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损伤行神经根移位术后的电生理学改变

徐华中;唐天驷;范胜利;杨惠林;戴永萍;赵耀

关键词:神经根移位术, 髓损伤, 电描记仪, 神经支配
摘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行神经根移位术后的神经肌电改变.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切除L2段脊髓0.5 cm.一周后切断右侧L1和L2神经根,其中实验组(A组)行神经根移位术即L1神经根近端和L2神经根远端吻合;对照组(B组)仅行L2神经根原位吻合.术后12周行神经肌电生理检查,观察两组动物股四头肌神经肌电变化.结果术后12周电生理检查表明A组右侧股四头肌失神经支配现象明显改善,股四头肌功能有所恢复,而B组无改善.结论神经根移位术能重建脊髓损伤后的反射和传导通路,从而恢复截瘫肢体的部分功能.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相关的危险因素;评价β2微球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尿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蛋白定量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对其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 C组或B组与A组间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年龄、病程、并发症及肾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与DN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收缩压、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病程;③β2微球蛋白(β2MG)与UAER及肾功能指标相关性良好. 结论高血压、高C肽水平、血糖控制不良及病程是DN发病的危险因素;β2微球蛋白可作为DN早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李珺;董吉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缺血样改变与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与出血部位的关系. 方法 2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24 h内常规描记12导联ECG,并对其与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60例中142例出现心电图缺血样改变,异常率为54.62%.ECG中有心电图缺血样改变者死亡75例(92.59%),无此改变者死亡6例(7.41%).两组比较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脑源性心脏缺血样改变与出血有直接关系,且与脑部病变部位及预后密切相关.心脏缺血样改变可作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判定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应柱;吴冠会;包仕尧;李树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放射性皮肤烧伤的愈合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剂量辐射下ECV-304细胞形态学的变化;3H-TdR掺入法和CB法检测辐射对ECV-304增殖抑制及微核发生率的影响;RT-PCR半定量法检测辐射对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辐射可导致ECV-304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均质性变差;且对ECV-304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大;随剂量增加,微核发生率明显增加;RT-PCR结果表明,VEGF在细胞受到辐射后8 Gy以上表达增高,而且持续表达至72 h.结论γ射线通过损伤DNA和细胞染色体抑制ECV-304增殖,同时VEGF在内皮细胞受辐射后表达升高,可能对细胞具有辐射防护作用,这为放射性烧伤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章文成;杨占山;杨淑琴;潘秀花;岳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为探讨18F-FDG 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鉴别肺部肿块性质的应用价值,对3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前者由核医学科医师目测图像;后者计算病灶处/对侧正常部位计数比值(L/B),且对良恶性病变的L/B比值进行比较,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目测法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83%和90%;半定量法中,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的L/B比值分别为4.488±2.258和2.764±2.704(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B比值2.0为判断肺部恶性病变的标准,18F-FDG 符合线路SPE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5%、和80%.18F-FDG 符合线路SPE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朱晓良;胡筠珠;胡华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的关系,探讨Hcy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108名脑梗死患者以血管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按照颈动脉斑块大小分为A、B、C三组;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纤维蛋白原、叶酸、VitB12及Hcy水平,对Hcy水平与 CAAs、叶酸、VitB12及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CAAs程度的加重,Hcy水平升高,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叶酸在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男性和高龄患者Hcy水平增高.统计学分析表明Hcy与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叶酸、VitB12水平随CCAs的加重而降低.结论高Hcy血症是CAAs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CAAs的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吴青;刘春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金克(槐耳清膏)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金克(槐耳清膏)在胰腺癌细胞Panc-1生长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金克及5-FU分别与人胰腺癌细胞Panc-1共同培养.MTT法观察生长抑制曲线,FCM观察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发生,TUNEL法观察凋亡发生情况并计算凋亡率,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VEGF的分泌变化.结果金克抑制Panc-1的生长,主要阻滞在G1期,促进凋亡发生、Caspase-3的表达并抑制VEGF的分泌.结论金克对于胰腺癌细胞Panc-1有确切杀伤抑制疗效.

