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odified Kugel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61例分析

季峰;顾建伟;郭吕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 Modified Kugel
摘要:目的 探讨Modified Kuge1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Modified Kugel无张力修补术治疗161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阴囊血清肿1例,腹股沟区疼痛2例,肺部感染2例,尿潴留38例,无使用止痛剂,无睾丸萎缩,无切口感染.平均随访4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行modified kugel无张力修补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当今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对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组、缺氧诱导+纳洛酮干预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神经元损伤;应用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应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活化.结果 (1)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元凋亡,缺氧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为对照组的3.54倍,纳洛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1.35倍(均P<0.05).(2)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活性氧生成,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活性氧生成,为对照组的2.66倍,纳洛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1.24倍(均P<0.05).(3)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NF-κB活化(P<0.05).(4)抗氧化剂NAC抑制缺氧诱导的NF-κB活化,抑制率达49% (P <0.05).结论 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活性氧生成,进而抑制NF-κB活化,从而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元凋亡.

    作者:程真梅;陆卫红;吉山宝;沈南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分析394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术区头皮伤口、脑脊液漏、术前抗生素应用、术区人工植入物、多次手术、术中失血量等情况与术后颅内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颅内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约为9.39%.脑脊液漏、多次手术及术中大量失血与颅内感染发生之间呈正相关(均P<0.05),术前抗生素的应用能减少感染发生(P<0.05).在彻底清创等情况下,术区头皮开放伤及术区植入物与感染发生相关性不大.年龄、性别及术前GCS评分与颅内感染发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术前适当使用抗生素、术区彻底清创、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与输血量、严格把握人工植入物的使用指征,有助于减少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管义祥;吴德模;陆正;李军;王海波;蔡舒;刘中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州市2004-2011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常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为完善监测系统的各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常州市AFP监测系统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该市AFP监测指标各年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报告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史为88.31%.AFP阳性标本中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为主.在脊髓灰质炎灰病毒中Ⅱ型为该市主要型别.结论 常州市各项AFP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重视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

    作者:凌良健;高歌;林琴;卞琛;韩长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经胸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组织、15例癌旁肺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 (1)NSCLC组织中CD40阳性表达率较癌旁肺组织明显增加(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I4O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NSCLC组织CD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 NSCLC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 (s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 NSCLC患者外周血清sCD40含量和NSCLC组织中CD40分子表达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NSCLC患者体内CD40含量增加可增强肺癌的侵袭和免疫逃逸能力;患者外周血清sCD40含量升高可能和肺癌细胞表面CD40分子释放有关.

    作者:穆传勇;陈成;庞雪芹;瞿秋霞;刘慧;黄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方法 雌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为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烫伤组(n=24)为深Ⅱ度热力烫伤动物模型,对照组(n=6)为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局部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的变化.结果 (1)TUNEL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创面出现后0、1、2、3周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照射组创面出现后0、1、2、3周Bax、P53的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烫伤组Bcl-2的IA值明显高于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细胞凋亡出现较早、频度较高、消失推迟,可能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赵小瑜;何罕亮;祁强;林伟;沈国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参考值的研究

    目的 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质指数(BMI)参考值标准.方法 取“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效人数为5 563人,以BMI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优年龄段,再结合百分位数法确定超重、肥胖的界值点.结果 男女均划分为7~8岁、9 ~11岁、12 ~13岁、14~ 15岁、16~18岁共5个佳年龄段,以每个年龄段的85百分位为超重的界值点,95百分位为肥胖的界值点,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BMI参考值标准,共计20个参考值.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为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防治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黄泽宇;布仁巴图;哈森高娃;李红美;林哲;肖剑岚;孙岚;李永山;张壮伟;佟伟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3-NT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3-硝基酪氨酸(3-NT)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入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37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41例)、AD组(48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3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并对AD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及各个认知领域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C组、VD组、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分别为(55.09±9.63) nmol/1、(70.42±11.45) nmol/1、(119.46±21.82) nmol/1,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明显高于NC组、VD组(均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成明显负相关(r=-0.638,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均成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 血浆3-NT浓度测定有可能作为判断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亦可作为AD与VD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殷晓菁;胡玲玲;彭誉;周华;邱晨红;孙沁怡;王锋;谢红娜;赵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变化,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32例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T2DM+ CP组),24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24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HIF-1α浓度.结果 T2DM+ CP组和T2DM组HIF-1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T2DM+ CP组HIF-1α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P<0.05).血清HIF-1α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成明显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bA1c是血清HIF-1 α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HIF-1α与血糖、胰岛素抵抗有关,在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鄂维琴;施毕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血管炎症标志物水平与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年龄≥20岁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炎症标志物等指标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和复合型高血压(SDH)的关系.结果 经年龄与性别调整后,各亚型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ISH组和SDH组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高于正常组,IDH和SDH组的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高于正常组(均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ISH组[lnCRP1.99(1.86~2.12),P=0.075]和SDH组[lnCRP1.95(1.89 ~2.02),P<0.05]的CRP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lnCRP1.86(1.83 ~ 1.90)],IDH组的sICAM-1水平[313.21 (301.16 ~325.26) μg/L]低于血压正常组[328.65 (323.68~ 333.61) μg/L](P<0.05),IDH组的sE-selectin水平[lnE-selectin3.03(2.98 ~ 3.08)]高于血压正常组[lnE-selectin2.96(2.94 ~2.98)] (P <0.05).结论 CRP与ISH关系更密切,sE-selectin与IDH关系更密切.

