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四字词组的英译——基于Ilza Veith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的研究

刘春梅

关键词:中医英译, 四字词组, 《黄帝内经》, 《素问》
摘要:随着中医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医英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四字词组作为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文章以Ilza Veith所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四字词组的结构及其翻译方法,发现Veith女士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医四字词组,这与近年来中医对外宣传以原语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对过氧化氢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H2O2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稳定传代的HUVECs,以H2O2(500μmol·L-)损伤HUVECs 3h建立损伤模型,继而分别采取20,100,200,400mg·L-1浓度的灯盏花素进行干预,观察灯盏花素对H2O2损伤的HUVECs细胞保护作用.MTT法检测灯盏花素药物毒性、H2O2损伤剂量关系以及细胞活性,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NO)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细胞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灯盏花素对HU-VECs毒性较小,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可显著对抗H2O2造成的HUVECs损伤,降低MDA含量,增强SOD活性,促进NO释放,升高GST活性.结论 灯盏花素对H2O2所致的HUV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损伤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一氧化氮(NO)的合成有关.

    作者:李钊飞;曹小雨;陈琼芳;王钢;杨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江西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江西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建昌帮煨附子、淡附子、阴附子及阳附子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ωB)分别为:煨附子:(25.80±0.27) μg·g-1,(16.52±0.29)μg·g-1,(181.25±4.21) μg·g-1,(22.28±0.62) μg·g-1,(8.31±0.11)μg·g-1,(7.60±0.78) μg·g-1;淡附子:(13.23±1.00)μg·g-1,0,(41.32±2.17)μg·g-1,(1.47±0.25) μg·g-1,(6.26±0.64) μg·g-1,(31.21±1.59) μg·g-1;阴附子:(11.76±1.23) μg·g-1,(2.66±0.30) μg·g-1,(76.34±2.32)μg·g-1,(22.44±1.93)μg·g-1,0,(16.42 ±0.84)μg· g-1;阳附子:(152.76±1.23) μg·g-1,(13.39±0.91)μg· g-1,(162.03±3.90) μg· g-1,(14.85±0.49) μg· g-1,0,(97.60±2.45)μg·g-1.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生物碱含量不同,其中煨附子与阳附子中的总酯型生物碱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作者:王小平;胡志方;肖小梅;曾辉;阎柏屹;王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木犀草素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 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20,40,80,160 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procaspase-3和LC3B的表达.结果 木犀草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上调MDA-MB-231、MCF-7、A549细胞内的ROS和自噬特异标志物LC3-Ⅱ的水平,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论 木犀草素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王月华;李爱峰;付崇罗;张丽;刘红英;玄红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CP-AES法测定壮药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

    目的 从宏量和微量元素方面,考察同一生产基地不同采收期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用以评价壮药苦丁茶质量及其合理采收期.方法 用微波-硝酸消解法消解各样品,应用ICP-AES测定技术对其中的13种宏量及微量元素进行动态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94%~109.3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1%,仪器的精密度小于或等于1.75%.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并且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多种微量元素.结论 不同时期采收的苦丁茶含有丰富的Ba,Mn,Zn,Be等微量元素,综合各元素的含量及苦丁茶的生长情况,初步认为苦丁茶的采收期可以考虑选择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份.该文探讨壮药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测定,为苦丁茶的合理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作者:周劲帆;王秋月;冯洁;赖茂祥;黄文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阳明经穴对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阳明经穴对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同一家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4例给予阳明经针刺治疗,1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Appel量表评分、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分析.结果 Appel量表评分比较,与治疗前(79.8±4.35)相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79.0±5.29)无明显差异(=1.000,P>0.05);治疗前后比较,胸锁乳突肌、脊旁肌的失神经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锁乳突肌、肢体肌、脊旁肌的时限波幅增宽增高、单纯相以及肢体肌的失神经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治疗前后MCV减慢条数以及SCV减慢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明经针刺在延缓ALS患者病程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肌电图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其近期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效.

