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翟文生;李前前;张建;张霞;郭庆寅;任献青;杨濛;张冰洁;梁丽

关键词:肾系膜细胞, 凋亡, Bax, Bcl-2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C)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较不同类药物的作用强度.方法 通过TUNEL法检测各类含药血清对MsC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类含药血清对Bax和Bcl-2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增多(P<0.01),其中TW组作用强,复方组次之(P<0.05),化瘀组、清热组作用优于益气组(P<0.01),然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含药血清组Bax较Bcl-2表达过量,其中TW组及复方组作用强,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化瘀组作用强于清热组,清热组作用强于益气组(P<0.01).结论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可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诱导LPS作用后MsC发生凋亡,其中化瘀、清热类药物作用优于益气类药物.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木瓜不同加工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考察光皮木瓜、皱皮木瓜及其不同方法加工品的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含量差异.方法 采集光皮木瓜和皱皮木瓜样品,每种样品随机分组,一组沸水烫制剖瓣、另一组直接切片,经5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进行样品的质量评价.结果 以齐墩果酸、熊果酸及二者总含量为考察指标,9对试验样品单独统计,2对均以直接切片高、4对均以烫制剖瓣高;按皱皮、光皮及光皱混合分类均值比较,均为烫制剖瓣高;按直接切片和烫制剖瓣分类均值比较,均为皱皮高.结论 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评价木瓜质量,烫制加工优于直接切片,皱皮优于光皮.

    作者:谭秋生;罗敏;任星宇;章文伟;邓才富;罗舜;杨永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乌头汤及其拆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15例)、川乌麻黄组(15例)、鸟头汤去川乌麻黄组(15例)、甲氨蝶呤组(1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HB、PLT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改善HB、PLT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结论 鸟头汤原方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HB、PLT水平.

    作者:王涛;林静;狄舒男;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金银花形态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为揭示不同产地金银花形态特征差异及影响其差异的主导气候因子.方法 对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北、陕西6个金银花产区14个产地的8个形态特征(包括花蕾形态大小及显微特征的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对14个产地的金银花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产地金银花的形态特征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金银花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同一产地腺毛非腺毛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可为金银花产地划分提供基本依据;聚类分析将14个产地按形态特征聚为2类.结论 金银花形态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是影响花蕾大小的主导气候因子,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腺毛非腺毛比值与7月份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6月份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玲娜;张永清;霍立群;牛敏;张金成;兰顺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草苁蓉对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草苁蓉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草苁蓉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油酸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肺湿/干量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p38 MAPK蛋白的活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肺组织W/D升高,血清TNF-α和IL-10含量增高,肺组织p38 MAPK蛋白活化增强;与模型组比较,草苁蓉组大鼠肺组织W/D降低,损伤减轻,血清TNF-α和IL-10含量减少,p38 MAPK蛋白活化减弱.结论 草苁蓉可减轻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和IL-10以及p38 MAPK活化有关.

    作者:勾万会;郑峰;尹学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毛瓣金花茶花朵中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分析

    目的 为毛瓣金花茶花朵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测定毛瓣金花茶花朵中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 毛瓣金花茶花朵中总糖(24.20%)和粗纤维(15.40%)含量较高,粗脂肪(0.48%)和灰分(3.52%)含量较低;花朵中黄酮类物质、茶多酚、皂苷、咖啡碱、多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6.68%、13.00%、5.67%、0.32%、3.37%和70.50mg/100g,其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高于金花茶和其它茶花花朵;氨基酸总量为4.62%,其中以谷氨酸、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较高,EAA(必需氨基酸)/TAA(总氨基酸)为37.88%,EAA/NEAA(非必需氨基酸)为60.98%,达到FAO/WHO标准;常量元素以K含量高,达14.0g/kg,其次为Ca、P、Mg,Na含量低,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较为丰富,Mn、V、Mo等明显高于金花茶.结论 毛瓣金花茶花朵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柴胜丰;唐健民;陈宗游;谢伟玲;杨雪;韦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荷芩止痒搽剂对艾滋病皮肤瘙痒症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荷芩止痒搽剂对艾滋病皮肤瘙瘁症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研究病例分为自然病程组和荷芩止瘁搽剂组,每组各20例,获得完整数据资料的患者38例,其中自然病程组30例,荷芩止痒搽剂组38例,疗程均为1月,分别于治疗前(0)月、1月对两组病例患者进行随访,对荷芩止瘁搽剂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判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浆IL-5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满1月时,荷芩止痒搽剂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自然病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显著(P<0.05),DQOLS积分虽然与自然病程组相比无明显提高,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在实验室指标方面,荷芩止痒搽剂可明显降低艾滋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但不能降低患者血浆IL-5的含量(P>0.05).结论 荷芩止瘁搽剂能较好地改善艾滋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症状且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但不能降低患者血浆IL-5的含量.

