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陈美玲;岳凌;魏召阳;杨占山

关键词:温敏性, 水凝胶, 聚乙二醇, 壳聚糖, 接枝
摘要:目的 研究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mPEG-g-chitosan)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测定.方法 应用化学交联方法制备mPEG-g-chitosan 共聚物;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样品的结构变化;应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mPEG-g-chitosan共聚物的接枝率.将共聚物在PBS中溶胀制备成水凝胶溶液,应用流变仪测定其凝胶温度及时间.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mPEG与壳聚糖的接枝率与这二者的摩尔比率成正相关,与NaCNBH3/mPEG的摩尔比率成负相关.mPEG-g-chitosan共聚物溶液开始形成凝胶的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的凝胶时间约为16 min.凝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应用化学交联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性能的mPEG-g-chitosan共聚物水凝胶,该水凝胶可在常温或低温下呈液态溶胶,在体温时呈固态凝胶,为活性蛋白质类药物的安全参入和控释提供了适宜的载体.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鼠脑出血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NF-κB信号通路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鼠脑出血(ICH)后自噬是否被激活及NF-κB信号通路对ICH诱发的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正常昆明小鼠纹状体注射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模型,或于脑出血模型建立前5 min,侧脑室给药SN50(0.1μg/μl)或生理盐水1 μl,随机分为脑出血组、SN50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分别于脑出血1 h,6 h,24 h,48 h,7 d后(5只/时间点)断头取脑,脑出血各组取出血区及周边脑组织进行免疫印记实验检测Beclin-1、Bcl-2、LC3蛋白表达水平或激活情况,SN50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各时间点取出血区及周边脑组织进行免疫印记实验检测LC3蛋白激活情况.结果 小鼠脑出血后出血区及出血周边脑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以6-48 h时为显著(P<0.05);Beclin-1/Bcl-2比值随时间变化逐渐增高,以6~48 h时为显著(P<0.05);LC3被激活,随时间变化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8 h时达高峰,至7 d时仍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脑出血后,SN50处理组LC3蛋白激活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以6~48 h时为显著(P<0.05).结论 脑出血后自噬被激活,这种激活的机制之一涉及到Beclin-1/Bcl-2比值的增加;NF-κB特异性抑制剂 SN50 促进了脑出血后自噬相关蛋白的上调表达.

    作者:孙玉霞;包海军;刘伟丽;王涛;戴定坤;王龙;张璐;王尧琪;黄娅;秦正红;朱广友;陶陆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肿瘤细胞3H-葡萄糖代谢测量方法的建立

    目的 检测肿瘤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的葡萄糖利用率.方法 将数量为2.5×105的HCT116结肠癌细胞培养至贴壁,在培养基中加入3H定位标记(5位碳原子)的葡萄糖,30 min后终止反应,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滤去大分子代谢产物,通过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流出液中氚水的每分放射性计数,计算得到单位数目的 HCT116细胞在30min 内的葡萄糖代谢率.结果 当层析柱内的层析液体积大于5.0 ml时,层析柱对3H-葡萄糖标准液内葡萄糖的吸附率几乎达到100%(99%);30 min内3.7×105的HCT116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约为1.23%.结论 该方法通过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3H定位标记的葡萄糖,可以准确定量测定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从而为研究不同种类肿瘤细胞糖代谢及能量供给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作者:张昊文;刘建军;冯爽;徐媛媛;蒋昕;刘芬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5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除综合治疗外,予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治愈好转10例,有后遗4例,1例自动出院.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是支原体肺外感染的危重并发症,早期给予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和/或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可较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兵兵;汤继宏;戚月凤;张利亚;顾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环孢素A壳聚糖纳米微粒抑制兔结膜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

    目的 研究自制的环孢素A壳聚糖纳米微粒[CS(CsA)-NP]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RCFs)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第4~6代培养的兔结膜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CS(CsA)-NP、环孢素A(CsA)原药、壳聚糖纳米微粒(CS-NP)及平衡盐溶液,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对RCFs的抑制作用.结果 CS(CsA)-NP、CsA原药、CS-NP以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RCFs的增生.对RCFs的抑制作用CS(CsA)-NP组显著强于CsA原药组及CS-NP组(均P<0.01).结论 CS(CsA)-NP可缓慢释放药物,能有效抑制RCFs的增生,随时间延长,作用显著强于CsA原药,可作为缓释药物载体.