    作者:马腾;黄银兰;李玲;万明雨;曹丽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生肌玉红膏通过下调TGF-β1/Smads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SJYHG)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HSF)增殖、胶原分泌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hHSF模型,加入SJYHG培养后,CCK-8法测定450nm波长各孔溶液吸光度值(A值),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WB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和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SJYHG浓度依赖地极显著地抑制hHSF增殖(P<0.001),并显著抑制了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下调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P <0.001).结论 SJYHG具有潜在的抑制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作者:孙桂芳;张晓芬;陈亚峰;奉典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坤泰Ⅰ号方预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中的优势探析

    目的 探讨应用坤泰Ⅰ号方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克罗米芬促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坤泰Ⅰ号方预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妊娠率(66.67% vs 26.67%)有显著差异(P<0.01),排卵率(54.3% vs 53.08%)、流产率(15% vs 12.5%)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HCG日卵泡成熟时间(17.88±6.153 vs 22.51±7.884)、内膜厚度(9.712±1.6784 vs 7.967±2.2126)、宫颈评分(8.16±1.196 vs 6.74±1.57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坤泰Ⅰ号方在PCOS促排卵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杨优洲;潘芳;俞瑾;唐明华;祝秀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溃汤灌肠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粘膜修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消溃汤灌肠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症状改变及结肠黏膜修复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消溃汤正常剂量、中等剂量、高剂量、美沙拉嗪及生理盐水灌肠,观察模型大鼠症状学评分及结肠黏膜形态学、组织学评分变化.结果 在症状学大便性状评分方面消溃汤正常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高等剂量和中等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症状学大便带血评分,结肠黏膜形态学、组织学评分变化方面消渍汤正常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美沙拉嗪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高等剂量优于中等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 消溃汤灌肠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症状,有效修复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其中以消溃汤高剂量组为甚.

    作者:刘佃温;杨会举;曾迪;刘世举;刘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中医智能化问诊系统的皮肤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智能化系统的开发思路

    将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引入中医皮肤病学研究,有利于认识皮肤病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而以中医智能化问诊系统为基础研制可用于皮肤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智能化系统是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就建立这一新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罗瑞静;何建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静脉给药防风色原酮单体药理活性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防风中升麻素、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三种主要色原酮单体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差异,为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的防风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体温的抑制率考察药物解热作用,以对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的变化考察药物的镇痛作用,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肿胀抑制程度考察药物的抗炎作用,以此三项指标研究升麻素、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单体静脉给药后的药理活性差异.结果 灌胃给药色原酮单体化合物后,升麻素组各浓度均表现出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且作用迅速.升麻苷表现出一定药理活性,但作用迟缓,1h后药理作用逐渐增强,作用效果不及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无明显药理作用.结论 升麻素、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药理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药典以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作为防风质量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姜华;胡立立;王紫玮;杨景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的化感作用变化

    华重楼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难以破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温层积处理可以促进华重楼种子休眠顺利解除,进而促进种子及早萌发.该研究通过观测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的作用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试图进一步加深对华重楼种子休眠机制的认识,为今后生产上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120天的变温层积中,华重楼去皮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效应水平,并且存在先合成后降解的规律.于层积第60天时,抑制活性达到强.抑制物主要通过抑制胚根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萌发的幼苗死亡.

    作者:童凯;李昭玲;闫燊;唐勇斌;邓孟胜;姜美杰;田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伞形科药材的非线性反应快速鉴别

    目的 利用中药作为非线性反应的底物,建立伞形科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一定量的中草药粉末作为反应的底物.控制一定的温度,搅拌时间和搅拌速率.以217型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213型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值,利用Origin7.5软件绘制E-t曲线,获得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 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良好,经MATLAB软件分析相关系数大于0.9.4种药材的E-t曲线从整体上看具有明显的差别.聚类分析结果也将20个样品明显分为4类.结论 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伞形科药材,此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邹桂华;于凤波;邹玉龙;沈广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河北太行山区青翘产地初加工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青翘产地初加工的佳方法.方法 烘干法考察了不同恒温不同烘干时长以及变温烘干对青翘药材的质量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蒸的时间、加热量、样品厚度对青翘质量的影响;煮的时间、加热量、加水倍数对青翘药材的质量影响.结果 佳加工方法为:蒸15 min,大火加热,样品厚度5 cm.结论 该加工方法可行,操作简便,药材的品质较好,且较经济,为连翘的规范化生产产地初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铭;贾东升;谢晓亮;刘灵娣;温春秀;边建波;田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类型隔姜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中药外敷发泡加隔姜铺灸、单纯隔姜铺灸与西药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方案并规范临床操作.方法 将12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中药外敷发泡+隔姜铺灸)、治疗组2(隔姜铺灸)及西药组(口服甲氨蝶呤),每组各40例,经治疗后观察各项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1、治疗组2及西药组皆可非常显著改善类风关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P<0.01),但治疗组1疗效显著优于治疗组2及西药甲氨蝶呤组(P<0.05或P<0.01),治疗组2与西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1疗效与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2、西药组与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6个月后随访三组之间疗效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中药外敷发泡加隔姜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皆显著优于单纯隔姜铺灸及甲氨蝶呤,单纯隔姜铺灸近期疗效与甲氨蝶呤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所以中药外敷发泡加隔姜灸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疗法.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龄草根茎组织培养研究

