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平;陈强
目的通过猪-猴心脏移植模型来探讨异种胸腺修饰对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异种器官移植中T细胞的作用及诱导异种T细胞中枢性耐受的可能性.方法将受体(中国猕猴)分为4组:(1)空白组:对受体不作任何处理.(2)照射组:于心脏移植前30 d(d30),接受60Co 3Gy全身剂量,余同空白组.(3)胸腺注射组:于心脏移植前21 d(d21),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5×107),余同空白组.(4)照射+胸腺注射组(8只):于心脏移植前28 d(d28),即1.5月龄时接受60Co 3Gy全身剂量,心脏移植前21 d(d21),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5×107),余同空白组.结果照射+胸注组存活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1),照射+胸注组存活期较胸注组和照射组延长(P<0.05).CD4+、CD8+与同期未照射的另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但照射的两组同期相比差别不大(P>0.05).照射+胸腺注射组于手术当天MLR刺激效应较空白组、照射组下降明显(P<0.01),同时单独胸腺注射组与照射组、照射+胸腺注射组相比,刺激效应也有所下降(P<0.05).结论 (1)异种胸腺修饰对CD4+、CD8+T细胞亚群的生成与分布情况并无影响,但其针对异种抗原反应能力有所下降.(2)异种胸腺注射可支持T细胞的重建和诱导供体特异性的T细胞功能抑制或耐受,并有效地延长供心存活时间.
作者:瞿冀琛;沈振亚;姜格宁;丁嘉安;倪斌;张治;何建明;余云生;叶文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氡及其子体吸入对大鼠肺与血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处理组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27,52,105 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后,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以及外周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使用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细胞,其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平均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SOD含量均有降低(P<0.01),MDA均有上升(P<0.01),其中肺组织匀浆中SOD含量,27WLM组与105WL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含量27WLM组、52WLM组与105WLM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中MDA 含量,27WLM与105WLM有显著性差异(P<0.01);BALF以及PBMC细胞内的ROS含量,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1),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氡及其子体吸入扰乱了大鼠的氧化应激平衡体系,使其受到一定的损伤.
作者:仲恒高;苗超;臧黎慧;聂继华;苏世标;童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注射液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人数之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果表明:早期行必存注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必存具有清除自由基、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作者:吴务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 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作者:陈卫昌;徐小明;徐晓;朱兰香;温晓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国外很多学者较多地使用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这一名称,对该类肿瘤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发展,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善,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更加复杂的成分.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探讨其在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作者:刘琰;诸伟;张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建立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空白组(n=8,不植入材料)、对照组(n=8,植入材料)、实验组(n=8,植入复合细胞的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复合细胞的材料植入16周后,X线摄片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作者:祝建中;苗宗宁;钱寒光;赵基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逆病毒介导的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转移系统,并分析可溶型尿激酶受体 (suPAR)基因转移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克隆suPAR基因,并建立逆病毒介导的suPAR基因转移系统;用获得的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PCR检测靶细胞中suPAR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在裸鼠体内观察基因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从内皮细胞中克隆的suPAR基因可编码301个氨基酸,其GenBank注册号为AY029180;通过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策略获得病毒生产细胞PT67/suPAR,其病毒滴度约为3.5×105CFU/ml;PCR分析显示靶细胞中有suPAR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转染该基因的MDA-MB-231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受到抑制(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逆病毒介导的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转移系统;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表达具有抗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作者:白霞;傅建新;谢学顺;奚晓东;阮长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状况,探讨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的相互关系.方法评价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出血者与非出血者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分析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分布间的规律.结果 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47例(36.7%)有出血征象,低龄组出血发生较少(P<0.05),不同性别、病种间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出血第一天,14.9%的患者血小板数≤10×109/L,11~20×109/L占27.7%,>20×109/L占57.4%;化疗开始第2周起出血患者的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未出血组(第2、3周,P<0.01;第4周,P<0.05),而化疗前与化疗开始1周内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轻度出血患者各阶段血小板数的分布与中、重度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血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年龄的增长可导致出血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与出血明显相关,但血小板数极度降低引起的出血比例并不大,出血的严重程度也与血小板数的分布无关.
作者:韩悦;吴德沛;张日;孙爱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定价值.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54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并与45例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中42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中TSGF检测,以判定疗效.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01),良、恶性肿瘤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01);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的含量较治疗前多明显降低(P<0.05或<0.001).结论 TSGF是一种对恶性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有效、广谱、使用方便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苏成海;钱晓燕;李清茹;郑芸;法逸华;江一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 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 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 mm和5 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 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 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孙凌;袁志昌;黄洁;章美华;许菊珍;蒯华;贺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7例资料,对其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 27例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9例,直肠癌根治术(Miles)7例.除1例因过度肥胖、解剖关系欠清造成左侧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术式.
