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

胡营;唐美琼;冀晓雯;缪剑华;赵以民

关键词:野牡丹科, 资源, 分布
摘要:目的 通过资料查阅及野外调查,基本明确广西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药用功效,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科药用植物奠定基础.方法 野外调查、标本查阅、资料考证.结果 广西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共有13属39种(含种以下单位),占全省该科总种数的比重为62%,大多数药用野牡丹科植物未能开发利用.结论 野牡丹科植物在广西分布广泛,民间药用历史悠久,亟待深入研究,以期合理开发利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连翘苷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评价连翘苷对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ApoE-/-小鼠喂养西方膳食饲料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模同时用连翘苷低、中、高三个剂量(5 mg·kg-1、15 mg·kg-1、45 mg·kg-1 BW)进行灌胃干预,连续12周.12周后,比较各组主动脉斑块面积以及AcLDL刺激下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PPAR-r、ABCA1、ABCG1、SR-B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连翘苷中、高剂量组的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P<0.05),骨髓来源巨噬细胞PPAR-r、ABCA1、ABCG1、SR-B1基因表达均上调(P<0.01,P<0.05).结论 连翘苷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途径有关.

    作者:楼彩霞;黄威;王弋;江淑霞;刘盛来;饶子亮;唐小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蜡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研究

    目的 寻找小蜡的主要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特征,建立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 LMVP(叶形态-脉序图谱法).结果 小蜡叶多卵形.叶两面多被短柔毛.脉序为环结的曲行的羽状脉序,一级脉1条,直行走向无分支,二级脉4~8对,均向上曲行,与上方二级脉环结,脉环明显,二级脉均不达缘.三级脉走向不规则,由一至三级脉围成的网眼直径约1~ 3mm不等.四级脉亦可单独围成网眼,网眼直径约0.5mm.结论 以上小蜡叶的鉴别方法简便、快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作者:李景云;谢思平;郭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三因制宜”冠心病诊疗规律研究进展

    传统中医药对冠心病的诊疗,尤其在症状改善及远期预后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三因制宜”是传统中医辨证的重要原则,但由于时代变迁、经济发展、工作节奏、生活方式及习惯等方面的改变,国人的体质、疾病谱和临床表现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总结因时、因地、因人差异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诊疗的影响规律,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安排以及疾病的及时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个方面与冠心病诊疗的关系进行总结论述,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线索.

    作者:宫萍;李悦;夏楠;姚轶立;姚成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养阴清热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痤疮的理论探讨

    通过查阅国内文献,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疗效为依据,对养阴清热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痤疮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异维A酸虽对痤疮治疗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但其副反应中皮肤黏膜干燥症状仍不可避免.中医认为其发生多因“伤阴”而致,故提出“养阴清热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痤疮.二者结合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瑞静;彭勇;李淑;王英杰;武宗琴;刘杰;柴维汉;李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陈皮配方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对一步制粒制备陈皮配方颗粒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颗粒成型率、水分和橙皮苷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陈皮配方颗粒一步制粒的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并结合实际,确定一步制粒工艺的佳工艺为喷雾速度为70g/min,雾化压力为1.2bar,进风温度为90℃.结论 优化后的一步制粒法制备陈皮配方颗粒的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

    作者:樊如强;夏立武;李进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附子炮制品对阿霉素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附子炮制品对阿霉素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 阿霉素腹腔注射制备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后给予附子不同炮制品15d,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并计算心率,计算心脏系数,检测心肌钙酶、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果 蒸附子粉制剂、炒附子粉制剂高剂量组(0.28 g/ml)、低剂量组(0.07g/ml)溶液具有不同程度抗阿霉素致小鼠心衰的作用(P<0.01).结论 蒸附子粉制剂和炒附子粉制剂抗阿霉素致小鼠心衰的作用较为肯定.

