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守俊;魏兴;谢红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利钠肽(BNP和ANP)含量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因素的关系.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名健康成人,对比观察血浆BNP和ANP水平、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BNP水平较单纯血压升高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升高,尤其是伴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者.
作者:邵春来;洪小苏;陈建昌;高岚;徐卫亭;江建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恩丹西酮是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5-HT3受体拮抗剂.笔者选择我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6例,观察恩丹西酮在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对抑制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副作用,并与胃复安进行对照.
作者:钱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大鼠腹腔感染后组织中TNF-α和IL-6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白鼠建立正常对照、免疫抑制两组动物模型,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CLP)形成腹腔感染,分别测定术后不同时段肝、肺组织中TNF-αmRNA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加以比较.结果(1)CLP前,免疫抑制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2)CLP后,两组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IL-6 mRNA的变化基本一致,于CLP后3 h升高,而后平稳上升,24 h达大值;免疫抑制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始终低于对照组.(3)IL-6 mRNA在CLP后24 h平均升高8.97倍,TNF-αmRNA则为3.96倍.结论(1)免疫抑制大鼠腹腔感染后发生MODS可能系机体处于CARS状态的结果,这种状态下细胞因子基因变化的规律类似于因SIRS导致MODS时的变化.(2)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发生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IL-6 mRNA可作为严重感染的预警指标.
作者:张丰;曹苇;王玮;卢先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观测比较正常室壁心肌和梗死缺血心肌的运动变化,评估DTI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22例(前间壁梗死14例,下后壁梗死8例),健康人48人(对照组),于ap4cv、ap2cv、alax、pslax和pssax各切面,应用DTI观察正常室壁心肌与梗死缺血心肌运动的色彩变化及其DTI频谱曲线形态,并按左室壁16节段测量各室壁节段心肌运动曲线的速度指标(Sm、Em、MVG、MVGe).对DTI与二维(2D)超声检测梗死缺血心肌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正常室壁心肌运动色彩均匀、鲜亮;梗死缺血心肌运动色彩较暗,频谱曲线S波较之正常低矮或紊乱.(2)DTI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2D超声(前壁梗死组:43%vs 25%;下壁梗死组:38%vs 23%,均P<0.01).结论DTI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优于2D超声.
作者:沈斌;吾柏铭;余荣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牙体修复技术的进步,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更具积极意义.残根、残冠大多伴有慢性根尖周炎,由于这类患牙髓腔敞开,临床上习惯称之为开放型慢性尖周炎.其临床症状一般没有闭合型尖周炎重,但尖周组织破坏往往比闭合型尖周炎严重,且常伴根管内龋坏,感染的菌种复杂,因此在根管治疗操作上也应有别于闭合型尖周炎.作者在临床上选择90例患牙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进行根管治疗,并作术后反应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霞;王利民;陈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应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6例,效果满意.它具有皮瓣薄、质地好、断蒂时间短、供皮范围广、面积大、皮肤相对松弛、位置隐蔽、不需二次去脂手术等优点,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伴有肌腱、骨等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可广泛应用于急诊手外伤的修复.
作者:唐俊;陆兴安;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对22例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瘤15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行CTA检查,三维重建采用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成像显示(SSD),21例同时行脑血管造影(DSA).结果:CTA对脑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提示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元;胡春洪;丁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贲门癌62例,其中左开胸经食管床胃代食管38例,右胸、腹二切口或右胸、腹、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23例,剖胸探查1例.结果61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手术病死率1.6%;半年以上生存率98.4%,1年生存率85.4%;发生并发症30例.认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采取手术治疗,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处理密切相关.
作者:于曙东;何靖康;朱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Roberta的麻醉后治疗室(PACU)并发症指标,对腹腔镜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在PACU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腹组;ASAⅢ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SAⅠ、Ⅱ级患者,尤其是腹腔镜组;剖腹组疼痛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提示要对ASAⅢ级以上的患者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加强术中和术后的管理,严密监测,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处理,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范瑛;魏兴;谢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临床极为罕见,发病率0.5/1000万[1].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甚少,极易发生误诊.现报告1例误诊6年后病理确诊的病例.
作者:周进;汪良;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99mTc-Sandostatin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组织生长抑素受体(SSR)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99mTc-Sandostatin在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对16只荷胰腺癌裸鼠模型行99mTc-Sandostatin显像,计算瘤体与对侧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SSR1、SSR2、SSR5 mRNA的表达.结果99mTc-Sandostatin在裸鼠血液内清除迅速.11只荷瘤鼠的肿瘤组织有较高的放射性浓聚,注射99mTcSandostatin后6 h T/N达2.53±0.84;5只荷瘤鼠的肿瘤显像阴性,T/N为1.04±0.06.显像阳性的肿瘤组织的SSR1、SSR2、SSR5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显像阴性的肿瘤组织(均P<0.01).显像阳性鼠T/N值与SSR2 mRNA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99mTc-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对胰腺肿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在活体中评估胰腺肿瘤生长抑素受体亚型Ⅱ的表达水平,为今后受体介导靶向治疗胰腺癌提供依据.
