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厚朴酚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沈贝莉莎;安莲英;邱能;罗丽娜;蔡帮军

关键词:厚朴酚, 脂质体, HPLC
摘要:目的 为提高厚朴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制备厚朴酚脂质体,并对脂质体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以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为膜材制备厚朴酚脂质体,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和电位,透析-HPLC法计算包封率,并进行方法学研究和细胞毒性实验.测定厚朴酚脂质体体外释放率,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同时考察脂质体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筛选出厚朴酚脂质体的佳处方为:厚朴酚、磷脂、胆固醇和m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20∶ 60∶ 8∶3,包封率98.22%,粒径约为60 nm,Zeta电位约为-30 mV.在4℃条件下,15d内脂质体具有良好稳定性.厚朴酚脂质体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良好.结论 乙醇注入法可成功制备厚朴酚脂质体,所得脂质体溶解度得到很大提高,且包封率好,粒径均一,稳定性良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制剂学基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蛇床子素包合物凝胶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目的 制备蛇床子素包合物凝胶骨架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方法 采用包合技术提高蛇床子素的溶解度,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蛇床子素包合物凝胶骨架缓释片,设计正交实验优化蛇床子素包合物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分别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及Ritger-Pappas模型,对药物释放进行拟合.结果 蛇床子素包合物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放为一级释放模型,遵循Fick扩散定律.结论 优化后的蛇床子素包合物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缓释效果良好.

    作者:邓向涛;郝海军;王思寰;胡彬;王横率;王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癃闭泰结肠灌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灌洗方癃闭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中药方癃闭泰结肠灌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9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尿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 中药结肠灌洗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为89.9%,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理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癃闭泰结肠灌洗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

    作者:张素珍;皮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江西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江西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建昌帮煨附子、淡附子、阴附子及阳附子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ωB)分别为:煨附子:(25.80±0.27) μg·g-1,(16.52±0.29)μg·g-1,(181.25±4.21) μg·g-1,(22.28±0.62) μg·g-1,(8.31±0.11)μg·g-1,(7.60±0.78) μg·g-1;淡附子:(13.23±1.00)μg·g-1,0,(41.32±2.17)μg·g-1,(1.47±0.25) μg·g-1,(6.26±0.64) μg·g-1,(31.21±1.59) μg·g-1;阴附子:(11.76±1.23) μg·g-1,(2.66±0.30) μg·g-1,(76.34±2.32)μg·g-1,(22.44±1.93)μg·g-1,0,(16.42 ±0.84)μg· g-1;阳附子:(152.76±1.23) μg·g-1,(13.39±0.91)μg· g-1,(162.03±3.90) μg· g-1,(14.85±0.49) μg· g-1,0,(97.60±2.45)μg·g-1.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生物碱含量不同,其中煨附子与阳附子中的总酯型生物碱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作者:王小平;胡志方;肖小梅;曾辉;阎柏屹;王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杜仲补骨脂药对干预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以及MMP3-OPN通路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杜仲补骨脂药对干预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和MMP3-OPN-MAPK通路蛋白表达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0只饲养12周的去势鼠处死,选取股骨胫骨骨髓,进行体外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将含杜仲补骨脂药对2g生药的药液喂养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A)组(给蒸馏水1ml),低浓度(B)组(给药0.5ml),中浓度(C)组(给药1ml),高浓度(D)组(给药2ml),提取各组处死大鼠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运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通路蛋白MMP3、OPN和MAPK的mRNA水平.结果 术后12周模型组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为(0.163±0.012)g/cm2和(0.152±0.013) g/cm2,假手术组为(0.326±0.015) g/cm2和(0.295±0.006) g/cm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大鼠骨质疏松的模型建立成功.成骨细胞增殖中B至D组均使MTI法检测的光吸收值升高,较A组显著性增加(P<0.01和P<0.05),增加幅度与组别关系近似斜线,以D组促增殖作用显著,增值率达到131%.D组中MMP3含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OPN和MAPK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同时,B、C、D是随着复方含药血清依次增加的三组,B组中MMP3表达多,其余组含量依次下降,三组中OPN含量基本依次增加,而MAPK含量在含药血清药物添加后明显增加,不同于A组(P<0.01).结论 中药杜仲补骨脂药对含药血清可以促进去势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且通过MMP3-OPN-MAPK通路激活骨重建.

    作者:李浩;戴燚;范彦博;罗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EGF及其受体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EGF、EGF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分组,通过HE染色观察并检测大鼠支气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EGF、EGFR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模型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数值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则介于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对照组之间,且这四组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对照组的E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EGF表达量低,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仅发现哮喘模型对照组EGFR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味地黄颗粒可通过下调EGF、EGFR的表达量以拮抗气道重塑.

