI-1含量 (P<0.05), 稳定TXA2/PGI2比值 (P>0.05);子宫组织:经去除极端值、数据标准化处理校正后, 各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置IUD后, 大鼠子宫内膜纤溶系统存在异常, 宫宁颗粒有效组分能减轻内膜形态学损伤,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PA表达, 升高PAI-1表达, 调节TXA2/PGI2比值, 使纤溶系统趋于平衡, 进而起到减轻IUD出血副反应的作用.
作者:李盼盼;李彦楠;张芳;徐丽;师伟;杨蕾;王领弟;孙孟瑶;李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该研究在石斛属植物在古籍中记载的种类、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及本草实图考证基础上, 对六部有石斛属植物记载的中国经典古籍, 以护肤功能为导向, 通过民族植物编目的方法进行文献引证、功能主治、药方名、功效、护肤功效、炮制方法、使用部位、服用方法等内容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结果显示:六部经典古籍记载石斛种类4种, 8种类型利用部位、10种炮制方法、11种护肤功效类型.该研究为该属植物的护肤利用提供了古籍民族植物学证据和线索, 并为进一步保护和深度研发石斛属植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
作者:杨立新;王进宝;赵燕强;王雅琴;李一泽;高路;薛达元;刘爱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柴胡舒肝散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GLUT-4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20只SD雄性自发性高血压 (SH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柴胡疏肝组, 柴胡疏肝组采用高脂喂养联合束缚刺激法制备代谢综合征肝气郁结病证结合大鼠模型.4周后, 两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柴胡舒肝散 (16g·kg-1·d-1) 灌胃共4周.分别在实验第4周和第8周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在实验第8周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eal-time PCR) 法测定脂肪细胞GLUT-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第4周, 柴胡舒肝组腹围、体重、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代谢综合征大鼠造模成功;实验第8周, 柴胡疏肝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而GLUT4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柴胡疏肝散具有改善代谢综合征肝气郁结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可能与上调脂肪细胞GLUT4mRNA的表达, 增加葡萄糖转运有关.
作者:赵帅;蔡海荣;林黄果;李志尚;曾靖;张为章;陈冬杰;郭永宁;陈伯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黄连温胆汤拆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和弗氏完全佐剂 (CFA) 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 (M) 与黄连配半夏组 (L1) 、黄连配陈皮组 (L2) 、黄连配茯苓组 (L3) 、陈皮配半夏组 (L4) .正常对照组 (C) 常规饲养, 各治疗组给予相应中药灌胃, 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实验结束后, 检测生化指标, 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肾组织足细相关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L3组肌酐 (SCr) 降低明显 (P﹤0.01), L1、L3组尿素氮 (BUN) 降低明显 (P﹤0.01), L1、L2、L3组丙二醛 (MDA) 降低明显 (P﹤0.05);拆方各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肾脏病理损伤, 增加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论 黄连温胆汤拆方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的肾脏损伤, 延缓DN的发生, 其机制与改善足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张卫华;罗斌;冯鸣;陈雯琳;刘舟;刘华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报道一种五加皮新伪品, 提供鉴别方法.方法 从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方面和正品五加皮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性状特征:新伪品略薄, 栓皮易脱落, 折断面外侧有白色细长纤维.显微特征:新伪品有大量草酸钙方晶, 皮层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散在.结论 发现一种五加皮新伪品, 主要从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可以鉴别.
作者:路丽娟;毕飞霞;芦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阴虚阳亢证客观化诊断标准的内容, 筛选诊断量表条目, 为证候的客观化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整理古今文献, 根据文献资料编制并向专家发放问卷调查.通过离散趋势法、区分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聚类分析法等6类方法进行条目筛选, 保留条目组建第二版量表.结果 问卷收回20份, 专家积极系数100%, 专家对其中指标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全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709, KMO统计量为0.722, Bartlett球型检验P<0.001, 适应情况良好.结论 建立了包含阴虚、阳亢、舌脉3个维度, 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胀、烦躁易怒、舌红、脉弦、脉数7个条目的正常高值血压阴虚阳亢证第二版诊断量表.
作者:朱羽硕;王宇;李运伦;齐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使用背俞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观察其疼痛程度的疗效, 观察红外皮温下的患者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治疗前后的温差状况.方法 纳入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普通针刺, 30min/次, 1次/d, 持续治疗两周;试验组用背俞温针灸法, 30min/次, 1次/d, 持续治疗两周.对患者治疗前后胃脘痛程度进行评分, 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应穴位的红外皮温.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脘部疼痛程度均有改善;但红外皮温对比显示, 试验组患者观察的穴位温度上升幅度较对照组高.结论 背俞温针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肯定并值得推广的.
作者:刘静;廖金玲;覃婧;张丹璇;谢胜;周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市售青风藤饮片进行显微鉴别.方法 通过徒手切片,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购自全国各地的91份青风藤饮片进行了鉴别.结果 上述样品中有87份为正品, 4份为混伪品, 正品率为95.6%, 说明青风藤的整体市场状况良好.4份混伪品的性状及显微特征与药典描述的青风藤不符, 均被鉴定为萝藦科植物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的干燥藤茎.结论 结果可为青风藤的临床用药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师朵芝;方明月;李德利;王青青;刘双月;赓迪;王如峰;孙爱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自动识别, 推动中药饮片的客观化研究与发展.方法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统计总结、方法实践相关文献采用的算法, 对目前中药饮片识别研究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综述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中药饮片图像识别的步骤, 总结了图像预处理, 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态特征提取, 图像识别几部分涉及的算法.结论 针对当前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结合深度学习CNN网络模型对中药饮片图像识别进行深入研究, 将其应用于中药饮片的快速检测市场进行分析, 具有广阔利用前景.
