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磊;高广勇;余斌;钱海鑫
目的研究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名非肥胖正常人和58例T2DM患者,后者按其体重指数(BMI)水平又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测定正常人和T2DM各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定受试者空腹状态下血清APN、TNF-α、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析这些参数在各组人群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超重组和肥胖组的APN显著降低、TNF-α显著升高(均P<0.01),T2DM各组HOMA-IR显著升高(均P<0.01).所有受试者APN与BMI和HOMA-IR成显著负相关;TNF-α和HOMA-IR成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APN、TNF-α水平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
作者:陆轶群;鲁燕;成兴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放疗)的相关设备/人员配置、工作量、资本投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情况.方法苏州市区范围内有关医院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作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苏州市区有3所医院共配备有直线加速器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1台、模拟定位机2台.共有放疗医师19人、技术员9人、物理剂量人员2人、维护工程师3人、护士19人.全部放疗设备的固定资本总投入1967.5万元,年运行成本为334.5万元,年收治患者总数1216例.结论按苏州市区居民人数210万人和恶性肿瘤的年新发病例数3500例计算,目前苏州市区主要存在放疗资源和放射物理人员缺乏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运行成本的管理,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朱雅群;王蓓;季永领;田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Richards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不使用C臂X线机监视进行该手术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级别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进行采样,经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2 h时术中控制开门次数和人员流动数与未控制组相比,空气中菌落数均有明显差异,经控制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P<0.001);且手术开始后2 h时空气菌落数均比手术开始后30 min时低(P<0.05).认为手术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学习和认识亟待提高,防止其他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参观人员必须更换清洁的洗手衣裤,以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王莉;钟建华;杜美兰;蒋芳琴;秦长渝;吴晨虹;盛亚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410例门诊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组)、人工输注组(M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丙泊酚总的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T组显著短于M组(P<0.05),苏醒时间T组较M组缩短(P<0.05),整个检查过程丙泊酚总的用量T组少于M组.T组与M组在各观察点的MAP、HR、SpO2无显著性差异,而T组、M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明显优于常规检查,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相比,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更加平稳.
作者:郭万越;李万海;陈之云;张洪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胞外区片段.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GPⅥ胞外区片段cDNA,构建表达载体pET-20b(+)-GPⅥ,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 Resin纯化后复性;使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重组蛋白性质.结果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明与GPVI胞外区cDNA序列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0b(+)-GPⅥ;原核细胞经诱导表达后出现新的相对分子量为32 kd的蛋白条带,诱导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与抗Penta-His抗体和抗GPⅥ多抗特异性结合.结论正确构建了GPⅥ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作者:余自强;董宁征;白霞;祝怀平;季顺东;江淼;阮长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偏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高,肺功能较差;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1年生存率相似(胸腔镜组95%,肺叶切除组91%),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胸腔镜组65%,肺叶切除组70%,P<0.05).提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早期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耐受,仍应首选肺叶切除术.
作者:李厚怀;沈振亚;许栋生;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周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方法,并进行生物学活性观察.方法穿刺抽取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5 m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MSCs,体外贴壁培养、扩增、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各代细胞形态、数量生长情况,描绘生长曲线.第2代细胞用矿化液连续培养后,进行ALP及矿化结节染色.结果体外成功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传代的方法,能够连续传至8~9代;矿化液培养的细胞ALP及矿化结节染色阳性.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特性,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张希峰;王晓东;张亚;杨金华;张永良;李强;刘新辉;李明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15例需椎板减压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硬膜囊压迫后,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后路脊柱融合.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行X线摄片、CT、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钛网被自体骨固定,位置良好,椎体稳定,硬膜外无明显疤痕压迫.提示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后路融合有利于维持手术效果,减少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丁文鸽;华锦明;瞿玉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113例中晚期喉癌手术切除肿瘤后用颈前带蒂肌膜肌瓣修复喉腔行喉功能重建.结果:总拔管率为92.04%(104/113);发音评价为中及较好以上占96.46%(109/113);3年生存率为76.99%(87/113),5年生存率为56.64%(64/113).认为应用带蒂肌膜肌瓣法修复中晚期喉癌扩大切除后创面,比其他方法省时、省事,效果好.
作者:唐云青;戴长稳;曹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30例急性肺炎患者和30名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肺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升高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血清NSE检测可作为肺癌临床诊断、病情判断的一项辅助参考指标.
