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肌玉红膏通过下调TGF-β1/Smads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

孙桂芳;张晓芬;陈亚峰;奉典旭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 胶原分泌, TGF-β1/Smads信号
摘要: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SJYHG)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HSF)增殖、胶原分泌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hHSF模型,加入SJYHG培养后,CCK-8法测定450nm波长各孔溶液吸光度值(A值),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WB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和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SJYHG浓度依赖地极显著地抑制hHSF增殖(P<0.001),并显著抑制了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下调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P <0.001).结论 SJYHG具有潜在的抑制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红景天及其常用近缘品种研究进展

    藏药红景天是我国珍贵的药材,享有“高原人参”的美誉.近年藏药红景天成为新药和保健品研究的热点,从而使其市场需求量急增 目前由于盲目采挖,导致藏药红景天野生药材资源濒危,加之记载混乱,出现近缘品种代用情况.文章通过对藏药红景天及其常用近缘品种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效、种质资源及品质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藏药红景天资源利用及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作者:吕秀梅;李艳;范刚;张静;张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方剂运用规律研究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 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的优势方剂谱,并使用已拟定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报道文献进行评价,进而获得高血压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证型.结果 明确了《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献有44篇,个案经验文献有88篇,常用方剂为肾气丸及泽泻汤,且均为高质量等级.结论 高血压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中医证型,多为肾气丸证和泽泻汤证.

    作者:李孟魁;宋俊生;郭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炮制方法对半截烂毒性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苗药半截烂不同炮制方法对兔眼刺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半截烂采用炮法、蒸法、酒制法、童便制法、石灰炮法等,干品及炮制品粉碎经60目过筛,配置成0.4%的混悬液,0.1ml滴于结兔眼膜囊中,2min后立即冲洗眼睛异物,随后采用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于1,2,4,24,48,72h分别观察各组兔眼结膜的变化,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 半截烂酒制法于4h恢复正常,刺激程度小,干品组48h恢复正常,持续时间长.结论 半截烂蒸制品具有轻度刺激黏膜作用,炮制可减轻其刺激性,酒制法对减轻其刺激性效果较好.

    作者:吴曙光;冉海霞;赵海;张渠钦;梅连政;杜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皮质酮肾阳虚大鼠血清T4、TRH及垂体TSH mRNA表达的不同针刺因素正交设计研究

    目的 以皮质酮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佳组合.方法 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捻针角度、频率、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T4、TRH的水平和RT-PCR检测垂体组织中TS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 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穴位、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其中穴位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P<0.01);针刺捻针的角度、频率、时间都是影响针刺效应的次要因素(P均>0.05).结论 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20次/min,捻针时间60 s.该研究中穴位选择对疗效的影响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频率,影响小的为捻针时间.

    作者:姚海华;程立红;闵友江;丁李立强;闵志云;裴佳;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痛经散外敷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治疗虚寒夹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的痛经散外敷,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治疗虚寒夹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痛经散敷于神阙穴,经前2天开始至经期的前3天,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于行经前5天开始口服,7天为一疗程,停药后连续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 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自制的痛经散外敷,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治疗虚寒夹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寄主差异的中药桑寄生研究进展

    基于寄主植物差异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生物学特征及寄主多样性、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苏本伟;朱开昕;裴河欢;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岭南中医药古籍文献服务模式研究

