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EP和CO2激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蒋国华;郭彩霞;何国蓓;芮小慧

关键词:LEEP, 中-重度宫颈糜烂, CO2激光
摘要:将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75例行LEEP切除(包括CO2 激光治疗效果不佳者),另一组90例行CO2 激光治疗.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2~4 mm,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评价LEEP和CO2 激光对中一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果: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术后12周末一次治愈率96%,效果明显高于CO2激光组(71.1%).提示:LEEP适用于重度宫颈糜治疗,尤其对合并宫颈肥大及CO2激光治疗疗效不佳者,且手术简单、安全、易行,同时可提供全部病理标本,能明确诊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CYP1A1 MspI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CYP1A1 MspI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以乳腺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OR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共查到符合要求的国外文献10篇,病例和对照数分别为3708、5471例.经过异质性检验,10项结果存在异质性(q=17.7898,P=0.037),通过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以CYP1A1 MspI野生纯合子为参比组,携带有杂合子或突变纯合子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合并OR为0.95 (95%CI:0.82~1.11).结论 CYP1A1 Msp I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无关.

    作者:徐小乐;靳雅丽;沈月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龄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9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6%,围手术期死亡率1.6%.结论术前评估患者心功能,并结合原发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手术的时间及难易程度选择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马海涛;倪斌;秦涌;何靖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Ⅲ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胶原Ⅲ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CTGF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48 h后,用RT-PCR、ELISA法观察CTGF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够诱导NRK52E细胞表达CTGF并进而促进胶原Ⅲ的分泌,CTGF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后可以大部分取消TGF-β1的作用,而对照组的寡核苷酸没有此作用.结论 CTGF反义寡核苷酸能够特异地抑制CTGF的表达,进而阻止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这可能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沙文刚;樊均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与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HAMD抑郁量表和Webster功能评分,对5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抑郁及功能障碍评定.结果 56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有29例伴发抑郁,占51.8%,抑郁与帕金森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结论抑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较高发生率,其与帕金森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袁霞;董万利;方琪;孔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4例(15侧).AO型:43A型10例,43B型1例(双侧),43C型3例(均为C1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均位Gustilo Ⅰ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第2 d即开始不负重功效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其中1例骨折延迟愈合,余骨折均在术后3~5个月临床愈合.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3%.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晓东;蒋富贵;孙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48例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对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例,解剖外血管重建4例,腔内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6例,单纯开放性手术35例.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平均随访时间2.8年(3月~5年).随访期间移植血管通畅率为73%.结论患者的全身状况、血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依据.血管重建术仍然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较好方法.

    作者:钱爱民;李晓强;段鹏飞;朱礼炜;桑宏飞;戎建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丹参醇提取物对培养内皮细胞T-AOC、LPO、 NO、SOD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醇提取物对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醇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培养的内皮细胞,收集上清液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丹参醇提取物对内皮细胞T-AOC、NO和SOD含量变化有上调作用;而对丙二醛(MDA)的变化则有下调作用(P<0.05).结论丹参醇提取物对培养内皮细胞有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为丹参的临床应用积累了实验数据.

    作者:杨亚安;唐丽华;蒋小岗;吴开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

    采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和疤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15例,其中前尿道狭窄1例,球膜部狭窄11例,膀胱颈部狭窄3例;狭窄长度<1.0 cm者3例,1.0~.2.0 cm者10例,2.0~3.0 cm者2例;合并膀胱结石2例;其中一次手术成功13例,二次手术成功2例;术后随访3~25个月,术后3例曾需短期尿道扩张,1例尿线变细拒绝扩张,其余排尿通畅.术后肉眼血尿12例.结果显示,尿道内切开和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用电切袢切除疤痕组织效果确切,视野清晰,可防止尿道再狭窄.

