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朱爱思;徐路尧;张锋;左宝齐;王敏;包普花;张焕相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可影响患者进食,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脑卒中伴吞咽困难32例,采用了以吞咽功能恢复为主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和分化的支持作用.方法 采用再生家蚕丝素蛋白、再生柞蚕丝素蛋白、Ⅰ型胶原、普通细胞培养板为研究对象,观察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IOT1/2)在这4种生物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表面抗原的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结果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对细胞生长形态、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均无影响.培养第6天C3HIOT1/2细胞在再生柞蚕丝素膜上增殖明显,与其他3种生物材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在体外支持C3H10T1/2细胞的黏附、生长,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谢炜;王泳;古彦铮;潘建忠;徐颖;徐云云;李明忠;张学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猪模型,为SAP肠内给药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8只太湖梅山猪随机分成SAP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两组均在开腹直视下置入鼻空肠管.SAP组通过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对照组仅行胰管插管不注射任何药物.比较两组动物一般情况、血清淀粉酶、CT评分及胰腺病理形态学改变,验证鼻空肠管置入及SAP模型诱导是否成功.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的总体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病理评分均进一步证明了鼻空肠管置入及SAP模型诱导成功.结论 在猪的SAP模型上成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为研究肠内给药在胰腺炎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简单、无创、可重复性的动物模型.
作者:林敏;陈卫昌;刘强;祝建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 分析应用TEM治疗直肠良、恶性肿瘤12例(恶性3例,良性9例)的结果,从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评价其近期疗效.并从肿瘤切除到切缘缝合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结果 3例直肠恶性肿瘤中2例侵及肌层,1例侵及全层,但标本切缘均为阴性.良性9例中,有3例伴有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采用强生超声刀切除肿瘤、强生自动打结线盒缝合后,12例患者术中出血均<5 ml,除1例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后有少量出血外,余均未见术后便血,也无术后疼痛、大便失禁、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4.6 d.结论 TEM是治疗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安全术式,超声刀切除病灶、强生自动打结线盒缝合是有效的TEM手术技术.
作者:邢春根;吕孝东;杨晓东;陈强;吴永友;陈正荣;王浩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其相关酶类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右侧海马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在Serd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蛋白磷酸酯酶2A(PP-2A)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蛋白的水平.结果 A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tau(Ser404)、GSK-3β表达增加,PP-2A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益康治疗组大鼠的p-tau(Ser404)、GSK-3β表达显著减少,PP-2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脑益康可通过增加PP-2A的表达和抑制GSK-3β的表达减轻AD模型大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作者:周静;周爱玲;路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与睡眠呼吸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的OSAS患者[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AHI)≥5次/h]100例作为病例组,33例鼾症患者(AHI<5次/h)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上述两组的CRP,再与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S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鼾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AHI、氧减指数(ODI)、氧饱和度(SpO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RTSpO2<90%)成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与平均SpO2、低SpO2成显著负相关(均P<0.001).结论 OSAS患者血清CRP增高,且与OSAS严重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OSAS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反应.
作者:张秀琴;朱晔涵;陈涛;黄建安;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并探讨它与体脂、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炎症因子等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35例正常对照组(NGT)、54例初诊2型糖尿病组(NDDM)和54例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组(LDDM)患者的空腹血清FGF-21浓度,同时测定受试者的体格指标及空腹状态下血糖、血脂、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并计算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NDDM组和LDDM组的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NDDM和LDDM组间的FGF-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FGF-21与年龄、WHR、收缩压(SBP)、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hs-CRP均显著正相关,与HOMA-β成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是血清FGF-21的独立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GF-21与2型糖尿病成正相关.结论 FGF-21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朱蓓;王进红;成兴波;蒋伏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头状癌96例,滤泡状癌3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率28.51%).Ⅰ期癌31例,Ⅱ期癌42例,Ⅲ期癌10例,Ⅳ期癌4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8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标准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11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3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包括双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8例.随访89例,仅有8例死亡,其中死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7例.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推荐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术.不推荐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如Ⅵ区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阳性,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徐博;蒋国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植骨材料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111例新鲜下肢长管骨粉碎性骨折或存在骨缺损的骨折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的同时采用不同植骨材料植骨(金骨威、固骼生、同种异体骨),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及植骨部位组织反应情况,每隔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3种植骨材料在骨折愈合方面的疗效.结果 111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但植骨材料不同,内固定方法不同,骨折愈合时间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相容性等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植骨材料促进折愈合的作用明确、可靠,植骨材料不同的特性影响患者预后;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仍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件.
