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陈;锐;施敏骅;黄隽英;熊康平;赵敏艳;李含秋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发热待查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4例发热待查患者中,终明确诊断101例,确诊率为88.6%.病因包括:感染56例(49.1%),其中肺部细菌感染占30.4%(17/56),结核病占14.3%(8/56);结缔组织疾病25例(21.9%),其中成人Still病占44.0%(11/2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24.0%(6/25);肿瘤12例(10.5%),其中淋巴瘤占58.3%(7/12);其他8例(7.1%),其中药物热占50.0%(4/8),坏死性淋巴结炎占25.0%(2/8);原因仍未明确13例(11.4%).结论 大部分发热待查患者经仔细的临床检查和分析可明确诊断,发热待查病因以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为主,疾病类型与热程等有关.
作者:范斌;甘建和;熊桂珍;秦爱兰;邓长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LY294002(PD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LY294002处理胃癌AGS细胞,MTT法检测胃癌AGS细胞经LY294002作用后生存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MTY检测结果 显示,一定浓度的LY294002可抑制AGS细胞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AGS细胞经LY294002作用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有明显凋亡,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显示,AGS细胞经LY29400作用后,其侵袭和转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LY294002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也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汤美;陈卫昌;李锐;叶建新;岑建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提取物脑必通对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用成年大鼠,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和部分结扎坐骨神经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两种模型,用机械压爪-缩腿法测定痛阈,观察大鼠的痛阈变化和体质量的改变,并测量炎症关节的周长.结果 脑必通大、中、小3个剂量(350、175和87.5 mg/kg)在给药后的观察期(10周)内可使痛阈明显提高(P<0.05),有镇痛作用,但与剂量大小和用药时间长短无明湿依赖性(P>0.05).给药组体质量增加比对照组快(P<0.05).关节炎动物给药后炎症关节周长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必通对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作者:俞元彪;万雨佳;严洁尘;龚珊;蒋星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寻博来霉素(BLM)致C57小鼠肺纤维化分子靶点.方法 应用BRB-ArrayTools软件中justRMA算法分析BLM(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作用于C57小鼠1、3、14 d后肺组织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485,找出差异表达基因;应用DAVID在线工具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聚类,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BioCarta进行生物学通路分析;应用MSigDB搜寻[-2kb,2kb]区域富集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分别筛选出190、345、527个差异表达基因;按功能显著聚集的有趋化因子、膜蛋白、血清蛋白、补体成分、免疫球蛋白、钙黏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前胶原类;受调控的有%11样受体、CCR5、ECM受体、补体途径、TGF-β生物学通路;富集度较高的有API、SRF、NFKAPPAB转录因子.结论 API、SRF和RhoA可能是BLM致C57小鼠肺纤维化的分子靶点.
作者:黄冬冬;王尉平;顾振纶;蒋小岗;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27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或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7例IRH/IRP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BMMNC-Coombs)试验、溶血试验、抗核抗体ANA和ENA抗体谱、T淋巴细胞亚群、染色体核型等以及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结果 该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血象呈三系、两系或一系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不低;骨髓增生以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81.5%),红系比例多增高;BMMNC-Coombs试验阳性率为70.4%;6例(22.2%)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治疗有良好反应.结论 IRH/IRP是由于T淋巴细胞调控异常致B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而使血细胞减少,BMMNC-Coombs试验对IRI-L/IR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多数患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
作者:张彦明;孙雨梅;陆沭华;崔红霞;赵广圣;张兴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囊肿的MRI、临床表现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450例行膝关节MRI检查的患者中,12例诊断为前交叉韧带囊肿.测量囊肿的部位、大小,分析对应的临床表现,并在关节镜下切除囊肿.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囊肿的大截面积和囊肿部位与临床表现相关.关节镜下囊肿切除术后,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11例手术患者均无复发,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78.0±5.2)分,手术后提高至(95.0±4.3)分(P<0.01).另1例因囊肿较小且2个月后症状自行缓解,未行手术治疗.结论 前交叉韧带囊肿大小、部位与症状相关,MRI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手段,关节镜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谢宗刚;董启榕;徐又佳;周海斌;金志高;陈海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50例,ASA Ⅰ-Ⅱ级,年龄60-75岁.按照序贯法进行试验,TCI瑞芬太尼的血浆浓度分别由低到高设为0.8、1.0、1.3、1.6、2.0、2.4和3.1 ng/ml,初始靶浓度为3.1 ng/ml,若拔管时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浓度的瑞芬太尼TCI;若拔管时患者不出现呼吸抑制,则采用高一级浓度的瑞芬太尼TCI.采用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全麻拔管期瑞芬太尼TCI引起呼吸抑制的EC56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全麻拔管期有26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以呼吸频率降低、SpO2下降为主要表现;24例患者未出现呼吸抑制.计算得出瑞芬太尼TCI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1.78 ng/ml,其95%CI为I.55-2.04 ng/ml.结论 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1.78 ng/ml.
