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军
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能干扰多项尿液干化学的检测.我们探讨了多大浓度的维生素C对尿亚硝酸盐试验的影响大,如何避免维生素C对尿亚硝酸盐试验的干扰,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毛菊珍;张莹;许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时间因素对电离辐射后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ataxia telangiectasia, AT)综合征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细胞 (AT5BIVA)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 GM细胞(GM0639)为对照,细胞经5 Gy(剂量率1.0 Gy/min) 60Co 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2、24、48、72 h,应用RT-PCR法,观察AT细胞、ATM+-AT细胞和GM细胞的hTER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T细胞hTER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ATM+-AT细胞和GM细胞(P<0.05),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离辐射能诱导细胞hTERT mRNA的持续表达;ATM能下调AT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
作者:盛方军;曹建平;朱巍;朱财英;冯爽;宋建元;李翀;樊赛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99mTc-HL91乏氧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1例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和10例对照者行99mTc-HL91乏氧显像,患者在注射99mTc-HL91后2 h行断层显像,对显像阳性患者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勾画肿瘤(T)与对侧相应部位(N),计算T/N比值.结果 99mTc-HL91乏氧显像肺部病灶显影灵敏度为85.7% (18/21),特异性为90.0%(9/10),准确度为87.1% (27/31);淋巴结显影灵敏度64.7% (11/17).10例对照者肺部显像中1例炎症伴肺不张为阳性,余均为阴性.随访好转组与死亡组99mTc-HL91显像肺部病灶T/N比值分别为2.07±0.53与3.14±0.76(t=2.52,P<0.05).结论 99mTc-HL91乏氧显像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振欣;章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在体外常氧条件下,LPS的刺激是否影响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Balb/c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并分组进行体外培养,刺激组给予LPS、对照组给予PBS并作用10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HIF-1α、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组HIF-1α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但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且VEGF基因表达上调(均P<0.01).结论 常氧条件下,LPS刺激下的巨噬细胞可以在转录后水平上调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可通过上调靶基因VEGF的表达参与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程羽青;谢可鸣;谢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评价CT导引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B组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0~300 d(平均200 d),结果A组优18例,良6例,可7例,差7例;B组优26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A组75%,B组93.75%.提示CT导引下行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小侵入、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而采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在安全有效、不增加患者痛苦、不影响患者恢复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疗效、扩大适应证.
作者:阮振华;缪秀华;杨小林;吕艳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机选择398例危重患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B组采用微泵或输液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每组均分为3个亚组(A1、A2、A3和B1、B2、B3):1组血糖控制在4~6 mmol/L,2组血糖控制在6.1~8.9 mmol/L,3组血糖控制在9~11 mmol/L.观察6个亚组的病死率、住院时间、需肾脏替代治疗的例数、需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例数、抗菌药使用时间超过2周的例数等指标.结果 A、B两组中第1、2亚组上述指标均较第3亚组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而各1、2亚组上述指标在组间和组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第1亚组明显高于第2亚组,且A组较B组更甚(A组P<0.01,B组P<0.05).提示采用微泵或输液泵持续输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6.1~8.9 mmol/L可缩短住院时间,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许磊;惠小平;李文放;杨兴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健择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将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26例.化疗组予健择1000 mg/m2第1、8天30 min静滴,顺铂75 mg/m2第1天静滴,21 d为1个周期;中药加化疗组于化疗前3 d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 GS 50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3周,两个周期后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近期有效率为46.15%和42.31%,中药加化疗组的Karnorfsky评分增加9例,单纯化疗组增加3例,中药加化疗组体重明显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和贫血发生率明显较单纯化疗组低.结论 生脉注射液能提高健择加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
作者:王蓉;王振欣;王庆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分析382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特点和分娩方式.其中多胎妊娠7例(1.8%);58例经产妇中,21例(35.3%)为ICP复发;有发病时间记录的378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孕周为33.1周,孕晚期发病有346例(91.5 %);371例(97.3 %)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中主要以血甘胆酸(CG)显著升高为主,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也有升高,但大多为轻、中度升高.轻度组剖宫产132例(47.9%),新生儿窒息11例(3.8%),围产儿死亡0例(0.0%),明显低于重度组的104例(97.2%)、14例(13.1%)、3例(2.8%).提示ICP 具有复发性,多胎妊娠孕妇更易发病,瘙痒常是ICP 显著而且首发的症状.测定CG含量是早期诊断ICP患者灵敏的方法,肝脏转氨酶升高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少数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不典型,对此要引起警惕.根据ICP患者病情的轻重进行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助于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高爱华;钱志红;凌莉;徐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 探针技术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技术,检测21例MDS患者的SLC7A5基因表达情况,并以IDA、ITP、增贫及其他贫血19例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SLC7A5基因的表达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非常方便、快捷、准确的方法.
