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杨柱;唐东昕;龙奉玺;罗莉;王镜辉;黄雯琪
目的 探讨肿节风水提物诱导CEM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浓度不同的肿节风水提物对CEM细胞发生作用24、48、72h后,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的表达,研究肿节风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 肿节风水提物能降低CEM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并随药物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基因的表达逐渐下降,作用48、72h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能增强bax和p53基因表达,且随用药浓度的加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正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肿节风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机制与下调bcl-2基因和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使bcl-2/bax的比值下降,同时还与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朱大诚;温伟接;王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HL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5天后治疗组血TG、CRP及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无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HLAP安全有效.
作者:李尚日;吴时胜;张飞;张春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延龄草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的总皂苷及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延龄草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总皂苷、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延龄草正丁醇部位总皂苷含量达到44.6%,总黄酮含量为0.98%,延龄草乙酸乙酯部位总皂苷含量为77.4%,总黄酮含量约为5.1%.结论 初步确定了延龄草不同部位中皂苷、黄酮的含量,而延龄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的总皂苷含量均远大于总黄酮含量,所以延龄草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成分多以皂苷类为主.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延龄草有效成分提供指导.
作者:宋阔魁;林灵;李志勇;柏冬;李彦文;周凤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 q/TNF-related protein-9,CTRP-9)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28例,简称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2例,简称合并组,两组均在服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丹蛭降糖胶囊(DJC).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简称对照组.三组均行血生化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TRP-9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TRP-9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Hcy水平高于糖尿病组,CTRP-9低于丹蛭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与HbA1c呈正相关(r=0.535,P=0.000),CTRP-9与HbA1c呈负相关(r=-0.740,P=0.000);Hcy与CTRP-9呈负相关(r=-0.725,P=0.000).结论 CTRP-9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保护作用,Hcy是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子,丹蛭降糖胶囊可能有降低Hcy,提高CTRP-9的作用.
作者:刘珊珊;李中南;熊园园;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茵虎汤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虎汤(茵陈、虎杖、郁金、丹参、赤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灵芝、山豆根、佛手、白术、茯苓),1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治疗60日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总胆红素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茵虎汤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井军;任婕;朱雪萍;吴其恺;李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酒黄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酒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5μm,4.6 mm×250mm),盐酸小檗碱: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265nm;盐酸黄柏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6:64),检测波长为284nm;另外,还进行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 供试品薄层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根据测定结果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对黄柏药材的相关要求限定:供试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小檗碱应不得少于3.0%,含盐酸黄柏碱不得少于0.34%;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0%.结论 质量研究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可较好用于酒黄柏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悦;李玲;张壤丹;李时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当前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临床实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沙拉”式中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已显露出疲态,其大的问题在于知识内容缺乏系统性,自我更新缓慢,与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难以匹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单一,这些都将成为阻碍中医学科和中医事业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试图借助全新的“中国医学”范式,提出一种“鸡尾酒”式的课程体系构想,以辅助中医课程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多元性.
作者:袁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诱导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为穿心莲的种质创新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穿心莲的种子和刚萌发的成熟胚为诱导材料,采用秋水仙碱为诱导剂进行诱导处理,通过观察叶片形态特征和气孔特征的进行初步筛选,并以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无菌苗倍性水平的鉴定.结果 以种子为实验材料诱导得到的变异无菌苗均为嵌合体,以刚萌发的成熟胚为实验材料获得了4株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无菌苗,其中以0.075%的秋水仙碱诱导24 h效果佳,其四倍体诱导率为3.3%.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无菌苗与二倍体无菌苗相比,在形态特征上、叶下表皮气孔特征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建立了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案,初步为后期穿心莲的多倍体培育和种质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斌;潘超美;何洁;付姝颖;张家瑛;苏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低氧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UVECs分为常氧、低氧、低氧+DMSO、低氧+RSV(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SIRT1、IL-6和ICAM-1 mRNA及SIRT1、PGC-1α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低氧能抑制HUVECs细胞活力,下调SIRT1、PGC-1α蛋白表达(P<0.05);上调IL-6、ICAM-1 mRNA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促进ROS生成(P<0.05).RSV能促进低氧HUVECs细胞活力,上调SIRT1、PGC-1α表达(P<0.05);下调IL-6、ICAM-1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ROS生成(P<0.05).结论 RSV可促进低氧HUVECs细胞活力,其机制可能与RSV抑制低氧HUVECs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明红;高钰琪;袁志兵;孟民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思茅松松塔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条件下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的影响.方法 制作豚鼠离体气管条,观察思茅松松塔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对静息、组胺(His)致痉和乙酰胆碱(Ach)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变化率的影响.结果 在静息、组胺(His)和乙酰胆碱(Ach)致痉条件下,与给药前比较,思茅松松塔乙醇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氯仿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给药后张力明显降低;与吐温-20组比较,思茅松松塔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氯仿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张力变化率明显增大.结论思茅松松塔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不同条件下豚鼠离体气管条均有舒张作用.
