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锋;李德春;朱东明
目的 探讨使用吻合器在胃前壁行食管胃吻合在近端胃切除术后抗返流中的作用.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并分析两组术后在返流性食管炎及其他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 两种术式在影响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他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前壁吻合术能有效降低近端胃切除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风险的发生.
作者:彭宏伟;史平淮;任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了解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126例患者保守治疗后肝功能检查中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氪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JPBD组AST、ALT和GGT高于非MP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JPBD可能是导致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因素.
作者:翟年宽;顾元龙;刘敏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目前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方法繁多,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科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咯地尔治疗5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4~81岁,平均43岁;病程1~33 d.单耳发病51例,双耳同时发病7例.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分级,轻度12例,中度26例,重度16例,极重度4例.伴有眩晕41例,耳鸣52例.
作者:吕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案.方法 对14例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1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者进行显微手术夹闭11例,电凝加包裹2例,动脉瘤切除加载瘤动脉缝合1例.结果 恢复良好1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1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1例.结论 通过显微手术,尽量减少对动脉瘤的骚扰是减少动脉瘤破裂的关键;临时控制阻断载瘤动脉、快速合理处理动脉瘤破口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后手术的关键.
作者:倪兰春;施炜;顾志恺;周非;陈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非力特对心肌细胞电牛理作用的特点.方法 (1)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流性钾流(I_K),观察不同浓度多非力特对,I_K的影响,并探讨,I_K的快速激活成分(I_(Kr))的电生理特性.(2)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右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观察不I司浓度多非力特灌流前后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1)多非力特0.01~0.5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I_K的时间依赖性外向钾流(I_(Ktumr))和尾电流(I_(Ktail)),但浓度再增大至1 μmol/L后,此抑制作用趋干大.对-20 mV钳制电压I_(Ktime)、I_(Ktail)的抑制程度比+50 mV时史明显(P<0.05或0.01).(2)通道动力学分析发现,多非力特1 μmol/L使I_(Ktail)快失活过程消失,慢失活时间常数无明显变化(P>0.05).(3)多非力特敏感的电流成分在-40 mV开始呈电压依赖性快速激活,峰值电压为0,开始出现内向整流,其I_(Ktail)也呈电压依赖,无内向整流,但膜电位达+20mV后达饱和,以上均符合I_(Kr)的特点.(4)多非力特时动作电位的影响:0.5和1.0 μmol/L浓度下可使动作电位时程(APD30、APD90)均明显延长(P<0.05或<0.01),且呈反转频率依赖性,结论多非力特对,I_K的作用符合特异性I_(Kr)阻滞剂的特点,并呈反转频率依赖性延长APD,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基础.
作者:尹德录;李晓东;蒋文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肝胆胰手术及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中常常需要一种自体生物材料来覆盖肝断面、胆囊床、吻合口、裸露血管及修补穿孔,以期单减少术后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往我们大都使用大网膜来完成此类手术,但在腹腔严重感染大网膜粘连成团,或大网膜过短,或既往手术中大网膜已被切除等情况下显然不能利用大网膜来达到目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好的能够替代大网膜的自体组织.肝圆韧带位于上腹部,柔韧性好,组织结构致密,取材方便,且可剖开形成一较大的自体补片,比大网膜有其独特的优势~([1]).现将我们的使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华;钱海鑫;秦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来氟米特(LE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伴肾功能减退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但血肌酐<265 μmol/L的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LEF组和CTX组.LEF组初始口服LEF 50 mg/d,3 d后改为20 mg/d;CTX组每月静滴一次,每次静滴0.75g/m~2体表面积,6个月后改为3个月一次.所有患者均给予强的松0.6~0.8 mg·kg~(-1)·d~(-1)口服并规律减量.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3% & 31.3%,P>0.05;82.4% & 75.0%,P>0.05).(3)LEF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CTX相比,LEF联合强的松治疗伴肾功能减退IgA肾病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孙铸兴;王凉;刘斌;吴锡平;刘晓斌;张志坚;张悦;尤宇望;单炜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壁弹性纤维层发生变性导致主动脉管径扩张和内膜撕裂,因而形成的双层管腔或血肿.它是极为凶险的血管病急症,为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本文将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彩超确诊的2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许良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TC/HDL-C比值与结肠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结肠癌95例,其中A+B期结肠癌63例,C+D期结肠癌32例,另选结肠腺瘤30例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酶法测定血浆TC含量.用沉淀法测定血浆HDL-C含量.结果 A+B期结肠癌TC和HDL-C的检测值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期结肠癌患者血清TC含量明显高于A+B期结肠癌组和对照组,HDL-C值低于A+B期结肠癌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期结肠癌患者血浆TC/HDL-C比值明显高于A+B期结肠癌组(P<0.05).结论 TC、HDL.C及TC/HDL-C比值可以作为术前判断结肠癌临床分期、决定治疗方案及预测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顾汉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除颤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对30头太湖猪进行电除颤,对除颤前及除颤后1、4、12、24、72 h电解质(K~+、Na~+、Cl~-)和心肌损伤标志物(AST、LDH、CK、CK-MB、CTnI)的含量进行比较.间时观察72 h后处死的猪心肌的病理改变,从而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结果 (1)电解质(K~+、Na~+、Cl~-):除颤后各时间段与除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肌标志物(AST、LDH、CK、CK-MB、CTn):与除颤前相比,心肌各标志物在除颤后12~72 h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病理结果: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发现,除颤后心肌有心内膜水肿、心肌出血、局部心肌断裂及退行性病变等病理变化.结论 除颤对心肌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除颤后对心肌损伤的监测.
