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经散外敷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治疗虚寒夹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张小梅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虚寒夹瘀型, 痛经散, 外敷
摘要:目的 观察自制的痛经散外敷,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治疗虚寒夹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痛经散敷于神阙穴,经前2天开始至经期的前3天,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于行经前5天开始口服,7天为一疗程,停药后连续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 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自制的痛经散外敷,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内服治疗虚寒夹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C-Myc、 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下文简称蜥蜴散)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C-Myc、Cyclin-D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治疗PLGC进行探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蜥蜴散80目、100目、80+ 100目混合组及维酶素组6组,后五组采取MNNG配合饥饱失常及情绪刺激综合因素8周制备PLGC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用蜥蜴散不同组合剂及维酶素混悬液进行治疗,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治疗前后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大鼠胃组织C-Myc、Cyclin-D1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c、Cyclin-D1蛋白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各治疗组与维酶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80目组、蜥蜴散100目组与蜥蜴散80+ 100目混合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蜥蜴散可以降低或抑制PLGC大鼠胃组织中增殖蛋白C-Myc和Cyclin-D1的表达,部分逆转其胃黏膜病理变化,揭示了其治疗PL-G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其黏膜增生、分化,促进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恢复其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同时对胃黏膜的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作者:叶景阳;朱西杰;王儒;李美丽;孔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如意金黄散对阳证疮疡大鼠局部皮肤TNF-α及IL-1,IL-8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如意金黄散对局部皮肤TNF-α,IL-1及IL-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该方的药效机制.方法 选择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如意金黄散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干预7天后取部分疮疡皮肤组织检测各组TNF-α、IL-1及IL-8光密度值.结果 如意金黄散组大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1及IL-8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如意金黄散在炎症反应时可以有效下调TNF-α及IL-1、IL-8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并且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此机制作用实现的.

    作者:张远哲;沈涛;朱晓燕;黎豫川;董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EGF及其受体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EGF、EGF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分组,通过HE染色观察并检测大鼠支气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EGF、EGFR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模型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数值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则介于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对照组之间,且这四组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对照组的E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EGF表达量低,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仅发现哮喘模型对照组EGFR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味地黄颗粒可通过下调EGF、EGFR的表达量以拮抗气道重塑.

    作者:陈晶;梁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长强穴治疗脑瘫患儿便秘可行性的探讨

    通过分析小儿脑瘫便秘的病因、危害、中西医治疗方法,以及对针刺长强穴治疗脑瘫患儿便秘的中西医机理,结合临床案例观察,探讨针刺长强穴治疗小儿脑瘫便秘的可行性.

    作者:傅萍;张学君;吴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皮质酮肾阳虚大鼠血清T4、TRH及垂体TSH mRNA表达的不同针刺因素正交设计研究

    目的 以皮质酮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佳组合.方法 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捻针角度、频率、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T4、TRH的水平和RT-PCR检测垂体组织中TS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 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穴位、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其中穴位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P<0.01);针刺捻针的角度、频率、时间都是影响针刺效应的次要因素(P均>0.05).结论 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20次/min,捻针时间60 s.该研究中穴位选择对疗效的影响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频率,影响小的为捻针时间.

    作者:姚海华;程立红;闵友江;丁李立强;闵志云;裴佳;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寒水石化灰小剂组方筛选及主要成分对比分析

    目的 优选蒙药寒水石化灰小剂的组方构成和炮制工艺,对比分析主要成分.方法 制备寒水石化灰小剂各组样品的含药血清和半仿生法溶出样品.四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各组样本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的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碳酸钙组方和硫酸钙组方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率的影响.原子吸收法测定钙含量,质谱对比分析组方中主要成分.结果 寒水石化灰小剂1号样本组(500℃、焖煅1h,组方中含有查干榜嘎和硫酸钙)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为显著,且克隆形成率低.1号样本溶出少,但溶出液中钙含量高于对应生品.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各样品的胡椒碱和没食子酸等成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 寒水石化灰小剂的佳炮制工艺为500℃、焖煅1h,优组方是寒水石(硫酸钙)、查干榜嘎组方.

