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ckcroft-Gault方程和MDRD方程测定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黎曼;柴华旗;贺丹

关键词:24小时肌酐清除率, ockcroft-Gault方程, MDRD方程, 小球滤过率
摘要:目的评估Cockcroft-Gault方程和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来反应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测定147名患者的24小时肌酐清除率(24 h Ccr),同时测定血肌酐、尿肌酐、白蛋白、尿素氮并称体重.用Cockcroft-Gault方程(CG-GFR)和MDRD方程(MD-GFR分别以白人和黑人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上,CG-GFR与24 h Ccr无差异,呈高相关(r=0.879).24 h Ccr分别与MD-GFR(白人)和MD-GFR(黑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人群可以适用Cockcroft-Gault方程来评估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MDRD方程可能不适用于中国人.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38例观察

    本文通过对38例各种食管异物患者采用Olympus系列内镜下行取出术,结果发现异物嵌顿短者2 h,长6 d.内镜下发现嵌顿部位分别位于食道上段的15例、中段的17例和下段的6例.全部异物均及时成功取出,取出物中包括各种肉类6例,骨刺8例,金属类12例,其他异物12例.5例术中创面少量渗血,经局部用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喷洒后血止;6例食管粘膜轻度糜烂,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均无一例发生食管穿孔.表明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操作简便和成功率高,但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周维霞;蒋晓红;周萍;戴晓波;胡端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31例临床分析

    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至2004年4月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31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随机68例非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经过,运用SPSS软件统计,探讨GDM的高危因素和对母婴的影响.结果:1997年至2004年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逐年增加,从1997年的0.24%到2004年1~4月的1.01%;对经治疗后怀孕的不孕患者,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有必要进行GDM筛查;两组比较羊水过多、妊高征、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和巨大儿有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少无显著意义(P>0.05), 死胎和畸形儿发病率没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GDM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GDM的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妊娠糖尿病,较好控制血糖,加强围产期GDM孕妇的管理,可降低GDM母婴的并发症和降低剖宫产率是很重要的.

    作者:赵碧辉;陈锦芳;杨伟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的关系,探讨Hcy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108名脑梗死患者以血管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按照颈动脉斑块大小分为A、B、C三组;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纤维蛋白原、叶酸、VitB12及Hcy水平,对Hcy水平与 CAAs、叶酸、VitB12及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CAAs程度的加重,Hcy水平升高,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叶酸在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男性和高龄患者Hcy水平增高.统计学分析表明Hcy与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叶酸、VitB12水平随CCAs的加重而降低.结论高Hcy血症是CAAs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CAAs的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吴青;刘春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为探讨18F-FDG 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鉴别肺部肿块性质的应用价值,对3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前者由核医学科医师目测图像;后者计算病灶处/对侧正常部位计数比值(L/B),且对良恶性病变的L/B比值进行比较,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目测法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83%和90%;半定量法中,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的L/B比值分别为4.488±2.258和2.764±2.704(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B比值2.0为判断肺部恶性病变的标准,18F-FDG 符合线路SPE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5%、和80%.18F-FDG 符合线路SPE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朱晓良;胡筠珠;胡华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急性肠套叠63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63例手术治疗的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肠套叠的手术治疗.结果:63例全部治愈,其中行肠切除11例,无死亡病例.分析提示,手术治疗肠套叠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并注意观察肠管生机恢复情况,必要时行肠切除.

    作者:甄允方;孙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脏术后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后精神病性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86例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心脏手术后发生精神病性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中共有10例病人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3.49%,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等;术中因素有手术类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手术及转流技术;术后因素包括ICU停留时间、过度刺激、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以及心肺功能不全、感染等.治疗包括:找出并消除潜在的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疾病治疗,以控制精神症状及行为障碍.

    作者:李科;沈振亚;夏漫辉;郑琳;李厚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ockcroft-Gault方程和MDRD方程测定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Cockcroft-Gault方程和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来反应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测定147名患者的24小时肌酐清除率(24 h Ccr),同时测定血肌酐、尿肌酐、白蛋白、尿素氮并称体重.用Cockcroft-Gault方程(CG-GFR)和MDRD方程(MD-GFR分别以白人和黑人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上,CG-GFR与24 h Ccr无差异,呈高相关(r=0.879).24 h Ccr分别与MD-GFR(白人)和MD-GFR(黑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人群可以适用Cockcroft-Gault方程来评估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MDRD方程可能不适用于中国人.

