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益;施炜;倪兰春;朱颂华;陈建
目的 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的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MAG方案动员干细胞,BEAM方案预处理.结果 (1)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需时(10.50±1.93)d,血小板恢复至20×10~9/L,需时(12.05±3.03)d;(2)3年疾病预期无进展生存率为88%,无移植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复发率15%.(3)具有高LDH、IPI≥2分、结外侵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都比不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低.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造血重建顺利.
作者:汪颖;吴德沛;吴小津;徐杨;孙爱宁;仇惠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后对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幼猪20只,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猪AMI模型;3周后治疗组(10只)通过局部注射将1 mg/ml的5-氮胞苷溶液1 ml注入梗死区及其周边;对照组(10只)予以等量的培养液接种;术后3周及7周分别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7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获取心肌标本,HE、免疫组化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损伤心肌的转归.结果 PET示治疗组7周时可见前壁、心尖部放射性分布较3周时密集;对照组7周与3周比较无明显差异.TTC染色治疗组梗死区面积及所占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4.06±0.29)cm~2 V8(5.41±0.28)cm~2;(16.34±0.89)vs(21.23±1.02)%,P<0.001].HE染色治疗组梗死区可见散在带横纹的肌肉组织,电镜下新生细胞之间未见闰盘连接;免疫组化染色这些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β(β-MHC)、心脏肌钙蛋白Ⅰ(cTn Ⅰ)及连接蛋白43(Cx43)呈阳性.对照组梗死区为均匀一致的纤维疤痕组织.结论 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AMI区后可以诱导产生新的带横纹的肌细胞,修复心肌损伤.
作者:汤成春;马根山;黄峻;杨国平;张建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程度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激活程度的相关关系,探索肠缺血再灌注后PARP-1过度激活的水平.方法 通过阻断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后恢复血运,制作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缺血时间分组,再灌注2h后,处死动物取材,分别作HE染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的免疫组化染色,用TUNEL方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早期信号PARP-1片段p85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肠损伤程度和PAR表达阳性率呈显著增高(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r=0.924,P<0.01).PAR表达阳性率在20%左右时,凋亡早期信号PARP-1 p85片段、AIF表达和TUNEL阳性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PAR表达阳性率在40%左右时,细胞坏死和组织损伤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肠损伤程度与PARP-1激活程度呈正相关,PARP-1激活率在20%左右时,组织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PARP-1激活率在40%左右时,组织损伤以细胞坏死为主.
作者:邢莉;潘旭东;郑军;赵莉;刘光茂;李虎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荧光标记抗人黏病毒蛋白A(MxA)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早期特异性检测白血病患儿伴发的病毒感染.方法 荧光标记抗MxA单克隆抗体.检测其特异性;采集临床发热和不发热的白血病患儿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胞内染色,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 荧光染料直接标记MxA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自血病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xA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毒感染直接相关,并且检出MxA高表达较临床确诊病毒感染早7d;没有发热和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的病例均没有检测到MxA的表达.结论 荧光标记抗MxA单克隆抗体应用于流式细胞术可以早期特异性地检测白血病患儿伴发的病毒感染,并且此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郭秉楠;吴康;胡绍燕;何海龙;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肺癌18例,结节病3例,感染性疾病9例.30例中纵隔淋巴结穿刺成功20例(66.7%),其中i8例肺癌TBNA穿刺成功12例(66.7%);12例非肿瘤病例TBNA穿刺成功8例(66.7%).结论 TBNA为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提供了很好的病理学标本.
作者:蒋军红;衡伟;朱晔涵;穆传勇;黄建安;王国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白蛋白一干扰素融合蛋白Woferon皮下注射给药对恒河猴的毒性作用.方法 恒河猴皮下注射Woferon 5周毒性试验,观察给药后动物的临床行为、心电图、外周血象、血液生化、尿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恒河猴皮下注射高剂量(800μg/kg)Woferon引起可逆性白细胞(WBC)下降(P<0.05)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高剂量组(800μg/kg)、中剂量组(200μg/ks)恒河猴产生可逆的血小板(Plt)下降(P<0.05).结论 Woferon给恒河猴皮下注射5周除有一过性外周血WBC、Ph下降外.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郑霞;杨萍;顾性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手术探查漏诊,后经再次手术确诊.本组治愈17例(85%),死亡3例(15%).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30%),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瘘3例,胰瘘1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治疗成败的关键是掌握好早期手术探查指征和选择合适的术式.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误诊和漏诊以及术式选择不当引起肠瘘、感染和出血.
作者:汤世军;汪良;何宋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场强2D-TOF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4例眩晕患者的低场强2D-TOF法MR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4例中,椎动脉异常60例,表现为管腔狭小18例,管腔闭塞7例,局限性狭窄17例,椎动脉迂曲、折角18例;60例患者临床旋颈试验均为阳性.椎动脉正常94例,其中旋颈试验阳性5例.结论 低场强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纪芳;朱玉春;周伟;王建良;高迁;单秀红;沈海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OCSP分型结合侧支循环在急性脑梗死期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04例按OCSP分型分4组,各组中以有无侧支循环再分组,评定其出、入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均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 (1)OCSP分型与头颅MRI有高度一致性;(2)在OCSP各亚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预后差,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预后较好;(3).在TACI及PACI亚型中,有侧支循环的预后较好,POCI及LACI亚型中侧支循环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 OCSP分型结合侧支循环可以初步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指导治疗.
作者:王琰萍;张晓玲;黄俊军;朱敏初;许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33例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3例人院后确诊,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并发伤口感染4例,并发急性左心衰1例,无死亡,均未发生酮症酸中毒,10~15 d出院.结论 糖尿病并发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炎症和高血糖互为因果,保守治疗不易控制炎症的发展和高血糖,而及时切除病灶,则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病情的恢复.