    作者:徐学东;管怀进;顾海鹰;陈惠英;兰小川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跨损伤DNA 合成通路中关键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RAD6、RAD18、PCNA和UBC13在人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其中的24例癌旁组织中RAD6、RAD18、PCNA和UBC1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RAD6和UBC13在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D18和PCNA的表达在食管鳞癌中均显著上升,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RAD18和PCNA的表达升高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一个特征.RAD18和PCNA表达的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中跨损伤DNA合成途径作用增强有关.

    作者:朱孝中;俞力超;施舜缤;邱鹏;钱永跃;陈勇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纳米化紫杉醇与电离辐射对KB细胞联合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纳米化紫杉醇(TAX-NLC)与电离辐射对KB细胞杀伤的联合作用.方法 利用MTT法观察TAX-NLC、电离辐射及其二者联合对KB细胞的杀伤效应.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TAX-NLC及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AX-NLC较紫杉醇(TAX)对KB细胞具有更强杀伤作用,TAX-NLC或TAX与电离辐射联合作用时,随着剂量的加大,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与同等剂量的电离辐射联合作用时,同浓度的TAX-NLC也比TAX 的作用强.同样,TAX-NLC 可以影响细胞周期再分布,使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与电离辐射联合作用时,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要强于TAX.结论 TAX-NLC 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高于TAX.TAX-NLC与电离辐射的联合效应比与TAX的联合效应要高.TAX-NLC作用机制可能是其更易通过细胞膜并在细胞中浓聚有关.

    作者:刘敏;李智慧;许玉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Sina 基因同源类似基因1在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 Sina 基因同源类似基因1(SIAH1)在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神经元存活和死亡、胶质细胞活化增殖等生物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脊髓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观察SIAH1在损伤脊髓中的表达变化、组织分布与细胞定位,在此基础上探讨SIAH1在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意义.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AH1经历了在损伤后8 h、1 d和2 d的增加后开始下降,直到损伤后14 d仍没有明显上调的变化趋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脊髓损伤后1 d,SIAH1的阳性信号在临近损伤中心的脊髓中明显增加,而在脊髓损伤后7 d,SIAH1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IAH1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结论 脊髓损伤后脊髓中SIAH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神经元的凋亡过程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陈向东;张烽;沈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辐照对水流动力学注射介导的小鼠体内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寻辐照对水流动力学注射(HGT)介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影响,从而评估水流动力学注射方法在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将实验鼠分为辐照组和非辐照组,尾静脉大体积快速注射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GL3-luc.于注射后6 h腹腔注射荧光素酶底物,并通过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检测基因表达的初始水平.将辐照组小鼠进行700c Gy非清髓性全身照射,并于水流动力学注射后12、24、48、72、96、120 h通过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对两实验组小鼠体内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通过尾静脉进行水流动力学注射的PGL3-luc质粒在注射后6 h于小鼠肝脏大量表达,其平均表达水平为(3 739±924.8)相对荧光单位(RLU)/(sec·mg)蛋白.在各个时间监测点辐照组与非辐照组相比实验鼠体内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表达水平均于水流动力学注射72 h后显著降低.结论 小鼠移植前的辐照预处理对水流动力学注射介导的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并无影响,该种新型基因转移表达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中.