    目的 建立延龄草组织培养体系,为解决资源问题、快速繁殖延龄草奠定基础.方法 从延龄草子房、叶、茎、地下根茎、根尖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宜的外植体,筛选适宜的无机盐离子(MS、1/2MS和B5)、细胞分裂素(BA、KT和2-ip)、生长素(IAA、NAA和IBA)种类和浓度,探索延龄草根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条件.结果 仅地下根茎可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约36.4%;低浓度的无机盐离子浓度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BA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茎是诱导延龄草愈伤组织的适宜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培养基为1/2MS+BA 2.5 mg· L-1+ IAA 1.5 mg·L-1+3%蔗糖+0.6%琼脂,芽分化适培养基为1/2MS+ BA 2.0mg· L-1+ IAA 1.5 mg·L“+3%蔗糖+0.6%琼脂.

    作者:陈吉裕;张文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黄芪甲苷对体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在体外实验基础上,明确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体内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 Ⅳ)对HMGB1介导的Treg免疫功能是否具有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予实验当日早、晚各腹腔注射10 μg HMGBl,并于注射后第2天、4天、6天分别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黄芪甲苷.实验分组: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HMGB1实验组;(HMGB1+ NS)组;(HMGB1+ AST)Ⅰ组;(HMGB1+ AST) Ⅱ组;(HMGB1+ AST) Ⅲ组.于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提取脾脏Treg,并将Treg与CD4+ CD25-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对Treg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当加入HMGB1攻击组Treg共培养后,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较加入正常对照组Treg明显减轻(P<0.01),上清中IFN-y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生理盐水治疗组动物上述指标与HMGBl攻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AST治疗组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这种趋势在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HMGB1在体内可抑制小鼠Treg免疫功能发挥,而黄芪甲苷可拮抗HMGB1对Treg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金凤;黄立锋;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张震宇;王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六味醒神颗粒调控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明确六味醒神颗粒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40只大鼠采用四氯化碳构建轻微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将模型构建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4只,中药治疗组14只,中药连续干预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实验和BAEP潜伏实验,并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轻微肝性脑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经中药干预治疗后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与治疗后及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经中药干预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与波形潜伏期也明显缩短.结论 六味醒神颗粒可改善轻微肝型脑病大鼠神经生理功能,同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

    作者:王明刚;毛德文;王娜;邱华;张荣臻;龙富立;王秀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探析

    文章从藏医药学术流派传承角度出发,对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南派藏医药在已有的藏医药理论与成就基础上,注重吸纳中医学及印度等其它医学的有益成分.与其它不同文化长期的交融共生中,相继涌现出宿喀·娘尼多吉、帝玛尔·丹增彭措等大批为藏医药事业有杰出贡献的藏医药大师,编著了《千万舍利》、《晶珠本草》等南派藏医药经典著作,并形成了实践性颇强的南派藏医特色诊疗方法.通过对藏药品种、药性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藏药炮制加工实践经验,并创制了数量可观的名贵藏成药,为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杨文娟;聂佳;俞佳;赖先荣;张丹;降拥四郎;张艺;邓都;更藏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朱南孙教授辨治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总结朱南孙教授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证经验.朱老认为瘀热互结,正虚邪恋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主要病机,治疗宜以清热化瘀扶正为法.文章介绍朱老以清热散结、化瘀止痛、调经促孕为特色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未控以痛经、盆腔包块、不孕为主症的临床经验,并举典型案例1则以说明.

    作者:何珏;马立红;李娟;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统中医师执业规制探讨

    传统中医师掌握了许多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传统中医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失去行医资格.正因为传统中医师的法律规制与《执业医师法》的精神相左,使其成为《中医药法》立法中颇具争议的议题.文章就该议题作简要研究以期为建立传统中医师执业制度进行探讨.

    作者:吴颖雄;田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