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平;吴浩荣
我们自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使用常州GW-Ⅰ型管道吻合器或美国强生公司产的SDH型圆形吻合器对食管中段癌216例行胸腹二切口胸膜顶机械吻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建华;邹良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20例单纯性鼾症、9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轻度21例,中度22例,重度48例)分别用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计算嗜睡评分(ESS),然后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依据PSG监测将ESS与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性鼾症组、OSAHS各组患者的ES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的ESS与AHI成明显的正相关(r=0.55,P<0.01),说明OSAHS病情越严重,ESS评分越高.提示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在OSAHS诊断及判断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预测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对此疾病的筛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使用中要适当变通.
作者:徐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100例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50例,采用单纯异丙酚麻醉;异丙酚加曲马多(异+曲)组5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曲马多麻醉.记录术中异丙酚的用量、术毕患者清醒时间和术中皱眉或肢体扭动及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异丙酚用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曲组术中患者皱眉或肢体扭动的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异丙酚组(P<0.05),且术后患者主诉疼痛也比异丙酚组轻,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两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华;陶苏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使用Olympus HX-5LR-1型推送器及MD-850型金属夹,对42例消化道大息肉钳夹后行电凝切除,治疗后2周复查内镜,观察息肉治疗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成功率100%,平均放置金属夹2.5枚,无1例发生术中及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提示金属夹联合电凝治疗消化道带蒂大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的技术,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陆静静;钟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清和尿新喋呤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含量,并分析治疗前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水平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均低于稳定和进展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与尿新喋呤水平均高度相关(r=0.80、0.82,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可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预测指标,尿液检测更加方便.
作者:程骁赪;张日;李汉冲;谭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28例卵巢妊娠的发生因素、诊断及治疗.其中12例置宫内节育器(IUD),4例有盆腔炎史,18例有停经史,2例有阴道流血史.28例均以急腹症就诊,全部行手术治疗.认为卵巢妊娠的病因不清,可能与IUD有关.卵巢妊娠术前易误诊,后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贝水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该院12年来开展的腰椎间盘手术病例1080例,随访均超过半年.术后评定按改良Macnab疗效标定标准,优良率为79%,45例进行了再次手术,再手术率为4.2%.再次手术的具体原因为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和病变节段不稳定.这类患者年龄均偏大;术前X线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变及椎间隙高度丢失.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时,首先要尽量摘除髓核组织,同时要考虑到病变节段腰椎的稳定性.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及术前X线检查提示椎体前后缘骨刺等腰椎退行性变明显或有椎间隙狭窄的患者,手术时考虑在摘除椎间盘的同时应用腰椎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
作者:房砚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该院2003年度临床标本中分离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93株酵母样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3株酵母样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6.7%、93.5%、77.4%、45.2%、25.8%.
作者:赵胜;周惠琴;严茹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速尿介入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术前接受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动态采集20 min后静脉注射速尿并继续采集20 mi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半排时间(T1/2).结果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加重,患肾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加剧,半排时间延长,同时对利尿试验的反应明显减弱直至无反应.19例轻、中度肾积水和7例重度肾积水患儿接受了肾盂成形术治疗,术后患肾功能明显好转.4例对利尿试验无反应的重度肾积水患儿实施了患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见肾实质成分萎缩.结论利尿肾动态显像对于肾积水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周涛;刘增礼;杨仪;唐军;陆文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上脐血管破裂非常少见,且以脐静脉为多,约占脐血管破裂的67%.脐动脉破裂更为罕见,国内目前仅见9例报告,5例为死产.笔者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收治1例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死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英;程蓝君;徐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23例肝脏小病灶患者做了超声造影检查,同时与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23例造影显示病灶34个,选择其中28个典型病灶为重点观察对象.结果超声造影定性的准确率为91%,高于常规超声的55%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70%.提示二代造影剂Sono Vue可连续观测病灶内血流灌注情况,等同于增强CT和增强MRI的检查原理和判断标准,是超声诊断肝内病灶的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手段.