作者:施贵荣;郭美仙;罗胤珠;李冬梅;刘熙;刘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的金线莲组培快繁体系.方法 以金线莲茎尖、茎节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丛生芽诱导、继代培养及生根的影响.结果 以茎节为外植体诱导效果好;丛生芽诱导适培养基为MS+1 mg/L6-BA+1 mg/LNAA;继代培养较佳培养基为MS+1 mg/L IBA+3 mg/L 6-B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0.5 mg/LIBA +0.5 mg/L NAA.结论 过上述技术应用,可实现金线莲的快速繁殖,增殖系数可达5.2.
作者:靳松;陈泽斌;夏体渊;任禛;余燕;莫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白术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阐述白术炮制原理、制定合理的白术炮制工艺和提高白术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稳定的炮制工艺制备白术炮制样品,炮制过程中每隔2min取样一次,共炮制2批麸炒样品和1批清炒样品.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分别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白术饮片在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 白术在炒制过程中,随炮制时间延长,多糖含量逐渐增加,12min之后开始下降;还原糖含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且12 ~ 16min之后增长率明显提高.结论 白术在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会发生转化和分解作用;炮制适当有利于白术多糖和还原糖的溶出.
作者:潘欢欢;刘飞;张鑫;陈美君;张乐;刘友平;陈林;陈鸿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癖消颗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离体子宫痛经模型,通过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活动,以子宫收缩的幅度、频率以及活力为指标,评价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的影响.结果 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幅度的抑制作用顺序为: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频率以及活力的抑制作用顺序为: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都能显著抑制缩宫素所致离体子宫的痉挛收缩,其中,水溶性部位抑制作用明显,为开发乳癖消颗粒的抗痛经新适应症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树圆;吴琳华;孙晓佳;孙玉阳;纪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生品款冬花不同化学成分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镇咳实验: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枸橼酸喷托维林对照组(0.01g·kg-1)、生品款冬花(按生药量计,下同)水煎液组、总萜组、总皂苷组、总黄酮组、总生物碱组(6.0g· kg-1),给药体积20ml· kg-1,连续给药5d,然后观察25%浓氨水定量喷雾后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2 min内的咳嗽次数;祛痰实验:分组及给药量同上,连续给药3d,气管段酚红法测定末次给药后45min小鼠痰液分泌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总萜组、总皂苷组、总黄酮组、总生物碱组镇咳效果显著,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01);与水煎液组相比,总萜组、总黄酮组、总生物碱组能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P<0.05).此外,与模型对照组及款冬花水煎液组相比,总萜组、总皂苷组、总黄酮组、总生物碱组均不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结论 款冬花中生物碱、黄酮、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镇咳作用,是款冬花的药效成分.此外,萜类化合物具有毒性.
作者:韩毅丽;武伟伟;贺润丽;王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医疫病有其独特的传变规律,不能用伤寒、温病的传变规律涵盖,文章以疫病的三焦传变规律进行说明.此为基于三焦论述疫病的传变,主要有两种论述.一种为“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以喻嘉言《尚论篇》所论为代表,邪多自口鼻而入,首犯中焦,自中焦分别向上下传变,甚者可充斥三焦;其病性以温热、湿热为主,亦有混杂其他邪气而犯者.另一种则与温病“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规律一致,是自上而下传变.总体而言,多数医家在认识疫病的三焦传变时,认同“直行中道,流布三焦”说,有时也结合温病的辨证思路,以温病的“始上焦,终下焦”传变规律、卫气营血传变作为补充.
作者:黄玉燕;汤尔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用模型中医学探讨阴阳空间定位标准.方法 总结分析阴阳的定位学说,用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给阴阳定位一个更严谨的标准.结果 阴阳定位符合模型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比较定位必须放在同一个范畴内.结论 用模型中医学定位阴阳更科学严谨.
作者:陈思馨;徐杨;焦妃;王全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以维药为主体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方法 以“维药/Uygur medicine”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万方数据库,pubmed文献数据库中关键词、题名、摘要,统计分析维药研究文献情况.结果 检索出中英文1000篇,研究文献逐年上升,发表期刊以《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为多,其次是《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和《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研究对象多为单味药,以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论 维药作为一种民族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开发民族医药,将会给传统中医药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张彦丽;华国栋;赵雪;王雪;张硕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宣开玄府、清热泻浊”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给予糖肾清宣合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肾清宣合剂不但可以改善中医证候,还能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宣开玄府、清热泻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杜小静;杨悦;滕涛;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详细考察了桂类药物在敦煌医药文献中的应用情况,对各种桂类药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特殊写法进行了统计.对涉及桂类药名的敦煌医药卷子按拟抄成年代的先后进行分析,认为从唐初开始,作为药名,桂心已经成为主流,这种情况很可能至少持续到北宋初年.对桂枝汤的起源问题展开探讨,认为出现在敦煌医药文献法藏卷子P3287中的”桂枝汤”极可能是现存古代文献中桂枝汤的早出处.在敦煌医药文献中找到了“菌桂”入方的实例,但这是同一物种名称的错用还是不同物种的药物混同,还无法确定.
作者:薛文轩;王雅平;沈澍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噬血细胞综合症发病凶险,预后差并且西医治疗与预期有一定差距.从祖国医学伏邪理论入手,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及临床治疗,认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邪伏部位、邪气传变规律符合中医伏邪温病的特点,依据“伏邪”理论指导进行中医辨治,结合西医诊疗手段,或许能为噬血细胞综合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吕茜倩;王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