    岭南中医药古籍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价值:临床研究价值、特色保健价值及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价值等,岭南中医药古籍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人类健康的伟大创造.但现存的岭南古医籍因保存困难、收藏分散、阅读限制以及流通不畅等缺点,给研究者带来诸多不便,严重阻碍了岭南古医籍的文化传承.该研究试图以当下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基准,创建岭南中医药古籍文献微信服务模式,实现古籍的数字化共享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赖秋华;潘华峰;刘瑜;张正;曾召;严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杜仲补骨脂药对干预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以及MMP3-OPN通路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杜仲补骨脂药对干预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和MMP3-OPN-MAPK通路蛋白表达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0只饲养12周的去势鼠处死,选取股骨胫骨骨髓,进行体外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将含杜仲补骨脂药对2g生药的药液喂养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A)组(给蒸馏水1ml),低浓度(B)组(给药0.5ml),中浓度(C)组(给药1ml),高浓度(D)组(给药2ml),提取各组处死大鼠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运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通路蛋白MMP3、OPN和MAPK的mRNA水平.结果 术后12周模型组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为(0.163±0.012)g/cm2和(0.152±0.013) g/cm2,假手术组为(0.326±0.015) g/cm2和(0.295±0.006) g/cm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大鼠骨质疏松的模型建立成功.成骨细胞增殖中B至D组均使MTI法检测的光吸收值升高,较A组显著性增加(P<0.01和P<0.05),增加幅度与组别关系近似斜线,以D组促增殖作用显著,增值率达到131%.D组中MMP3含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OPN和MAPK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同时,B、C、D是随着复方含药血清依次增加的三组,B组中MMP3表达多,其余组含量依次下降,三组中OPN含量基本依次增加,而MAPK含量在含药血清药物添加后明显增加,不同于A组(P<0.01).结论 中药杜仲补骨脂药对含药血清可以促进去势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且通过MMP3-OPN-MAPK通路激活骨重建.

    作者:李浩;戴燚;范彦博;罗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厚朴酚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 为提高厚朴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制备厚朴酚脂质体,并对脂质体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以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为膜材制备厚朴酚脂质体,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和电位,透析-HPLC法计算包封率,并进行方法学研究和细胞毒性实验.测定厚朴酚脂质体体外释放率,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同时考察脂质体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筛选出厚朴酚脂质体的佳处方为:厚朴酚、磷脂、胆固醇和m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20∶ 60∶ 8∶3,包封率98.22%,粒径约为60 nm,Zeta电位约为-30 mV.在4℃条件下,15d内脂质体具有良好稳定性.厚朴酚脂质体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良好.结论 乙醇注入法可成功制备厚朴酚脂质体,所得脂质体溶解度得到很大提高,且包封率好,粒径均一,稳定性良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制剂学基础.

    作者:沈贝莉莎;安莲英;邱能;罗丽娜;蔡帮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四字词组的英译——基于Ilza Veith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的研究

    随着中医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医英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四字词组作为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文章以Ilza Veith所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四字词组的结构及其翻译方法,发现Veith女士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医四字词组,这与近年来中医对外宣传以原语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育胎灵煎剂对习惯性流产患者TNF-α、IL-6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与TNF-α、IL-6的关系,观察育胎灵煎剂对该病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习惯性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用育胎灵煎剂的治疗组30例和用孕康口服液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6变化.结果 育胎灵煎剂能降低血清TNF-α含量,同时使血中IL-6含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育胎灵煎剂有通过调节TNF-α、IL-6等细胞免疫因子水平而起到降低再次流产发生的作用.

    作者:胡晓华;王娅丽;陈影;冯玉;周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与滇龙胆品质的相关性,揭示环境因素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影响形成的作用效应.方法 运用SPSS软件相关分析药材品质组分别与气候组、土壤条件组的相关关系.结果 对滇龙胆品质起主要影响效应的生态环境因子有和土壤条件:年均温度、5~7月平均温度、5~10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等因子对滇龙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初步筛选出影响滇龙胆药材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为揭示滇龙胆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作者:狐小斌;张智慧;季鹏章;林奇;王丽;陶云;钱均祥;王家金;朱新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探析

    文章从藏医药学术流派传承角度出发,对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南派藏医药在已有的藏医药理论与成就基础上,注重吸纳中医学及印度等其它医学的有益成分.与其它不同文化长期的交融共生中,相继涌现出宿喀·娘尼多吉、帝玛尔·丹增彭措等大批为藏医药事业有杰出贡献的藏医药大师,编著了《千万舍利》、《晶珠本草》等南派藏医药经典著作,并形成了实践性颇强的南派藏医特色诊疗方法.通过对藏药品种、药性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藏药炮制加工实践经验,并创制了数量可观的名贵藏成药,为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杨文娟;聂佳;俞佳;赖先荣;张丹;降拥四郎;张艺;邓都;更藏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在中医临床纵向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中医临床纵向数据进行合理、正确地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纵向数据分析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至少可以提供三个信息:①分组干预后的测量有无差异?②不同干预时间点的测量有无差异?③分组和干预时间点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系统了解纵向数据分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对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选择适宜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不无裨益.