    作者:陈晶;梁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香连金黄散外治阳证疮疡对皮肤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香连金黄散外用对皮肤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香连金黄散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感染炎症皮肤IL-1、IL-6、IL-8、TNF-α、IFN-γ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香连金黄散高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香连金黄散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8蛋白表达降低(P<0.05);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表达降低(P<0.05);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干扰素-γ蛋白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连金黄散可能是通过下调感染皮肤局部的炎症因子表达而发挥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

    作者:朱晓燕;彭成;钟振东;侯建业;张远哲;肖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王执中灸法学术思想刍议

    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是一部著名针灸学著作,记载诸多前世医家经验和作者临床实践体会,内容丰富.文章就书中有关灸法的学术特点,如厘证腧穴、活用灸法、针灸须药等,进行浅析.其在灸法的收录和运用方面体现了广泛性、实用性,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钊;潘思安;卢享君;李成文;常小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方剂运用规律研究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 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的优势方剂谱,并使用已拟定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报道文献进行评价,进而获得高血压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证型.结果 明确了《金匮要略》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献有44篇,个案经验文献有88篇,常用方剂为肾气丸及泽泻汤,且均为高质量等级.结论 高血压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中医证型,多为肾气丸证和泽泻汤证.

    作者:李孟魁;宋俊生;郭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甘草干姜汤加麻黄对受寒小鼠肺部AQ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草干姜汤加麻黄对受寒小鼠肺部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4℃组、4℃药物组、0℃组、0℃药物组,观察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7天后取实验小鼠肺部做病理切片,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部AQ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灰度扫描.结果 与常温对照组相比,4℃组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充血,肺泡腔内有水液潴留,肺泡隔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中AQP-1表达下降;4℃药物组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部仍有充血,但肺泡腔内无渗出液,肺泡积液消失,AQP-1表达较4℃组明显增加.结论 甘草干姜汤加麻黄能有效改善受寒小鼠肺部的病理损伤,受寒小鼠肺部水肿情况明显减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脏AQP-1表达,改善肺部水液代谢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陈龙云;徐安莉;赵敏;徐建民;陈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护理对PTSD模型子代鼠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情志护理结合金匮肾气丸对创伤后应激障碍SD孕鼠产仔数及仔鼠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程长时应激法,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观察孕鼠每胎产仔数及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仔鼠焦虑行为.结果 金匮肾气丸结合情志护理能显著提高创伤后应激障碍SD孕鼠的产仔数(P<0.01),改善应激条件下仔鼠焦虑行为的变化(P<0.01).结论 中药金匮肾气丸结合情志护理可通过对仔鼠焦虑行为的调节,有效地改善仔鼠恐惧应激反应.

    作者:张先庚;曹冰;曹俊;刘爽;谢汶倚;龙芋君;王红艳;张辉;蒋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之为病治法初探

    笔者从医三十余载,临诊不辍,间有著文.在长期临证中,善用经方,对血之为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论治略有浅见.现将笔者长期临证经验及理论思想总结如下.1 养血和血,佛手先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血”之为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同前贤“言气血乃人身之根本,而其本更在于血也”“血之为病,百病得生,然其虚之为病,其瘀之为病,其寒之为病,其热之为病,均责之于血不和矣,和血能治也.”

    作者:李妍怡;巩婷;樊省安;冯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铁苋菜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铁苋菜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依利特ODS 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结果 原儿茶酸在0.09~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 =0.41%);原儿茶醛在0.03~0.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铁苋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黄文平;吴柳瑾;殷文静;金浩鑫;何明珍;周斌;杨世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肾泄浊方治疗肾痹验案二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属中医学“肾痹”之范畴,基本病机多认为是脾肾亏虚,湿瘀互结.盖肾虚则化气行水之功失司,而酿生湿浊;脾弱则健运水谷之职乏力而蕴生痰邪.由是,肥甘厚腻不能转化为气血精微,而酿生湿热痰浊,甚或损及筋脉关节,继而久病入络.法当健脾益肾、祛湿化浊、活血通络治疗.故我师常运用益肾泄浊方,获效良多.

    作者:甘盼;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四子温肺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IL-17A、HIF-1α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四子温肺汤从温辨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介素-17A(IL-17A)、缺氧诱导因子-l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辨证属痰湿蕴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必要时机械通气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沐舒坦针剂,每次30mg静脉注射或脉注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四子温肺汤,临证加减.1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总积分的变化,血白介素-17A(IL-17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证候积分治疗前症状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纳呆、脘腹胀满、气短、口中粘腻好转(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IL-17A、HIF-1α的水平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子温肺汤可能通过调节血IL-17A、HIF-1α的表达,改善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

    作者:陈炜;张念志;韩明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的化感作用变化

    华重楼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难以破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温层积处理可以促进华重楼种子休眠顺利解除,进而促进种子及早萌发.该研究通过观测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的作用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试图进一步加深对华重楼种子休眠机制的认识,为今后生产上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120天的变温层积中,华重楼去皮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效应水平,并且存在先合成后降解的规律.于层积第60天时,抑制活性达到强.抑制物主要通过抑制胚根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萌发的幼苗死亡.

