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梅;李艳;范刚;张静;张艺
目的 对分离出的平贝母内生菌,筛选对人体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出的平贝母内生菌中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扩增有活性菌株的ITS序列并进行测序.同时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鉴定出相应菌种.结果 从分离到的23株内生菌中,筛选得到3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内生真菌A1、A5和A6),抑菌活性较强,其抑菌带宽度均达到5 mm以上.经鉴定,A1为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A5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A6为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结论 平贝母内生菌资源丰富,其中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的菌株,显示平贝母内生菌在医药领域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作者:赵帅;王永宏;田义新;盛吉明;田新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中药作为非线性反应的底物,建立伞形科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一定量的中草药粉末作为反应的底物.控制一定的温度,搅拌时间和搅拌速率.以217型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213型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值,利用Origin7.5软件绘制E-t曲线,获得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 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良好,经MATLAB软件分析相关系数大于0.9.4种药材的E-t曲线从整体上看具有明显的差别.聚类分析结果也将20个样品明显分为4类.结论 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伞形科药材,此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邹桂华;于凤波;邹玉龙;沈广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为提高厚朴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制备厚朴酚脂质体,并对脂质体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以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为膜材制备厚朴酚脂质体,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和电位,透析-HPLC法计算包封率,并进行方法学研究和细胞毒性实验.测定厚朴酚脂质体体外释放率,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同时考察脂质体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筛选出厚朴酚脂质体的佳处方为:厚朴酚、磷脂、胆固醇和m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20∶ 60∶ 8∶3,包封率98.22%,粒径约为60 nm,Zeta电位约为-30 mV.在4℃条件下,15d内脂质体具有良好稳定性.厚朴酚脂质体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良好.结论 乙醇注入法可成功制备厚朴酚脂质体,所得脂质体溶解度得到很大提高,且包封率好,粒径均一,稳定性良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制剂学基础.
作者:沈贝莉莎;安莲英;邱能;罗丽娜;蔡帮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铁苋菜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依利特ODS 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结果 原儿茶酸在0.09~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 =0.41%);原儿茶醛在0.03~0.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铁苋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黄文平;吴柳瑾;殷文静;金浩鑫;何明珍;周斌;杨世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KH2PO4-NaOH)缓冲溶液改良川芎Cd污染土壤后,对收获期川芎药材整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川芎生长周期内,对其栽培土壤定期浇灌农用水及不同pH梯度的KH2P04-NaOH缓冲溶液,采集收获期川芎根茎,测定其HPLC色谱图与阿魏酸含量,并与标准药材和市购川芎药材进行比较.结果 与PHCK空白组及川芎标准药材相比,KH2 PO4-NaOH缓冲液处理组川芎药材色谱图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相似性较好,且川芎阿魏酸含量升高,并均超过市购3批川芎药材.相对于PHCK组,PH1、PH2、PH3组阿魏酸含量分别升高了13.04%,2.06%,14.35%.结论 施用KH2PO4-NaOH缓冲液,在修复Cd污染土壤,降低川芎药材Cd含量的同时并未对川芎药材整体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其整体质量优于市场一般川芎药材.
作者:何春杨;李彬;李青苗;张梅;陈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临床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寻求相关类证的现代医学支持.方法 对多中心搜集到的650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在通过前期聚类分析得出四类相关类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各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第2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及第四类证候的血浆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1类证候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第3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2类证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2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PT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TBIL、DBIL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4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多数实验室指标均能在不同的侧面反映其证候特征.
作者:郑保平;姚乃礼;陶夏平;刘震;陈兰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甘草干姜汤加麻黄对受寒小鼠肺部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4℃组、4℃药物组、0℃组、0℃药物组,观察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7天后取实验小鼠肺部做病理切片,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部AQ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灰度扫描.结果 与常温对照组相比,4℃组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充血,肺泡腔内有水液潴留,肺泡隔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中AQP-1表达下降;4℃药物组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部仍有充血,但肺泡腔内无渗出液,肺泡积液消失,AQP-1表达较4℃组明显增加.结论 甘草干姜汤加麻黄能有效改善受寒小鼠肺部的病理损伤,受寒小鼠肺部水肿情况明显减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脏AQP-1表达,改善肺部水液代谢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陈龙云;徐安莉;赵敏;徐建民;陈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PCR -DGGE)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造模21d开始给药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妈咪爱、人参乌梅汤加味,均1次/d,连续给药7d.收集各组大鼠粪便排泄物,提取粪便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rDNA基因V3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对优势条带进行回收测序,鉴定菌种.结果 药物处理后腹泻模型大鼠肠道微生物相对丰度高的为厚壁菌门类细菌,其次为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类细菌.人参乌梅汤加味治疗后大鼠肠道厚壁菌门类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肠道拟杆菌门类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1),肠道变形菌门类细菌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空白组相比,经人参乌梅汤加味治疗后大鼠菌群较之西药组更接近空白组.结论 人参乌梅汤加味较之西药对肠道菌群平衡更具有良性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纠正菌群紊乱,进而发挥生津止泻效应.
