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钱志红;贾素红
目的 检测肿瘤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的葡萄糖利用率.方法 将数量为2.5×105的HCT116结肠癌细胞培养至贴壁,在培养基中加入3H定位标记(5位碳原子)的葡萄糖,30 min后终止反应,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滤去大分子代谢产物,通过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流出液中氚水的每分放射性计数,计算得到单位数目的 HCT116细胞在30min 内的葡萄糖代谢率.结果 当层析柱内的层析液体积大于5.0 ml时,层析柱对3H-葡萄糖标准液内葡萄糖的吸附率几乎达到100%(99%);30 min内3.7×105的HCT116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约为1.23%.结论 该方法通过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3H定位标记的葡萄糖,可以准确定量测定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从而为研究不同种类肿瘤细胞糖代谢及能量供给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作者:张昊文;刘建军;冯爽;徐媛媛;蒋昕;刘芬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寻辐照对水流动力学注射(HGT)介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影响,从而评估水流动力学注射方法在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将实验鼠分为辐照组和非辐照组,尾静脉大体积快速注射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GL3-luc.于注射后6 h腹腔注射荧光素酶底物,并通过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检测基因表达的初始水平.将辐照组小鼠进行700c Gy非清髓性全身照射,并于水流动力学注射后12、24、48、72、96、120 h通过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对两实验组小鼠体内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通过尾静脉进行水流动力学注射的PGL3-luc质粒在注射后6 h于小鼠肝脏大量表达,其平均表达水平为(3 739±924.8)相对荧光单位(RLU)/(sec·mg)蛋白.在各个时间监测点辐照组与非辐照组相比实验鼠体内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表达水平均于水流动力学注射72 h后显著降低.结论 小鼠移植前的辐照预处理对水流动力学注射介导的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并无影响,该种新型基因转移表达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中.
作者:包光明;胡博;张胤晟;赵雷;卞士中;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常州市两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SIA)的效果,探讨麻疹控制措施.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比常州市两次麻疹SIA效果.结果 2007年11月MV SIA后,2008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4.13/10万,较2007年上升91.66%;SIA后8个月麻疹发病同比平均上升118.57%;<15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同比上升11.17%;SIA前后常住、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4月开展MVSIA,SIA前麻疹发病同比平均上升221.30%;SIA后8个月麻疹发病同比平均下降88.69%,<15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同比下降50.03%;SIA后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2007年MV SIA低覆盖是SIA后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2009年开展的高质量MV SIA成功削平了麻疹发病高峰.政府参与、多部门配合是开展高质量MV SIA的基础.
作者:林琴;郝超;张建陶;姚杏娟;卞琛;韩长磊;凌良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胎盘蛋白14(PP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EM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体检正常的30例女性.采用ELISA法测定EM各组血清及腹水中PP14和对照组各组血清PP14水平.结果 (1)轻型EM组增生期血清PP14高于对照组增生期(P<0.05);轻型EM组分泌期血清PP14和对照组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EM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血清PP14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分泌期和增生期,EM组血清PP14表达水平均为重型组高于轻型组(P<0.05).在增生期EM组PP14腹水表达水平重型组和轻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泌期EM组PP14腹水表达水平重型组高于轻型组(P<0.05).(2)EM组血清PP14和腹水PP14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74,P<0.01).结论 PP14在EM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血清PP14可能成为诊断EM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高红艳;沈宗姬;陈继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官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80例同时行HR-HPV 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宫颈病变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活检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级(CINI)及CINI以上判定为活检阳性,活检阳性组HR-HPV感染率(85.4%)与阴性组(39.1%)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IN Ⅰ、CIN Ⅱ、CIN Ⅲ和宫颈癌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77.5%、85.3%、91.9%和100%.细胞学检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阴性(NILM)病例中,HR-HPV阳性组活检阳性率(47.4%)与阴性组(28.1%)相比;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病例中,HR-HPV阳性组活检(阳性率65.1%)与阴性组(23.4%相比;低度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病例中,HR-HPV阳性组活检阳性率(88.6%)与阴性组(15.8%)相比;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R-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洁;平静;王俊利;常正义;庞广福;黄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桡骨头切除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头置换术治疗 Mason 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析的效果,探讨 Mason 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5例 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分3组进行桡骨头切除术(切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3组屈伸活动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与内固定组在旋转活动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旋转活动度优于切除组及内固定组(P<0.05),按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切除组、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分别为70.8、81.4和91.2,优良率分别为66.7%、76.9%和90.0%.三组间疗效采用Krukal-waIlisH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换组和内固定组优于切除组.结论 对于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应尽可能采取各种内固定方法保留桡骨头的完整性,对于无法复位的桡骨头骨折,采取桡骨头置换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文明;董启榕;茅泳涛;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AS发生的分子机制及预测因子.方法 AS患者120例为动脉硬化组,72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其血液中MMP-9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MMP-9和TIMP-1的RT-PCR产物序列与GenBank上人MMP-9 mRNA和TIMP-1基因片段完全一致.动脉硬化组的MMP-9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基因表达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组的TIMP-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IMP-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TIMP-1基因表达定量比值,动脉硬化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患者TIMP-1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与MMP-9/TIMP-1基因表达定量比值升高可能是AS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二者一起可以作为AS发生的预测因子.