作者:祁小飞;陈子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比较靶控输注 (TCI) 异丙酚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两种方法用于前列腺光汽化术(PVP)中的效果,将40例择期行前列腺PVP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CI组(T组)(n=20): 静脉给药芬太尼2.0~3.0 μg/kg, 异丙酚TCI,诱导时效应部位浓度设定为3 μg/ml, 术中维持为1.5~2.0 μg/ml;CSEA组(C组)(n=20):于患者L3、4处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5 ml,术中监测SBP、DBP、HR、SpO2、Glu等指标.结果:T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SpO2明显下降,但术中能保持平稳,麻醉并发症较少;C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示CSEA和异丙酚TCI都适用于前列腺PVP术,且CS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
作者:曹建方;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移植性H22肝癌模型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9~18 d,以10%水合氯醛(0.4 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切片,bax、bcl-2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25I治疗组所有小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直径0.44 cm(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常规中RBC、plt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HGB、WBC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病理检查治疗组残存肿瘤细胞呈岛状分布,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肿瘤中央呈大片凝固性坏死,周围广泛纤维化,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肿瘤细胞丰富,生长旺盛,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内可见脱落转移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治疗组bax表达增加平均为18.51%(与对照组比较,P<0.05),bcl-2表达减少平均为4.94%(与对照组比较,P<0.05);FCM示治疗12、18 d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13%、20.92%(与对照组比较,P<0.05),G0/G1期比例分别为37.41%、51.01%(与对照组比较,P<0.05),出现G1期阻滞.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出现G1期阻滞,抑制肿瘤增殖,疗效确切.
作者:程宝兴;吴浩荣;刘增礼;张志勇;陈伟;孙亦晖;王浩炜;陶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中脑钠肽(BNP)浓度对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级,均检测BNP,同时收集Ⅲ级、Ⅳ级患者30 d内死亡者及存活者例数.结果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各级患者BNP逐渐升高(P<0.001);且在Ⅲ级、Ⅳ级患者中,30 d内死亡者相对于存活者BNP值更低(P<0.001).结论 BNP对心力衰竭的危险程度及终末期心衰短期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作者:陈炼;朱伟达;楼丽娜;沈菁原;倪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2年至2005年间共分娩6983例,其中胎盘早剥45例,发病率0.6%.现分析如下.
作者:沈定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正常人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细胞的表型变化、增殖活性及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IFN-γ、IL-2、抗CD3单抗联合诱导CIK细胞,观察CIK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其细胞表型变化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其体外的细胞毒活性,用肺腺癌细胞株A549建立裸鼠肺癌模型观察其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结果 培养21 d内,CIK细胞增殖(19.7±4.2)倍;CD3+ CD56+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第14天时达(26.3±3.6)%;体外实验表明CIK细胞对A549细胞有明显细胞毒活性,效靶比为20:1时杀伤率为(55.4±6.2)%.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可有效抑制裸鼠皮下肺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高效的免疫效应细胞,能够显著抑制体内外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为肺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新静;黄建安;朱一蓓;胡玉敏;闫廷赞;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40岁.8年前因流行性出血热在我院治疗,后因经济拮据未愈出院.出院后未继续积极治疗,出院约3周左右逐渐出现头晕、乏力、虚脱甚至休克症状,反复发作,静滴葡萄糖液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作者:刘鸿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兔慢性心力衰竭(CHF)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衰组(HF组)和厄贝沙坦组(I组).3组在12周后分别观察心衰指标和左房内径(LAD)及左心房细胞的膜电容大小.结果 HF组与I组12周心脏重量/体重(HW/BW)、肝脏湿重/体重、肺湿重/体重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高于S组,射血分数(EF)较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组肺湿重/体重、LVEDD、LVESD小于HF组,I组EF值较HF组升高.HF组和I组心房肌细胞膜电容和左心房内径均大于S组(均P<0.01).I组左心房内径小于HF组(P<0.01),心房肌细胞膜电容小于HF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对心衰心房的重构有抑制作用.