作者:乔世刚;谢红;王琛;李华;曹建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的表达变化,探讨CaMKⅡ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空白组(N),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C),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5μl Hank's液;模型组(M),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5μl Walker256细胞(2×107/m1).分别于建模前及建模后6 d、12 d、18 d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双后肢负重差值(n=6),并在相应时间点随机取6只大鼠脊髓L4-5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aMK Ⅱ的表达.结果 与N组、C组比较,建模后6-18 d M组大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行为学改变,脊髓背角pCaMKⅡ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 脊髓pCaMK Ⅱ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
作者:周静;杨建平;任春光;李伟;王丽娜;许期年;王秀云;左剑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方法 测定血浆中法罗培南的药物浓度.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 Plus(100 mm×2.1 mm,3.5μm),流动相:乙腈与5 mmol/L醋酸铵缓冲液(含0.1%甲酸)体积比为35:65,流速为0.3 ml/min,文拉法新为内标.结果 法罗培南的血浆浓度在0.1-2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2700 C+0.002 42(r=0.995 5,n:8),定量下限为0.1μg/ml,日内精密度<5.4%,日间精密度<7.9%,回收率为99.0%~113%.结论 该方法 处理操作简单,结果 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法罗培南人体药动学研究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郭清平;张全英;施爱明;华雯妍;朱艺芳;王蒙;潘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达到临床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对50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在第12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达到ASAS20、ASAS40和BASDAI50为疗效标准,对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性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疗效预测分析.结果 试验第12周结束时,100%的患者达到ASAS20的改善程度;80%的患者达到ASAS40改善;80%的患者达到BASDAI评分改善≥50%.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人口学参数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性指标均不能预测患者的疗效.结论 益赛普治疗AS疗效明显,基线时的人口学参数、疾病活动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不能预测疗效.
作者:程韬;陈志伟;王鸣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式(Auchincloss手术)改进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56例,其中30例行Auchincloss手术,26例行改进的Auehineloss手术.结果 改进组Ⅰ、Ⅱ级和Ⅲ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较对照组多(P<0.05),改进组清除Ⅲ级淋巴结较对照组更彻底(P<0.05),改进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胸大肌萎缩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手术技巧的改进,不仅拓展了Auchincloss手术适应证,而且明显降低了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胸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综合治疗的实施.
作者:刘铁成;李德春;韩福生;金功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连云港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D8S1179、D21S11、CSFIPO、D3S1358、D7S820、TH01、D13S317、D2S1338、D18S51、D16S539、TPOX、vWA、D19S433、D5S818、FGA)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AmpFlSTR ldentifilerTM五色荧光标记系统对新鲜血样进行15个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I 3130XL全自动测序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用GeneMapper软件进行基凶分型.结果 15个基因座累积个人识别能力值为0.999 999 999 9,累积非父排除率达99.999%,家系调查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 含有15个STR基因座的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适合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作者:王军;邢锦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应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63例,肾上腺切除术22例.结果 85例中,84例成功切除肿瘤,首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225 min,平均118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8 d.病理诊断: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2例,原发性醛固酮症腺瘤21例,皮质醇腺瘤7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9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结论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
作者:钟隆飞;单玉喜;薛波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与常规手术治疗方法 的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LISS治疗的优良率(86.7%)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疗效良好,优点明显.
