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赵蕾;毛叶登;张震;时昭红
目的 观察甘草干姜汤加麻黄对受寒小鼠肺部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4℃组、4℃药物组、0℃组、0℃药物组,观察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7天后取实验小鼠肺部做病理切片,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部AQ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灰度扫描.结果 与常温对照组相比,4℃组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充血,肺泡腔内有水液潴留,肺泡隔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中AQP-1表达下降;4℃药物组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部仍有充血,但肺泡腔内无渗出液,肺泡积液消失,AQP-1表达较4℃组明显增加.结论 甘草干姜汤加麻黄能有效改善受寒小鼠肺部的病理损伤,受寒小鼠肺部水肿情况明显减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脏AQP-1表达,改善肺部水液代谢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陈龙云;徐安莉;赵敏;徐建民;陈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岭南中医药古籍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价值:临床研究价值、特色保健价值及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价值等,岭南中医药古籍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人类健康的伟大创造.但现存的岭南古医籍因保存困难、收藏分散、阅读限制以及流通不畅等缺点,给研究者带来诸多不便,严重阻碍了岭南古医籍的文化传承.该研究试图以当下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基准,创建岭南中医药古籍文献微信服务模式,实现古籍的数字化共享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赖秋华;潘华峰;刘瑜;张正;曾召;严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阳明经穴对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同一家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4例给予阳明经针刺治疗,1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Appel量表评分、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分析.结果 Appel量表评分比较,与治疗前(79.8±4.35)相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79.0±5.29)无明显差异(=1.000,P>0.05);治疗前后比较,胸锁乳突肌、脊旁肌的失神经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锁乳突肌、肢体肌、脊旁肌的时限波幅增宽增高、单纯相以及肢体肌的失神经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治疗前后MCV减慢条数以及SCV减慢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明经针刺在延缓ALS患者病程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肌电图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其近期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效.
作者:马腾;黄银兰;李玲;万明雨;曹丽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江西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建昌帮煨附子、淡附子、阴附子及阳附子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ωB)分别为:煨附子:(25.80±0.27) μg·g-1,(16.52±0.29)μg·g-1,(181.25±4.21) μg·g-1,(22.28±0.62) μg·g-1,(8.31±0.11)μg·g-1,(7.60±0.78) μg·g-1;淡附子:(13.23±1.00)μg·g-1,0,(41.32±2.17)μg·g-1,(1.47±0.25) μg·g-1,(6.26±0.64) μg·g-1,(31.21±1.59) μg·g-1;阴附子:(11.76±1.23) μg·g-1,(2.66±0.30) μg·g-1,(76.34±2.32)μg·g-1,(22.44±1.93)μg·g-1,0,(16.42 ±0.84)μg· g-1;阳附子:(152.76±1.23) μg·g-1,(13.39±0.91)μg· g-1,(162.03±3.90) μg· g-1,(14.85±0.49) μg· g-1,0,(97.60±2.45)μg·g-1.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6生物碱含量不同,其中煨附子与阳附子中的总酯型生物碱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作者:王小平;胡志方;肖小梅;曾辉;阎柏屹;王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黄八爪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富贵草型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胆碱酯酶、杀虫、抗菌及促雌激素合成等药理活性.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黄八爪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黄八爪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厚聪;杨瑾;袁德培;刘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香连金黄散外用对皮肤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香连金黄散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感染炎症皮肤IL-1、IL-6、IL-8、TNF-α、IFN-γ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香连金黄散高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香连金黄散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8蛋白表达降低(P<0.05);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表达降低(P<0.05);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干扰素-γ蛋白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连金黄散可能是通过下调感染皮肤局部的炎症因子表达而发挥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
作者:朱晓燕;彭成;钟振东;侯建业;张远哲;肖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介绍在在国家级名老中医罗凌介教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出中医治疗黄疸的多个经验方.其中,尤以急肝二方、急肝三方和慢迁肝方的临床疗效为显著.并举验案二则以释经验.