作者:陈燕明;裘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采用腰动脉阻断法制作脊髓缺血动物模型.20只兔均分为常温和亚低温组,缺血40 min后于再灌注0.5、4、8、12、24、48 h 6个时段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进行评级和评分.(2)兔18只,假手术组2只,常温和亚低温组各8只,常温和亚低温组在缺血40min后于再灌注4、8、12、24 h 4个时段采集损伤节段脊髓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1)缺血40 min后,均出现下肢瘫痪,恢复血供后有部分恢复.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逐渐恶化,并与再灌注时间成正比.亚低温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常温组(P<0.05).(2)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脊髓损伤的组织病理变化逐渐加重,但在各再灌注时间段,亚低温组脊髓损伤均较常温组为轻.结论脊髓神经功能的恶化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成正相关.31℃~33℃系统亚低温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恶化,是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好的方法.减少IL-8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后继发炎症反应是其可能机制.
作者:张亚峰;杨惠林;唐天驷;张洪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临床极为罕见,发病率0.5/1000万[1].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甚少,极易发生误诊.现报告1例误诊6年后病理确诊的病例.
作者:周进;汪良;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开展器官移植的移植免疫实验研究,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并探讨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Wistar系大鼠为供体,SD系大鼠为受体.采用左侧原位肾移植法,动脉端-端吻合,静脉袖套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共进行大鼠肾移植80次,存活73只,7只大鼠死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91.3%,建立了稳定、实用的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结论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动物模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对建立稳定的模型有重要影响.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可提高成功率.
作者:平季根;吕金星;严春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分析92例初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因素.结果:男性患儿占大多数为66例(71.7%),婴幼儿为主59例(64.1%),秋冬季易发病为64例(70.5%),发病前有感染病史达65例(70.7%),49例(53.3%)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相关病毒阳性40例(43.5%),血小板抗体阳性62例(67.4%).提示病毒感染和贫血可能是ITP发病的诱因,男性、婴幼儿、秋冬季节易发病.
作者:卢俊;柴忆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的同时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志;俞弘颀;陈齐峰;孙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48例患者的胃黏膜和唾液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Hp).结果对于胃黏膜Hp而言,组织学检查和PCR具有高度一致性.在胃黏膜Hp阳性的36例患者中,唾液标本的检出率为72.2%(26/36).在胃黏膜Hp阴性的1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唾液Hp呈阳性(16.7%).提示口腔感染可能是Hp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PCR检测唾液Hp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Hp诊断方法,适用于Hp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
作者:华江;郑家驹;王毓明;李明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34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Ⅲ°患者分别采用A0 Synthes公司提供的锁骨钩钢板及威联德公司提供的Wolter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除1例外,所有患者均获复位,功能满意,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认为两种锁骨钩钢板均能满意治疗TossyⅢ°新鲜肩锁关节脱位,但AO锁骨钩钢板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创伤小.
作者:朱晓宇;杨惠林;杨同其;徐耀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HPLC-FLD)来同时测定人体血浆、血小板、脑脊液中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方法样本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7μm),流动相:甲醇和0.1 mol/L磷酸二氢钾(15:85),流速1.5 ml/min,Ex=254 nm,EM=338 nm,柱温为35℃.结果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得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5-羟色胺为1.1328~~1160 ng/ml,5-羟吲哚乙酸为0.9765~2000 ng/ml,日内RSD分别为0.743%和1.470%,日间RSD分别为1.310%和2.043%;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的平均回收率:血浆中分别为98.32%、98.50%,血小板中分别为91.41%、88.05%,脑脊液中分别为92.84%、93.51%.结论该法具有取样量少、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可作为临床检测的常规方法.
作者:石建;缪丽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探讨更好的甘露醇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ICP<30 mm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每次用125、250 ml的20%甘露醇治疗1 d,总的剂量不变.同时应用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rScO2、ICP,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rScO2开始变化、出现峰值的时间都较ICP早.ICP<25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25 mmHg<ICP<30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维持<20 mmHg、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结论ICP<30 mmHg时,125 ml剂量的甘露醇多次使用能够更好地缓解脑水肿.rScO2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比ICP更能反映颅脑外伤后脑灌注、脑缺血缺氧等代谢状况的变化.
作者:金科;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