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enie Irshad;钱进军;张维宁;王春艳;鲁京欣;王文欣;陈嘉欣;查利晨;王佳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属中医学“肾痹”之范畴,基本病机多认为是脾肾亏虚,湿瘀互结.盖肾虚则化气行水之功失司,而酿生湿浊;脾弱则健运水谷之职乏力而蕴生痰邪.由是,肥甘厚腻不能转化为气血精微,而酿生湿热痰浊,甚或损及筋脉关节,继而久病入络.法当健脾益肾、祛湿化浊、活血通络治疗.故我师常运用益肾泄浊方,获效良多.
作者:甘盼;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清脑益髓调督法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途径,丰富脑梗死病机研究及针刺干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电针Ⅰ组(清脑益髓调督组)和电针Ⅱ组(普通电针组).相应实验处理后,采用RT-PCR检测ephrinB2 mRNA的表达率.结果 各组大鼠ephrinB2 mRNA表达率的比较:假手术组各时相上呈弱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表达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d、7d组优于1d组(P<0.05),14d组明显优于1d组及假手术组(P<0.01),7d组表达高于3d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电针组,3d、7d、14d组明显优于1d组(P<0.05),以7d组为显著(P<0.01),7d组与14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脑益髓调督组,7d、14d组优于1d组(P<0.05),治疗3d组明显优于其他三个时相,并且优于普通电针组(P<0.01),7d组与14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早期采用清脑益髓调督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phrinB2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毛细血管新生、缺血区周围组织灌流和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蔡金;唐朝政;朱广旗;陶奕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EGF、EGF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分组,通过HE染色观察并检测大鼠支气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EGF、EGFR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模型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数值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则介于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对照组之间,且这四组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对照组的E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EGF表达量低,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仅发现哮喘模型对照组EGFR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味地黄颗粒可通过下调EGF、EGFR的表达量以拮抗气道重塑.
作者:陈晶;梁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血脂康对未接受血运重建的缺血性心衰(IHF)患者心功能、血清炎症标志物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I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0)和血脂康治疗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血脂康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浆BNP、CRP、IL-6、TNF-α、SOD、MDA水平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EF(%)、CI(L/min/m2)、E/A、cO(L/min)、F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炎症标志物及BN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炎症标志物及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3)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均升高、MDA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SOD、MDA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血脂康能显著改善IHF患者的心功能,这可能与其显著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王文俊;施芳;江鸿;纪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获得独一味组培苗的方法.方法 以野生独一味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适宜野生独一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2.4-D 1.0mg/L+6-BA 2.0mg/L;适宜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5mg/L+ NAA 0.1mg/L.结论 通过研究组织培养中不同激素配比,获得了独一味组培苗,初步建立了独一味快繁技术.
作者:张珏;杨轶浠;王跃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SJYHG)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HSF)增殖、胶原分泌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hHSF模型,加入SJYHG培养后,CCK-8法测定450nm波长各孔溶液吸光度值(A值),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WB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和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SJYHG浓度依赖地极显著地抑制hHSF增殖(P<0.001),并显著抑制了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下调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P <0.001).结论 SJYHG具有潜在的抑制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作者:孙桂芳;张晓芬;陈亚峰;奉典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从医三十余载,临诊不辍,间有著文.在长期临证中,善用经方,对血之为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论治略有浅见.现将笔者长期临证经验及理论思想总结如下.1 养血和血,佛手先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血”之为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同前贤“言气血乃人身之根本,而其本更在于血也”“血之为病,百病得生,然其虚之为病,其瘀之为病,其寒之为病,其热之为病,均责之于血不和矣,和血能治也.”
作者:李妍怡;巩婷;樊省安;冯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鲜龙葵果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总结近10年鲜龙葵果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鲜龙葵果治疗各种肿瘤的疗效观察情况.结果 鲜龙葵果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细胞膜的影响以及细胞毒作用,增强免疫功能也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临床观察研究表明,鲜龙葵果对肺癌、胃肠道癌、原发性肝癌、乳腺癌、大肠癌及鼻咽癌等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鲜龙葵果应用于防治肿瘤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梅全喜;董鹏鹏;李红念;管静;张帆;张锦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如意金黄散对局部皮肤TNF-α,IL-1及IL-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该方的药效机制.方法 选择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如意金黄散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干预7天后取部分疮疡皮肤组织检测各组TNF-α、IL-1及IL-8光密度值.结果 如意金黄散组大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1及IL-8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如意金黄散在炎症反应时可以有效下调TNF-α及IL-1、IL-8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并且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此机制作用实现的.
作者:张远哲;沈涛;朱晓燕;黎豫川;董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朱南孙教授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证经验.朱老认为瘀热互结,正虚邪恋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主要病机,治疗宜以清热化瘀扶正为法.文章介绍朱老以清热散结、化瘀止痛、调经促孕为特色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未控以痛经、盆腔包块、不孕为主症的临床经验,并举典型案例1则以说明.