作者:蒋定华;杨惠林;徐耀增;张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诱导人肺上皮细胞(A549)E-Cad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用不同浓度的rhTGr-β1干预,48 h后收集蛋白用Wester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表型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变化.结果 rhTGF-β1诱导A549下调上皮细胞表型E-Cad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rhTGF-β1可诱导A549细胞E-Cad表达下调,支持在肺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观点.
作者:张小燕;郑金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无基础病变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7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7例.心脏缺损修补3例,瓣膜置换17例,其中单瓣置换13例,双瓣置换4例,均为机械瓣膜.结果 1例因低心排死于术后第7天,19例康复出院,随访时间2个月~7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病灶、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单月宏;邵冲;彭勇;谢永明;臧蔚;阮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部分患者还行静脉尿路造影(IVU)和(或)膀胱镜检查.治疗分别予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或开放手术或观察随访.结果 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78%(21/27),检查时可发现输尿管末端有圆形或类圆形的囊性肿物,典型病例并可见囊肿有膨大和缩小的节律性改变;IVU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1.43%(5/7),主要可见膀胱内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23/23),均可见输尿管口呈球形或椭球形囊肿样改变,伴有节律性的膨大和缩小.除2例观察随访外,25例均行手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其余22例行经尿道电切开窗术,术后随访3~2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肾脏积水减轻或消失,未见囊肿复发及膀胱输尿管应反流.结论 输尿管囊肿对于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而言,B超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膀胱镜是确诊的可靠方法,经尿道电切开窗术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玉华;严春寅;温端改;侯建全;浦金贤;欧阳骏;李纲;丁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方法 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142例、反复喘息患儿138例、普通肺炎患儿134例,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B型(InfA、InfB),副流感病毒1、2、3型(Pinf1、Pinf2、Pinf3),人类偏肺病毒(hMPV)8种病毒和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检测,同时进行食物过敏原筛查(fx5E)和吸入过敏原筛查(phadiatop)及过敏性疾病史收集.结果 毛支组和反复喘息组RSV和hMPV阳性率均高于肺炎组;反复喘息组MP、CP阳性率高于毛支组和肺炎组;反复喘息组食物过敏原和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以及有特应性体质和(或)特应性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毛支组和肺炎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RSV、hMPV、MP、CP感染是诱发婴幼儿喘息的主要病原;MP、CP感染与过敏是影响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作者:严永东;王宇清;陈正荣;朱灿红;黄莉;季伟;张学兰;丁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TRD和非难治性抑郁症(NTRD)各60例.自制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状,测定甲状腺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D组发作次数、阳性家族史、残留症状显著多于NTR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HAMD17总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分析TRD组阻滞分显著高于NTRD组,睡眠分显著低于NTRD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郁症阳性家族史、抑郁症残留症状、疾病严重程度、阻滞症状、发作次数多、本次病程长与难治性有关.
作者:任列;吴爱勤;兰光华;孙菊水;朱义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对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采用CDIC牙种植体及配套磁性附着体,为7例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各植入1枚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下颌全口义齿并在组织面粘固磁体.对粘同磁体前、后及粘固磁体后1个月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进行测试.结果 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在粘固磁体后及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咀嚼效率较放置磁体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修复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率.
作者:沈央明;杨建新;刘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玻璃支架BG-20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与BG-20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 BMSc能贴附在BG-20上,增殖、生长不受影响,且BG-20有一定的促细胞增殖的作用.ALP测定结果BG-20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G-20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作为BMSc的载体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作者:高爱国;程力;孙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 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 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陈蕊;魏丛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少见的脱髓鞘疾病,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常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普及,CPM的生前诊断成为可能,并对CPM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有了进一步认识.现报告1例经MRI证实的CPM,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徐南飞;刘宇敏;张威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慢性肾病(CK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EMPs在CKD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2例CKD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EMPs、vWF的水平,并分析EMPs水平与血压、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关系.结果 CKD组患者血浆EMPs和v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肾病综合征组EMPs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肾病综合征组vWF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及慢性肾炎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KD分期中Ⅰ期血浆中EMPs含量明显高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间EMPs和vW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Ps的水平与血压成正相关(P<0.05),与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vWF与EMPs成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是使内皮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EMPs可作为一种反映内皮功能的新标记.
作者:张淑华;卢国元;乔青;沈蕾;李明;徐德宇;赵小娟;沈文红;王兆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42例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并与30名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 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8.94±6.72)%]较正常人对照组[(5.36±4.5)%]显著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它们对梅毒患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作者:展富琴;冯萍;顾爱萍;曹伟;朱梅俪;茅挺;孙兰云;孙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