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瑛;魏兴;谢红
按日本乳癌学会<保乳疗法指南(1999))筛选早期乳腺癌22例,严格按照儿玉法进行保乳根治术,并配套进行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22例术后残乳都保留了较满意的外观和较好的生活质量.22例均在随访中,无1例复发和转移.认为保乳手术辅以放疗等综合治疗,疗效并不比传统的破坏性大的手术逊色,且由于保住了作为女性重要特征器官的乳房,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有非常显著的正性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山;曹苇;高敏;张志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20例ASAⅠ~Ⅱ级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连续恒定镇痛,随机分为吗啡组(M)、曲马多组(T)、芬太尼组(F)3组,每组40例,观察患者48 h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VAS评分M、T组<F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M组>T、F组(P<0.05);皮肤瘙痒的发生率T组<M、F组(P<0.05).提示曲马多组配方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潘守俊;魏兴;谢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以艾素联合铂类药佐以中药经验方治疗难治性卵巢癌12例,并与以往采用CAP或CP方案配合中药治疗的11例比较.结果有效率(CR+PR)前者(83%)较后者(63%)显著提高(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2和6/11)和2年(分别为7/12和7/11)、5年(分别为2/12和2/11)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艾素分为3周给药,可大大减少其副反应.认为艾素联合铂类药佐以中药经验方治疗难治性卵巢癌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作者:曾芹;高国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Richards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不使用C臂X线机监视进行该手术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改进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用出生1~3 d的新生大鼠,取脑用刀片剁碎和吸管吹打的机械分离法代替酶消化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用机械分离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的获得率较高,并培养出较多的神经球,还能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该方法简便,能得到较多的神经球,细胞获得率也较高.
作者:龚珊;单立冬;郭试瑜;久光 正;蒋星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方法,并进行生物学活性观察.方法穿刺抽取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5 m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MSCs,体外贴壁培养、扩增、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各代细胞形态、数量生长情况,描绘生长曲线.第2代细胞用矿化液连续培养后,进行ALP及矿化结节染色.结果体外成功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传代的方法,能够连续传至8~9代;矿化液培养的细胞ALP及矿化结节染色阳性.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特性,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张希峰;王晓东;张亚;杨金华;张永良;李强;刘新辉;李明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OX-2、bcl-2和PCNA与前列腺癌(PCa)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70例PCa标本中COX-2、bcl-2的表达.结果BPH和P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1.43%,PCa组织的COX-2、bcl-2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5),且在PCa组织中COX-2、bcl-2和PCNA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上调,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bcl-2、PCNA在PCa中的表达与COX-2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与PCa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在PCa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丁翔;严春寅;温端改;侯建全;浦金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改进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获得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方法以12只太湖梅山猪为实验对象,以230次/min的频率右心室快速起搏4周后,改用190次/min的频率维持右心室起搏4周.结果230次/min快速起搏4周后,所有实验动物均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衰的表现;心超显示心室壁变薄,EF、CO明显下降;心导管结果示肺动脉压、右房压、肺动脉楔压升高而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动脉压降低;在以190次/min维持4周后,上述参数仍保持稳定.结论改进的快速右心室起搏诱导的心衰模型是稳定、持久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
作者:焦鹏;沈振亚;惠杰;杨俊华;孟自立;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刘鸿程;张卫民;李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放疗)的相关设备/人员配置、工作量、资本投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情况.方法苏州市区范围内有关医院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作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苏州市区有3所医院共配备有直线加速器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1台、模拟定位机2台.共有放疗医师19人、技术员9人、物理剂量人员2人、维护工程师3人、护士19人.全部放疗设备的固定资本总投入1967.5万元,年运行成本为334.5万元,年收治患者总数1216例.结论按苏州市区居民人数210万人和恶性肿瘤的年新发病例数3500例计算,目前苏州市区主要存在放疗资源和放射物理人员缺乏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运行成本的管理,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朱雅群;王蓓;季永领;田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的同时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志;俞弘颀;陈齐峰;孙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时有发生.曾有报道数例毒鼠强中毒后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兴奋烦躁及昏迷等症状[1],但尚无毒鼠强中毒死亡后出现口、鼻腔出血的报道.笔者曾遇到1例毒鼠强中毒死亡后出现口、鼻腔出血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明华;许长青;卞士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AP不同病程、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的血小板计数变化的特点.结果AP发病第1天中有49%的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比例随后逐渐下降(r=-0.85);平均血小板计数在起病的前2周内呈上升趋势(r=0.96),且不同发病天数间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病程中后期,部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300×109/L,其比例随病程时间延长而升高(r=0.83);上述变化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但≥60岁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者(P<0.05).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发病前3天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57%)明显多于轻症AP患者(19%,P<0.001),病程中血小板计数>300×109/L的比例(29%)也明显多于轻症患者(7%,P<0.001).如以发病后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标准预测SAP,其敏感性59%,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51%,阴性预测值85%.结论AP发病时血小板计数有下降趋势,随着病程延长,血小板计数有增高趋势,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预测SAP有较高的特异性.