作者:谭超群;温川飙;吴纯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透骨香不同部位的显微构造进行研究, 为其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生药显微鉴定技术观察、描述各部位的显微特征.结果 进一步详细阐明了透骨香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实的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透骨香不同部位的显微鉴定提供依据.
作者:刘绍欢;何晶晶;詹云慧;樊天珺;王世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 小鼠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蛋白质印迹法测定EAE小鼠脊髓中pSTAT1、p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益肾达络饮能改善EAE模型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P<0.0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中pSTAT1、pSTAT3的表达显著升高 (P<0.05), 而与模型组相比, 激素组、益肾达络饮组中pSTAT1、pSTAT3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P<0.05) .结论 益肾达络饮能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这种作用与其能够降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pSTAT1、pSTAT3的表达有关.
作者:关东升;赵晨怡;孟毅;乔明亮;王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药材的质量受到环境和遗传双重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子包括土壤因子、气象因子、生物因子等.土壤是药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药用植物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 以完成自身的代谢过程, 并生成和积累次生代谢产物.因此,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及所含矿质元素等直接影响着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药材质量.文章将近年来水分、土壤矿质营养、盐分、重金属等环境因子影响忍冬植株生长发育及金银花产量、质量的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整理, 旨在探讨土壤因子与金银花质量形成的关系, 为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 实现金银花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提供依据.
作者:张芳;于晓;马云;王蕾;张永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治未病的思想作为中医健康管理的发端, 中医健康管理已经有数千年的实践经验, 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机遇与挑战, 面临了人才配比、学科建设、思维观念及制度保障等诸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培养模式、以科学技术为着力点带动学科发展、以中医文化为载体推动健康产业、以医疗改革为抓手完善保障体系可以促进中医健康管理事业平衡、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者:陈启亮;陈淑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连翘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检索近五年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文献, 筛选出运用中医方药治疗的40篇论文, 通过Excel2007统计药物使用频率, 从复方、药对以及单药的角度出发探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关键药物.结果 连翘是治疗手足口病的高频次用药, 常与金银花、生石膏、淡竹叶、黄芩相配伍, 组成银翘散、甘露消毒丹等复方,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 连翘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贯穿全程,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谢璐;李想;胡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黄芪作为补气要药, 其调节免疫的作用已经广为接受.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类成分是黄芪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等作用, 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巨噬细胞参与发挥, 文章就巨噬细胞如何参与黄芪发挥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韦婧;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基线值的艾滋病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545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分为4组 (CD4+T≤200cell/μl、200<CD4+T≤350、350<CD4+T≤500及CD4+T>500), 比较分析4组艾滋病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体重和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变化.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基线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后, CD4+T淋巴细胞计数、体重、患者体征总积分均有所恢复.结论 云南在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中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生活质量, 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稳定和恢复作用.
作者:杨玉琪;瞿广城;王莉;和丽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瘀解毒复方治疗胃癌前病变 (GPL) 的临床疗效及对缺氧耐受因子-1α (HIF-1α) 和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G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治疗组予健脾化瘀解毒复方水煎剂口服, 对照组予维酶素片口服, 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内镜、病理学改变,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 经治疗后, 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治疗组治疗后内镜下胃黏膜糜烂、萎缩征象显著改善 (P<0.05) .经治疗后, 治疗组肠上皮化生病变 (IM) 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 且治疗组IM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治疗组异型增生病变 (GED) 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 但两组治疗后GED积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治疗后, 治疗组HIF-1α、VEGF表达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 且治疗组VEGF表达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 但两组治疗后的HIF-1α表达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能显著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病理学改变, 并能抑制HIF-1α、VEGF的过度表达, 改善GPL胃黏膜缺氧状态, 抑制微血管生成, 能缓解甚至部分逆转胃黏膜肠化、异型增生病变.
作者:曾进浩;潘华峰;赵自明;龚道银;刘伟;蔡甜甜;陈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温宣理肺颗粒治疗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 将诊断为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例152例分为治疗组 (温宣理肺颗粒) 与对照组 (通宣理肺颗粒) 各76例, 在治疗前后记录主要症状 (咳嗽、咯痰) 及次要症状 (咽痒、恶寒、鼻塞、流清涕) 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5、7天, 治疗组改善咳嗽咯痰及咽痒、恶寒、鼻塞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流涕两组积分比较无差异 (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明显 (P<0.01);治疗第7天,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8%) 高于对照组 (7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温宣理肺颗粒在改善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咳嗽、咯痰及咽痒、恶寒、鼻塞等症状优于通宣理肺颗粒, 安全有效.
作者:喻强强;鲍梦婕;洪鹏;程文斌;余建玮;叶超;沈建丽;薛汉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