作者:苏伟;高枫;龚少愚;魏慧渊;朱红俊;周春刚;陆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寒来昔布对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分析38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行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围手术期采用塞来昔布镇痛(实验组),19例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镇痛(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和活动痛VAS评分、盐酸布桂嗪使用情况、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6、8、12、24 h和2 d实验组静息痛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36 h和2 d实验组活动痛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能推迟术后第1次肌内注射盐酸布桂嗪的时间,同时能减少其使用总量,胃肠道不适方面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术后14 d肘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有助于减轻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麻醉镇痛剂使用量,且并发症少,有利于肘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作者:吴加东;刘国华;陈海娟;王玉武;吕成堂;王友华;杨惠林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不同孕产妇人流术时满足手术需求的丙泊酚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孕期小于10周的早孕产妇180例,根据既往受孕情况分为3组:A组为无阴道生育史及人流术史组;B组为无阴道生育史但有人流术史组;C组为有阴道生育史组.每组随机分为实验组(A1、B1、C1)和空白对照组(A2,B2,C2),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行全身静脉麻醉.采用改良序贯法测定各组丙泊酚效应室EC50;于唤醒即刻、唤醒后15 min、唤醒后30 min行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 3组实验组(A1、B1、C1)丙泊酚效应室EC50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6.15μg/ml[(6.04~6.25)μg/ml]、6.10μg/ml[(6.04~6.17)μg/ml]、5.80μg/ml[(5.70~6.08)μg/ml],与各自空白对照组(A2、B2、C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TCI可降低无痛人流术时的丙泊酚效应室EC50,减轻术后宫缩痛;对有无阴道生育及人流术史没有影响.
作者:姜秀丽;王翠;邵芹;谢红;李华;韩奔宏;王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小鼠脑出血(ICH)后自噬是否被激活及NF-κB信号通路对ICH诱发的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正常昆明小鼠纹状体注射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模型,或于脑出血模型建立前5 min,侧脑室给药SN50(0.1μg/μl)或生理盐水1 μl,随机分为脑出血组、SN50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分别于脑出血1 h,6 h,24 h,48 h,7 d后(5只/时间点)断头取脑,脑出血各组取出血区及周边脑组织进行免疫印记实验检测Beclin-1、Bcl-2、LC3蛋白表达水平或激活情况,SN50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各时间点取出血区及周边脑组织进行免疫印记实验检测LC3蛋白激活情况.结果 小鼠脑出血后出血区及出血周边脑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以6-48 h时为显著(P<0.05);Beclin-1/Bcl-2比值随时间变化逐渐增高,以6~48 h时为显著(P<0.05);LC3被激活,随时间变化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8 h时达高峰,至7 d时仍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脑出血后,SN50处理组LC3蛋白激活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以6~48 h时为显著(P<0.05).结论 脑出血后自噬被激活,这种激活的机制之一涉及到Beclin-1/Bcl-2比值的增加;NF-κB特异性抑制剂 SN50 促进了脑出血后自噬相关蛋白的上调表达.
作者:孙玉霞;包海军;刘伟丽;王涛;戴定坤;王龙;张璐;王尧琪;黄娅;秦正红;朱广友;陶陆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17-DMAG对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首先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HeLa细胞24h,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量,然后选取浓度为200μ mol/L的CoCl2对Hela细胞进行模拟缺氧处理24 h,应用不同浓度的17-DMAG预处理细胞16h后,接受2、4、6、8Gy不同剂量的射线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应用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 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在 CoCl2浓度为200μmol/L时HIF-1a蛋白表达量强;不同浓度17-DMAG处理组的HeLa细胞在不同照射剂量组间的存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论(均P<0.01);17-DMAG预处理缺氧HeLa细胞后,HIF-1a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17-DMAG 预处理可增加缺氧细胞辐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a 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吴晓芬;洪承皎;张保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mPEG-g-chitosan)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测定.方法 应用化学交联方法制备mPEG-g-chitosan 共聚物;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样品的结构变化;应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mPEG-g-chitosan共聚物的接枝率.将共聚物在PBS中溶胀制备成水凝胶溶液,应用流变仪测定其凝胶温度及时间.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mPEG与壳聚糖的接枝率与这二者的摩尔比率成正相关,与NaCNBH3/mPEG的摩尔比率成负相关.mPEG-g-chitosan共聚物溶液开始形成凝胶的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的凝胶时间约为16 min.凝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应用化学交联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性能的mPEG-g-chitosan共聚物水凝胶,该水凝胶可在常温或低温下呈液态溶胶,在体温时呈固态凝胶,为活性蛋白质类药物的安全参入和控释提供了适宜的载体.