    作者:缪惠东;程印玺;侯建华;顾红星;葛劲超;沈锋;陆福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及临床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疗效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121例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儿童,给予三阶段治疗:Ⅰ、系统、规范保守治疗1~2月;Ⅱ、腺样体肥大患儿予以刮除同时完成保守疗法;Ⅲ、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选择鼻内窥手术(Fess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在121例病人中(226侧),经保守治疗后治愈79例(65.3%),好转31例(25.6%),无效11例(9.1%);腺样体刮除+保守治疗31例,好转28例(90.4%),无效3例(9.6%);Fess术治疗14例,治愈8例(57.1%),好转2例(22.2%),无效1例(9.1%),失随访3例.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以规范、系统的保守治疗为首选,腺样体刮除是有效的辅助措施,Fess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掌握.

    作者:胡艾君;袁辉;邬晓帆;刘志勇;朱政文;辛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三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2 ng组,瑞芬太尼3 ng组,每组1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异丙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情况等.结果术中异丙酚的总用量芬太尼组>瑞芬太尼2 ng组>瑞芬太尼3 ng组,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术后恢复时间以瑞芬太尼2 ng组快,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3 ng恢复较慢;术后的呼吸抑制在瑞芬太尼的两组中所有患者均有发生,明显高于芬太尼组;三组体动发生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芬太尼组多,瑞芬太尼两组相仿.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有一定的优点,但需注意术中的呼吸管理,从综合效应看效应部位浓度2 ng/ml优于3 ng/ml.

    作者:杨建亚;谢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股动脉穿刺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患者1~4个疗程后手术.根据腹水情况及肿块大小,按完全有效(CR)、部分有效(PR)、稳定(S)、恶化(P)标准进行比较.探讨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髂内动脉介入治疗的40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2例获得再次手术的机会,再次手术时术中见大部分瘤体明显缩小,粘连程度明显好转,腹水有不同程度消退.完全有效6例,部分有效26例,稳定6例,无效(恶化)2例.提示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朱挺;张胜男;蒋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7例慢性窦道的手术治疗

    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7例难治性慢性窦道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难治性慢性窦道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8~25 d均临床痊愈,治愈率100%.提示:术前控制感染,术中彻底切除窦道壁纤维瘢痕组织、线结等异物及坏死组织,术后通畅引流是治疗难治性慢性窦道的关键.

    作者:庞利群;钱海鑫;房平承;陈方;金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5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VEGF、CEA含量.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的临床意义.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病及正常对照者(P<0.01),恶性肿瘤伴转移患者血清VEGF含量与无转移患者相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联合检测患者血清VEGF和CEA,其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测血清CEA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VEGF测定有助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联合检测血清VEGF和CEA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郑黎;陈卫昌;严苏;彭群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治疗分析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常在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发生.4年来,我们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

    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收住的吸入性损伤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认为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转归是有利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明元;陆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20例报告

    自鼻内窥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开展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报道较多,现将手术均获成功的20例报道如下.

    作者:钱芝卫;秦照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疗效影响.方法对首次来院就诊前320例患儿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来院就诊后62例患儿仍坚持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来院就诊前未进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22%,来院就诊前自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48.5%,与来院就诊后仍坚持在家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80.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正确规范训练方法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单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顾琴;王浙东;李岩;汤继宏;金建华;胡斯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参赤提取物对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参赤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给予大鼠胃饲参赤提取物,以观察参赤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参赤提取物可使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P、ALB含量显著升高;ALT、AST、 HA、LN、PCⅢ及IV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参赤提取物治疗组肝纤维化比模型组有显著改善.结论参赤提取物对CCl4所致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明志君;曹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喘乐宁、异丙托品、普米克氧喷雾化吸入治疗轻、中度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本文将喘乐宁、异丙托品、普米克用氧气作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轻、中度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4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怡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妇科老年妇女围手术期处理

    回顾性分析21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妇科患者,并以同期中年妇女(40~59岁)200例为对照,分析对照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探讨老年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经验,提高老年妇女手术治疗水平.结果:老年妇女术前69.9%合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和中年妇女组无明显差异.提示:只要充分术前准备积极控制并发症,选择适当术式及麻醉方式,术中、术后严格监护,大多数老年患者能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杨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