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活血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生物力学的影响

李志敏;周李学;李新建;段璋;齐振熙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 股骨头缺血坏死, 生物力学, 结构力学, 应变能力, 最大载荷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贺氏造模法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用补肾活血汤高剂量干预,空白组及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在干预后6周和8周分别处死6只,取右侧股骨头做生物力学测定.比较三组间及6周和8周时,股骨头大载荷和应变能力的变化.结果 ①HE染色见:空白组:骨小梁完整,空骨陷窝较少,脂肪细胞较少.模型组:软骨细胞减少、软骨缺损;骨髓腔内填充大量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增大或互相融合成大泡;部分骨细胞固缩或消失、骨陷窝空虚;骨小梁稀疏,部分骨小梁出现坏死.②6周和8周时,股骨头应变能力和大载荷值比较:空白组>治疗组>模型组(大载荷值6周时是治疗组>空白组>模型组).结论 补肾活血汤增加了骨强度,改善了结构力学性能,促进了坏死骨组织的修复,可用于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传承创新的《中药炮制学》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反映了设计者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文章结合《中药炮制学》的教学内容、炮制学科特点、中医药特色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制定基于传承创新的教学策略的思路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掌握中医药知识的同时,建立中医药思维方式,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作者:谭鹏;杜红;戴幸星;李向日;胡慧华;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肿瘤“带瘤生存”学术思想探讨

    “带瘤生存”是中医肿瘤重要的学术思想,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探讨中医肿瘤“带瘤生存”学术思想的源流、内涵及其临床应用,阐明“带瘤生存”学术思想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推广“带瘤生存”学术思想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程海波;姚志华;李柳;沈政洁;沈卫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癌中草药中镉、汞和铅的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目的 利用流动注射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抗癌中草药中镉、汞和铅3种重金属元素.方法 采用硝酸-盐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消解体系压力密闭消解,用流动注射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结果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仪器和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 ~0.01 ng/ml和0.0016 ~0.0053 g·g-1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在1.8% ~2.9%范围,15 h内111Cd、202 Hg和208Pb的灵敏度降低的幅度在3.5 ~5.6%范围.结论 流动注射条件下,基体对仪器灵敏度稳定性的影响较连续选样明显降低.

    作者:王丽娟;李新民;宁志华;孙姗;赵有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麻黄对大鼠额叶皮层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考察不同剂量麻黄对大鼠额叶皮层部位造成的氧化损伤.方法 分别灌胃(ig)给予大鼠生理盐水、麻黄碱(48 mg·kg-1)和不同剂量麻黄(30,15,7.5g·kg-1)供试药,连续is7天.末次灌胃给药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在冰台上立即取脑,分离额叶皮层部位,测定MDA、NO含量和SOD、CAT、GSH-Px活力.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麻黄碱组大鼠额叶皮层部位MDA和NO的含量显著增加,SOD、CAT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麻黄低剂量组(7.5g·kg-1)大鼠额叶皮层部位MDA的含量明显增加,NO的含量显著增加,SOD、CAT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麻黄中、高剂量组(15、309·kg-1)大鼠额叶皮层部位MDA、NO的含量显著增加,SOD、CAT、GSH-Px活力显著降低.结论 麻黄可以引起大鼠额叶皮层部位氧化损伤,可能是麻黄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部分机制.

    作者:郑芳昊;罗佳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通腑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回顾性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通腑方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粘连性肠梗阻病例,随机分为通腹方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50 ml通腹方水煎液,注药后夹管2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两组病例未手术治疗例数、住院天数,未手术病例入院后缓解时间、发病至缓解时间,未手术病例治疗后胃管引流量、第1次排气或排便时间,手术病例入院后保守治疗时间及发病至手术时间.结果 通腹方治疗组中19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63.3%;对照组1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43.3%.两组非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病例,通腹方组的入院后缓解时间、发病至缓解时间都较对照组短(P<0.05).非手术治疗病例,通腹方组治疗后胃管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第1次排气或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手术治疗病例,入院后保守治疗时间、发病至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通腹方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缩短手术前非手术治疗时间,缩短了病例的住院时间.