作者:陈美玲;岳凌;魏召阳;杨占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烟曲霉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细胞活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后吞噬量的变化,同时利用MTT比色法测定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在吞噬初期(20min).巨噬细胞吞噬乳胶颗粒的速度明显高于吞噬孢子(P<0.05),然而终(70min)吞噬两种颗粒的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巨噬细胞吞噬休眠孢子及热灭活孢子的量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休眠孢子、热灭活休眠孢子及膨胀孢子均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均P<0.05),而烟曲霉菌丝和乳胶颗粒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无色素的烟曲霉白化株休眠孢子不能使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结论 烟曲霉孢子表面色素可能是降低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陶莎;韩雪琳;张称;徐培君;黄德辉;韩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RAD6、RAD18、PCNA和UBC13在人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其中的24例癌旁组织中RAD6、RAD18、PCNA和UBC1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RAD6和UBC13在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D18和PCNA的表达在食管鳞癌中均显著上升,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RAD18和PCNA的表达升高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一个特征.RAD18和PCNA表达的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中跨损伤DNA合成途径作用增强有关.
作者:朱孝中;俞力超;施舜缤;邱鹏;钱永跃;陈勇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5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除综合治疗外,予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治愈好转10例,有后遗4例,1例自动出院.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是支原体肺外感染的危重并发症,早期给予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和/或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可较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兵兵;汤继宏;戚月凤;张利亚;顾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干预Notch信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后,建模2周进行相应处理后,随机分为MI模型对照组(B组)、培养液移植对照组(C组)、激活Noth信号的BMSCs移植实验组(D组)、BMSCs移植对照组(E组),每组15只;另选取10只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4周后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测定缺血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缺血区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 BMSCs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与A、B、C组相比,D组、E组缺血心肌中VEGF蛋白的表达增多及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1),且D组较E组更明显(P<0.05).结论 激活Notch信号有促进心肌梗死区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增加缺血心肌VEGF的表达,由此促进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新生.
作者:马树人;谢雄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婴儿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婴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9例患儿治愈出院,围手术期死亡1例(2.5%),其余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均恢复良好,紫绀消失.结论 小于1岁婴儿TOF根治术是安全可靠的,提高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水平、加强术后监护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廖健毅;徐洪军;徐永根;曹鼎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平均增至大约(5 mm×5 mm ×5 mm),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组、单照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和联合组每只裸鼠给予青蒿琥酯100 mg.kg-1.d-1,对照组和单照组每只裸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7 d,第7 d给药后单照组和联合组立即给予一次性60Co γ射线10Gy照射,照后观察14 d,14 d后剥瘤,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结果 联合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较单照组明显减小[(0.64±0.11)g vs (1.31±0.58)g](P<0.05),抑瘤率达71.17%.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较单照组显著增大[(77.5±8.07) vs (48.80±6.71)](P<0.05).结论 青蒿琥酯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对射线的放射敏感性,作用机制与其增强射线诱导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媛媛;封阳;曹建平;张旭光;朱巍;倪倩影;耿冲;陈光烈;罗居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蒿素联合60 Co γ射线照射后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的DNA损伤.方法 采用甲基四唑蓝(MTY)法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素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的抑制效应,确定青蒿素的适实验浓度;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照射后HeLa和SiHa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青蒿素对HeLa和SiHa细胞的抑制率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SCGE结果显示:两种细胞的单药组与对照组的彗星细胞检测指标(拖尾率、尾长、OLIVE 尾矩和彗尾 DNA%)无明显差异(P>0.05);在相同照射剂量下,青蒿素加照射组的HeLa细胞的彗星细胞检测指标高于单纯照射组(P<0.05),而SiHa 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素本身不能引起HeLa 和SiHa细胞DNA损伤,但辐照后可致HeLa细胞DNA损伤加重,增加了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而对SiHa细胞没有辐射增敏作用.
作者:封阳;周媛媛;杨巍;陈秋;李明;张舒羽;张旭光;朱巍;曹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转移能力肿瘤细胞株中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 4)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3对不同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株:高转移能力人乳腺癌细胞 MDA-MB231 和低转移能力人乳腺癌细胞MCF7,高转移能力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低转移能力人胃腺癌细胞AGS,高转移能力卵巢癌细胞HO-8910PM和低转移能力人卵巢癌细胞SK-OV-3;采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Oct 4在各株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Oct 4在6株肿瘤细胞中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高转移能力细胞中mRNA 表达量较低转移能力细胞高;Oct 4蛋白红色荧光在细胞质中均有显示,在高转移能力细胞中较低转移能力细胞亮.结论 Oct 4 在高转移能力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较低转移能力肿瘤细胞高,提示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可能存在相关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兰云;朱雪明;杨欢;温会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