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玲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治疗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方法 80例AP中,给予益生菌治疗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0例],未给予益生菌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MAP32例,SAP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MAP,益生菌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SAP,益生菌治疗组的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霉菌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能有效缓解AP尤其是SAP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头颅半约束非撞击旋转暴力致猫脑弥漫性轴突损伤(DAI)的病理变化及其分布,探讨DAI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头颅半约束非撞击性旋转暴力致伤猫脑DAI模型,光镜下观察损伤轴突的病理变化及分布,NF68免疫组化染色和定位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病理变化.结果 肿胀轴突和轴突球对NF68免疫组化强阳性反应,呈长梭形或腊肠状,典型的轴突球呈逗点状或蝌蚪状,主要分布在中脑、小脑脚、基底节区后分,而胼胝体区、灰白质交界区少有肿胀轴突和轴突球,电镜下肿胀轴突和轴突球髓鞘板分层与轴突膜分离,神经细丝排列紊乱,灶性溶解.结论 轴突肿胀和轴突球是DAI中非断离性轴突损伤的基本病理特征,猫脑损伤轴突分布与人类DAI有差异,DAI的临床表现与损伤轴突的分布密切相关.
作者:陈革;惠国桢;周建宏;冯淑静;李成万;卢咏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腹联合断流术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腹联合断流术(A组)和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治疗,每组15例,通过术中门静脉测压、术后上消化道钡餐复查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无明显变化.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显著改善和无改善的比率A组分别为66.67%、33.33%和0,B组分别为40%、46.67%和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0%.术后随访,A、B组患者无、轻、中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比例分别为28.57%和7.69%、53.33%和30.77%、14.29%和46.15%、0 和15.39%;出血复发率、病死率分别是7.14%和23.08%、14.29%和15.38%.结论 经腹联合断流术比门奇静脉断流术断流更为彻底,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的概率明显降低.
作者:吴铎;姚纯;江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儿童与成人肺炎支原体(mycopalasma,MP)感染患者逐渐增多.临床上,通常将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的检出作为早期诊疗的依据,MP-IgG抗体为继往感染的指标.我们发现成人与儿童的MP抗体表达存在差异,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昭华;徐红星;赵星;石冬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动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对45例临床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进行组织活检.结果 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自动活检枪穿刺取材成功率为100%,组织病理确诊率为97.8%,并发症极少.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诊断率高,安全实用,是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其霞;操乐杰;李美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是否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疼痛是否有效.方法 将36例择期LC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在全麻诱导后消毒铺巾时静脉缓慢推注曲马多2.5 mg/kg,术后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关闭腹腔时静脉缓慢推注曲马多2.5 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手术结束后2.4、8、24 h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术前应用曲马多2.5 mg/kg比手术结束时应用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起到超前镇痛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长效中枢性镇痛方法.结论 曲马多术前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范昀;鄂勇;赵建华;方志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疗效.方法 10例膀胱肿瘤全膀胱切除术后6例行回肠膀胱术(Bricker pouch),4例行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改良Indiana pouch).结果 Bricker pouch术的6例中,1例术后第7天死于急性重症肝炎,1例皮肤造口狭窄,1例集尿器有时漏尿;行改良Indiand pouch的4例中,仅1例导尿困难.3年生存率Bricker pouch为85%,改良Indiana pouch 4例均存活.结论 Bricker pouch简单易行,手术并发症低;改良Indiana pouch较复杂,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侯建华;缪惠东;陆福年;程印玺;顾红星;葛劲超;方品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手足软组织缺损时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游离的股前外侧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半皮瓣置于手或足部的功能区,半筋膜瓣置于非功能区,成活后7~10 d行半筋膜瓣肉芽重塑,植皮覆盖创面,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2例,移植半筋膜瓣半皮瓣面积大12 cm×24cm,小9 cm×15 cm.结果 6例吻合血管的半筋膜瓣半皮瓣全部成活,半筋膜瓣重塑后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受区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的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外形、功能好,无须去脂整形,且供区损伤小.
作者:杨惠光;俞俊兴;秦军;李向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经放化疗失败或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 口服,每天1次,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 29例NSCLC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2例(6.8%),部分缓解(PR)8例(27.5%),稳定(SD)8例(27.5%),进展(PD)11例(37.9%).有效率为38.6%.疾病控制率为66.1%.常见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放化疗失败或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作者:王彬;时建明;姜洪心;杨辉;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金血康对兔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兔分成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和黄金血康治疗组(高剂量和低剂量两组),分别喂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黄金血康.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用相同方法 损伤兔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第4周后治疗组加喂黄金血康.分别于实验前,实验第4、8、12周进行兔静脉采血后,测定血清TC、TG、HDL-C、apoAI、apoB的水平;在第12周后,取兔腹主动脉,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病理结构.结果 用高脂饲料喂养动脉内膜受损伤的兔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TC、TG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第8周开始兔血清TC、TG、apoB降低(P<0.05或<0.01),第12周后HDL-C、apoAI升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黄金血康治疗组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增生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黄金血康对高脂血症兔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具有抗AS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作者:何杨;张威;赵益明;沈文红;阮长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索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髌骨横行骨折,其中11例行索钉治疗,17例行张力带钢丝治疗,分别在术后2、4、8周比较两组膝关节屈曲度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在术后半年比较两组患膝屈曲丢失度数、Bostman临床评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索钉组术后2、4、8周患膝屈曲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张力带钢丝组(均P<0.01),临床愈合时间索钉组和张力带钢丝组明显短于张力带钢丝组(P<0.05),术后半年患膝屈曲活动度较健侧丢失度数显著优于张力带钢丝组(P<0.01).索钉组和张力带钢丝组术后半年Bostman标准评分结果 为优分别占80%和41.2%.结论 索钉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固定确切,并发症少,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骨愈合时间短,患膝功能丢失少.