作者:赵琼;孙群;黄勤挽;聂远洋;张肖瑾;任士庞;张玉;黄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与滇龙胆品质的相关性,揭示环境因素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影响形成的作用效应.方法 运用SPSS软件相关分析药材品质组分别与气候组、土壤条件组的相关关系.结果 对滇龙胆品质起主要影响效应的生态环境因子有和土壤条件:年均温度、5~7月平均温度、5~10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等因子对滇龙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初步筛选出影响滇龙胆药材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为揭示滇龙胆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作者:狐小斌;张智慧;季鹏章;林奇;王丽;陶云;钱均祥;王家金;朱新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灌洗方癃闭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中药方癃闭泰结肠灌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9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尿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 中药结肠灌洗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为89.9%,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理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癃闭泰结肠灌洗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
作者:张素珍;皮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中医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医英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四字词组作为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文章以Ilza Veith所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四字词组的结构及其翻译方法,发现Veith女士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医四字词组,这与近年来中医对外宣传以原语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坤泰Ⅰ号方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克罗米芬促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坤泰Ⅰ号方预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妊娠率(66.67% vs 26.67%)有显著差异(P<0.01),排卵率(54.3% vs 53.08%)、流产率(15% vs 12.5%)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HCG日卵泡成熟时间(17.88±6.153 vs 22.51±7.884)、内膜厚度(9.712±1.6784 vs 7.967±2.2126)、宫颈评分(8.16±1.196 vs 6.74±1.57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坤泰Ⅰ号方在PCOS促排卵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杨优洲;潘芳;俞瑾;唐明华;祝秀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锁阳黄酮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制备锁阳黄酮咀嚼片.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锁阳黄酮咀嚼片的色泽、口感、风味、组织形态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甘露醇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添加量、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利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对锁阳黄酮咀嚼片配方优化,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探讨锁阳黄酮咀嚼片的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结果锁阳黄酮咀嚼片的佳工艺条件为:甘露醇含量35%,阿斯巴甜含量0.3%,柠檬酸含量2%,硬脂酸镁含量1%,微晶纤维素含量15%,黏合剂为含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的60%乙醇溶液.结论 建立了锁阳黄酮咀嚼片的佳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为锁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张莉;裴栋;魏鉴腾;胡庆苹;王宁丽;杨勇智;邸多隆;王兰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如意金黄散对局部皮肤TNF-α,IL-1及IL-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该方的药效机制.方法 选择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如意金黄散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干预7天后取部分疮疡皮肤组织检测各组TNF-α、IL-1及IL-8光密度值.结果 如意金黄散组大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1及IL-8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如意金黄散在炎症反应时可以有效下调TNF-α及IL-1、IL-8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并且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此机制作用实现的.
作者:张远哲;沈涛;朱晓燕;黎豫川;董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益智中微量元素Mg、Zn、Mn、Ca和Fe的含量,确定益智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元素的含量.结果 讨论了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益智中Mg、Zn、Mn、Ca和Fe的含量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益智不同部位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果实>根茎>茎叶;益智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波动,在结果第45天左右达到峰值.结论 益智中Mg、Zn、Mn、Ca和Fe含量丰富,益智果实佳采收期为结果第45天.
作者:周丹;付煜荣;赖伟勇;张俊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从医三十余载,临诊不辍,间有著文.在长期临证中,善用经方,对血之为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论治略有浅见.现将笔者长期临证经验及理论思想总结如下.1 养血和血,佛手先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血”之为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同前贤“言气血乃人身之根本,而其本更在于血也”“血之为病,百病得生,然其虚之为病,其瘀之为病,其寒之为病,其热之为病,均责之于血不和矣,和血能治也.”
作者:李妍怡;巩婷;樊省安;冯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 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20,40,80,160 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procaspase-3和LC3B的表达.结果 木犀草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上调MDA-MB-231、MCF-7、A549细胞内的ROS和自噬特异标志物LC3-Ⅱ的水平,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论 木犀草素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王月华;李爱峰;付崇罗;张丽;刘红英;玄红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因子对穿心莲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并考察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为完善穿心莲种苗的离体快繁体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穿心莲的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分别考察了大量元素的用量、α--萘乙酸(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考察不同基质对生根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 以1/2 MS培养基中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中含0.1 mg/L的NAA与20 g/L的蔗糖、接种含6片叶的组培苗等条件有利于组培苗的壮苗生根,以河沙与蛭石1∶1为基质有利于生根苗移栽后的生长.结论 大量元素的用量、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的壮苗生根具有显著的影响,蛭石与河沙组成的基质更适合生根苗的移栽与生长.
作者:闫斌;潘超美;何洁;林鸿毅;苏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华重楼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难以破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温层积处理可以促进华重楼种子休眠顺利解除,进而促进种子及早萌发.该研究通过观测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的作用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试图进一步加深对华重楼种子休眠机制的认识,为今后生产上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120天的变温层积中,华重楼去皮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效应水平,并且存在先合成后降解的规律.于层积第60天时,抑制活性达到强.抑制物主要通过抑制胚根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萌发的幼苗死亡.
作者:童凯;李昭玲;闫燊;唐勇斌;邓孟胜;姜美杰;田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获得独一味组培苗的方法.方法 以野生独一味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适宜野生独一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2.4-D 1.0mg/L+6-BA 2.0mg/L;适宜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5mg/L+ NAA 0.1mg/L.结论 通过研究组织培养中不同激素配比,获得了独一味组培苗,初步建立了独一味快繁技术.
作者:张珏;杨轶浠;王跃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