作者:邢春根;王浩炜;谷春伟;陈伟;孙亦晖;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通过对该院1998年至2004年麻醉恢复室(PACU)9623例成年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9%,其中循环系统为6.6%,呼吸系统为4.3%.老年(年龄≥65岁)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23.7%)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0.4%,P<0.01).成人未发生并发症组在恢复室平均留置时间为67±27 min,发生并发症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24±21 min,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异常在PACU内较常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作者:魏兴;范瑛;陈红芳;谢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作者:沙莎;金雪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内皮素、Lp(a)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成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分别测定脉压及血浆内皮素和血清Lp(a)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脉压值及内皮素、Lp(a)水平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脉压增大及内皮素、Lp(a)水平升高是致颈动脉壁硬化的危险因素,脉压增大、内皮素和Lp(a)水平升高是老年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浦剑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实验性急性高眼压(Hyper-intraocular Pressure, HIOP)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中华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BDNF)和空白对照(PBS)组,用前房灌注法建立右眼实验性急性HIOP模型,左眼作为正常对照.于灌注前,在BDNF组和PBS组右眼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BDNF 3.75 μg或等量0.1 mol/L 磷酸缓冲液(PBS),第14 d让实验兔安乐致死.实验兔致死前48 h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向标记双眼RGCs,视网膜铺片后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法呈色,计数下半视网膜距视盘边缘2 mm、4 mm、6 mm处的RGCs密度.结果距视盘边缘2 mm、4 mm、6 mm处,正常对照组的RGCs密度分别为1619±377个/mm2、771±232个/mm2、358±122个/mm2;BDNF组的RGCs密度为1304±246、669±283、283±93个/mm2,距视盘边缘2 mm、6 mm处,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RGCs密度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PBS组的RGCs密度分别为1002±410个/mm2、627±211个/mm2、264±107个/mm2,与正常对照组RGCs密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距视盘边缘2 mm处,BDNF组与PBS组的RGCs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BDNF可提高实验性急性高眼压兔眼RGCs的存活率,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正如;管怀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骨固定.结果:17例均完全复位.平均随访24个月,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线维持良好,植骨均融合,无明显并发症.10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提高1~2级.认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必须早期手术,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及恢复椎体的高度以获得即刻稳定性重建.
作者:刘建;张成安;唐正标;张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金属帽假体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SRHA)后,头-臼匹配度对髋臼软骨磨损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自1999年1月以来行SRHA手术的10例13髋,以及与SRHA关节接触磨损特征相似的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UHA)因髋臼磨损疼痛改行全髋关节翻修术(RTHA)的14例14髋,分别采用Kwok 法和 LaBelle法测量头-臼匹配度和髋臼磨损度,对UHA者还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髋臼软骨的磨损程度.结果 SRHA组头-臼匹配均良好.随访2~3年的4例4髋,无1例髋臼软骨磨损;而随访4~5年的6例9髋中,软骨磨损<1 mm者1例, 余无明显磨损.UHA组14例14髋,术后2~3年改行RTHA的6髋中,头-臼匹配不良者5髋(83%),髋臼软骨磨损达0.5~2 mm,大体和组织病理显示髋臼负重区软骨呈Ⅱ级中度磨损,病理评分平均为8.5分;在术后4~6年改行RTHA的8髋中,头-臼匹配不良者仅1髋(13%),测量显示髋臼软骨磨损>2 mm,大体和组织病理分别显示髋臼软骨呈Ⅲ级重度磨损,病理平均13分.结论头-臼匹配度与髋臼软骨磨损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与软骨磨损的程度无关.使用直径1 mm递增的股骨头金属帽假体,可改善头-臼匹配度,延缓髋臼软骨磨损时间,进而改善疗效.
作者:王禹基;孙俊英;董天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和尿t-PA及PAI-1浓度的变化,了解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M)1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N)20例.另取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的血浆和尿液t-PA及PAI-1浓度.结果尿液中t-PA浓度在正常白蛋白尿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尿液中t-PA浓度较血浆浓度更能反映中糖尿病的肾脏血管病变.
作者:沈蕾;卢国元;谢燕;王兆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癌组织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进行Survivin检测.结果 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未发现Survivin阳性表达,53例宫颈鳞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4.7%(29/53),阳性表达的Survivin主要定位于肿瘤组织的细胞浆,偶见于细胞核.结论宫颈鳞癌组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并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Survivin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王修珍;邓海珍;顾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累及胸膜者较为多见,而累及肺实质者较少.为了提高狼疮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率,及早对本病作出针对性的治疗,笔者将近10余年来所遇到的红斑狼疮性肺炎(狼疮性肺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雪芬;王光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