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岚;刘可人;岳爱环;仇灏;顾永平;吴士良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LRTI)患儿血清中IL-4、IL-8、IL-12及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并比较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中IL-4、IL-8、IL-12和IFN-γ的浓度.结果 LRIT患儿IL-8浓度急性期和恢复期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P<0.01),急性期低于恢复期(P<0.01);IL-12、IFN-γ浓度急性期和恢复期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P<0.01),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 LRIT患儿存在Th1/Th2失衡,急性期Th1优势应答,恢复期Th2优势应答.
作者:赵雪琴;张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四肢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10例志愿者健全肢体进行检查,在了解正常四肢神经的形态及走行的基础上,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正常四肢神经声像图特点为:纵切面呈条索状高回声,横切时呈类圆形的筛网状结构,其周围包绕稍高回声带.18例神经鞘瘤(上肢14例,下肢4例)均为单发,图像特征以椭圆形实性低回声(15/18)为主,边界清晰,有包膜.8例良性纤维瘤(上肢5例,下肢3例)中,6例单发,为实性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呈梭形为主(6/8),两端与神经相连;2例为多发,呈串珠状.结论 四肢神经鞘类肿瘤在声像图上有其特征性表现,超声可为临床提供首选的影像诊断.
作者:金建文;查月琴;林和平;沈为东;董凤林;王阿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方法 将2000年到2004年该院收治的10例早期胃癌实施改良D1根治术和改良D2根治术.结果 所有病例经5年以上随访无l例出现复发及营养障碍.结论 对早期胃癌实施改良D1根治术、改良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一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胰腺B细胞显像~(99)Tc~m-DTPA-NGN2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为~(99)Tc~m-DTPA-NGN2用于临床胰腺B细胞显像及胰腺癌的核医学显像做基础.方法 正常小鼠42只,分为7组,每组6只,尾静脉注射~(99)Tc~m-DT.PA-NGN2 3.7 MBq后5、15、30 min和1、2、4、6 h放血处死,取心、肝、脾、肺、脑、肾、肌肉、骨、小肠、胃、胰腺和血液等组织或器官,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同时,取正常小鼠5只,尾静脉注射~(99)Tc~m-DTPA-NGN218.5 MBq后相同时间进行显像.结果 ~(99)Tc~m-DTPA-NGN2 主要经肾脏代谢,脑内未见摄取,各组织、器官的百分注射剂量率在1 h内均迅速下降,胰腺的百分注射剂量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1~2 h内保持较高水平.显像结果与生物分布实验结果一致,随时间的延长胰腺显影逐渐清晰,在1~2 h内均可清晰观察胰腺组织.结论 ~(99)Tc~m-DTPA-NGN2可能是一种较好的胰腺B细胞显像剂,在胰腺B细胞的功能显像和胰腺癌显像的应用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莹;唐军;刘志华;杨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1]),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上的非龋性疾病,主要位于磨牙与双尖牙.虽然没有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病率高,但对牙体及口腔健康的危害较大.从2008年开始,我们对口腔内科42例牙隐裂患者进行了精心处理,并跟踪随访,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川,其发生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有关,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以往多采用滤过性手术或睫状体冷冻破坏性手术,但疗效并不理想,引流物植入手术疗效较好,但手术有一定的限制并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共为6例(8眼)NVG患者施行了虹膜氪激光联合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嵌顿术,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国明;葛倩;张宏杰;施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株的c-myc基因对D341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方法 制备特异性针对c-myc基因的siRNA,转染D341细胞,实时定量RT-PCR、Westera blot检测c-myc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结果 siRNA转染D341细胞后,c-myc基因表达在转染后24 h抑制效率高,c-myc蛋白在48 h抑制效率高,并随siRNA浓度的增大,沉默c-myc基因效率增高.RNA干扰抑制D341细胞c-myc基因后,细胞生长停滞于G1期.结论 针对c-myc基因的siRNA对D341细胞c-myc mRNA及蛋白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有望成为髓母细胞瘤的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周幽心;祝海平;许期年;王秀云;左剑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除颤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对30头太湖猪进行电除颤,对除颤前及除颤后1、4、12、24、72 h电解质(K~+、Na~+、Cl~-)和心肌损伤标志物(AST、LDH、CK、CK-MB、CTnI)的含量进行比较.间时观察72 h后处死的猪心肌的病理改变,从而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结果 (1)电解质(K~+、Na~+、Cl~-):除颤后各时间段与除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肌标志物(AST、LDH、CK、CK-MB、CTn):与除颤前相比,心肌各标志物在除颤后12~72 h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病理结果: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发现,除颤后心肌有心内膜水肿、心肌出血、局部心肌断裂及退行性病变等病理变化.结论 除颤对心肌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除颤后对心肌损伤的监测.
作者:黄惠芳;朱莹;顾国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状况及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地区2004年至2007年3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情况.结果 2004年至2007年32所医院共发生院内感染17 668例,其中铜绿假单孢菌1334例(7.55%),鲍曼不动杆菌1 187例(6.72%).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两者分别占85.01%、86.69%;感染科室则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ICU病房、呼吸内科.从2004年至2006年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007年有所下降.结论 苏州地区院内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医院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院内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及耐药率的升高.