作者:付胜良;于方;俞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化学修饰酶法分别测定79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及68例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结直肠腺瘤组、远侧结肠腺瘤组的血清TG水平分别为(1.70±1.08)mmol/L、(1.91±1.20)mmol/L,均高于对照组及近侧结肠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侧结肠腺瘤组的血清HDL-C水平为(1.16±0.27)mmol/L,低于近侧结直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结直肠腺瘤组的血清TG水平为(1.84±1.17)m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1.41±0.8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TC、LDL-C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患者TG水平较高,尤其是远侧结肠及男性患者;HDL-C水平较高者结肠腺瘤的发病率较低.
作者:陈易;徐华;汤金海;苏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系RD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将人工合成的TGF-β1 ASON转染RD细胞,阻碍内源性TGF-β1/Smad信号的转导,以未转染的RD细胞组作对照.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D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MTT)检测RD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转染4 d后RD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较转入2 d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合成期(S期)细胞减少.结论 TGF-β1 ASON可有效阻碍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RD细胞退出细胞周期,并抑制RD细胞增殖.
作者:王守立;李世刚;顾永平;姚辉华;秦正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治疗膀胱肿瘤25例.术后定期行丝裂霉素20mg膀胱腔内灌注化疗.随访3~1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无水中毒发生,无闭孔反射;术后恢复快,近期无复发.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李建国;浦金贤;何颂鲁;田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b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干预后子宫肌瘤细胞bcl-2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进行子宫肌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加入浓度为0.1、10、1000 ng/ml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后,均上调子宫肌瘤细胞内bel-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可增加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bel.2基因的表达.
作者:倪一青;孔娜;韩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醒脑静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每次0.2ml/k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28例),仅予常规治疗.两组均以7~10 d为1个疗程.结果 醒脑静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温下降、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肢瘫恢复及锥体束征消失所需时间,醒脑静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李莺;谢敏慧;顾凤珍;华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胰腺癌CaPan-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aPan-1细胞暴露于浓度分别为1、5、10、15 μmol/ml的吉西他滨10μl中,RT-PCR法检测细胞中PUMA、bax、bcl-2和c-myc mRNA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吉西他滨促进CaPan-1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药物处理的细胞凋亡伴有PUMA mRNA和c-mye mRNA上调,而bcl-2 mRNA和bax 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 吉西他滨通过促进体外CaPan-1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其诱导凋亡与表达上调的PUMA和c-myc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克君;李德春;赵志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多因素影响机制.方法 从SAH患者颈内静脉中抽取血样,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标志物、凝血因子、炎症介质及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白介素-6(IL-6)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SAH后3 d内浓度开始升高,并持续到第14天;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浓度在SAH后9 d内明显升高;可溶性血栓调节素(sTM)浓度在SAH后4~9 d有短暂升高.在SAH后4~9 d时,有症状性CVS患者的PAI-1、sTM、TAT、IL-6、PAF和ICAM-1等物质的浓度明显高于无症状性CVS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AH后CVS的发生和发展是受痉挛血管周围的血液刺激启动的,可能由包括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介质释放、血液的高凝状态及血管黏附分子的表达上调等众多因素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则可能是其中不可避免的病理过程.
作者:崔岗;王中;李金泉;卞杰勇;孙雪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法分别测定78例心功能不全(Ⅱ-Ⅳ级)患者与23例对照组的血浆B型尿钠肽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全不同分级间BN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成直线正相关,与射血分数成直线负相关.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有助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且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玮;高松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c-myc、cyclin D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6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组织中hTERT和c-myc、cyclinD1基因的表达;6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并对检测结果 与随访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6例胶质瘤中,30例表达hTERT,阳性率为53.6%;33例表达c-myc基因,阳性率为58.9%;32例表达cyclin D1基因,阳性率为57.1%.正常脑组织不表达hTERT、c-mye、cyclin D1.随着胶质瘤分级的升高,hTERT和c-my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强(P<0.05).hTERT与c-myc、cyclin D1基因的表达两两成正相关关系(P<0.05),三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生存时间成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hTERT、c-myc、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与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变和过度增殖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东林;朱建建;邵伟伟;曹晓蕾;施公胜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