作者:蔡媛媛;程亚伟;舒盼;杨永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薏苡仁油对人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评估薏苡仁油在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 以A549肺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进行干预.TGF-β1刺激48 h后,应用圆形度定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分析细胞表面上皮特征性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特征性蛋白α-SMA、FN和Collagen Ⅰ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TGF-β1组圆形度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FN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和Collagen Ⅰ表达升高,MMP-9和TIMP-1的分泌量增加,但均无显著性(P>0.05).与TGF-β1组比较,高剂量组E-cad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剂量组Collagen Ⅰ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TIMP-1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其它未显示出显著性的影响(P>0.05).结论 薏苡仁油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
作者:沈俊岭;李建生;余海滨;任周新;罗珊;李俊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PCR -DGGE)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造模21d开始给药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妈咪爱、人参乌梅汤加味,均1次/d,连续给药7d.收集各组大鼠粪便排泄物,提取粪便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rDNA基因V3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对优势条带进行回收测序,鉴定菌种.结果 药物处理后腹泻模型大鼠肠道微生物相对丰度高的为厚壁菌门类细菌,其次为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类细菌.人参乌梅汤加味治疗后大鼠肠道厚壁菌门类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肠道拟杆菌门类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1),肠道变形菌门类细菌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空白组相比,经人参乌梅汤加味治疗后大鼠菌群较之西药组更接近空白组.结论 人参乌梅汤加味较之西药对肠道菌群平衡更具有良性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纠正菌群紊乱,进而发挥生津止泻效应.
作者:赵琼;孙群;黄勤挽;聂远洋;张肖瑾;任士庞;张玉;黄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刘茂才名老中医门诊治疗眩晕的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总结出高频用药及配伍组合,初步总结刘茂才名老中医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 2014年12月31日刘茂才门诊治疗眩晕的方药,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初步总结刘茂才名老中医治疗眩晕的经验.结果 共收集刘茂才名老中医诊治眩晕病案共143例次,使用药物种类共95种,系统聚类分析可得到药对(串)7组,因子分析提示常用类方有5组.结论 刘茂才临证治疗眩晕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作者:李国铭;华荣;曾茜;刘茂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细辛不过钱”一直是困扰中医药学术界和临床医者的瓶颈问题.研究认为,“细辛不过钱”具有丰富的内涵,即正品细辛、用根、单用、用散、内服,“五位一体”,不可分割;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指导临床应用.《中国药典》法定细辛的剂量为3~ 10g,与临床用药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问题在于传承缺失,创新滞后,有必要进行修订,科学界定细辛的有效剂量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汪琼;周祯祥;黄芳;李晶晶;韩林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了人参果胶酸性组分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抗抑郁样行为.方法 强饲给予小鼠人参果胶酸性组分12天,通过开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社交干扰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抗抑郁样行为,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结果 人参果胶酸性组分具有抗抑郁样活性,该表观有效性伴随着小鼠海马组织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人参果胶酸性组分通过诱导小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上调进而增加神经元的存活,影响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作者:Hosenie Irshad;钱进军;张维宁;王春艳;鲁京欣;王文欣;陈嘉欣;查利晨;王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传统中医师掌握了许多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传统中医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失去行医资格.正因为传统中医师的法律规制与《执业医师法》的精神相左,使其成为《中医药法》立法中颇具争议的议题.文章就该议题作简要研究以期为建立传统中医师执业制度进行探讨.
作者:吴颖雄;田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为提高厚朴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制备厚朴酚脂质体,并对脂质体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以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为膜材制备厚朴酚脂质体,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和电位,透析-HPLC法计算包封率,并进行方法学研究和细胞毒性实验.测定厚朴酚脂质体体外释放率,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同时考察脂质体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筛选出厚朴酚脂质体的佳处方为:厚朴酚、磷脂、胆固醇和m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20∶ 60∶ 8∶3,包封率98.22%,粒径约为60 nm,Zeta电位约为-30 mV.在4℃条件下,15d内脂质体具有良好稳定性.厚朴酚脂质体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良好.结论 乙醇注入法可成功制备厚朴酚脂质体,所得脂质体溶解度得到很大提高,且包封率好,粒径均一,稳定性良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制剂学基础.