    作者:卜晓青;陆洪敏;王珂;赵丽;汤玲燕;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关系.方法 以年龄≥20岁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和CRP、sE-selectin、sICAM-1等炎症标志物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标志物水平与ISI降低的关联关系.结果 经多因素调整后,随着CRP和sE-selectin水平的升高,ISI降低的危险度呈升高趋势(P<0.05).以低分位为参比,高分位CRP和sE-selectin者的ISI降低(ISI≤0.0130)的OR值(95%可信区间)为1.324(0.990~1.771)和1.986(1.486~2.654).而sICAM-1水平升高与ISI降低的危险性无关联关系(P>0.05).结论 CRP和sE-selectin水平升高与ISI降低的危险性相关联.

    作者:王珂;陆洪敏;赵丽;韦晓淋;卜晓青;汤玲燕;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血管紧张素Ⅱ和肾素活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浆肾素活性(PRA)的关系.方法 对2 589名蒙古族研究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等资料的收集、血压等的测量,以及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AngⅡ和PRA的检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炎症标志物水平与AngⅡ和PRA异常的关系.结果 PRA异常组的sE-selectin显著高于PRA正常组(18.9 ng/ml vs 17.5ng/ml,P<O.001);与sE-selectin的低分位数水平组比较,第4分位数水平组PRA异常的多因素调整比值比(0R)值(95%CI)为1.42(1.08~1.87).AngⅡ异常组的CRP(6.3 mg/L vs 5.5 mg/L)和sICAM-1(335.3 ng/ml vs314.4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与CRP的低分位水平组比较,第4分位数水平组对AngⅡ异常的多因素调整OR值(95%CI)为1.94(1.44~2.60);与sICAM-1的低分位者比较,第4分位者对AngⅡ异常的多因素调整OR值(95% CI)为1.44(1.11 ~1.87).结论 CRP和sICAM-1水平升高与AngⅡ异常相关联,sE-selectin 水平升高与PRA异常相关联.

    作者:韦晓淋;陆洪敏;赵丽;刘海英;王珂;卜晓青;汤玲燕;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对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FH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FHT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结果 15例FHT患者的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病灶,灶外腺体回声尚均匀.其中11个(73.3%)病灶边界清晰,12个(80%)形态规则,12个(80%)呈低回声,8个(53.3%)回声不均,似“地图样”,无明显占位效应,2个(13.3%)内见斑状强回声钙化;CDFI表现:4个(26.7%)血流信号极为丰富,呈局灶性“火海征”,10个(66.7%)血流信号稍丰富,1个(6.7%)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FHT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朱利霞;董凤林;刘哲婴;查月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随访分析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2年10月行KP治疗且资料较完整的1 45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改善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三方面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51个月(1~9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7±1.0,末次随访为2.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改善率为71.3%;骨水泥渗漏率2.4%;随访4年以上生存率75.3%.结论 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作者:王根林;杨惠林;孟斌;郑召民;张宁;殷国勇;梅昕;周军;朱雪松;汪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孕期妇女感染弓形虫与早产及婴儿感染弓形虫的关系

    目的 探讨早孕期妇女感染弓形虫(TOX)与早产及婴儿感染TOX的关系.方法 对597名早孕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TOX感染血清学检测,并进行分组,分别对其所产564名婴儿是否早产,是否感染TOX进行分析.结果 297名TOX(+)孕妇早产率为9.09%,300名TOX(-)孕妇的早产率为1.67%,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OX(+)孕妇所产婴儿先天TOX感染率为9.33%,TOX(-)孕妇所产婴儿先天TOX感染率为1.01%,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OX(+)婴儿和TOX(-)婴儿早产率分别为28.57%、4.48%,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孕期TOX感染与胎儿早产及婴儿感染TOX有关.

