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赵燕芳;傅雪;姜岳明;姚建华

关键词:纺织行业, 噪声, 流行病学调查, 健康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36例临床分析

    对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手术.经胆囊管取石1例,T管引流27例,胆总管Ⅰ期缝合8例.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为60~180 min.术后胆漏4例,切口感染1例.认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无论是行T管引流还是Ⅰ期缝合都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沈根海;高泉根;李志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 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作者:陈卫昌;徐小明;徐晓;朱兰香;温晓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脐血及母血瘦素浓度相关性及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血清与胎儿脐血瘦素的相关性和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及瘦素的来源.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5例母血及胎儿脐动脉、脐静脉血的瘦素浓度.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成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及大于胎龄儿(LGA)3组,采用Ponderal指数估测新生儿营养状况.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新生儿的母血、脐动脉血、脐静脉血瘦素水平分别为16.58±8.13 ng/ml、12.05±9.87 ng/ml、13.24±10.58 ng/ml;母血瘦素水平高于脐动脉血,母血与脐动、静脉血瘦素水平无相关性,男、女婴之间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胎龄组脐动脉、静脉之间瘦素水平差异显著,LGA组显著高于SGA及AGA组,AGA组高于SGA组.脐动脉、静脉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胎龄高度相关,母血瘦素与新生儿体重、胎盘重及胎龄不相关,与母亲体重、母亲体重指数高度相关.结论来自胎盘的瘦素参与了胎儿生长发育的调控,脐血瘦素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的状况.脐静脉血瘦素主要反映胎盘来源的瘦素,脐动脉血瘦素主要反映一部分胎盘来源的Leptin作用于胎儿后胎儿脂肪组织产生的瘦素.母血瘦素对胎儿体重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它仅对自身的脂肪含量及能量代谢进行调节.

    作者:陈临琪;郭盛;郁昕;冯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铜(Ⅱ)离子的L-组氨酸络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样活性的研究

    目的寻找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样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进一步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活性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方法合成铜(II)离子的L-组氨酸络合物,并测定它的分子量、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等物理特性,用肾上腺素自氧化法测定它的超氧阴离子歧化的活性. 结果分子量和铜的百分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它们属于CuL2型络合物.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实验显示其结构为扭曲的平面四边形,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它符合酶反应特征.根据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实验得出了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类似的作用机制.结论铜(II)离子的L-组氨酸络合物不仅具有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本相似的活性结构,而且也能催化超氧阴离子的歧化反应.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包仕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62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作者:沙莎;金雪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25I脱氧嘧啶核苷内照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瘤内注射125I脱氧嘧啶核苷(UdR)对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后,于瘤内注射125I UdR,第14 d光镜及电镜检查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生物的生存期,同时检测第2次给药后7 d、14 d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瘤内注射125I UdR后第14 d治疗组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局部肿瘤组织呈轻度坏死表现.治疗组I载瘤大鼠的生存时间延长,平均生存期为49.6±6.6 d,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生存期(25±5.3 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Ⅱ局部肿瘤组织呈中度坏死表现,大鼠的生存期为64.5±8.5 d,与单次给药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瘤内注射125I UdR对肝癌移植瘤动物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二次注射125I UdR后,增强了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作者:张海涛;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将1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98)和血清降钙素前体(PCT)组(n=10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198例患儿临床特征相似,对照组88%应用了抗生素,而PCT组仅有43%应用了抗生素,且全部患儿预后良好.认为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且不影响预后.

    作者:黄建萍;童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方法 50只大鼠禁食18 h后腹腔内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阿朴吗啡100 μg/kg后观察正常组、药物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的阴茎勃起情况.结果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的第一次成模率为76%(38/50),第二次成模率为100%(4/4).阿朴吗啡引起正常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的阴茎勃起率为100%,而糖尿病大鼠仅为38.1%(16/4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能安全且有效地建立糖尿病模型;在糖尿病大鼠中应用阿朴吗啡可筛选出勃起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

    作者:陈卫国;严春寅;侯建全;薛义军;王恒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分析

    目的通过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的存活率和形态学特征了解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的生长规律,以便选择施加干预因素及观测结果的佳时间.方法在倒置显微镜(×250)和高倍镜视野(×400)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培养1 d、3 d、5 d、7 d、9 d CHAT阳性细胞的轴突长度、树突数目、树突总长度、树突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5个形态学指标.结果存活率在第3~5 d维持在50%左右.细胞突起长度、突起数目、胞体面积前3 d增长幅度快,第4~7 d各项指标缓慢上升,生长稳定,7 d后各项指标快速下降.结论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突起长度、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等指标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况,适宜于实验中各项指标的观测.

