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峰;王晓东;张亚;杨金华;张永良;李强;刘新辉;李明忠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AP不同病程、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的血小板计数变化的特点.结果AP发病第1天中有49%的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比例随后逐渐下降(r=-0.85);平均血小板计数在起病的前2周内呈上升趋势(r=0.96),且不同发病天数间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病程中后期,部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300×109/L,其比例随病程时间延长而升高(r=0.83);上述变化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但≥60岁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者(P<0.05).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发病前3天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57%)明显多于轻症AP患者(19%,P<0.001),病程中血小板计数>300×109/L的比例(29%)也明显多于轻症患者(7%,P<0.001).如以发病后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标准预测SAP,其敏感性59%,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51%,阴性预测值85%.结论AP发病时血小板计数有下降趋势,随着病程延长,血小板计数有增高趋势,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预测SAP有较高的特异性.
作者:袁苏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改进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用出生1~3 d的新生大鼠,取脑用刀片剁碎和吸管吹打的机械分离法代替酶消化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用机械分离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的获得率较高,并培养出较多的神经球,还能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该方法简便,能得到较多的神经球,细胞获得率也较高.
作者:龚珊;单立冬;郭试瑜;久光 正;蒋星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探讨更好的甘露醇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ICP<30 mm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每次用125、250 ml的20%甘露醇治疗1 d,总的剂量不变.同时应用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rScO2、ICP,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rScO2开始变化、出现峰值的时间都较ICP早.ICP<25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25 mmHg<ICP<30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维持<20 mmHg、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结论ICP<30 mmHg时,125 ml剂量的甘露醇多次使用能够更好地缓解脑水肿.rScO2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比ICP更能反映颅脑外伤后脑灌注、脑缺血缺氧等代谢状况的变化.
作者:金科;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恩丹西酮是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5-HT3受体拮抗剂.笔者选择我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6例,观察恩丹西酮在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对抑制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副作用,并与胃复安进行对照.
作者:钱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胸腔镜配合胸膜固定术治疗43例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并通过胸腔镜同时获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3例患者均获病理确诊,其中甲状腺癌2例,结肠癌4例,乳腺癌6例,胸膜间皮瘤3例,肺癌28例;经胸膜固定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100%.2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无手术死亡.随访1~2个月无大量胸腔积液复发,无死亡.提示胸腔镜是一种微创、有效、实用的诊治方法,配合胸膜固定术治疗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志祯;钱永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15例需椎板减压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硬膜囊压迫后,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后路脊柱融合.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行X线摄片、CT、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钛网被自体骨固定,位置良好,椎体稳定,硬膜外无明显疤痕压迫.提示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后路融合有利于维持手术效果,减少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丁文鸽;华锦明;瞿玉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克隆人AC133-2全长基因,构建PGEZ-Tem-AC133-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分段克隆的方法,通过聚合链式反应从胎肝文库中克隆AC133-2,并构建AC133-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AC133-2全长基因并构建PGEZ-Term-ACl33-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论AC133-2全长基因克隆及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成功,为构建AC133-2转基因细胞和制备抗人AC133-2单克隆抗体和研究AC133-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者:王明元;居颂光;居颂文;狄文英;周晓华;薛群;曲静;方振羊;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分析92例初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因素.结果:男性患儿占大多数为66例(71.7%),婴幼儿为主59例(64.1%),秋冬季易发病为64例(70.5%),发病前有感染病史达65例(70.7%),49例(53.3%)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相关病毒阳性40例(43.5%),血小板抗体阳性62例(67.4%).提示病毒感染和贫血可能是ITP发病的诱因,男性、婴幼儿、秋冬季节易发病.
作者:卢俊;柴忆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6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其中行单纯引流12例,胆道内支架植入51例,胆道内支架植入+置管引流6例.术后并发症有胆道感染、胆道出血、引流管脱落闭塞、支架植入不到位、支架未完全扩张、支架闭塞等.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提高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的安全性、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金一琦;沈利明;陈磊;沈钧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利钠肽(BNP和ANP)含量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因素的关系.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名健康成人,对比观察血浆BNP和ANP水平、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BNP水平较单纯血压升高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升高,尤其是伴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者.
作者:邵春来;洪小苏;陈建昌;高岚;徐卫亭;江建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410例门诊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组)、人工输注组(M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丙泊酚总的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T组显著短于M组(P<0.05),苏醒时间T组较M组缩短(P<0.05),整个检查过程丙泊酚总的用量T组少于M组.T组与M组在各观察点的MAP、HR、SpO2无显著性差异,而T组、M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明显优于常规检查,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相比,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更加平稳.
作者:郭万越;李万海;陈之云;张洪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方法的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15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手术成功率由初的30%提高到后来的97%,2周存活率由初的0%提高到后来的9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提高了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的稳定性.
作者:秦磊;高广勇;余斌;钱海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偏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高,肺功能较差;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1年生存率相似(胸腔镜组95%,肺叶切除组91%),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胸腔镜组65%,肺叶切除组70%,P<0.05).提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早期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耐受,仍应首选肺叶切除术.
作者:李厚怀;沈振亚;许栋生;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周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Richards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不使用C臂X线机监视进行该手术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2 h微泵输入治疗肺栓塞9例,总有效率为89%,无严重并发症.提示RT-PA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惠复新;吴艳;汪家坤;邹黎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外伤性结肠破裂是腹部外伤中较严重的创伤之一,处理不当或延误诊断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1989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15例的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戴佳文;赵建军;张志斌;吴小忠;强济华;史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113例中晚期喉癌手术切除肿瘤后用颈前带蒂肌膜肌瓣修复喉腔行喉功能重建.结果:总拔管率为92.04%(104/113);发音评价为中及较好以上占96.46%(109/113);3年生存率为76.99%(87/113),5年生存率为56.64%(64/113).认为应用带蒂肌膜肌瓣法修复中晚期喉癌扩大切除后创面,比其他方法省时、省事,效果好.
作者:唐云青;戴长稳;曹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离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GDNF)成熟肽基因,并在E.coil中获得表达.方法以人的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合成特异引物,采用PCR技术分离得到hGDNF成熟肽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ET-21a(+)-hGDNF,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分别用IPTG和乳糖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hGDNF蛋白表达.结果PCR扩增出了400 bp的DNA片段,构建的表达载体pET-21a(+)-hGDNF经酶切、PCR鉴定均出现400 bp左右的条带,测序结果正确,用IPTG或乳糖诱导转化菌均有15kd大小的目的条带,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30%以上,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克隆得到人GDNF成熟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作者:王金志;缪竞诚;盛伟华;谢宇锋;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48例患者的胃黏膜和唾液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Hp).结果对于胃黏膜Hp而言,组织学检查和PCR具有高度一致性.在胃黏膜Hp阳性的36例患者中,唾液标本的检出率为72.2%(26/36).在胃黏膜Hp阴性的1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唾液Hp呈阳性(16.7%).提示口腔感染可能是Hp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PCR检测唾液Hp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Hp诊断方法,适用于Hp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
作者:华江;郑家驹;王毓明;李明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共收治192例284个指蹼粘连畸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整形修复,术后半年内门诊复查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惕;吴敏;王龙村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