    作者:李钦;赵景云;李金润;杨小洁;王莉;何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PAC-1表达及下肢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PAC-1表达及下肢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腹针组,疗程均为14天.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PAC-1含量的变化,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测定参考值.采用简化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估孙氏腹针对其下肢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两组PAC-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腹针组PAC-1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与治疗前比较,F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腹针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孙氏腹针结合体针可更好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降低PAC-1表达水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一茗;张新昕;杨晓月;万晓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态环境对黔产野生苦参中苦参总碱含量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黔产苦参生长区域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日照量及其根中苦参总碱含量,探讨这些生态环境因素对苦参总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苦参根中苦参总碱类成分,薄层色谱法对苦参中生物碱进行定性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总碱含量.结果 不同生态环境因素的黔产苦参中苦参总碱含量差异较大,苦参总碱含量与采样区域海拔高度和年平均降雨量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3(P <0.05)、-0.831(P<0.05).结论 海拔高度和年平均降雨量对黔产苦参中苦参总碱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日照量对其无显著性影响,为苦参科学的人工栽培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金燕;龙庆德;常楚瑞;王晓丽;陆平祝;彭建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海蛇风湿胶囊的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 对海蛇风湿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总甾体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分数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海蛇风湿胶囊的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采用10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李妮;蒋璐;张宇;邓世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胡颓子叶中总黄酮及三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胡颓子叶中总黄酮及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三氯化铝(A1C13)显色,在411 nm处测定胡颓子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水解-HPLC法同时测定胡颓子叶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UltimateK(R) AQ-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 芦丁的质量浓度在0.0056~0.028m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9%,RSD=1.89% (n =9).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3种黄酮苷元质量浓度分剐在9.91~ 59.46 μg/ml(r=0.9999)、46.6 ~ 372.8 μg/ml(r=0.9998)、0.99~ 19.8 μg/ml(r=0.9998)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7%,101.21%,97.62%(RSD均小于2%,n=6).胡颓子叶样品中总黄酮、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剐为11.94,0.34,1.89,0.03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胡颓子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覃勤;钟大妹;吕倩;徐海燕;葛月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雷公藤与附子心脏急性毒性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初步探讨

    目的 寻找雷公藤和附子心脏毒性的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给大鼠雷公藤和附子,检测血浆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和颗粒酶B及其他一些生化指标.结果 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1只能反映心肌有严重损伤的雄性大鼠的心脏毒性,但难反映出心脏毒性程度较低的雌性大鼠的毒性状况.结论 寻找有毒中药心脏毒性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将有益于早期的临床监测和评价.

    作者:王淑荣;陈小淼;凌霜;郭慧宁;倪荣镇;党延启;马婧;许锦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中西医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明确EMs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目前,对EMs发病机制的各项研究中,血管生成机制是其热点之一.综合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从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为切入点,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郑玮琳;梁雪芳;曹立幸;马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脾气虚模型大鼠胃窦血管活性肠肽表达变化及四君子丸对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脾气虚模型大鼠胃窦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脾主运化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 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和四君子组,其中脾气虚组和四君子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的方法建立脾气虚模型共14天,然后通过测定体重、进食量等进行模型评价;模型建立成功后,四君子组采用四君子丸进行灌胃治疗14天,同时对照组和脾气虚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胃窦组织VIP含量的变化;采用RT-PCR测定胃组织VIP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脾气虚模型大鼠体重、进食量显著降低;和对照组比较,脾气虚模型组大鼠胃窦VIP含量显著升高,VI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和脾气虚模型组比较,四君子组大鼠胃窦VIP含量显著降低,VI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脾气虚模型大鼠胃窦VIP含量升高,VI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降低,食量显著减少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静儒;王艳杰;何涛;赵丹玉;丛培玮;冯晓帆;崔勇;郭隽馥;王德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性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72例

    目的 观察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对于湿热内蕴性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血清NO、血清IL-6水平及安全性指标检测,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根据统计学分析,评价通腑清毒汤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具有清热解毒、荡涤肠道的功效.