    作者:童凯;李昭玲;闫燊;唐勇斌;邓孟胜;姜美杰;田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川芎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KH2PO4-NaOH)缓冲溶液改良川芎Cd污染土壤后,对收获期川芎药材整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川芎生长周期内,对其栽培土壤定期浇灌农用水及不同pH梯度的KH2P04-NaOH缓冲溶液,采集收获期川芎根茎,测定其HPLC色谱图与阿魏酸含量,并与标准药材和市购川芎药材进行比较.结果 与PHCK空白组及川芎标准药材相比,KH2 PO4-NaOH缓冲液处理组川芎药材色谱图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相似性较好,且川芎阿魏酸含量升高,并均超过市购3批川芎药材.相对于PHCK组,PH1、PH2、PH3组阿魏酸含量分别升高了13.04%,2.06%,14.35%.结论 施用KH2PO4-NaOH缓冲液,在修复Cd污染土壤,降低川芎药材Cd含量的同时并未对川芎药材整体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其整体质量优于市场一般川芎药材.

    作者:何春杨;李彬;李青苗;张梅;陈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坤泰Ⅰ号方预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中的优势探析

    目的 探讨应用坤泰Ⅰ号方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克罗米芬促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坤泰Ⅰ号方预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妊娠率(66.67% vs 26.67%)有显著差异(P<0.01),排卵率(54.3% vs 53.08%)、流产率(15% vs 12.5%)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HCG日卵泡成熟时间(17.88±6.153 vs 22.51±7.884)、内膜厚度(9.712±1.6784 vs 7.967±2.2126)、宫颈评分(8.16±1.196 vs 6.74±1.57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坤泰Ⅰ号方在PCOS促排卵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杨优洲;潘芳;俞瑾;唐明华;祝秀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与滇龙胆品质的相关性,揭示环境因素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影响形成的作用效应.方法 运用SPSS软件相关分析药材品质组分别与气候组、土壤条件组的相关关系.结果 对滇龙胆品质起主要影响效应的生态环境因子有和土壤条件:年均温度、5~7月平均温度、5~10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等因子对滇龙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初步筛选出影响滇龙胆药材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为揭示滇龙胆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作者:狐小斌;张智慧;季鹏章;林奇;王丽;陶云;钱均祥;王家金;朱新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葱白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PGC-1α和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CPT-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葱白提取物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肝病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应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转染组大鼠辅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的表达,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油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运用RT-PCR法和Western-b1ot法分别检测PGC-1α和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模型组精神较差,偶见腹泻便溏情况,活动度明显不及葱白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葱白组肝指数下降(P<0.05),转染葱白组与模型组肝指数差异不明显.从油红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较多橘红色脂滴聚集,细胞肿胀明细;葱白组胞内脂滴明显减少;转染葱白组胞内脂滴数量介于模型组和葱白治疗组之间.PGC-1α和CPT-1的表达情况:与空转组比,转染组PGC-1α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CPT-1的表达水平也下降(P<0.05).和正常组比,模型组PGC-1α与CPT-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和模型组比,葱白组PGC-1α与CPT-1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转染葱白组两者的表达则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辛温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治疗NAFLD依赖PGC-1α的转录活化水平,从而调控肝细胞脂肪酸β氧化发挥作用.

    作者:郭洁;赵蕾;毛叶登;张震;时昭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C-Myc、 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下文简称蜥蜴散)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C-Myc、Cyclin-D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治疗PLGC进行探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蜥蜴散80目、100目、80+ 100目混合组及维酶素组6组,后五组采取MNNG配合饥饱失常及情绪刺激综合因素8周制备PLGC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用蜥蜴散不同组合剂及维酶素混悬液进行治疗,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治疗前后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大鼠胃组织C-Myc、Cyclin-D1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c、Cyclin-D1蛋白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各治疗组与维酶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80目组、蜥蜴散100目组与蜥蜴散80+ 100目混合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蜥蜴散可以降低或抑制PLGC大鼠胃组织中增殖蛋白C-Myc和Cyclin-D1的表达,部分逆转其胃黏膜病理变化,揭示了其治疗PL-G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其黏膜增生、分化,促进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恢复其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同时对胃黏膜的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作者:叶景阳;朱西杰;王儒;李美丽;孔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