    作者:马君;程阳阳;谭鹏;叶田园;宋阔魁;李志勇;李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处方规律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CNKI收录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73首方剂,涉及122味中药.方中补虚药出现频次高(30.4%),其次是活血化瘀药(21.7%)、平肝息风药(17.4%);出现频率高的药物是丹参(32.0%),药对是丹参-钩藤(23.3%).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中,常用平肝息风-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平肝息风药物组合.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4首.结论 CNKI收录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组方以补肾、平肝、活血、利水化痰为主,以本病继发病同冶,心肝肾并治,邪正兼顾,为中医药临床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赵月;吴智春;于华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析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 将河北中医学院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6人.实验组实施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法,对照组采用课堂灌输式讲授方式,同时也强调以病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评估学生的中医护理实践技能以及学生对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法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实验组的课后技能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的学生觉得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96%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主动研究探索精神,81%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病案的诊断能力,为以后真正进入临床打下基础,有92%的学生希望继续使用此种教学法,38%的学生认为医患交流不太顺畅,专业术语出现的较多,30%的学生会害羞,操作不到位,23%的学生不知如何在课前搜集资料,35%对病案的辨证分析不够透彻.结论 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法深受学生认可,并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可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但由于我国护理学生学习负担重、人均资源配备相对不足,所以建议学生多到医院见习,对于中医的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操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便使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更好的开展.

    作者:徐昭娟;高绍芳;王英芳;白建英;李付平;张秀芬;宗义君;赵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蒙药长松萝抗急性肝损伤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蒙药长松萝醇提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水层萃取成分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解毒作用机理.方法 以D-GalN诱导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长松萝醇提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作用变化.结果 长松萝醇提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有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有效减轻D-GalN所致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蒙药长松萝醇提物的正丁醇萃取成分具有保肝解毒作用.

    作者:双荣;韩晓静;白梅荣;巴根那;拉喜那木吉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张士卿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经验-消风法的运用

    目的 对消法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进行了扼要简述,进而指出了消风法亦为消法具体治法之一.同时阐述了张士卿教授对于风邪袭肺致疾的学术观点.张老认为外邪袭肺致病,实风邪夹杂它邪所侵居多,然“伏风”久留为肺系顽疾发病之夙根,并提出了肺系顽疾发病“不止正虚,邪气久伏实为发病之根”的论断.且从外感风邪和久病生风两个方面就病因、病机、临证表型、治则、用药经验等分别论述,附以案例说明.后述及对于外感风邪致病,用风药不宜量多时久,对于肺系顽疾,也不可一味消风.

    作者:高旅;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宁夏产甘草内生细菌分离纯化、拮抗植物病原菌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 对宁夏产甘草根茎叶中内生细菌分离纯化,以明确甘草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初步筛选出对病原菌有拮抗效果的细菌作为优势菌种,进一步对其进行鉴定,为甘草内生细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观察有无抑菌圈及抑菌圈的大小来检测内生细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采用16SrDNA测序分析,对比核糖体数据库鉴定典型菌种.结果 从甘草中分离出内生细菌100株,其中根占76%、茎占15%、叶占9%;初步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黄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等病原菌综合抑制效果较好的细菌菌种8种(G2、G3、G5、G8、G9、G15、Y1和Y2),进一步鉴定这8种细菌发现G2为地衣芽孢杆菌,G3、G8为蜡样芽胞杆菌,G5、G9、Y1为短小芽胞杆菌.结论 宁夏产甘草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且以根中居多;其中能够对多种病原菌有拮抗效果菌种为芽孢杆菌菌属.

    作者:郎多勇;张文晋;解植彩;周达;张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火针针刺带状疱疹模型动物“补火助阳”机制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 探索带状疱疹与阳虚之间的关系,比较火针对阳虚动物模型及带状疱疹动物模型cAMP、cGMP的影响,探讨其补火助阳机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分别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阳虚空白对照组(B)、带状疱疹空白对照组(C)、阳虚实验组(D)、带状疱疹实验组(E).阳虚组以氢化可的松造模,带状疱疹以病毒接种方式进行造模,实验组予以火针治疗10天,疗程后进行放免法测试血浆环核苷酸cAMP、cGMP.结果 空白组对照组、阳虚实验组、带状疱疹实验组与阳虚空白对照组、带状疱疹空白对照组cGMP比较P<0.05;空白对照组、阳虚实验组、带状疱疹实验组与阳虚空白对照组、带状疱疹空白对照组cAMP/cGMP比值比较P<0.05;带状疱疹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cAMP/cGMP比值比较P< 0.05.结论 带状疱疹具有阳虚的证型基础,火针可以改善阳虚实验组与带状疱疹实验组阳虚实验指标,其“补火助阳”机理可能为带状疱疹治疗机制之一.

    作者:刘元华;刘源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本草纲目》论姜举要

    总结《本草纲目》论生姜、干姜的药性、用法、功用.李时珍深谙姜性,对姜性论之甚详,有独到见解;对姜的用法,不论是生姜还是干姜,均极为多样;临床用姜多为单方,有配伍者则配方简便,便于应用;用生姜、干姜治病极为广泛,对临床各科疾病,轻重缓急诸证,皆有殊功.