    作者:时峰;杨亚琦;马丽;张照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Wnt7a/PCP信号通路在肾衰营养胶囊改善CRF大鼠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Wnt7a/PCP信号通路在肾衰营养胶囊改善CRF大鼠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开同组,采用切除5/6肾并予4%酪蛋白饲料喂养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A中Myogenin和MyoD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nt7a/PCP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表达.结果 肾衰营养胶囊增加CRF大鼠体重和骨骼肌质量,增加TA中Myogenin和MyoD蛋白的表达,促进骨骼肌组织Wnt7a/PCP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肾衰营养胶囊具有改善CRF模型大鼠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骨骼肌Wnt7a/PCP信号通路、促进MSC增殖分化相关.

    作者:黄燕峰;鲁路;王明;陈德秀;尹懿;石莹;汪东涛;魏连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肝纤维化的研究是国内外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目前已进入多元化的研究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成果,提炼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中医药更有效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谢玉宝;萧焕明;施梅姐;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COPD稳定期属肺肾气虚辨证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六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等指标,评价益肺灸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在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人群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西医规范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益肺灸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规范治疗方案.治疗2.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咳嗽、痰量、胸闷、喘息、气短、乏力、紫绀)、六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FVC、FEV1、FEV1%、PEF均有增高(P<0.01),对照组FVC、FEV1、FEV 1%较治疗前有增高(P<0.01),PEF增高不明显(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FVC、FEV1、PEF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FEV1%增高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6MWD均增加(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呼吸困难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治疗期结束后,两组患者在肺功能、临床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分级及运动能力等方面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认为基于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结合益肺灸为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庆伟;崔鑫鑫;钱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当归补血汤中三种指标性成分的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汤中三种指标性成分——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含量的HPLC-DAD/ELSD法.方法 使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A:0.2%甲酸溶液,流动相B:0.2%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0 ~ 10min,15%-20%B;10~20min,20%~40%B,20~30min,40%B,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DAD和ELSD串联测定,其中DAD检测波长分别为316nm和260nm;ELSD参数设定为蒸发温度:30℃,雾化温度:30℃,气体流速:1.6L/min.结果 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60 μg/ml(r=1.0000),12.5~400μg/ml(r=0.9998)和0.25~ 2.5mg/ml(r=0.9975);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68%、102.95%和98.19%.结论 所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和可靠,可作为当归补血汤质量控制的标准.

    作者:潘自皓;崔梦迪;潘立群;张越;陈军;潘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系统生物学在抗肿瘤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肿瘤是一种系统生物学疾病,癌细胞命运不仅仅由某一个蛋白或某一条信号通路决定.因此,在系统水平上深入阐明大量的蛋白质信号通路的内部联系以及与其它信号通路的交叉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思想综合去了解肿瘤网络,以期从传统中药的角度解读针对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系统治疗.这些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癌症在系统水平上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抗肿瘤传统中药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时政;刘荣;雨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肃瑞香狼毒叶面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测定

    目的 研究甘肃境内瑞香狼毒的叶面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通过气质联用分析(GC-MS)对甘肃两地(兰州榆中县及武威天祝县)的瑞香狼毒地上部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天祝瑞香狼毒挥发物中总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烷类、酮类、酯类、醛类和醇类.从其榆中瑞香狼毒挥发物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烷类、酮类、醛类和醇类.其中有12种化合物为两地共有.结论 虽然两地的瑞香狼毒成分有较高的相似性,但是武威天祝县的瑞香狼毒含有更为丰富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郭鸿儒;燕志强;金辉;秦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