作者:曹洪良;张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按接受不同治疗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ETV0.5mg/d,同时加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180μg,1次/周;ETV组:单用ETV为0.5mg/d;派罗欣组:单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180μg,1次/周.3组均在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接受治疗48周后,联合、ETV两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应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派罗欣两组比较生化学、病毒学和HBeAg血清学应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ETV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CHB疗效明显优于单用ETV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是CHB患者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春;陈祖涛;吴建成;曹文贵;路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人DC-SIGN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 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L929基因转染细胞.方法 利用RT-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总RNA中克隆出入DC-SIGN基因,通过双酶切(EcoRI,BamHI)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Term中,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72h后,加入Zeoc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DC-SIGN蛋白的L929细胞株.结果 构建了用于表达的含DC-SIGN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转染包装细胞293T后,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DC-SIGN逆转录病毒和转染L929细胞,继而经RT-PCR、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筛选出了稳定表达人DC-SIGN蛋白的L929转基因细胞.结论 构建了含人DC-SIGN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人DC-SIGN蛋白的细胞株,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守兵;王泳;高超;张世杰;汪家敏;李毅平;许云云;张学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ANP组及NAC处理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NP模型,NAC处理组于模型制作前30 min腹腔内注射NAC(200 mg/kg)进行预处理.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TNF-α、IL-6、丙二醛(MDA)、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湿/干比值的变化,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肺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ANP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MDA、肺组织MPO、肺湿/干比值均较SO组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TNF-αmRNA表达较SO组显著增加(P<0.01),NAC处理组各检测指标均较ANP组显著降低(P<0.05),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NAC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TNF-α、IL-6的产生等机制对ANP进行重要的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蔡笃雄;陈卫昌;朱树养;高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对胆道结石进行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造影/切开术(ERCP/EST)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共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行ERCP/EST,然后行LC 65例(A组).先行LC,然后行ERCP/EST 35例(B组).同时行LC和LCBDE 78例(C组).结果 175例患者顺利行LC术,2例因结石过大、1例因缩窄乳头炎而改开腹手术.3组胆管结石取出率分别为96.6%,95.2%和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多种微创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
作者:谷春伟;王浩炜;陈伟;钟丰云;潘俊;李伟;吴浩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S0、TPSGF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64例胰腺癌患者、45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中AFP、CEA、CA199、CA125、CAS0、TSGF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清6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胰腺良性疾病组(P<0.05或<0.01).在单项检测中,CA199敏感度高,但其特异度低于AFP、CEA、CA125和TS-GF.不同组合的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均能提高敏感度和准确度,但特异度略有降低.在联合检测效能的评价中,CEA+CA199+TSGF组合为佳检测指标.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提高了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玉;杨晓春;申咏梅;宋妙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在不使用5-氮杂胞苷的情况下,体外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肌细胞的分化.方法 取SD大鼠附睾处脂肪垫组织,酶消化分离获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加入成肌细胞诱导液,在体外诱导8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成肌细胞的鉴定.结果 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5 d后,显微镜下见细胞形态发生变化.2~8周的诱导细胞Myosin染色阳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3周的细胞有MyoDl和Myosin表达.结论 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经诱导具有向成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作者:张亚;王晓东;冯林;张婷;尹航;张锡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冷保存2、4h的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配成48对,随机分成6组:1、2组为供肝冷缺血时间为2h的对照组和实验组,3、4、5、6组为供肝冷缺血时间为4h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供肝切取后保存在4℃乳酸钠林格液中,实验组手术结束后从尾静脉注射前列地尔2μg/kg,对照组手术结束后不用前列地尔,1、2、3、4组门静脉复流6h后,取肝脏组织,HE染色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测移植肝的TNF-α的表达,TUNEL法检测两组移植肝细胞的凋亡.结果 手术后6 h,对照组的TNF-α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实验组为阴性;实验组凋亡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以有效地保护移植肝,缓解长时间冷保存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延长受体存活时间.
作者:王军;钱海鑫;秦磊;庞利群;余斌;管洪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CD24~(low/-)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D44、CD24及MMP-9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09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及MMP-9的表达率分别是47.7%、50.5%及40.4%,其中CD44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2)109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肿瘤干细胞标记阳性例数为32例,随乳腺癌病理分级的升高,CD44~+CD24~(low/-)肿瘤干细胞比率也明显增加(P<0.05);(3)32例CD44~+CD24~(low/-)肿瘤干细胞标记阳性乳腺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P<0.05).结论 高度恶性乳腺癌组织中富于肿瘤干细胞,乳腺癌早期CD44~+CD24~(low/-)TSC中MMP-9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对肿瘤干细胞(TSC)生长及浸润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顾丽琴;顾永平;孙茂民;狄琳娜;陈郁钢;张华;谢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壳寡糖(COS)对小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 ICR小鼠50只,行坐骨神经夹伤术,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COS高、中、低剂量组(实验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组织形态学及电镜检查,观察COS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S可显著改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P<0.01).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COS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蒋茂荣;诸葛晓旻;丁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治.方法 分析11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 11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Mirrizi综合征1例,胆囊息肉2例.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胆囊癌5例,术后病理确诊6例.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3例,Ⅴ期1例.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胆囊癌根治术5例,胆囊癌根治术+部分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二次手术2例.死亡3例,存活8例.结论 重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术中对切除胆囊进行剖检及冰冻切片检查,术后行常规石蜡切片检查,有利十发现意外胆囊癌;术中及时或术后二次手术行胆囊癌根治术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陈国涛;田力平;钱海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