    作者:陆景坤;赵立元;布仁;孙鹏;尚颖;苏立平;周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四字词组的英译——基于Ilza Veith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的研究

    随着中医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医英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四字词组作为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文章以Ilza Veith所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四字词组的结构及其翻译方法,发现Veith女士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医四字词组,这与近年来中医对外宣传以原语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的化感作用变化

    华重楼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难以破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温层积处理可以促进华重楼种子休眠顺利解除,进而促进种子及早萌发.该研究通过观测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的作用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试图进一步加深对华重楼种子休眠机制的认识,为今后生产上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120天的变温层积中,华重楼去皮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效应水平,并且存在先合成后降解的规律.于层积第60天时,抑制活性达到强.抑制物主要通过抑制胚根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萌发的幼苗死亡.

    作者:童凯;李昭玲;闫燊;唐勇斌;邓孟胜;姜美杰;田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探析

    文章从藏医药学术流派传承角度出发,对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南派藏医药在已有的藏医药理论与成就基础上,注重吸纳中医学及印度等其它医学的有益成分.与其它不同文化长期的交融共生中,相继涌现出宿喀·娘尼多吉、帝玛尔·丹增彭措等大批为藏医药事业有杰出贡献的藏医药大师,编著了《千万舍利》、《晶珠本草》等南派藏医药经典著作,并形成了实践性颇强的南派藏医特色诊疗方法.通过对藏药品种、药性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藏药炮制加工实践经验,并创制了数量可观的名贵藏成药,为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杨文娟;聂佳;俞佳;赖先荣;张丹;降拥四郎;张艺;邓都;更藏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之为病治法初探

    笔者从医三十余载,临诊不辍,间有著文.在长期临证中,善用经方,对血之为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论治略有浅见.现将笔者长期临证经验及理论思想总结如下.1 养血和血,佛手先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血”之为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同前贤“言气血乃人身之根本,而其本更在于血也”“血之为病,百病得生,然其虚之为病,其瘀之为病,其寒之为病,其热之为病,均责之于血不和矣,和血能治也.”

    作者:李妍怡;巩婷;樊省安;冯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六味醒神颗粒调控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明确六味醒神颗粒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40只大鼠采用四氯化碳构建轻微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将模型构建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4只,中药治疗组14只,中药连续干预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实验和BAEP潜伏实验,并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轻微肝性脑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经中药干预治疗后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与治疗后及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经中药干预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与波形潜伏期也明显缩短.结论 六味醒神颗粒可改善轻微肝型脑病大鼠神经生理功能,同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

    作者:王明刚;毛德文;王娜;邱华;张荣臻;龙富立;王秀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陈皮中3种黄酮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分析陈皮中3种黄酮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采集不同产地不同批次陈皮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测定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三成分的含量,结合偏小二乘法(PLS),建立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3个校正模型的建模效果均较好,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4、0.947、0.992,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281、0.055、0.013,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403、0.061、0.018;用验证集样品进行模型验证,平均预测回收率分别为100.040%、103.460%、99.340%.结论 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可用于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简便、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作者:陈美君;陈鸿平;丁龙;胡媛;潘欢欢;刘友平;李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对CTX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动态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针灸对CTX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针灸对抗化疗毒副反应,改善骨髓抑制、促进细胞修复效应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92只种植S180肉瘤,随机分为荷瘤空白组、荷瘤模型组、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每组48只,其中荷瘤模型组、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腹腔注射CTX,制备CTX荷瘤小鼠模型,荷瘤空白组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分别采用针刺、艾灸治疗,荷瘤空白组、荷瘤模型组每日陪同抓取、固定,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第2~6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各细胞周期的百分率.结果 烷化剂CTX损伤骨髓细胞的同时,干扰了正常的细胞周期规律.针灸可以调节这种不正常的细胞周期状态,加速G1期细胞向S期细胞、G2期细胞向M期细胞的转化,从而提高机体细胞抗损伤能力和修复能力.结论 促进骨髓细胞周期转化,是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的关键机制之一.