    作者:包光明;胡博;张胤晟;赵雷;卞士中;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TEN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含 PTEN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 PTEN 进行肺腺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用PTEN 引物 VT415 和 VT416 扩增 PTEN 基因后,分别用EcoR I+Sal I双酶切PCR-PTEN和PSUCMV,回收并纯化PTEN cDNA小片断和PSUCMV的大片断,使两者连接获得含有PTEN基因的重组穿梭质粒载体PSUCMV-PTEN;采用细胞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PTEN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将质粒PSUCMV-PTEN与含有5型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ghe3通过 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293细胞,经PCR鉴定,扩增病毒,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浓缩,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经双酶切和PCR进行鉴定,经鉴定正确的腺病毒命名为VSUCMV-PTEN,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为1.0×1010pf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TEN,为下一步体内外实验证实PTEN对肺癌的抑制作用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徐中华;钱海鑫;钱永跃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电离辐射对小鼠胎脑NO含量及SOD活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鼠受γ射线照射后对旁效应器官胎鼠脑组织中NO含量和SOD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孕9 d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0.5 Gy全身照射组、0.5 Gy头部照射组、1.0 Gy全身照射组、1.0 Gy头部照射组、2.0 Gy全身照射组及2.0 Gy头部照射组,照射组用60Co治疗机对小鼠于孕9 d单次急性γ射线垂直照射,于孕18 d取胎鼠脑组织匀浆,测定其NO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 Gy头部照射组胎脑组织匀浆中NO含量明显增加(P<0.05),SOD活力显著下降(P<0.05);同时1.0 Gy头部照射组较1.0 Gy全身照射组SOD活力高(P<0.05);1.0 Gy头部照射组较1.0 Gy全身照射组NO含量低(P<0.05);而2.0 Gy头部照射组较2.0 Gy全身照射组NO含量明显增加(P<0.05);1.0 Gy全身照射组、2.0 Gy全身照射组NO含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SOD活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孕鼠早期头部受到电离辐射后,诱发体内旁效应,NO自由基增加,SOD活力下降,导致脑组织神经发育损伤,其效应与全身受照时胎脑出现的损伤效应类似.

    作者:陈凤;涂彧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DDP裸鼠体内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A549/顺铂(DDP)裸鼠移植瘤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As2O3、DDP及联合用药对体内移植瘤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不同用药对肿瘤细胞凋亡率变化和耐药细胞A549/DDP P-糖蛋白(P-印)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用药对A549/DDP移植瘤组织MRP1-mRNA和LRP-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体内裸鼠抑瘤实验显示As203有一定抑瘤作用,联合应用DDP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FCM结果显示应用As2O3后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7.204±3.091)%vs(3.436±0.537)%],低浓度As2O3联合DDP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DDP组(P<0.05)[(14.472±3.891)%vs(5.612±1.167)%].FCM对P-gp表达检测提示As2O3对移植瘤P-gp 水平无影响.RT-PCR检测结果示含As2O3组MRP1表达明显低于不含As2O3组(P<0.05),肺癌耐药相关蛋白(LRP)在转录水平呈现相对低表达,含As2O3组同不含As2O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能在体内逆转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是As2O3可通过下调MRP1基因表达,提高A549/DDP细胞对DDP敏感性逆转其耐药,并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起作用.

