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霞;傅建新;谢学顺;奚晓东;阮长耿
对182例慢性咳嗽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临床病因分析.结果:婴幼儿组(1~3岁)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50.1%,27/53),学龄前(5~7岁)及学龄期(~14岁)儿童哮喘、鼻后滴注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哮喘两组分别为42%和40%,鼻后滴注综合征两组分别为25.3%和28%.支原体感染亦较多见;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结核、心因性因素也应引起重视.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患儿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差异,临床上综合详细分析病情相当重要.
作者:徐惠良;郭晓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小儿腹腔镜手术由于它的特殊操作及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其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报告我院16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患儿于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断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对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同位素掺入法观察免疫功能受损的小鼠和营养不良患儿T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及其低剂量辐射效应.结果 2.5 Gy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小鼠外周血WBC分别在第4 d和第6 d下降为明显,WBC分别从4850×106/L降至1078×106/L,4878×106/L降至1400×106/L.T淋巴细胞3H-TdR(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明显下降,每分钟放射性计数(CPM)分别从6075降至4099,5764降至3715.与0 cGy组相比,经5 cGy辐射后3H-TdR掺入明显增加,CPM分别从4099升至5639,3715升至5404.5 cGy辐射还可以明显增加营养不良患儿T淋巴细胞14C-TdR(14C-胸腺嘧啶核苷)和3H-Tyr(3H-酪氨酸)的掺入,CPM分别从5179升至6201,1393升至2371.结论适宜的低剂量辐射对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有刺激效应.
作者:张建华;苏燎原;盛锦云;刘芬菊;杜泽吉;江家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内皮素、Lp(a)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成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分别测定脉压及血浆内皮素和血清Lp(a)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脉压值及内皮素、Lp(a)水平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脉压增大及内皮素、Lp(a)水平升高是致颈动脉壁硬化的危险因素,脉压增大、内皮素和Lp(a)水平升高是老年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浦剑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内局部给药建立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大鼠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KA)而建立颞叶EP模型,观察其行为学、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KA注入海马后大鼠表现出凝视、湿狗样抖动、口的咀嚼运动、点头、肢体阵挛等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旋转,并身体立起、向上窜跳、跌倒、四肢抽搐,约10 h后发作停止,逐渐恢复到正常大鼠状态,以后每周发作1~2次,主要为Ⅱ~Ⅳ级.结论大鼠脑内局部注入KA后EP发作明显,其行为症状、海马病理改变类似人类颞叶EP,可作为很好的研究颞叶EP的工具.
作者:汤继宏;包仕尧;顾琴;胡斯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范围逐渐扩大.腹腔镜技术在胆道手术、肝脏手术、胃肠手术、疝手术、甲状腺手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其他微创手术的发展.该文就近期普外科微创手术的应用近况作一简要论述.
作者:吴浩荣;邢春根;陈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群和厌氧菌的消化链球菌属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症.为了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笔者对我院1995年9月至2003年9月使用该药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28例产后出血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行股动脉穿刺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插管,根据出血血管情况,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条或普通弹簧钢圈等进行栓塞,以达到止血目的.结果: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其中包括3例凝血功能不全患者,11例严重的软产道裂伤患者,术后2~20 d痊愈出院,随访1月~2年,大部分患者月经已正常来潮,无一例大出血现象,复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结果表明:超选择动脉栓塞可用于治疗产后难治性大出血,特别是严重的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不全患者,该方法既安全有效,又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锋;张荣花;朱晓琴;王爱萍;董从松;戴真煜;解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共152个经临床及超声显像检查明确为乳房肿块的患者,均采用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肿块切除术,其中3例行肿块活检术,2个月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除第一例外其余患者均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出血多达150 ml,一般无明显出血,术中于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有助于控制出血.无1例有明显的手术疤痕,2例术后出现明显的局部青紫,2个月后完全消褪.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房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直径在3 cm以下的肿块.
作者:蒋国勤;邢春根;方军初;曹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39例(42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首先均采用泪囊按摩加泪道冲洗治疗,对未愈者分两种情况:(1)对压迫泪囊无粘脓液者继续保守治疗至月龄满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2)对压迫泪囊后有粘脓液者无论月龄大小均及时行泪道探通.结果:按摩加泪道冲洗的治愈为9.52%,泪道探通无泪囊炎者为92.00%,有泪囊炎者为76.92%.总有效率为86.84%.结果表明:先天性泪道阻塞患者部分需要泪道探通才能治愈,无泪囊炎者可在6月龄后探通,有泪囊炎者不论月龄大小均及时探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而且无泪囊炎者的治愈率高于有泪囊炎者.
作者:季晓燕;魏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5例为单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0例为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仅有2例患者使用止痛药,1例术后肝囊肿复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谷春伟;陈伟;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赵燕芳;傅雪;姜岳明;姚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分析1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认为本病术前不易确诊,漏、误诊率较高;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灶局限者若无明显手术禁忌,亦应积极手术;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
作者:陈浩;何靖康;倪斌;马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可靠性,研究p5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手术标本和30例对照组胃粘膜制成组织芯片后,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在组织芯片和常规切片上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随访14个月至13年的47例作生存分析.结果共获得2个组织芯片蜡块.p53检测在常规切片和组织芯片同为阳性或同为阴性者占98%,不一致者占2%.p53表达在胃癌不同组织学分化、UICC分期和血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中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生存分析显示,p53表达与预后无关,UICC分期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组织芯片和常规切片免疫组化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组织芯片技术是病理学研究中的高效、快速工具.p53表达与胃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UICC分期仍然是胃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作者:杨其昌;冯一中;沈屹;季晓华;柴玉海;高翠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心血管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而心血管科患者一旦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时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甚至引起猝死.针对这一情况,临床采取多种方法来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科患者的便秘,其中穴位按揉作为一种传统的辅助疗法,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推广,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便秘患者实施穴位按揉辅助治疗,实践证实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倪静玉;谈敏娟;周漪;张洁;吴文君;孔小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使撞击锤从一定高度下落通过撞杆损毁大脑皮层后肢运动区域,在TBI后的28 d内采用钉板平衡木行走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脑组织检查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TBI组大鼠在TBI 28 d内的钉板平衡木行走测试中受损后肢功能障碍表现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挫伤处大脑皮层坏死明显.结果表明:通过落体撞击法损伤大脑皮层后肢运动区域可成功建立一种症状性大鼠脑损伤模型.
作者:卢奕;吴智远;惠国桢;郭礼和;暨荀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 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作者:陈卫昌;徐小明;徐晓;朱兰香;温晓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将1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98)和血清降钙素前体(PCT)组(n=10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198例患儿临床特征相似,对照组88%应用了抗生素,而PCT组仅有43%应用了抗生素,且全部患儿预后良好.认为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且不影响预后.
作者:黄建萍;童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检查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等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其设备和检查费用昂贵.而在SPE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线路ECT除可进行常规SPECT检查外,还可进行18F-FDG符合显像1.
作者:吴星红;尹立杰;张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的存活率和形态学特征了解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的生长规律,以便选择施加干预因素及观测结果的佳时间.方法在倒置显微镜(×250)和高倍镜视野(×400)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培养1 d、3 d、5 d、7 d、9 d CHAT阳性细胞的轴突长度、树突数目、树突总长度、树突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5个形态学指标.结果存活率在第3~5 d维持在50%左右.细胞突起长度、突起数目、胞体面积前3 d增长幅度快,第4~7 d各项指标缓慢上升,生长稳定,7 d后各项指标快速下降.结论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突起长度、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等指标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况,适宜于实验中各项指标的观测.
作者:赵合庆;杨晓玲;李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