作者:黄惠芳;朱莹;顾国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技术分析贲门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在APRIL及其受体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靶基因mRNA的准确含量,并以靶基因和内参B2M 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 RFQ-PCR检测靶基因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 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7%~10.12%和6.86%~12.29%.40例贲门癌组织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贲门癌及癌旁组织中APRIL和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远端正常组织(P<0.01),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的表达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RFQ-PCR检测APRIL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而且发现APRIL在贲门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有可能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主要是通过受体BCMA而不是TACI发挥作用.
作者:何志贤;倪启超;陈杰;陈显亮;刘志坚;倪衡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与正常海马内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mRNA的表达差异.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切割穹隆海马伞后1、3、7、14、2l及28 d组,每组6只.提取各组大鼠的海马组织总RNA,应用实时PCR技术观察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中PEB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PEBP mRNA在切割后3 d表达开始上升,7 d达高水平,随后缓慢下降,21 d时降至正常.结论 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中PEBp的高表达可能与诱导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海马神经再生有关.
作者:秦建兵;张蕾;李浩明;朱蕙霞;田美玲;金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肺癌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住院时间均少于30 d,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肺不张3例,气胸1例,单纯脓胸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23例获随访12~78个月,2例于术后1年死亡,3例于术后3年死亡.结论 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不仪能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作者:谈进;李士亭;方友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胰腺B细胞显像~(99)Tc~m-DTPA-NGN2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为~(99)Tc~m-DTPA-NGN2用于临床胰腺B细胞显像及胰腺癌的核医学显像做基础.方法 正常小鼠42只,分为7组,每组6只,尾静脉注射~(99)Tc~m-DT.PA-NGN2 3.7 MBq后5、15、30 min和1、2、4、6 h放血处死,取心、肝、脾、肺、脑、肾、肌肉、骨、小肠、胃、胰腺和血液等组织或器官,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同时,取正常小鼠5只,尾静脉注射~(99)Tc~m-DTPA-NGN218.5 MBq后相同时间进行显像.结果 ~(99)Tc~m-DTPA-NGN2 主要经肾脏代谢,脑内未见摄取,各组织、器官的百分注射剂量率在1 h内均迅速下降,胰腺的百分注射剂量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1~2 h内保持较高水平.显像结果与生物分布实验结果一致,随时间的延长胰腺显影逐渐清晰,在1~2 h内均可清晰观察胰腺组织.结论 ~(99)Tc~m-DTPA-NGN2可能是一种较好的胰腺B细胞显像剂,在胰腺B细胞的功能显像和胰腺癌显像的应用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莹;唐军;刘志华;杨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胰肠吻合口漏(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危险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为8%~19%~([1]),相关病死率高达8%~40%~([2,3]).如何有效地预防胰漏是顺利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1996年1月,彭淑牖等~([4])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以捆绑取代缝合,避免遗留针孔,保证吻合口的密封性,临床效果较好.我院自2002年以来引进该术式,并在近4年来对此方法进行改良,共施行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未发生胰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慧涵;胡明华;华志元;包嘉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拟柴苓汤对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3年住院肝硬化腹水68例分组采取西药治疗(对照组)和西药+中药(治疗组)治疗,观察腹水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88.24%、41.18%,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61.76%、17.65%,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拟柴苓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及肝功能指标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坚芳;蔡刚;王良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葛根索(Pu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及血脂的影响,以探讨葛根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并高脂饲料喂养45 d后,通过糖耐量实验选取糖耐量明显异常的35只大鼠作为IR动物模型,分为5组(每组7只),分别给予葛根素(62.5、125、250 mg,kg)、二甲双胍、生理盐水连续治疗60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胰岛素(Ins)、TNF-α、Lep的含量.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诱导IR大鼠血糖及血中TG、TC、Ins、TNF-α及Lep均显著高于JE常对照组(P<0.01);Pue治疗组大鼠血糖、血脂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Ins、TNF-α及Lep升高现象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或<0.01).结论 Pue可降低IR大鼠的血糖和血脂,下调血浆TNF-α、Lep的水平,改善机体对瘦索和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陈伯文;曹莉;顾振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β3GnT8(β3GalT7,AY277592,EC2.4.1.-)基因(人类β3-糖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的功能.方法 原核表达该蛋白,以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降抗血清;以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其在多种组织细胞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化学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 获得了较纯的表达蛋白和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血清,片且发现该蛋白大部分位于核膜周围的胞浆中;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和组织中该酶有较高的表达,与正常组织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该实验获得了β3GnT8/β3GalT7基因的蛋白质和相应抗体,并且对该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为对其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嘉梁;姜智;孙其昌;王修珍;仇灏;吴士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发性骨髓瘤放化疗后临床常见继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于放化疗后数年开始发病.但临床也发现极少数病例系多发性骨髓瘤伴发急性白血病.与放化疗无明显相关性,此类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雪峰;张日;张旭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基转移酶(GT)催化底物的糖基化反应.方法 采用TOPO-TA克隆法建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硫酸基(磺基)转移酶(GleNAc6ST)、半乳精基转移酶(Gal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GnT)等4类糖基转移酶的cDNA文库,并以此制成表达谱基因点阵.利用此点阵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株中4类糖基转移酶的相应表达谱.结果 在不同肿瘤细胞中ppGalNAcT、ClcNAc6ST、GalT和GnT基因的表达水平不一;而在同一肿瘤细胞中,4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也有差异.结论 这项研究为以后利用糖基转移酶的表达谱来检测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贾伟;徐岚;史宁;邵雪君;周迎会;吴士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