    作者:赵合庆;杨晓玲;李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卵巢妊娠21例分析

    对21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卵巢妊娠患者月经史无异常,无盆腔炎病史及不孕史,放置宫内节育器12例,无药物避孕者,部宫产史2例,阑尾炎手术史2例;21例均以急腹痛就诊.内出血>500 ml者13例,其中>1000 ml者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1例采取腹腔镜手术.认为宫内节育器不能阻止卵巢妊娠的发生,腹腔镜有助于早期诊治卵巢妊娠.卵巢妊娠术前容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杨晓琴;张纪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

    目的探讨脑内局部给药建立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大鼠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KA)而建立颞叶EP模型,观察其行为学、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KA注入海马后大鼠表现出凝视、湿狗样抖动、口的咀嚼运动、点头、肢体阵挛等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旋转,并身体立起、向上窜跳、跌倒、四肢抽搐,约10 h后发作停止,逐渐恢复到正常大鼠状态,以后每周发作1~2次,主要为Ⅱ~Ⅳ级.结论大鼠脑内局部注入KA后EP发作明显,其行为症状、海马病理改变类似人类颞叶EP,可作为很好的研究颞叶EP的工具.

    作者:汤继宏;包仕尧;顾琴;胡斯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5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5例为单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0例为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仅有2例患者使用止痛药,1例术后肝囊肿复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谷春伟;陈伟;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肿瘤标志物TSGF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定价值.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54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并与45例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中42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中TSGF检测,以判定疗效.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01),良、恶性肿瘤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01);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的含量较治疗前多明显降低(P<0.05或<0.001).结论 TSGF是一种对恶性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有效、广谱、使用方便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苏成海;钱晓燕;李清茹;郑芸;法逸华;江一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状况,探讨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的相互关系.方法评价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出血者与非出血者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分析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分布间的规律.结果 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47例(36.7%)有出血征象,低龄组出血发生较少(P<0.05),不同性别、病种间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出血第一天,14.9%的患者血小板数≤10×109/L,11~20×109/L占27.7%,>20×109/L占57.4%;化疗开始第2周起出血患者的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未出血组(第2、3周,P<0.01;第4周,P<0.05),而化疗前与化疗开始1周内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轻度出血患者各阶段血小板数的分布与中、重度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血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年龄的增长可导致出血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与出血明显相关,但血小板数极度降低引起的出血比例并不大,出血的严重程度也与血小板数的分布无关.

    作者:韩悦;吴德沛;张日;孙爱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4年8月6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均在胆道镜的配合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2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42例.2例发生术后胆漏.结论对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不管是采取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只要掌握手术方式及适应证,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作者:王浩炜;吴浩荣;谷春伟;孙亦晖;陈伟;张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三维CT测量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意义.方法对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了关节前后间隙、下颌Spee氏曲线曲度以及张口位时髁状突的移动范围和旋转角度.另外以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矢状位的颞下颌关节前后间隙有显著性差异(P<0.01),髁状突移动距离和转动角度均比正常人小(P<0.01),Spee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正常人(P<0.01).结论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建新;龚建平;刘瑾;顾松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叔丁醇脱水干燥法在游离细胞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游离细胞由于含水量高,需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后才能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该文采用叔丁醇对游离细胞进行脱水干燥,结果制备的样品结构清晰,适合于电镜观察,且无需特殊仪器,耗时短,成本低.

    作者:王响英;吴淑燕;李苏安;毛棣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肺曲菌病外科治疗13例临床分析

    分析1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认为本病术前不易确诊,漏、误诊率较高;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灶局限者若无明显手术禁忌,亦应积极手术;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

    作者:陈浩;何靖康;倪斌;马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氡及其子体吸入对大鼠肺与血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目的研究氡及其子体吸入对大鼠肺与血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处理组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27,52,105 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后,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以及外周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使用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细胞,其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平均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SOD含量均有降低(P<0.01),MDA均有上升(P<0.01),其中肺组织匀浆中SOD含量,27WLM组与105WL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含量27WLM组、52WLM组与105WLM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中MDA 含量,27WLM与105WLM有显著性差异(P<0.01);BALF以及PBMC细胞内的ROS含量,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1),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氡及其子体吸入扰乱了大鼠的氧化应激平衡体系,使其受到一定的损伤.

    作者:仲恒高;苗超;臧黎慧;聂继华;苏世标;童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 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 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 mm和5 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 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 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孙凌;袁志昌;黄洁;章美华;许菊珍;蒯华;贺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