    作者:吴广洲;沈振亚;刘国锋;于宏基;邓文华;朱丹;郑世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平均增至大约(5 mm×5 mm ×5 mm),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组、单照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和联合组每只裸鼠给予青蒿琥酯100 mg.kg-1.d-1,对照组和单照组每只裸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7 d,第7 d给药后单照组和联合组立即给予一次性60Co γ射线10Gy照射,照后观察14 d,14 d后剥瘤,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结果 联合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较单照组明显减小[(0.64±0.11)g vs (1.31±0.58)g](P<0.05),抑瘤率达71.17%.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较单照组显著增大[(77.5±8.07) vs (48.80±6.71)](P<0.05).结论 青蒿琥酯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对射线的放射敏感性,作用机制与其增强射线诱导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媛媛;封阳;曹建平;张旭光;朱巍;倪倩影;耿冲;陈光烈;罗居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保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保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6例子宫瘢痕妊娠的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保守治疗效果满意,均无阴道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确诊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保守治疗,对保留子宫的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吞噬烟曲霉对巨噬细胞活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烟曲霉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细胞活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后吞噬量的变化,同时利用MTT比色法测定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在吞噬初期(20min).巨噬细胞吞噬乳胶颗粒的速度明显高于吞噬孢子(P<0.05),然而终(70min)吞噬两种颗粒的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巨噬细胞吞噬休眠孢子及热灭活孢子的量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休眠孢子、热灭活休眠孢子及膨胀孢子均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均P<0.05),而烟曲霉菌丝和乳胶颗粒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无色素的烟曲霉白化株休眠孢子不能使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结论 烟曲霉孢子表面色素可能是降低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陶莎;韩雪琳;张称;徐培君;黄德辉;韩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选择(附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桡骨头切除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头置换术治疗 Mason 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析的效果,探讨 Mason 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5例 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分3组进行桡骨头切除术(切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3组屈伸活动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与内固定组在旋转活动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旋转活动度优于切除组及内固定组(P<0.05),按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切除组、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分别为70.8、81.4和91.2,优良率分别为66.7%、76.9%和90.0%.三组间疗效采用Krukal-waIlisH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换组和内固定组优于切除组.结论 对于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应尽可能采取各种内固定方法保留桡骨头的完整性,对于无法复位的桡骨头骨折,采取桡骨头置换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文明;董启榕;茅泳涛;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气化术加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多发性浅表膀胱肿瘤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多发性浅表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经尿道电气化术切除多发性膀胱肿瘤46例.术后第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THP)30 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月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6 min,未发生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复发9例,复发率19.6%.结论 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THP灌注化疗治疗多发性浅表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贾梦瑞;严春寅;李纲;黄玉华;丁翔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Tulasi 对全身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

    目的 研究Tula理组,采用137Cs-γ射线对两组小鼠进行不同剂量单次全身照射;其中处理组小鼠在照射前1 d给予Tulasi(20 mg/kg),采用大耐受量评价Tulasi的用药安全性,观察小鼠30 d存活率、肝脏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Tulasi 具有很好的用药安全性,大耐受量为275 mg/kg,能显著提高辐射小鼠的30 d生存率,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肝脏MDA的含量明显较处理组高,而GSH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处理组,两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ulasi 对接受全身照射的小鼠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作者:王利利;焦旸;徐加英;胡旭东;樊赛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激活Notch信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心肌梗死模型鼠血管新生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Notch信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后,建模2周进行相应处理后,随机分为MI模型对照组(B组)、培养液移植对照组(C组)、激活Noth信号的BMSCs移植实验组(D组)、BMSCs移植对照组(E组),每组15只;另选取10只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4周后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测定缺血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缺血区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 BMSCs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与A、B、C组相比,D组、E组缺血心肌中VEGF蛋白的表达增多及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1),且D组较E组更明显(P<0.05).结论 激活Notch信号有促进心肌梗死区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增加缺血心肌VEGF的表达,由此促进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新生.

    作者:马树人;谢雄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112例先兆子痫患者凝血-纤维活性与血小板指标变化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凝血-纤维活性与血小板指标变化的关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12例先兆子痫患者(先兆子痫组又分轻、重度先兆子痫组)、54例妊娠妇女(妊娠组)以及37例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凝血-纤维活性和血小板的相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重度先兆子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凝血酶时间(TT)与轻度先兆子痫组和妊娠组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先兆子痫血小板计数(PLT)较妊娠组及非妊娠组明显减少(P<0.01),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重度先兆子痫PLT、PDW与轻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先兆子痫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 先兆子痫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指标远远超过妊娠妇女及非妊娠妇女,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纤维活性平衡失调,失调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程度直接相关.

    作者:崔玉;钱志红;贾素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子急性损伤对GM-CSF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肺中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基因小鼠经中子照后肺脏和肝脏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BALB/C小鼠进行全身中子照射,吸收剂量为0.6Gy,分为未转基因组和转基因组,转基因组于照射前24 h进行hGM-CSF活体基因电转染.两组小鼠照射后1、14和28 d分批活杀,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及用Western blot研究VEGF在肺脏和肝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转基因组小鼠在照后14~28 d,肺脏及肝脏病理损伤较轻,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基因组增高.结论 GM-CSF 基因活体转染对小鼠中子急性损伤极期和恢复期血管生成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彬;杨占山;王天昶;李娜;胡莉钧;杨斌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