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帅;王永宏;田义新;盛吉明;田新新
随着中医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医英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四字词组作为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文章以Ilza Veith所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四字词组的结构及其翻译方法,发现Veith女士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医四字词组,这与近年来中医对外宣传以原语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延胡索混伪品的方法.方法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相似度计算及应用沃德法进行聚类分析,对延胡索混伪品进行微量快速鉴别.结果 在类间距大于58.0515时,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可有效鉴别延胡索与各种混伪品,与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结论 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和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快速,微量,可重复等优点,可实现延胡索及各混伪品的鉴别.
作者:毕晓黎;许灿新;李养学;陈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阳明经穴对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同一家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4例给予阳明经针刺治疗,1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Appel量表评分、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分析.结果 Appel量表评分比较,与治疗前(79.8±4.35)相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79.0±5.29)无明显差异(=1.000,P>0.05);治疗前后比较,胸锁乳突肌、脊旁肌的失神经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锁乳突肌、肢体肌、脊旁肌的时限波幅增宽增高、单纯相以及肢体肌的失神经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治疗前后MCV减慢条数以及SCV减慢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明经针刺在延缓ALS患者病程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肌电图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其近期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效.
作者:马腾;黄银兰;李玲;万明雨;曹丽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了人参果胶酸性组分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抗抑郁样行为.方法 强饲给予小鼠人参果胶酸性组分12天,通过开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社交干扰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抗抑郁样行为,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结果 人参果胶酸性组分具有抗抑郁样活性,该表观有效性伴随着小鼠海马组织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人参果胶酸性组分通过诱导小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上调进而增加神经元的存活,影响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作者:Hosenie Irshad;钱进军;张维宁;王春艳;鲁京欣;王文欣;陈嘉欣;查利晨;王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考察大黄枳实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溶剂提取法(乙酸乙酯、环己烷、正己烷)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单味药大黄、枳实及药对大黄枳实中鉴定的化学成分分别有1、16、17个,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56.79%、95.64%和88.08%.乙酸乙酯、环己烷、正己烷三种溶剂提取法鉴定大黄、枳实及大黄枳实药对的化合物种类分别有16、10、6种.结论 单味药大黄、枳实配伍前后化学成分有所变化,且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不尽相同,相比水蒸气蒸馏法得出的结果,溶剂提取法所检出的化合物的种类较少.
作者:麦蓝尹;韦真昕;庞婷;陈勇;谢臻;唐云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介绍在在国家级名老中医罗凌介教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出中医治疗黄疸的多个经验方.其中,尤以急肝二方、急肝三方和慢迁肝方的临床疗效为显著.并举验案二则以释经验.
作者:蔡媛媛;程亚伟;舒盼;杨永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获得独一味组培苗的方法.方法 以野生独一味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适宜野生独一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2.4-D 1.0mg/L+6-BA 2.0mg/L;适宜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5mg/L+ NAA 0.1mg/L.结论 通过研究组织培养中不同激素配比,获得了独一味组培苗,初步建立了独一味快繁技术.
作者:张珏;杨轶浠;王跃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是一部著名针灸学著作,记载诸多前世医家经验和作者临床实践体会,内容丰富.文章就书中有关灸法的学术特点,如厘证腧穴、活用灸法、针灸须药等,进行浅析.其在灸法的收录和运用方面体现了广泛性、实用性,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钊;潘思安;卢享君;李成文;常小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分析陈皮中3种黄酮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采集不同产地不同批次陈皮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测定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三成分的含量,结合偏小二乘法(PLS),建立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3个校正模型的建模效果均较好,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4、0.947、0.992,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281、0.055、0.013,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403、0.061、0.018;用验证集样品进行模型验证,平均预测回收率分别为100.040%、103.460%、99.340%.结论 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可用于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简便、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作者:陈美君;陈鸿平;丁龙;胡媛;潘欢欢;刘友平;李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属中医学“肾痹”之范畴,基本病机多认为是脾肾亏虚,湿瘀互结.盖肾虚则化气行水之功失司,而酿生湿浊;脾弱则健运水谷之职乏力而蕴生痰邪.由是,肥甘厚腻不能转化为气血精微,而酿生湿热痰浊,甚或损及筋脉关节,继而久病入络.法当健脾益肾、祛湿化浊、活血通络治疗.故我师常运用益肾泄浊方,获效良多.