作者:周颖川;高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脑CT灌注峰值时间来预测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头颈部CTA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40例,采取经验法选取延时20s扫描)和B组(40例,采取CTP-CTA联合扫描技术),测量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和上矢状窦,C4椎体水平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CT值,并计算同层动静脉CT值差.结果 (1)B组较A组头颈部动脉CT值高(P<0.05),同层动静脉对比度较A组清楚.(2)B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头颈部血管图像;A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得到头颈部血管图像,其中3例(7.5%)因扫描时间过早、5例(12.5%)因扫描时间过晚而致头颈部血管图像显示不佳.结论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联合应用脑CTP检查中,通过测量脑CT灌注峰值时间预测头颈部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是保障头颈部CTA检查成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作者:蔡武;龚建平;朱江涛;乔方;陈光强;张博;易壁星;钱铭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常规染色体分析研究青蒿素对p53功能突变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放射敏感作用.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对细胞毒性的影响,常规染色体制片,计数细胞分类项中双着丝粒体(dic)和着丝粒环(r)数量,将经过青蒿素作用的乳腺癌细胞染色体畸变率(dic+r)同单纯照射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蒿素对实验细胞MDA-MB-435毒性较小,200 μmol/L浓度时作用24h细胞存活率>95%,48 h细胞存活率>80%.参考存活曲线确定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实验的药物浓度为200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可以得到药物作用及未经药物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两组曲线,青蒿素作用组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细胞(P>0.05).结论 青蒿素能增加辐射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染色体损伤.
作者:刘杨;曹建平;樊赛军;朱巍;陈遐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左旋多巴(L-DOP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异动症模型,对其行为学进行评价.方法 对25只SD大鼠右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两周后行阿朴吗啡(1 mg/kg)皮下注射,将成功P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生理盐水(MS)45 mg/kg和L-DOPA(25 mg/kg+6.25 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2次/d,共治疗21 d,在治疗第2、9、11、18、21 d进行前肢功能测定、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和旋转反应时间测定.结果 20只建模成功的PD大鼠模型中,10只给以生理盐水(NS)治疗,另10只给以L-DOPA治疗.NS组治疗前后前肢跨步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始终未出现AIM;L-DOPA治疗组后前肢跨步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8只出现不同程度的AIM表现,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IM评分逐渐升高,第21 d AIM总分较第2 d增加(P<0.05),旋转反应时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缩短,第18、21 d和第2 d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 L-DOPA诱发6-OHDA的PD大鼠AIM与PD患者服用美多巴出现的异动症某些方面相似,为研究异动症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作者:李丹;黄译腺;王晓君;罗蔚锋;刘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将3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静吸复合,A组以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B组按需以芬太尼间断静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CO2气腹后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B组气腹后及苏醒期HR、SBP、DBP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性稳定,术毕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曹晖;李金彪;朱菊英;王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状动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行左冠状动脉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在静注吗啡1.0 mg/kg 24 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前20 min(TI)、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20 min(T2)、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T3)、心肌再灌注1 h(T4)、心肌再灌注2 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TNF-α含量.再灌注120 min后,免疫印迹法测心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活性水平,同时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I/R组比,M组TNF-α含量降低,p38MAPK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M组(21.5%±2.4)%,I/R组(37.8%±1.7)%].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心肌p38MAPK的活性、减少TNF-α生成来实现.
作者:龚子曦;冉珂;常业恬;徐军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NC组)应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T2DM组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总量为(6.08±1.66)%,较NC组的(9.54±1.54%)显著降低(P<0.01);T2DM组的血清hs-CRP为(7.26±1.34)ms/L,明显高于Nc组的(0.83±0.42)mg/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浓度与n-3 PUFA总量负相关(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 PUFA含量低于健康者,血清hs-CRP与n-3 PUFA总量成负相关关系.
作者:楼大钧;朱麒钱;斯徐伟;官莉莉;尤巧英;张爱珍;李铎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