    作者:费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罗丹宁衍生物Lj0104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目的 研究罗丹宁衍生物Lj0104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方法 对雄性SD大鼠采用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给药剂量为5.0 mg/kg(口服)和1.0 mg/kg(静脉注射).在24 h内眼眶取血,采用质谱方法对血浆中母体化合物及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Lj0104有3种主要代谢产物.结论 化合物Lj0104主要代谢为水解和羟基化产物.该研究为进一步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作者:陈晶磊;汪维鹏;孙伟振;李静;乔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和超敏酶免疫分析测定85例牙周病患者(牙周病组)治疗前后血浆IL-6、IL-8、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与5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牙周病患者治疗前血浆IL-6、IL-8、TNF-α和hs-CRP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牙周病患者血浆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测定是牙周病考核疗效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利群;韩琳;黄燕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窗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开始时间和不同次数高压氧(HBO)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损伤的疗效,明确HBO治疗的时间窗和有效的治疗次数.方法 采用Feeney法制备TBI模型,分别在致伤3、6、12、24、48、72 h后开始HBO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海马结构形态学的变化,确定HBO治疗的有效时间窗和治疗次数.结果 治疗组伤后3、6、12 h进行1次HBO治疗,大鼠海马CA2、CA3区锥体细胞形态及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改善,细胞丢失显著减少,其中3、6h的作用佳(均P<0.01).而伤后24、48、72 h进行1次HBO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伤后6h,进行1、3、5次HBO治疗,各次治疗后在神经行为学、海马结构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伤后24h,进行1、3、5次HBO治疗后,3、5次治疗效果明显好于1次治疗(均P<0.05).结论 大鼠TBI后6h内起行HBO治疗效果显著,增加治疗次数有助于增加疗效.

    作者:王勇;李永财;马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苏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苏州市主要功能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 μm,PM10)、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物(PM5)、细颗粒物(粒径≤2.5μm,PM2.5)等4种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垂直分布特征、24h浓度变化,以及不同类型口罩对大气颗粒物的防护效果.方法 (1)在苏州市选取7个功能区,连续3d监测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2)选取一栋25层高的居民楼,分别检测第1、5、10、15、20、25层楼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3)选取一监测点,每2h监测1次大气颗粒物浓度,连续测定3d,观察24h内颗粒物浓度变化;(4)分别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时尚型口罩、棉纱口罩、活性炭防尘口罩裹住采样头后监测4种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比较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结果 (1)7个功能区PM2.5浓度均超标;(2)不同楼层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气颗粒物浓度在早晨和傍晚各出现1个小高峰,凌晨时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P<0.05);(4)4种口罩比较,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效果好.结论 PM2.5是苏州地区主要大气颗粒污染物,4种大气颗粒污染物在凌晨浓度较高,在距地面75 m高的低空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来防护大气颗粒物污染.

    作者:陈益欧;张玉良;王娅;王培;田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Egr-1启动子调控hNIS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 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调控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的重组质粒并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评价Egr-1启动子对hNIS蛋白功能的辐射诱导作用.方法 以Egr-1/pMR18T为模板PCR扩增Egr-1启动子序列,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FL*-hNIS/pcDNA3,构成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酶切电泳鉴定,通过FuGENE HD转染入Hela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获取单克隆Hela-Egr-1-hNIS.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RT-PCR检测Hela-Egr-1-hNIS细胞系中NIS基因和NIS蛋白的表达.动态摄取碘-125实验观察Hela-Egr-1-hNIS细胞和前期研究所得细胞株Hela-NIS(+)给予不同剂量的X线辐照前后的摄碘功能.未转染的Hel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转染Hela细胞后获得了稳定表达细胞系Hela-Egr-1-hNIS,流式细胞仪测得NIS表达效率为11.2%;RT-PCR检测到Hela-Egr-1-hNIS有NIS mRNA的转录,而对照组无NIS蛋白表达.动态摄碘实验提示Hela-Egr-1-hNIS细胞摄碘能力比阴性对照Hela细胞提高了13倍;辐照后摄碘能力增强,在0~6 Gy范围内与辐射剂量成正相关(r=0.960,P<0.05);而Hela-NIS(+)组辐照后摄碘功能下降,与辐射剂量无相关性(r=-0.770,P>O.05).结论 成功构建Egr-1启动子调控的稳定表达hNIS蛋白的Hela-Egr-1-hNIS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较强的摄碘功能及辐射诱导作用,有望在体内治疗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强乐;许袁琦;黄宏;石怡珍;刘增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亚甲蓝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在盆腔淋巴清扫术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亚甲蓝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在盆腔淋巴清扫术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1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检测宫颈癌SLN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检测到至少有1枚(SLN)的有15例,检测失败3例,总检出率83.33%.蓝染的淋巴结总共27枚,占总切除淋巴结的8.33%(27/324).每例患者检出SLN1~4枚,平均1.8枚.SLN定位于闭孔窝常见,占40.74% (11/27),髂内33.33%(9/27),髂外18.52% (5/27),髂总3.7% (1/27),腹股沟深3.7%(1/27).SLN的阴性预测值为100%.无过敏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宫颈注射亚甲蓝检测宫颈癌的SLN是可行的,但其意义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余进进;舒珊;王元;许希中;董若凡;浦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