作者:甘盼;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青翘产地初加工的佳方法.方法 烘干法考察了不同恒温不同烘干时长以及变温烘干对青翘药材的质量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蒸的时间、加热量、样品厚度对青翘质量的影响;煮的时间、加热量、加水倍数对青翘药材的质量影响.结果 佳加工方法为:蒸15 min,大火加热,样品厚度5 cm.结论 该加工方法可行,操作简便,药材的品质较好,且较经济,为连翘的规范化生产产地初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铭;贾东升;谢晓亮;刘灵娣;温春秀;边建波;田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情志护理结合金匮肾气丸对创伤后应激障碍SD孕鼠产仔数及仔鼠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程长时应激法,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观察孕鼠每胎产仔数及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仔鼠焦虑行为.结果 金匮肾气丸结合情志护理能显著提高创伤后应激障碍SD孕鼠的产仔数(P<0.01),改善应激条件下仔鼠焦虑行为的变化(P<0.01).结论 中药金匮肾气丸结合情志护理可通过对仔鼠焦虑行为的调节,有效地改善仔鼠恐惧应激反应.
作者:张先庚;曹冰;曹俊;刘爽;谢汶倚;龙芋君;王红艳;张辉;蒋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临床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寻求相关类证的现代医学支持.方法 对多中心搜集到的650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在通过前期聚类分析得出四类相关类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各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第2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及第四类证候的血浆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1类证候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第3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2类证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2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PT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TBIL、DBIL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4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多数实验室指标均能在不同的侧面反映其证候特征.
作者:郑保平;姚乃礼;陶夏平;刘震;陈兰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于寄主植物差异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生物学特征及寄主多样性、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苏本伟;朱开昕;裴河欢;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如意金黄散对局部皮肤TNF-α,IL-1及IL-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该方的药效机制.方法 选择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如意金黄散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干预7天后取部分疮疡皮肤组织检测各组TNF-α、IL-1及IL-8光密度值.结果 如意金黄散组大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1及IL-8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如意金黄散在炎症反应时可以有效下调TNF-α及IL-1、IL-8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并且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此机制作用实现的.
作者:张远哲;沈涛;朱晓燕;黎豫川;董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薏苡仁油对人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评估薏苡仁油在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 以A549肺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进行干预.TGF-β1刺激48 h后,应用圆形度定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分析细胞表面上皮特征性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特征性蛋白α-SMA、FN和Collagen Ⅰ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TGF-β1组圆形度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FN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和Collagen Ⅰ表达升高,MMP-9和TIMP-1的分泌量增加,但均无显著性(P>0.05).与TGF-β1组比较,高剂量组E-cad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剂量组Collagen Ⅰ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TIMP-1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其它未显示出显著性的影响(P>0.05).结论 薏苡仁油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
作者:沈俊岭;李建生;余海滨;任周新;罗珊;李俊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华重楼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难以破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温层积处理可以促进华重楼种子休眠顺利解除,进而促进种子及早萌发.该研究通过观测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的作用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试图进一步加深对华重楼种子休眠机制的认识,为今后生产上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120天的变温层积中,华重楼去皮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效应水平,并且存在先合成后降解的规律.于层积第60天时,抑制活性达到强.抑制物主要通过抑制胚根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萌发的幼苗死亡.
作者:童凯;李昭玲;闫燊;唐勇斌;邓孟胜;姜美杰;田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清脑益髓调督法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途径,丰富脑梗死病机研究及针刺干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电针Ⅰ组(清脑益髓调督组)和电针Ⅱ组(普通电针组).相应实验处理后,采用RT-PCR检测ephrinB2 mRNA的表达率.结果 各组大鼠ephrinB2 mRNA表达率的比较:假手术组各时相上呈弱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表达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d、7d组优于1d组(P<0.05),14d组明显优于1d组及假手术组(P<0.01),7d组表达高于3d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电针组,3d、7d、14d组明显优于1d组(P<0.05),以7d组为显著(P<0.01),7d组与14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脑益髓调督组,7d、14d组优于1d组(P<0.05),治疗3d组明显优于其他三个时相,并且优于普通电针组(P<0.01),7d组与14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早期采用清脑益髓调督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phrinB2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毛细血管新生、缺血区周围组织灌流和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蔡金;唐朝政;朱广旗;陶奕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EGF、EGF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分组,通过HE染色观察并检测大鼠支气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EGF、EGFR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模型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数值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则介于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对照组之间,且这四组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对照组的E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EGF表达量低,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仅发现哮喘模型对照组EGFR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味地黄颗粒可通过下调EGF、EGFR的表达量以拮抗气道重塑.
作者:陈晶;梁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中医临床纵向数据进行合理、正确地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纵向数据分析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至少可以提供三个信息:①分组干预后的测量有无差异?②不同干预时间点的测量有无差异?③分组和干预时间点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系统了解纵向数据分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对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选择适宜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不无裨益.
作者:杨联河;牛乐;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