作者:秦爱兰;熊桂珍;范斌;李新芳;邓长卿;甘建和;刘月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诱导C57鼠产生β淀粉样蛋白抗体的新途径.方法 收获小鼠骨髓细胞,定向培养为树突状细胞(DCs),培养期间加用突变型β淀粉样蛋白1-42多肽刺激致敏.流式细胞仪测定收获的DCs成熟度.将致敏DCs作为疫苗接种至C57鼠,以β淀粉样蛋白+氟氏佐剂接种作为阳性对照,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的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滴度.结果 用突变型β淀粉样蛋白刺激DCs可促进其表面CD11c、CD86、MHC-Ⅱ及CD80分子表达从54.69%、76.68%、44.77%和58.65%分别提高到77.49%、92.76%、85.52%和75.57%.接种DCs后14 d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滴度开始逐渐升高,一直持续到免疫后35 d仍未见降低.相对于佐剂疫苗7 d显著升高、21 d达峰的变化曲线有所平缓和滞后.DCs疫苗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高达到2 425.17倍,但比佐剂疫苗组要低(平均高3 200倍).结论 采用DCs疫苗能有效地诱导C57鼠产生足够的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
作者:罗仲秋;王金环;徐新女;冯全胜;王淑杰;林娜;刘宏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Runx3与凋亡抑制因子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Bcl-2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Runx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2.1%)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unx3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 Runx3蛋白低表达及Bcl-2蛋白高表达对胃腺癌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秀梅;冯一中;钱春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发性骨髓瘤放化疗后临床常见继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于放化疗后数年开始发病.但临床也发现极少数病例系多发性骨髓瘤伴发急性白血病.与放化疗无明显相关性,此类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雪峰;张日;张旭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SHI-1中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s)和某些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GnTs)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RT-PCR法研究在不同浓度ATRA、1,25-(OH)_2D_3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SHI-1中ppGalNAcTs、GnTs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SHI-1细胞株中,随着1,25-(OH)_2D_3浓度(10~(-8)~10~(-6) mol/L)的增加,ppGalNAcT1和T2表达增加,T3表达没有变化,T4表达减少;加入ATRA(10~(-8)~10~(-6)mol/L)后,细胞株中ppGalNAcT2、β6GnTV、O-GnT表达量升高.结论 白血病细胞株SHI-1 ppGalNAcTs各型表达水平不同;在不同浓度ATRA、1,25-(OH)_2D_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SHI-1中各型ppGalNAcTs表达变化也不同.在SHI-1细胞株加入ATRA后细胞中β2GnTI、β6GnTV发生显著变化.ppGalNAcT1、ppGalNAcT2、GnTs与白血病细胞株的分化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姜智;郭向红;仇灏;周迎会;曹婧媛;吴士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胃癌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8例胃癌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浆vWF及TM含量,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vWF及TM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胃癌Ⅲ、Ⅳ期患者血浆vWF及及TM含量显著高于胃癌Ⅰ、Ⅱ期患者(P<0.01).合并感染、术后复发者及术前胃癌患者血浆vWF及TM含量分别显著高于未合并感染者、术后未复发者及手术后者(P<0.01).结论 胃癌患者内皮功能明显受损,且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沈宇;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水通道蛋白5(AQP5)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5在人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QP5在人大肠癌组织表达丰富,而在癌旁正常组织几乎没有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5在人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在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洪志;周士福;康厚纯;代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肺癌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住院时间均少于30 d,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肺不张3例,气胸1例,单纯脓胸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23例获随访12~78个月,2例于术后1年死亡,3例于术后3年死亡.结论 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不仪能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作者:谈进;李士亭;方友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主要是由于胚胎期中肠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使得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小肠和结肠系膜未附着或附着不全,十二指肠受腹膜索带压迫以及中肠扭转等所致.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误治.一旦发生误诊,后果严重,病死率达0~24%~([1]).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总结我院1997年至2006年收治的56例报告如下.
作者:顾红英;唐伟国;金忠芹;黄勇;武庆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以鼠麴草的叶为材料,研究鼠麴草DNA的提取方法及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分析.方法 采用略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高盐低pH法、木本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分别提取鼠麴草叶的基因组DNA.通过RAPD分析所提取的DNA,比较所用的提取方法.结果 CTAB法得到DNA的A_(260)/A_(280)为1.937,浓度为992.25 μg/ml,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 CTAB法是4种方法中佳的方法.
作者:陆叶;张卫;梁慧;刘春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胃肠富集Kruppel样因子(GKLF)、肠道富集Kruppel样因子(IKL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及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BGC823、HGC27中GKLF、IKL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6例胃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组织中GKLF、IKLF的表达.结果 GKLF在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内阳性表达,在胃癌细胞株内无表达;IKLF在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内无表达,在胃癌细胞株内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GKLF阳性率为20.8%,显著低于远端正常胃组织(64.6%,P<0.01),胃癌组织中IKLF阳性率为71.9%,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胃组织(21.9%,P<0.01).GKLF、IKLF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结论 GKLF、IKLF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检测GKLF、IKLF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
作者:严辉;陈卫昌;吴晓英;顾冬梅;郭凌川;康苏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于广泛前颅底骨折引起的脑脊液鼻瘘,手术修补难度大,成功率低,复发率高.2002年至2008年我们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经鼻对6例广泛前颅底骨折经额修补后复发的脑脊液鼻瘘进行修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耀清;高恒;那汉荣;徐伟东;徐向东;冯东侠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