作者:沈贝莉莎;安莲英;邱能;罗丽娜;蔡帮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SJYHG)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HSF)增殖、胶原分泌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hHSF模型,加入SJYHG培养后,CCK-8法测定450nm波长各孔溶液吸光度值(A值),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WB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和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SJYHG浓度依赖地极显著地抑制hHSF增殖(P<0.001),并显著抑制了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下调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P <0.001).结论 SJYHG具有潜在的抑制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作者:孙桂芳;张晓芬;陈亚峰;奉典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在体外实验基础上,明确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体内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 Ⅳ)对HMGB1介导的Treg免疫功能是否具有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予实验当日早、晚各腹腔注射10 μg HMGBl,并于注射后第2天、4天、6天分别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黄芪甲苷.实验分组: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HMGB1实验组;(HMGB1+ NS)组;(HMGB1+ AST)Ⅰ组;(HMGB1+ AST) Ⅱ组;(HMGB1+ AST) Ⅲ组.于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提取脾脏Treg,并将Treg与CD4+ CD25-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对Treg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当加入HMGB1攻击组Treg共培养后,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较加入正常对照组Treg明显减轻(P<0.01),上清中IFN-y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生理盐水治疗组动物上述指标与HMGBl攻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AST治疗组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这种趋势在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HMGB1在体内可抑制小鼠Treg免疫功能发挥,而黄芪甲苷可拮抗HMGB1对Treg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金凤;黄立锋;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张震宇;王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从宏量和微量元素方面,考察同一生产基地不同采收期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用以评价壮药苦丁茶质量及其合理采收期.方法 用微波-硝酸消解法消解各样品,应用ICP-AES测定技术对其中的13种宏量及微量元素进行动态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94%~109.3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1%,仪器的精密度小于或等于1.75%.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并且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多种微量元素.结论 不同时期采收的苦丁茶含有丰富的Ba,Mn,Zn,Be等微量元素,综合各元素的含量及苦丁茶的生长情况,初步认为苦丁茶的采收期可以考虑选择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份.该文探讨壮药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测定,为苦丁茶的合理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作者:周劲帆;王秋月;冯洁;赖茂祥;黄文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苗药半截烂不同炮制方法对兔眼刺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半截烂采用炮法、蒸法、酒制法、童便制法、石灰炮法等,干品及炮制品粉碎经60目过筛,配置成0.4%的混悬液,0.1ml滴于结兔眼膜囊中,2min后立即冲洗眼睛异物,随后采用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于1,2,4,24,48,72h分别观察各组兔眼结膜的变化,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 半截烂酒制法于4h恢复正常,刺激程度小,干品组48h恢复正常,持续时间长.结论 半截烂蒸制品具有轻度刺激黏膜作用,炮制可减轻其刺激性,酒制法对减轻其刺激性效果较好.
作者:吴曙光;冉海霞;赵海;张渠钦;梅连政;杜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铁苋菜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依利特ODS 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结果 原儿茶酸在0.09~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 =0.41%);原儿茶醛在0.03~0.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铁苋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黄文平;吴柳瑾;殷文静;金浩鑫;何明珍;周斌;杨世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肠溃宁生物黏附结肠定位微片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枸橼酸的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处方中乌梅、椿皮水煎工艺的加水量、煎煮时间及次数;以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总转移率为指标,考察苦参、吴茱萸醇提工艺的乙醇浓度、用量、回流次数及时间.结果 乌梅、椿皮的佳水提取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苦参、吴茱萸的佳醇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实验结果为肠溃宁生物黏附结肠定位微片的制备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
作者:段晓颖;范苏玉;平佳宜;牛梦霞;韩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