作者:瞿卫;王自正;王峰;立彦;王书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级别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进行采样,经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2 h时术中控制开门次数和人员流动数与未控制组相比,空气中菌落数均有明显差异,经控制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P<0.001);且手术开始后2 h时空气菌落数均比手术开始后30 min时低(P<0.05).认为手术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学习和认识亟待提高,防止其他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参观人员必须更换清洁的洗手衣裤,以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王莉;钟建华;杜美兰;蒋芳琴;秦长渝;吴晨虹;盛亚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改进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用出生1~3 d的新生大鼠,取脑用刀片剁碎和吸管吹打的机械分离法代替酶消化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用机械分离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的获得率较高,并培养出较多的神经球,还能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该方法简便,能得到较多的神经球,细胞获得率也较高.
作者:龚珊;单立冬;郭试瑜;久光 正;蒋星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探讨妇科肿瘤治疗中避免输尿管损伤、解除输尿管梗阻的有效手段,在16例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双J管.结果14例行肿瘤根治术或满意的细胞减灭术,手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无1例输尿管损伤.另2例置管后梗阻解除行放疗.提示双J管的应用可降低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有效缓解输尿管梗阻及预防新的输尿管梗阻发生,改善肾功能.
作者:沈连强;陈鸣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胸腔镜配合胸膜固定术治疗43例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并通过胸腔镜同时获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3例患者均获病理确诊,其中甲状腺癌2例,结肠癌4例,乳腺癌6例,胸膜间皮瘤3例,肺癌28例;经胸膜固定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100%.2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无手术死亡.随访1~2个月无大量胸腔积液复发,无死亡.提示胸腔镜是一种微创、有效、实用的诊治方法,配合胸膜固定术治疗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志祯;钱永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采用腰动脉阻断法制作脊髓缺血动物模型.20只兔均分为常温和亚低温组,缺血40 min后于再灌注0.5、4、8、12、24、48 h 6个时段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进行评级和评分.(2)兔18只,假手术组2只,常温和亚低温组各8只,常温和亚低温组在缺血40min后于再灌注4、8、12、24 h 4个时段采集损伤节段脊髓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1)缺血40 min后,均出现下肢瘫痪,恢复血供后有部分恢复.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逐渐恶化,并与再灌注时间成正比.亚低温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常温组(P<0.05).(2)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脊髓损伤的组织病理变化逐渐加重,但在各再灌注时间段,亚低温组脊髓损伤均较常温组为轻.结论脊髓神经功能的恶化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成正相关.31℃~33℃系统亚低温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恶化,是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好的方法.减少IL-8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后继发炎症反应是其可能机制.
作者:张亚峰;杨惠林;唐天驷;张洪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IFN-γ、IL-12对转染CD80基因前后肝癌细胞表面分子CD80的表达,评价CD80分子联合细胞因子对肝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影响.方法取HepG2细胞和经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CD80转染的HepG2/CD80细胞,分别经IFN-γ、IL-12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0分子的表达水平.LDH释放试验检测刺激前后肝癌瘤苗对CTL杀伤效应的影响.结果HepG2细胞表面CD80分子表达水平低,转染后HepG2/CD80细胞的表达增高.经IL-12、IFN-γ细胞因子诱导后,HepG2/CD80细胞表面的CD80基因表达进一步增强.细胞因子联合CD80基因转染提高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IL-12、IFN-γ刺激转染CD80肝癌细胞共刺激信号的进一步表达.(2)CD80基因转染联合IL-12、IFN-γ明显增强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提示两者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朱兴国;余文渊;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410例门诊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组)、人工输注组(M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丙泊酚总的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T组显著短于M组(P<0.05),苏醒时间T组较M组缩短(P<0.05),整个检查过程丙泊酚总的用量T组少于M组.T组与M组在各观察点的MAP、HR、SpO2无显著性差异,而T组、M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明显优于常规检查,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相比,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更加平稳.
作者:郭万越;李万海;陈之云;张洪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放疗)的相关设备/人员配置、工作量、资本投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情况.方法苏州市区范围内有关医院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作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苏州市区有3所医院共配备有直线加速器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1台、模拟定位机2台.共有放疗医师19人、技术员9人、物理剂量人员2人、维护工程师3人、护士19人.全部放疗设备的固定资本总投入1967.5万元,年运行成本为334.5万元,年收治患者总数1216例.结论按苏州市区居民人数210万人和恶性肿瘤的年新发病例数3500例计算,目前苏州市区主要存在放疗资源和放射物理人员缺乏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运行成本的管理,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朱雅群;王蓓;季永领;田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胞外区片段.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GPⅥ胞外区片段cDNA,构建表达载体pET-20b(+)-GPⅥ,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 Resin纯化后复性;使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重组蛋白性质.结果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明与GPVI胞外区cDNA序列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0b(+)-GPⅥ;原核细胞经诱导表达后出现新的相对分子量为32 kd的蛋白条带,诱导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与抗Penta-His抗体和抗GPⅥ多抗特异性结合.结论正确构建了GPⅥ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作者:余自强;董宁征;白霞;祝怀平;季顺东;江淼;阮长耿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