    作者:杨联河;牛乐;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山楂叶总黄酮双层缓释片的研制

    目的 山楂叶总黄酮双层缓释片的制备研究.方法 双层缓释片由速释层和缓释层两部分组成.以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考察不同种类的辅料及其用量,确定佳处方.结果 山楂叶总黄酮双层缓释片质量稳定,其优处方为速释层:3.2%山楂叶提取物,22% MCC,1.1% cCMC-Na(内加),2.1% cCMC-Na(外加),11.2%淀粉,0.4%硬脂酸镁;缓释层:16%山楂叶提取物,24% HPMCK4M,3% CMC-Na,16.4% MCC,0.6%硬脂酸镁.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双层缓释片处方合理,质量可控,是值得开发的产品.

    作者:郭东贵;左安刚;王慧娟;周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抗焦虑天然药物中桃叶珊瑚苷的闪式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比较不同抗焦虑天然药物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为抗焦虑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甲醇闪式提取方法对地黄、栀子、车前草、蜘蛛香及大王、密穗、头花、管花马先蒿等8种抗焦虑药物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提取物中所含主要活性成分桃叶珊瑚苷进行定量研究.色谱条件为ZORBX-C18 (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溶液(5∶95);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桃叶珊瑚苷线性范围为3.75 ~300.0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67%,RSD为1.97%;地黄、栀子、车前草、蜘蛛香及大王、密穗、头花、管花马先蒿等8种天然药物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分布为0.016%、0.615%、0.060%、0.006%、0.097%、0.845%、0.677%、0.947%.结论 管花、密穗、栀子、头花等药物中桃叶珊瑚苷含量较高,而地黄、蜘蛛香等药物桃叶珊瑚苷的含量较低,其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闪式提取法可高效、快速提取环烯醚萜等成分.

    作者:褚洪标;陈冬;王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癃闭泰结肠灌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灌洗方癃闭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中药方癃闭泰结肠灌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9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尿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 中药结肠灌洗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为89.9%,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理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癃闭泰结肠灌洗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

    作者:张素珍;皮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之为病治法初探

    笔者从医三十余载,临诊不辍,间有著文.在长期临证中,善用经方,对血之为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论治略有浅见.现将笔者长期临证经验及理论思想总结如下.1 养血和血,佛手先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血”之为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同前贤“言气血乃人身之根本,而其本更在于血也”“血之为病,百病得生,然其虚之为病,其瘀之为病,其寒之为病,其热之为病,均责之于血不和矣,和血能治也.”

    作者:李妍怡;巩婷;樊省安;冯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C-Myc、 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下文简称蜥蜴散)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C-Myc、Cyclin-D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治疗PLGC进行探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蜥蜴散80目、100目、80+ 100目混合组及维酶素组6组,后五组采取MNNG配合饥饱失常及情绪刺激综合因素8周制备PLGC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用蜥蜴散不同组合剂及维酶素混悬液进行治疗,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治疗前后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大鼠胃组织C-Myc、Cyclin-D1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c、Cyclin-D1蛋白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各治疗组与维酶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80目组、蜥蜴散100目组与蜥蜴散80+ 100目混合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蜥蜴散可以降低或抑制PLGC大鼠胃组织中增殖蛋白C-Myc和Cyclin-D1的表达,部分逆转其胃黏膜病理变化,揭示了其治疗PL-G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其黏膜增生、分化,促进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恢复其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同时对胃黏膜的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作者:叶景阳;朱西杰;王儒;李美丽;孔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河北太行山区青翘产地初加工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青翘产地初加工的佳方法.方法 烘干法考察了不同恒温不同烘干时长以及变温烘干对青翘药材的质量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蒸的时间、加热量、样品厚度对青翘质量的影响;煮的时间、加热量、加水倍数对青翘药材的质量影响.结果 佳加工方法为:蒸15 min,大火加热,样品厚度5 cm.结论 该加工方法可行,操作简便,药材的品质较好,且较经济,为连翘的规范化生产产地初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铭;贾东升;谢晓亮;刘灵娣;温春秀;边建波;田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