    作者:朱建光;王永福;卞尧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芳香化湿理论的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探索研究

    针对目前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术语使用混乱的现状,对“芳香化湿”的历史渊源、功效表述、传统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及现代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明确其内涵及外延,为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提出一点建议.

    作者:李晓雪;叶冰;包·照日格图;却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世医得效方》针灸学术思想探微

    危亦林为元代江西旴江医家,其代表著作《世医得效方》中针灸疗法内容丰富,涉及内、外、妇、儿诸科.从选穴特点、针灸禁忌、灸法特色分析等方面对其针灸思想进行了总结概括.

    作者:李丛;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针命门穴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骨形成蛋白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命门穴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下丘脑骨形成蛋白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4.5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命门组、电针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电针命门组和电针非经非穴组每日电针1次,波形为疏密波,强度为1mA,每次持续20min,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下丘脑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的表达.结果下丘脑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阳性细胞总面积、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比较,电针命门组与模型组、电针非经非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命门穴可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下丘脑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的表达.

    作者:秦玮;纪峰;林莺;黄桂榕;李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疏肝健脾方水提工艺的正交试验法结合UPLC优选

    目的 优选疏肝健脾方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以黄芪甲苷含量、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疏肝健脾方水提工艺的影响.结果 疏肝健脾方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疏肝健脾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姜辉;李竹青;秦秀娟;张家富;王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酯酶同工酶染色法的中药海蛇干品鉴定研究

    目的 对海蛇晒干制品进行酯酶同工酶染色分析,考察酯酶同工酶染色法是否能作为海蛇晒干制品的品种鉴定方法.方法 取6种海蛇干品的中段腹部肌肉组织匀浆并制咸蛋白提取液,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后对胶板分别用α-萘酯单独染色、β-萘酯单独染色、α-萘酯和β-萘酯共同染色,并对染色后得到的酶谱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迁移率不同的5条谱带,总酶谱有5个条带,α-萘酯酶谱有2个条带,β-萘酯有5个条带;6种海蛇的总酶谱各不相同.结论 酯酶同工酶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定不同种类的海蛇干品.

    作者:廖理曦;曾克武;屠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ITS序列鉴定三叶木通与白木通

    目的 应用ITS条形码鉴定三叶木通与白木通中药材.方法 对三叶木通与白木通的8份材料的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同时利用MEGA v5.1软件分析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结果 ①参试的8份材料的ITS区序列全长均为653 bp,整个ITS序列区共有8个碱基位点(1.23%)发生了变异,其中在第56位碱基上,三叶木通为“G”,白木通为“A”,该位点可作为三叶木通与白木通鉴别的关键位点;②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亲缘关系很近,但仍可以根据IT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加以鉴别.结论 ITS序列可对三叶木通与白木通中药材作出鉴别.

    作者:周文才;王玉娟;孙颖;占志勇;田径;左继林;龚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伏牛山区野生中草药资源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探讨——以栾川县龙峪湾风景区为例

    目的 探讨伏牛山区龙峪湾风景区野生中草药资源分布及蕴藏量的调查研究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方法 查阅伏牛山区龙峪湾风景区野生中草药资源的相关文献与资料,分析确定伏牛山区各种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生态环境,进而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民间走访等方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案,制定相应的调查表并详细记录各种数据,拍摄相关野生中草药资源的照片,收集标本.结果和结论 根据龙峪湾风景区内的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分布和蕴藏量的调查结果确定出其分布区的生态环境、采收量、蕴藏量、大采收量、销售量等,统计龙峪湾风景区的调查研究的相关数据,形成资源调查报告,以便为伏牛山区龙峪湾风景区的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东伟;王绍辉;刘同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曹式丽教授治疗肾炎蛋白尿诊疗思维述要

    蛋白尿是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加速肾脏病变、影响肾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曹式丽教授业医数十载,对于肾炎蛋白尿的诊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认为蛋白尿病位在肾,与肝脾肺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具体病机应详辨湿浊下注、风邪为患、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脾肾亏虚,有的放矢地应用药物,方能解决问题.文章对导师治疗肾炎蛋白尿的诊疗思维进行归纳总结,旨在继承导师宝贵经验,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作者:苗璐;窦一田;曹式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特征.方法 纳入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抽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明显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而HBeAg转阴率仅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经1年药物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降低更明显,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相比,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更好.灵芝胶囊可能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频率,改善患者免疫状态.