    作者:路玫;苗纪飞;曹大明;赵喜新;李建伟;张丽;于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气虚血瘀型)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气虚血瘀型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维生素B1、甲钴胺胶囊)联合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舒络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侧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额肌及口轮匝肌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及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患侧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相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 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难治性面瘫疗效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马云枝;张晓阳;沈晓明;兰瑞;张改;佘振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穿心莲组培苗的壮苗生根与移栽基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因子对穿心莲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并考察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为完善穿心莲种苗的离体快繁体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穿心莲的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分别考察了大量元素的用量、α--萘乙酸(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考察不同基质对生根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 以1/2 MS培养基中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中含0.1 mg/L的NAA与20 g/L的蔗糖、接种含6片叶的组培苗等条件有利于组培苗的壮苗生根,以河沙与蛭石1∶1为基质有利于生根苗移栽后的生长.结论 大量元素的用量、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的壮苗生根具有显著的影响,蛭石与河沙组成的基质更适合生根苗的移栽与生长.

    作者:闫斌;潘超美;何洁;林鸿毅;苏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龄草根茎组织培养研究

    目的 建立延龄草组织培养体系,为解决资源问题、快速繁殖延龄草奠定基础.方法 从延龄草子房、叶、茎、地下根茎、根尖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宜的外植体,筛选适宜的无机盐离子(MS、1/2MS和B5)、细胞分裂素(BA、KT和2-ip)、生长素(IAA、NAA和IBA)种类和浓度,探索延龄草根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条件.结果 仅地下根茎可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约36.4%;低浓度的无机盐离子浓度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BA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茎是诱导延龄草愈伤组织的适宜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培养基为1/2MS+BA 2.5 mg· L-1+ IAA 1.5 mg·L-1+3%蔗糖+0.6%琼脂,芽分化适培养基为1/2MS+ BA 2.0mg· L-1+ IAA 1.5 mg·L“+3%蔗糖+0.6%琼脂.

    作者:陈吉裕;张文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在中医临床纵向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中医临床纵向数据进行合理、正确地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纵向数据分析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至少可以提供三个信息:①分组干预后的测量有无差异?②不同干预时间点的测量有无差异?③分组和干预时间点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系统了解纵向数据分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对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选择适宜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不无裨益.

    作者:杨联河;牛乐;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对过氧化氢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H2O2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稳定传代的HUVECs,以H2O2(500μmol·L-)损伤HUVECs 3h建立损伤模型,继而分别采取20,100,200,400mg·L-1浓度的灯盏花素进行干预,观察灯盏花素对H2O2损伤的HUVECs细胞保护作用.MTT法检测灯盏花素药物毒性、H2O2损伤剂量关系以及细胞活性,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NO)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细胞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灯盏花素对HU-VECs毒性较小,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可显著对抗H2O2造成的HUVECs损伤,降低MDA含量,增强SOD活性,促进NO释放,升高GST活性.结论 灯盏花素对H2O2所致的HUV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损伤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一氧化氮(NO)的合成有关.

    作者:李钊飞;曹小雨;陈琼芳;王钢;杨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构建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构建策略,提出数据中心构建方案.方法 在分析中医药行业数据资源和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工程建模仿真结果基础上,研究数据中心构建策略,描述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对内对外业务架构.结果 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建设策略,以IaaS为目标提出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建设方案,以及数据汇交方案、数据共享与交换方案以及信息安全防护方案.结论 为构建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提供一套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参考.

    作者:肖勇;陈伟;沈绍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类型隔姜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中药外敷发泡加隔姜铺灸、单纯隔姜铺灸与西药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方案并规范临床操作.方法 将12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中药外敷发泡+隔姜铺灸)、治疗组2(隔姜铺灸)及西药组(口服甲氨蝶呤),每组各40例,经治疗后观察各项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1、治疗组2及西药组皆可非常显著改善类风关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P<0.01),但治疗组1疗效显著优于治疗组2及西药甲氨蝶呤组(P<0.05或P<0.01),治疗组2与西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1疗效与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2、西药组与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6个月后随访三组之间疗效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中药外敷发泡加隔姜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皆显著优于单纯隔姜铺灸及甲氨蝶呤,单纯隔姜铺灸近期疗效与甲氨蝶呤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所以中药外敷发泡加隔姜灸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疗法.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