作者:高勇;黄海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NSCLCs组织中两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NSCLCs患者LRP表达率为69.5%(41/59),其中腺癌明显高于鳞癌(P<0.05).LRP与Flk-1在59例NSCLCs中共同表达29例(49.2%),LRP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有关,Flk-1与TNM分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lk-1+LRP、复发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Flk-1和LRP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春荣;夏学鸣;王庆才;康苏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表明,COPD合并肺癌多数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并多数为Ⅲ~Ⅳ期,以对症、支持、化学治疗为主,预后差,应注重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金建强;马家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干扰素α1b 300万u肌注,每天1次,连用7 d,第8天开始500万u肌注,隔日1次,半年为1个疗程,同时加用苦参素0.6 g静滴,每天1次,连用1个月,改为口服,每天3次,每次0.2 g,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肝得健等一般保肝药物及多种维生素治疗,不用抗病毒药物.结果HBeAg、HBV-DNA阴转率无论在治疗结束时还是治疗后1年,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阴转同时伴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治疗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效果好.
作者:徐密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cAMP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cAMP在其麻醉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层随机设计均分成5组,每组8只,吸入1.5%异氟醚,分别在未吸入异氟醚时(对照组)、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诱导期组)、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麻醉期组)、翻正反射恢复即刻(恢复期组)和翻正反射恢复后1 h(清醒期组)断头取脑.放射免疫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的cAMP含量.结果在皮层,与对照组相比,cAMP含量在诱导期组即升高(P<0.05),麻醉期组进一步升高(P<0.01),恢复期组迅速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海马,与对照组相比,各组cAM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在脑干,与对照组比,仅麻醉期组cAMP含量升高(P<0.05),而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异氟醚升高大脑皮层及脑干cAMP含量(而对海马却无影响),提示cAMP在异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昌栋;戴体俊;杨建平;詹英;张慧娟;曾因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以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可吸收球囊的生物学性能及其用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DL-乳酸与ε-己内酯(70:30)的共聚物(PDLLA-CL)制造直径1.9 cm的可吸收球囊,进行体外降解试验和动物实验,观察胫骨上端回植骨块的愈合情况及球囊的吸收情况.结果可吸收球囊的初始拉伸强度为8.5 MPa,2周后为4.2 MPa,于体外24周可完全降解.载负磷酸钙骨水泥的可吸收球囊的动物实验显示,于16周时,球囊已部分吸收,胫骨上端开槽处回植骨块愈合良好,无骨膜反应和排斥反应.结论采用PDLLA-CL研制的可吸收球囊,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正常组织结构无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将灌注入内的磷酸钙骨水泥与周围组织形成一个良好的分割屏障,有效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作者:周云;唐天驷;熊成东;陈海啸;杨惠林;程华强;潘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年)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8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远期效果.结果450例正常愈合,延期愈合28例,骨不连2例,优良率达99.5%.表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有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能;金小平;李建强;蒋富贵;朱晓东;张晓剑;钱学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部CT检查前的充分准备和对比剂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笔者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方法[1-3]同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就腹部CT检查前的准备和对比剂的使用进行总结,以提高腹部CT检查的质量.
作者:王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改进采用人骨髓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进行体外传代扩增,并探索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抽取人骨髓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DMEM/15%人血清培养传代,至第3~5代时加入巯基乙醇(BME),观察h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该方法hBMSCs在体外可以实现数目扩增,在特定诱导剂的作用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结论采用少量骨髓样本,既可培养获得充足的细胞量,可以满足定向诱导和细胞移植的需要.
作者:许期年;王秀云;童本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45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和静滴思他宁.结果12、24、48 h止血率内镜下治疗组分别为21例(87.5%)、22例(91.7%)、23例(95.8%);思他宁治疗组分别为14例(66.7%)、19例(90.5%),20例(95.2%).提示内镜下注射和思他宁静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总有效率相似,但内镜下止血迅速、价廉,可以减少输血量和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张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