    作者:黎曼;柴华旗;贺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小板P选择素在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在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13名健康对照者,37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2名哮喘缓解者的血小板和血浆,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进行P-selectin测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进行测定.同步测定所有参试者肺功能,分析与P-selectin表达的关系.结果哮喘急性发作者P-selectin、TXB2、6-K-PGF1α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当经过治疗处于缓解期时,P-selectin、6-K-PGF1α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P-selectin的表达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成显著负相关(r=-0.583,P<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有P-selectin的高表达,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成负相关,P-selectin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雷伟;黄建安;杨新静;於葛华;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化疗方案GP(吉西他滨和顺铂)和IVP(异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第8 d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第1 d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对照组32例,采用IVP方案:异环磷酰胺1200 mg/m2第1~第3 d静脉滴注,长春地辛2.5 mg/m2第1、第8 d静脉推注,顺铂80 mg/m2第1 d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及毒性.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20.0%;对照组亦无一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25.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毒性小于对照组.结论双药化疗方案GP治疗NSCLC的疗效不低于三药方案IVP,且毒副作用轻微,更易为晚期肺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徐跃华;汪家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手术患者(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的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研究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情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提示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对于减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作者:夏漫辉;沈振亚;李科;郑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二次瘫痪现象与HSP70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二次瘫痪与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35 min后开放灌注,术后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细胞凋亡情况及HSP70表达情况.结果缺血组中二次瘫痪兔24 h内病理学改变明显好于瘫痪兔,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瘫痪兔,HSP70表达明显高于瘫痪兔(P<0.05).结论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二次瘫痪现象与HSP70表达存在一定关系,HSP70对兔脊髓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浩;杨惠林;唐天驷;管华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样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移植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将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和贴壁培养获得的基质细胞,用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表型,用活细胞记数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检测其增殖能力,用叔丁对甲氧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BHA)、N2培养基等对培养的细胞分别向神经和脂肪方向诱导分化,继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由胎盘组织中分离获得了一群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相似的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的细胞:该群细胞增殖能力强;表达CD29、 CD44、CD105 (SH2)、ASMA、Ⅰ型和Ⅲ型胶原以及免疫应答负性调控分子PDL-1,但不表达CD11b、 CD34、CD45、CD19、CD106 (VCAM-1)、CD117、HLA-DR、vWF、MySM、HLA-DR,以及免疫应答正性调控分子CD40、CD40L、CD28、CD80和CD86;可诱导表达神经元标志神经微丝(neurofilament,NF)和星型胶质细胞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ment acidic protein,GFAP),并且这些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巢蛋白(nestin),向脂肪分化的细胞苏丹Ⅲ染色阳性.结论本实验中获得的胎盘基质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细胞形态、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它增殖能力强、来源方便、丰富,无伦理学限制,是良好的细胞移植来源.

    作者:薛群;张学光;苗宗宁;华军;曲静;王明元;施勤;陈永井;方振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照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效果,探讨其疗效及放疗技术要点.方法对1996年7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14例已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后,分析3年、5年生存率及局控率.结果 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后,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9.64%、61.45%;3年、5年局控率分别是61.90%、61.90%.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其3年、5年生存率及局控率均比较满意,早期及晚期副反应均可接受.

    作者:毛卫东;邓翀;陆雪官;田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交通伤致多发性骨折的治疗

    回顾性分析了152例多发性骨折脱位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治原则.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17例死亡(死亡率为11.2%),其中7例死于出血性休克,4例死于严重脑外伤,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手术治疗多发骨折脱位147例,优良率达 92%.认为交通伤的院前急救十分重要,首先应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伤与并发症,在全身情况稳定的情况下,积极处理开放性损伤与骨折.

    作者:朱建炜;董启榕;成红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3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结果:2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1例脐部切口感染,2例残余腹腔脓肿,无因出血、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手术者.提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误诊率低、并发症少、切口小而美观等优点,可降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此术式尤其适用于肥胖小儿及异位阑尾炎患者.

    作者:朱丽均;孙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GFAP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全脑单次2 Gy、10 Gy和30 Gy照射后1 d、30 d,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观察海马组织中GFAPmRNA的表达变化,并分析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Gy和30 Gy组照后1 d GFAPmRNA水平开始升高,分别为正常组的2.5倍、3倍(P<0.001),并持续到照后30 d,2 Gy组未见明显升高.结论随着照射剂量的加大和观测时间的延长,大鼠大脑海马内 GFAPmRNA表达增高,其终产物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保护和修复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枢;田野;章国芬;何军;陈列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桃仁提取物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桃仁四种提取物以生药2.5 g/kg给大鼠灌胃,连续5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梗塞.观察结扎冠脉后48 h内的ECG(Ⅱ)、血清CPK、LDH和心梗面积的变化,比较桃仁四种提取物对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桃仁提取物中石油醚提取物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抑制血清中CPK、LDH的升高,降低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大鼠的梗塞面积(P<0.05) .桃仁水提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这些心肌缺血性指标未见有明显影响.提示桃仁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对心肌缺血损伤有改善作用.

    作者:耿涛;谢梅林;彭少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硫酸锌口服液的稳定性考察

    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离子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锌的吸收度,用初匀速法对硫酸锌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结果:硫酸锌口服液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79.49 KJ·mol-1,室温(20℃)的贮存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采用初匀速法测定硫酸锌口服液的稳定性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朱建国;顾继红;石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白血病细胞系中W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应用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实验方法,研究白血病细胞系中WT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与WT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HL-60、Jurkat及KG-1等白血病细胞系中W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状态;以5-杂氮脱氧胞嘧啶(5-aza-CdR)对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的U937细胞系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后,观察WT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HL-60、K562、KG-1、NB4及SHI-1细胞系中WT1水平高表达,而Jurkat和U937细胞表达水平极低,同时检测到这两个细胞系存在W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经去甲基化处理后,U937细胞系的WT1基因表达水平较未处理者升高.结论 W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是抑制其表达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晔;陈子兴;胡绍燕;岑建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在手术暴露中的作用.方法尸头模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对相关解剖因素进行解剖学观测,以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为评价指标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矢状位手术角显著相关的因素有骨窗长度(r=0.462)、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r=-0.300)和相对位置角(r=0.263)、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320),同侧/对侧骨窗(r=0.212)等;冠状位手术角的相关因素有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r=0.523)、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197)、同侧/对侧骨窗(r=0.168).逐步循环回归分析获得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回归方程.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水平是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可客观地评价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水平;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回归方程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者:朱玉辐;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