作者:罗骏;杨向军;李红霞;蒋彬;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采用双线双报制度,对常州市2001年至2004年间每年围产儿的死亡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进一步减少围产儿死亡提供对策.结果:4年来常州市围产儿死亡率依次为9.26‰、6.50‰、4.25‰、5.37‰,总体呈下降趋势,前三位死因分别为畸形、脐带因素及早产低体重儿,其中畸形是历年来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提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采取三级干预措施,降低围产期畸形儿的发生率,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同时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
作者:江华;陈丽;钱琴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系统(INH-ACT-FS)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体重指数、不孕年限相仿的单纯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对照组月经第3天血清INHB、ACTA、FS水平;同法测定研究组服用克罗米芬(CC)前后(月经第3、10天)血清中INHB、ACTA、FS的水平,并用B超跟踪监测排卵情况,根据有无排卵再将研究组分成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组及不良组,分析比较各激素水平与卵巢功能的关联性.结果 ⑴研究组第3天INHB(d3INHB)和FS(d3FS)均高于对照组(180.2±89.5 pg/ml较128±47 pg/ml;1010±475.44 pg/ml较684±434 pg/ml),而d3ACTA低于对照组(2561±605 pg/ml较2973±360 pg/ml )(均P<0.05).⑵研究组中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组,其d3INHB 、d10INHB显著高于卵巢储备功能不良组(195.41±94.09 pg/ml较119.11±49.83 pg/ml,P<0.05)(351.91±155.99 pg/ml较148.38±91.53 pg/ml,P<0.001),而前者的d3ACTA和d10LH均明显低于后者(1950.95±1778.16 pg/ml较3968.75±2288.53 pg/ml,P<0.05)(8.92±3.16 mIU/ml较11.83±3.73 mIU/ml,P<0.05).结论 INH-ACT-FS系统的功能失调参与了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生,该系统的功能状态也直接反应了卵巢的储备功能;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患者,服用CC后可改善INH-ACT-FS的调节功能,从而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作者:周卫琴;沈宗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并临床验证乳腺癌腋窝及锁骨下逆行淋巴结清扫法的临床可行性;同时探索保乳手术的实施策略.方法 对78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42例施行保乳手术,36例施行改良根治术)采用逆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清扫法进行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结果 78例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29个月,未见1例复发和转移,也未发现上肢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结论 逆行腋淋巴结清扫法,对各组淋巴结显露清晰,能全面掌握区域淋巴结状况,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保留胸肌或保乳的乳腺癌手术.
作者:何山;张志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脂联素水平及罗格列酮干预的效果.方法 20名正常对照和28例确诊为IGT的个体进入研究.所有IGT患者均服用罗格列酮4 mg,每日1次,共用3个月.服药前及服用3个月、12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联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与OGTT同步测定的胰岛素(Ins 0分、120分),并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统计分析正常对照与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脂联素的水平差异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治疗前后IMT的相关性.结果 IGT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70±4.93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3.26 mg/L)(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水平从8.70±4.93 mg/L显著升高到13.50±8.30 mg/L(P<0.05).体重指数、TG、胰岛素抵抗指数和IMT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为显著的因素.结论 罗格列酮除了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外,还能升高脂联素,改善动脉硬化.
作者:洪侃;郁志明;宫玲玲;薛一峰;袁庆芳;石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