作者:袁苏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在体外原核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纤维连接蛋白样片段,制备抗MMP-2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体外掊养EA hy926内皮细胞,收集细胞后抽提总RNA,利用所合成引物经RT-PCR获得纤维连接蛋白样片段cDNA,与PET20b(+)表达载体重组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us,挑选阳性克隆后,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蛋白经次氮基三乙酸镍琼脂糖(Ni-NTA agarose)柱纯化浓缩后免疫Balb/c小鼠,尾静脉加强后取脾细胞融合,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制备腹水.结果原核表达MMP-2纤维连接蛋白样片段大小为21 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25%,经Ni-NTA agarose柱纯化后,获得了部分纯化的蛋白.小鼠脾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后筛选获得1株单克隆抗体.结论抗MMP-2特异性抗体的获得为MMP-2测定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为进一步研究MMP-2的功能及探讨MMP-2在实体瘤及血液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晓慧;蒋菊香;董宁征;沈飞;阮长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国产聚乙烯醇树酯(PVA)植入家兔背部肌肉后的不同时间材料周围的组织反应情况.方法大耳家白兔10只,在其脊柱一侧背部植入国产PVA,另一侧植入进口PVA,观察术后1、4、12、26、52周材料周围的组织反应情况.结果肉眼观察植入部位无皮下和肌肉组织异常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国家规定的组织反应程度指标.结论国产PVA的组织相容性良好.
作者:张宏文;倪才方;冷德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级别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进行采样,经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2 h时术中控制开门次数和人员流动数与未控制组相比,空气中菌落数均有明显差异,经控制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P<0.001);且手术开始后2 h时空气菌落数均比手术开始后30 min时低(P<0.05).认为手术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学习和认识亟待提高,防止其他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参观人员必须更换清洁的洗手衣裤,以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王莉;钟建华;杜美兰;蒋芳琴;秦长渝;吴晨虹;盛亚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胸腔镜配合胸膜固定术治疗43例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并通过胸腔镜同时获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3例患者均获病理确诊,其中甲状腺癌2例,结肠癌4例,乳腺癌6例,胸膜间皮瘤3例,肺癌28例;经胸膜固定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100%.2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无手术死亡.随访1~2个月无大量胸腔积液复发,无死亡.提示胸腔镜是一种微创、有效、实用的诊治方法,配合胸膜固定术治疗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志祯;钱永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34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Ⅲ°患者分别采用A0 Synthes公司提供的锁骨钩钢板及威联德公司提供的Wolter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除1例外,所有患者均获复位,功能满意,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认为两种锁骨钩钢板均能满意治疗TossyⅢ°新鲜肩锁关节脱位,但AO锁骨钩钢板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创伤小.
作者:朱晓宇;杨惠林;杨同其;徐耀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偏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高,肺功能较差;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1年生存率相似(胸腔镜组95%,肺叶切除组91%),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胸腔镜组65%,肺叶切除组70%,P<0.05).提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早期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耐受,仍应首选肺叶切除术.
作者:李厚怀;沈振亚;许栋生;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周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探讨更好的甘露醇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ICP<30 mm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每次用125、250 ml的20%甘露醇治疗1 d,总的剂量不变.同时应用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rScO2、ICP,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rScO2开始变化、出现峰值的时间都较ICP早.ICP<25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25 mmHg<ICP<30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维持<20 mmHg、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结论ICP<30 mmHg时,125 ml剂量的甘露醇多次使用能够更好地缓解脑水肿.rScO2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比ICP更能反映颅脑外伤后脑灌注、脑缺血缺氧等代谢状况的变化.
作者:金科;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观测比较正常室壁心肌和梗死缺血心肌的运动变化,评估DTI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22例(前间壁梗死14例,下后壁梗死8例),健康人48人(对照组),于ap4cv、ap2cv、alax、pslax和pssax各切面,应用DTI观察正常室壁心肌与梗死缺血心肌运动的色彩变化及其DTI频谱曲线形态,并按左室壁16节段测量各室壁节段心肌运动曲线的速度指标(Sm、Em、MVG、MVGe).对DTI与二维(2D)超声检测梗死缺血心肌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正常室壁心肌运动色彩均匀、鲜亮;梗死缺血心肌运动色彩较暗,频谱曲线S波较之正常低矮或紊乱.(2)DTI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2D超声(前壁梗死组:43%vs 25%;下壁梗死组:38%vs 23%,均P<0.01).结论DTI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优于2D超声.
作者:沈斌;吾柏铭;余荣水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