    作者:曾楚华;袁德培;杨付明;刘哨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旴医谢强之验方消肿散结利喉饮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具备活血化瘀、化痰开音功效的消肿散结利喉饮(旴江喉科流派谢强经验方)对慢性肥厚性喉炎的疗效,说明运用中药材截断和逆转本病发生恶变及降低喉癌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 选用30例慢性肥厚性喉炎血瘀型患者,均需符合纳入标准,口服消肿散结利喉饮进行干预治疗,150ml/袋/次,每日两次,一疗程为14天,观察用药2个疗程.症状体征观察和计算机嗓音分析时间:分别在治疗用药前、用药第14天、第28天以及随访2个月时进行.本研究接纳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用药14天后、28天疗程结束时以及随访2个月时的愈显率分别为46.7%、83.3%和70.0%;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各项积分及总积分、计算机嗓音分析各项声学参数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肿散结利喉饮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疗效确切,患者症状体征能有效减弱以及嗓音质量能显著提高,可在其癌变历程中发挥阻截作用.

    作者:甘丽丽;陶波;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得气”之本态

    文章从几个方面认识“得气”的本态:第一、得气是刺中腧穴气至针下而产生的针感;第二、谷气与邪气有别,得气则表现各异,谷气来时针下产生徐而和,邪气来时针下产生紧而疾的不同针感;第三、百姓血气各不同形,得气快慢亦不相同,或针后即刻获得针感,或针后适时获得针感,或出针后才有针感,或反复针刺后始有针感.同时,得气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前提与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唯有重视得气,方能提高自身技艺,更好地为患者驱病疗疾.

    作者:洪亚群;黄浏姣;唐克乐;王静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完成FDAⅢ期临床认证对中药国际化的启示

    复方丹参滴丸作为我国首例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制剂,自1997年获得美国临床试验审批以来,历时二十余年,终于在2016年12月通过了美国Ⅲ期临床认证,标志着我国中药国际化再次取得新突破.文章从政策支持、市场潜力、临床优势、国际合作、产品质量、人才引进六个方面分析了复方丹参滴丸成功通过美国Ⅲ期临床认证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为加速中药国际化进程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刘雪竹;杨毅;田侃;刘秋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益肾活血饮联合减量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8例

    目的 评价益肾活血饮联合减量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副作用和安全性,为进一步应用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应用益肾活血饮联合减量硼替佐米为主方案至少2个疗程的38例M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方案近期疗效、副作用和安全性,随访至2016年12月,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析死亡原因.结果 该方案完全缓解率31.6%,总有效率为76.3%,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血小板减少4例,消化道反应9例,周围神经病变7例,感染8例,中重度水肿4例,心肌梗死2例,心力衰竭2例:随访3~80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中位PFS为21个月,中位OS为24个月;截止2016年12个月,28例尚存活,10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1例,疾病复发进展6例;心肌梗死2例;心力衰竭1例.结论 益肾活血饮联合减量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MM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代喜平;陈瑶;李琤;王国征;李慧;吴远彬;胡永珍;李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矩阵二维码标签在中药专业课程教学标本中的应用

    在中药类专业的很多课程中都涉及到中药标本,中药标本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教学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传统中药标本标签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医药学子对中药的认知学习需求.如何把现有的中药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成信息丰富、功能强大的中药标本信息数据库,实时为学生提供详尽而有效的信息资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迅速发展的二维码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黄泽豪;郑丽香;蔡珍华;王河山;徐惠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祛湿法在风湿痹病中的应用

    风湿痹病与湿密切相关,湿既是风湿痹病的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湿则贯穿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浅议临床常用几种祛湿方法在风湿痹病中的应用.

    作者:程俊敏;张荒生;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广藿香的产地加工与炮制方法现状分析

    为开展广藿香的产地加工与炮制加工一体化研究,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对广藿香的资源状况、产地加工及炮制加工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药用质优的广藿香主要分布在广东的肇庆地区,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广藿香的产地加工与炮制加工在工艺上有重复且存在成分易损失等缺点,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并优化产地加工和炮制加工一体化工艺,以简化加工工艺,减少成分的损失,生产质优的广藿香饮片.

    作者:徐雯;田雪丽;高林怡;依如格勒;修彦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