作者:何珏;马立红;李娟;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了人参果胶酸性组分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抗抑郁样行为.方法 强饲给予小鼠人参果胶酸性组分12天,通过开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社交干扰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抗抑郁样行为,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结果 人参果胶酸性组分具有抗抑郁样活性,该表观有效性伴随着小鼠海马组织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人参果胶酸性组分通过诱导小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上调进而增加神经元的存活,影响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作者:Hosenie Irshad;钱进军;张维宁;王春艳;鲁京欣;王文欣;陈嘉欣;查利晨;王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是一部著名针灸学著作,记载诸多前世医家经验和作者临床实践体会,内容丰富.文章就书中有关灸法的学术特点,如厘证腧穴、活用灸法、针灸须药等,进行浅析.其在灸法的收录和运用方面体现了广泛性、实用性,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钊;潘思安;卢享君;李成文;常小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葱白提取物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肝病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应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转染组大鼠辅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的表达,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油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运用RT-PCR法和Western-b1ot法分别检测PGC-1α和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模型组精神较差,偶见腹泻便溏情况,活动度明显不及葱白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葱白组肝指数下降(P<0.05),转染葱白组与模型组肝指数差异不明显.从油红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较多橘红色脂滴聚集,细胞肿胀明细;葱白组胞内脂滴明显减少;转染葱白组胞内脂滴数量介于模型组和葱白治疗组之间.PGC-1α和CPT-1的表达情况:与空转组比,转染组PGC-1α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CPT-1的表达水平也下降(P<0.05).和正常组比,模型组PGC-1α与CPT-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和模型组比,葱白组PGC-1α与CPT-1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转染葱白组两者的表达则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辛温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治疗NAFLD依赖PGC-1α的转录活化水平,从而调控肝细胞脂肪酸β氧化发挥作用.
作者:郭洁;赵蕾;毛叶登;张震;时昭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细辛不过钱”一直是困扰中医药学术界和临床医者的瓶颈问题.研究认为,“细辛不过钱”具有丰富的内涵,即正品细辛、用根、单用、用散、内服,“五位一体”,不可分割;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指导临床应用.《中国药典》法定细辛的剂量为3~ 10g,与临床用药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问题在于传承缺失,创新滞后,有必要进行修订,科学界定细辛的有效剂量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汪琼;周祯祥;黄芳;李晶晶;韩林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传统中医师掌握了许多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传统中医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失去行医资格.正因为传统中医师的法律规制与《执业医师法》的精神相左,使其成为《中医药法》立法中颇具争议的议题.文章就该议题作简要研究以期为建立传统中医师执业制度进行探讨.
作者:吴颖雄;田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益智中微量元素Mg、Zn、Mn、Ca和Fe的含量,确定益智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元素的含量.结果 讨论了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益智中Mg、Zn、Mn、Ca和Fe的含量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益智不同部位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果实>根茎>茎叶;益智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波动,在结果第45天左右达到峰值.结论 益智中Mg、Zn、Mn、Ca和Fe含量丰富,益智果实佳采收期为结果第45天.
作者:周丹;付煜荣;赖伟勇;张俊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铁苋菜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依利特ODS 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结果 原儿茶酸在0.09~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 =0.41%);原儿茶醛在0.03~0.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铁苋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黄文平;吴柳瑾;殷文静;金浩鑫;何明珍;周斌;杨世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在体外实验基础上,明确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体内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 Ⅳ)对HMGB1介导的Treg免疫功能是否具有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予实验当日早、晚各腹腔注射10 μg HMGBl,并于注射后第2天、4天、6天分别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黄芪甲苷.实验分组: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HMGB1实验组;(HMGB1+ NS)组;(HMGB1+ AST)Ⅰ组;(HMGB1+ AST) Ⅱ组;(HMGB1+ AST) Ⅲ组.于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提取脾脏Treg,并将Treg与CD4+ CD25-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对Treg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当加入HMGB1攻击组Treg共培养后,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较加入正常对照组Treg明显减轻(P<0.01),上清中IFN-y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生理盐水治疗组动物上述指标与HMGBl攻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AST治疗组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这种趋势在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HMGB1在体内可抑制小鼠Treg免疫功能发挥,而黄芪甲苷可拮抗HMGB1对Treg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金凤;黄立锋;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张震宇;王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苗药半截烂不同炮制方法对兔眼刺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半截烂采用炮法、蒸法、酒制法、童便制法、石灰炮法等,干品及炮制品粉碎经60目过筛,配置成0.4%的混悬液,0.1ml滴于结兔眼膜囊中,2min后立即冲洗眼睛异物,随后采用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于1,2,4,24,48,72h分别观察各组兔眼结膜的变化,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 半截烂酒制法于4h恢复正常,刺激程度小,干品组48h恢复正常,持续时间长.结论 半截烂蒸制品具有轻度刺激黏膜作用,炮制可减轻其刺激性,酒制法对减轻其刺激性效果较好.
作者:吴曙光;冉海霞;赵海;张渠钦;梅连政;杜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中医临床纵向数据进行合理、正确地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纵向数据分析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至少可以提供三个信息:①分组干预后的测量有无差异?②不同干预时间点的测量有无差异?③分组和干预时间点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系统了解纵向数据分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对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选择适宜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不无裨益.
作者:杨联河;牛乐;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