    作者:陈端;胡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调神醒脑”法对PTSD患者静息态杏仁核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研究

    探讨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 以15例PTS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对PTSD患者采用“调神醒脑”针法,连续治疗12周,在针刺治疗前、后分别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健康组仅入组前进行一次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无任何干预手段.以双侧杏仁核为感兴趣区(ROI)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比较PTSD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志愿者、PTSD患者治疗后与健康志愿者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比较,PTSD患者治疗前双侧杏仁核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前额叶、右侧额下回;电针治疗后PTSD患者双侧杏仁核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左侧额下回.结论 针刺通过促进杏仁核-额叶功能连接增强及抑制杏仁核-颞叶功能连接增强,参与PTSD杏仁核功能连接网络的调节,可能是电针治疗PTSD的部分中抠机制.

    作者:郑成强;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贺氏造模法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用补肾活血汤高剂量干预,空白组及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在干预后6周和8周分别处死6只,取右侧股骨头做生物力学测定.比较三组间及6周和8周时,股骨头大载荷和应变能力的变化.结果 ①HE染色见:空白组:骨小梁完整,空骨陷窝较少,脂肪细胞较少.模型组:软骨细胞减少、软骨缺损;骨髓腔内填充大量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增大或互相融合成大泡;部分骨细胞固缩或消失、骨陷窝空虚;骨小梁稀疏,部分骨小梁出现坏死.②6周和8周时,股骨头应变能力和大载荷值比较:空白组>治疗组>模型组(大载荷值6周时是治疗组>空白组>模型组).结论 补肾活血汤增加了骨强度,改善了结构力学性能,促进了坏死骨组织的修复,可用于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作者:李志敏;周李学;李新建;段璋;齐振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赵法新教授运用对药经验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赵法新教授擅长使用对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文章总结了赵师对柴胡、枳壳;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藿香梗、紫苏梗;三棱、莪术;香附、良姜;三七、白及;蒲公英、马齿苋;吴茱萸、黄连;砂仁、白蔻仁10组对药在临床运用.

    作者:魏征;张俊萍;赵玉瑶;赵法新;蔡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蟾灵膏的长期毒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蟾灵膏的长期毒理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蟾灵膏高、中、低(10.00,5.00,2.5 g/kgBW)三个受试物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每天灌胃给药2次,进行90天喂养试验,研究蟾灵膏的安全性.结果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蟾灵膏各剂量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蟾灵膏的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作者:杨兵;杨柱;唐东昕;龙奉玺;罗莉;王镜辉;黄雯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鸡油菌粗多糖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抑制研究

    目的 探索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活性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S180为模型,探索体内抗肿瘤活性;ELISA法检测其对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FN-y、IL-2、IL-6水平的影响.结果 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对S180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5.72%,31.47%和19.82%,且与空白组相比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IL-6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论 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对移植性S180肉瘤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

    作者:魏巍;朱相杨;杨建华;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TRP-9及Hcy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 q/TNF-related protein-9,CTRP-9)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28例,简称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2例,简称合并组,两组均在服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丹蛭降糖胶囊(DJC).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简称对照组.三组均行血生化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TRP-9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TRP-9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Hcy水平高于糖尿病组,CTRP-9低于丹蛭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与HbA1c呈正相关(r=0.535,P=0.000),CTRP-9与HbA1c呈负相关(r=-0.740,P=0.000);Hcy与CTRP-9呈负相关(r=-0.725,P=0.000).结论 CTRP-9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保护作用,Hcy是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子,丹蛭降糖胶囊可能有降低Hcy,提高CTRP-9的作用.

    作者:刘珊珊;李中南;熊园园;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