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恒高;苗超;臧黎慧;聂继华;苏世标;童建
目的探讨母血清与胎儿脐血瘦素的相关性和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及瘦素的来源.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5例母血及胎儿脐动脉、脐静脉血的瘦素浓度.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成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及大于胎龄儿(LGA)3组,采用Ponderal指数估测新生儿营养状况.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新生儿的母血、脐动脉血、脐静脉血瘦素水平分别为16.58±8.13 ng/ml、12.05±9.87 ng/ml、13.24±10.58 ng/ml;母血瘦素水平高于脐动脉血,母血与脐动、静脉血瘦素水平无相关性,男、女婴之间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胎龄组脐动脉、静脉之间瘦素水平差异显著,LGA组显著高于SGA及AGA组,AGA组高于SGA组.脐动脉、静脉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胎龄高度相关,母血瘦素与新生儿体重、胎盘重及胎龄不相关,与母亲体重、母亲体重指数高度相关.结论来自胎盘的瘦素参与了胎儿生长发育的调控,脐血瘦素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的状况.脐静脉血瘦素主要反映胎盘来源的瘦素,脐动脉血瘦素主要反映一部分胎盘来源的Leptin作用于胎儿后胎儿脂肪组织产生的瘦素.母血瘦素对胎儿体重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它仅对自身的脂肪含量及能量代谢进行调节.
作者:陈临琪;郭盛;郁昕;冯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39例(42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首先均采用泪囊按摩加泪道冲洗治疗,对未愈者分两种情况:(1)对压迫泪囊无粘脓液者继续保守治疗至月龄满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2)对压迫泪囊后有粘脓液者无论月龄大小均及时行泪道探通.结果:按摩加泪道冲洗的治愈为9.52%,泪道探通无泪囊炎者为92.00%,有泪囊炎者为76.92%.总有效率为86.84%.结果表明:先天性泪道阻塞患者部分需要泪道探通才能治愈,无泪囊炎者可在6月龄后探通,有泪囊炎者不论月龄大小均及时探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而且无泪囊炎者的治愈率高于有泪囊炎者.
作者:季晓燕;魏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注射液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人数之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果表明:早期行必存注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必存具有清除自由基、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作者:吴务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702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妇女采用SENOGRAPHE2000D全数字化乳腺X线机摄影并加以分析.结果:在702例妇女中,发现乳腺癌7例,纤维腺瘤7例,纤维囊性病413例和乳腺病103例,22例的乳腺内存在可疑结节灶.认为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能早期发现乳腺癌等乳腺疾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其他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王翠红;胡大章;陆雪官;蔡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以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疗程8周,采用PANSS、BPRS和TESS量表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达83.93%,PANNS评分和BPRS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口干、失眠、EPS等.认为维思通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唐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心血管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而心血管科患者一旦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时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甚至引起猝死.针对这一情况,临床采取多种方法来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科患者的便秘,其中穴位按揉作为一种传统的辅助疗法,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推广,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便秘患者实施穴位按揉辅助治疗,实践证实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倪静玉;谈敏娟;周漪;张洁;吴文君;孔小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 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作者:陈卫昌;徐小明;徐晓;朱兰香;温晓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 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作者:顾晓晖;杨惠林;张志明;孟斌;张亚峰;刘凌;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状况,探讨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的相互关系.方法评价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出血者与非出血者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分析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分布间的规律.结果 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47例(36.7%)有出血征象,低龄组出血发生较少(P<0.05),不同性别、病种间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出血第一天,14.9%的患者血小板数≤10×109/L,11~20×109/L占27.7%,>20×109/L占57.4%;化疗开始第2周起出血患者的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未出血组(第2、3周,P<0.01;第4周,P<0.05),而化疗前与化疗开始1周内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轻度出血患者各阶段血小板数的分布与中、重度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血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年龄的增长可导致出血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与出血明显相关,但血小板数极度降低引起的出血比例并不大,出血的严重程度也与血小板数的分布无关.
作者:韩悦;吴德沛;张日;孙爱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磁共振氢谱研究脑组织细胞代谢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rCBF的变化.结果正常组NAA/Cho+Cr为0.885±0.044,SAH组在注血后NAA很快减少,第3 d减为注血前的75%,第7 d下降为显著,为注血前的61%,第14 d轻度回升.rCBF在注血后的第3 d下降为明显,随后开始回升,第14 d为SAH前的67%.病理检查显示:颞叶、顶叶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缩、核浓染,以SAH后第7 d为明显,没有发现细胞坏死.结论 NAA/Cho+Cr的减少与SAH后的局部脑缺血密切相关,但是较rCBF的下降晚,说明SAH后同时存在细胞代谢和rCBF的变化,并且细胞代谢变化可能是脑血管痉挛的继发反应.
作者:于涛;王中;周岱;陈泽军;陈剑华;沈海林;姚选军;胡春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5例为单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0例为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仅有2例患者使用止痛药,1例术后肝囊肿复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谷春伟;陈伟;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采用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辅助治疗破裂动脉瘤、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共13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颖;沈梅芬;周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群和厌氧菌的消化链球菌属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症.为了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笔者对我院1995年9月至2003年9月使用该药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瘤内注射125I脱氧嘧啶核苷(UdR)对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后,于瘤内注射125I UdR,第14 d光镜及电镜检查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生物的生存期,同时检测第2次给药后7 d、14 d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瘤内注射125I UdR后第14 d治疗组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局部肿瘤组织呈轻度坏死表现.治疗组I载瘤大鼠的生存时间延长,平均生存期为49.6±6.6 d,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生存期(25±5.3 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Ⅱ局部肿瘤组织呈中度坏死表现,大鼠的生存期为64.5±8.5 d,与单次给药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瘤内注射125I UdR对肝癌移植瘤动物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二次注射125I UdR后,增强了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作者:张海涛;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82例慢性咳嗽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临床病因分析.结果:婴幼儿组(1~3岁)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50.1%,27/53),学龄前(5~7岁)及学龄期(~14岁)儿童哮喘、鼻后滴注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哮喘两组分别为42%和40%,鼻后滴注综合征两组分别为25.3%和28%.支原体感染亦较多见;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结核、心因性因素也应引起重视.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患儿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差异,临床上综合详细分析病情相当重要.
作者:徐惠良;郭晓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7例资料,对其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 27例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9例,直肠癌根治术(Miles)7例.除1例因过度肥胖、解剖关系欠清造成左侧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术式.
作者:邢春根;王浩炜;谷春伟;陈伟;孙亦晖;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采用经腹腔镜治疗肾囊肿10例,后腹腔镜手术16例,其中1例中转开腹.所有26例腹腔镜手术中,25例获得成功.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B超显示:肾囊肿消失,无复发.认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方法简便.
作者:董卫平;陈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表现为单侧的耳聋,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往往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中重度耳聋的程度,部分患者伴耳鸣、眩晕等症状.
作者:刘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株HTS-56R多药耐药及对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来研究钙通道阻止剂维拉帕米和人类重组γ-干扰素对顺铂(DDP)细胞毒性在人类肺癌细胞侏HTB-56R上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该细胞的LRP表达.结果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部分恢复HTB-56R对DDP的敏感性.LRP的表达能被γ-干扰素和维拉帕米降低,联合两者也有同样的效果,降低的程度与浓度呈正比.但将两者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逆转HTB-56R的耐药性,而且联合使用有更好的效果,其逆转可能是通过降低LRP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胡江文;沈振亚;郑世营;杨吉成;赵军;盛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作者:沙莎;金雪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