    作者:周进;李德春;匡玉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49例血透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MMSE对49例行门诊血透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血透治疗前14.3% (7/49)的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18~23分),6.12% (3/49)的患者存在中至重度的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0~17分),治疗后其认知障碍有改善但仍低于正常人(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MSE分值与合并症数目增多,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显著相关. 结论血透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与其合并症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等因素相关.

    作者:张莉;兰光华;李声宏;吴爱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桃仁提取物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桃仁四种提取物以生药2.5 g/kg给大鼠灌胃,连续5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梗塞.观察结扎冠脉后48 h内的ECG(Ⅱ)、血清CPK、LDH和心梗面积的变化,比较桃仁四种提取物对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桃仁提取物中石油醚提取物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抑制血清中CPK、LDH的升高,降低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大鼠的梗塞面积(P<0.05) .桃仁水提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这些心肌缺血性指标未见有明显影响.提示桃仁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对心肌缺血损伤有改善作用.

    作者:耿涛;谢梅林;彭少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氢化可的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5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SAP组及氢化可的松治疗组.采用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SAP模型.氢化可的松治疗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10 min给予舌下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 mg/kg).各组于术后3 h、6 h和12 h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TNF-α、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比值、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肺湿干比值的变化.结果 SAP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胰腺及肺组织MPO均较SO组明显升高(P<0.05),6 h、12 h肺湿干比值较SO组明显升高(P<0.05),氢化可的松治疗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肺组织MPO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6 h、12 h肺湿干比值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结论氢化可的松可减少TXA2、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产生等从而对SAP具有重要的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蔡笃雄;陈卫昌;朱树养;何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膝盘状软骨损伤的治疗和探讨

    目的探讨膝盘状软骨损伤的临床特点,研究关节镜下盘状软骨的处理原则.方法对248例行关节镜诊治的盘状软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年龄、性别、运动损伤史的分布特点以及交锁、弹响症状的发生率分布.248例盘状软骨关节镜下手术中,225例行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成形术,14例行次全切除术,9例行全切除术.结果盘状软骨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20岁以下组较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运动损伤史在本研究中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交锁组与无交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有弹响组与无弹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盘状软骨损伤年龄分布显示青少年患者较多,在男女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可以没有明确的运动损伤史,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常有弹响症状,少见交锁症状.关节镜下盘状软骨部分切除+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好,主张尽可能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软骨.

    作者:宋长志;董启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PCOS患者的血纤溶能力是否较正常对照者下降.方法对照组20例、PCOS患者30例,分别取血检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活性,了解PCOS患者的血纤溶能力.结果 PCOS组的胰岛素(INS)、t-PA、PAI-1分别为24±12 mU/L、0.17±0.06 KU/Ll、0.88±0.05 AU/L.结论 PCOS患者的血纤溶能力较正常对照者有所下降.

    作者:邹琴燕;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OX-2、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COX-2和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档蜡块中的COX-2和VEGF进行检测.结果 41例TCC组织中COX-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61%,正常膀胱粘膜中(n=6)没有表达,提示COX-2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COX-2和VEGF成正相关性(P<0.05).结论 COX-2和VEGF在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血管的生成中密切相关,可能为TCC治疗提供新靶点.

    作者:刘洪新;浦金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用于临床标本的无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检测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个用于临床标本的体外非同源末端连接的检测体系.方法从白血病细胞株和正常骨髓及外周血细胞中提取的核蛋白在体外与线性质粒pUC18 DNA一起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和SYBR greenⅠ染色观察其连接能力.结果白血病细胞株NB4、U937、K562、SHI-1、Jurkat的连接能力为10.6%~32.9%,正常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连接能力为5.2%~20.0%.结论无细胞的非同源末端连接检测体系的建立是研究人类白血病细胞DNA修复机制的实验基础.

    作者:傅琤琤;王之敏;岑建农;胡绍燕;何军;邱桥成;陈子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Ⅰ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rAAVⅠ/ratTNFR:Fc)的构建和在大鼠体内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胞外区和大鼠免疫球蛋白IgG1 Fc段融合基因的重组Ⅰ型腺相关病毒(rAAVⅠ/ratTNFR:Fc),并对该病毒在Lewis大鼠体内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以该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首先以RT-PCR分别从大鼠脾细胞和大鼠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大鼠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胞外区和大鼠免疫球蛋白IgG1 Fc段基因,并以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二者融合后克隆入pSNAVⅠ载体质粒进行重组病毒生产.在获得重组病毒后于Lewis大鼠肌肉注射,于不同时间ELISA测定血清ratTNFR:Fc表达,并以TNF-α细胞毒中和实验测定重组病毒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所构建的重组病毒rAAVⅠ/ratTNFR:Fc基因结构与预期一致;病毒于Lewis大鼠肌肉注射后可表达ratTNFR:Fc蛋白,含有ratTNFR:Fc蛋白的血清可以有效中和大鼠TNF-α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携带大鼠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胞外区和大鼠免疫球蛋白IgG1 Fc段融合基因的重组Ⅰ型腺相关病毒(rAAVⅠ/ratTNFR:Fc)可以用来作为阻断TNF-α的手段于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上进行基因治疗研究.

    作者:高凯;赵爱志;吴小兵;药力波;张英起;王军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GFAP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全脑单次2 Gy、10 Gy和30 Gy照射后1 d、30 d,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观察海马组织中GFAPmRNA的表达变化,并分析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Gy和30 Gy组照后1 d GFAPmRNA水平开始升高,分别为正常组的2.5倍、3倍(P<0.001),并持续到照后30 d,2 Gy组未见明显升高.结论随着照射剂量的加大和观测时间的延长,大鼠大脑海马内 GFAPmRNA表达增高,其终产物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保护和修复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枢;田野;章国芬;何军;陈列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手术患者(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的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研究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情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提示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对于减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作者:夏漫辉;沈振亚;李科;郑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在急性股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新鲜股骨干骨折随机分成两组,A组:34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骨折端填入生物活性玻璃颗粒;B组:34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未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A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20.5周,骨性愈合时间平均24.5周,B组均比A组迟4~5周.于术后第3、第6、第8个月进行比较,A组骨折愈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安全、有效,是一种很好的骨缺损移植物,并能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吴锦春;孙俊英;王禹基;宋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室间隔缺损40例外科治疗体会

    对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行外科治疗,充分术前准备后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其中11例行带垫片双头针直接缝合室间隔缺损,余29例均使用进口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患儿术后入监护室,ICU监护时间2~4 d,辅助呼吸时间2.5~19.5 h,平均5.32±0.46 h,术后心功能不全2例、呼吸道感染2例、VSD残余分流3例,术后安置临时起搏器1例.提示积极进行手术前准备,加强手术操作的技巧尽量减少对心肌组织的损伤,加强手术后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孙敏;徐洪军;徐永根;朱锦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肝移植的麻醉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对100只雄性Wister大鼠行4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药物剂量和效果. 结果供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100~125 mg/kg合适,受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75~100 mg/kg合适.结论在大鼠肝移植的手术中,氯胺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品.

    作者:余斌;秦磊;钱海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小板P选择素在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在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13名健康对照者,37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2名哮喘缓解者的血小板和血浆,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进行P-selectin测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进行测定.同步测定所有参试者肺功能,分析与P-selectin表达的关系.结果哮喘急性发作者P-selectin、TXB2、6-K-PGF1α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当经过治疗处于缓解期时,P-selectin、6-K-PGF1α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P-selectin的表达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成显著负相关(r=-0.583,P<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有P-selectin的高表达,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成负相关,P-selectin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雷伟;黄建安;杨新静;於葛华;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