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菡;刘永峰;裴栋;刘毅;魏鉴腾;杨勇智;邸多隆
目的 以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机体免疫功能指标改变为切入点,探寻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研究黄芪多糖及其组分对模型大鼠体重、脾重指数、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的影响.结果 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黄芪粗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分-Ⅰ组、黄芪多糖组分-Ⅱ组大鼠脾重指数、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黄芪多糖各不同组分能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免疫功能,是黄芪发挥健脾利湿作用的重要有效组分,其作用机理与提高机体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的水平有关.
作者:杨彬彬;季旭明;王世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增高,其主要的中医病机为脾肾亏虚兼有血瘀.根据病机特点提出以补肾益气活血法予以治疗.
作者:班胜;曾倩如;逯克娜;庞秋华;林寒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制备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灭菌工艺、溶蚀率、粘度、佳Ca2+浓度、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以海藻酸钠作为辅料,猫爪草提取物(10%乙醇作为溶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使其充分溶胀,采用智能溶出试验仪、粘度仪和流变仪等分别对灭菌工艺、溶蚀率、粘度、佳Ca2+浓度、体外释药行为等原位凝胶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 1%海藻酸钠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采用先制备凝胶再高压灭菌的工艺对溶蚀季和小毛茛内酯含量影响小[溶蚀率为(52.13±4.17)mg/(cm2·h)、小毛茛内酯含量为(1.23±0.18)%],此方法制备的原位凝胶粘度为1.49±0.18(Pa·s)、佳Ca2+浓度为1ml原位凝胶:10-5 mol CaCl2,采用Franz扩散池测定体外释放速率可知12h小毛茛内酯的累积释放率为91.46%,分别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各时间点累积释放量进行处理可知其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拟合方程为ln[-1/(1-Q)]=-0.3618lnt-1.7174(r =0.9931).结论 采用海藻酸钠作为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的载体,其凝胶性质良好,体外释药缓慢,可为中药治疗肺结核提供一种新型的缓释制剂.
作者:胡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介绍门成福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门师认为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冲任失和,致瘀血内阻于胞宫是该病基本病机,治疗上强调理气止痛、活血消癥,并强调在月经周期中分期调治,攻补寒热并用.临证应灵活加减可得良效.
作者:李晓冰;李志恒;朱艳琴;王君明;陈玉龙;门成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 a1表达水平探讨萆薜总皂苷降尿酸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萆薜总皂苷低剂量组和萆薢总皂苷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胃、肝、肾、小肠和大肠各组织中oatp1 a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萆薜总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各组织oatp1a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萆薢总皂苷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 a1表达水平.
作者:陈燕;陈肖霖;刘孟婷;罗浩轩;项婷;张诗军;孙保国;陈泽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消积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近期疗效,以探讨CECs及VEGF作为评价消积饮治疗晚期NSCLC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试验组给予消积饮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TP方案化疗治疗,首要观察指标两组CECs的表型(CD146+)及VEGF的数量变化,次要观察指标包括近期疗效的客观应答率(ORR)和毒副反应.结果 首要观察指标CD146+值治疗后试验组(0.76±0.35)明显低于对照组(1.93±2.39),具统计学差异(P<0.05);另一首要观察指标VEGF值治疗后试验组(159.67±93.14)低于对照组(218.99±113.76),具统计学差异(P =0.049 <0.05).次要观察指标,ORR治疗后试验组为40.0%(10例),对照组为20.0%(5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结论 CECs、VEGF均可用于评估中药消积饮治疗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作用,尤以CECs为佳.
作者:何春霞;李柳宁;张力文;柴小姝;刘柏;陈志坚;洪宏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白虎二地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白虎二地汤高、低剂量组.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显微镜观察五组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的病理变化.结果 白虎二地汤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FINS、HOMA-IR及血清TC、TG、LDL-C、FFA水平,升高血清HDL-C浓度,减少肝脏组织脂肪浸润,且以高剂量白虎二地汤组效果佳.结论 白虎二地汤可以改善STZ诱导的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异常,减轻胰岛素抵抗.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降低脂毒性,增强胰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其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降糖降脂作用.
作者:陈璇;徐凛峰;汪悦;周方圆;何晓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防风润燥方温服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LASIK术后被诊断为干眼的患者58例(5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防风润燥方温服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仅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时间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之间以及各组治疗前后患者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泪液分泌(Schirmer I试验)、角膜染色评分、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1月,观察组治疗前后NIBUT、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主观症状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角膜荧光素染色和主观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各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1.6%,对照组65.0%,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防风润燥方温服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应用于LASIK术后干眼症疗效优于单一人工泪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菊玲;吴菊芬;王兰;尹国良;袁丹;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特征解析,探讨糖槭叶多糖的结构特点.方法 以糖槭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的方法得多糖,阴阳离子串联树脂法脱蛋白,DEAE Cellulose 52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甲基化、气质联用色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糖槭均一多糖ASP-A-c结构.结果 ASP-A-c分子量为1.27×107 Da,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以物质的量比5.39: 1.64:1:1.20: 1.5: 15.04:2.87组成,共存α和β两种糖苷键,并以(1→4)连接的Galp构成主链,末端残基为Glcp和Galp,单链高度为2.0 ~9.4 nm.结论 首次在糖槭中分离得到的ASP-A-c,并明确其结构.
作者:王宇亮;唐雨薇;赵宏;周媛媛;张义秀;张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山西地区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应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采集此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山西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可归纳为无证可辨型、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及肝血瘀阻型五种证型.基因型以C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C型患者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和肝胆湿热型为主.中医证型与肝炎病情关系密切.轻度主要见于无证可辨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胆湿热型,重度主要见于肝肾阴虚型和肝血瘀阻型.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中医证型间HB-VDNA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山西地区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地域特征气候韵律关系密切,提示在临床指导慢性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用药时要根据不同地域季节气候特点及患者的体质状况,加以权衡变通.
作者:郭晓霞;王效红;梁瑞敏;李怀长;杨海芳;郭佳;胡娜;叶永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神经肽类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小脑延髓池接种埃希氏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扑热息痛组.检测各组动物用药后脑、脊髓、结肠、肺、胃、肾组织、血浆中CRH、AVP、P物质、NT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通腑泄热组中脑肠等组织及血浆中CRH含量降低、AVP含量升高、P物质含量降低、NT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其他组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脑-肠轴来调节神经肽类介质的释放,脑肠互动,可能是通腑泄热法治疗脑病发热的机制.
作者:刘亚娟;秦小云;王晓君;张思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肾衰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延缓肾衰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衰方组、科素亚组.治疗8周后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ELSER法测定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肾衰方明显降低血清肌酐(P<0.05)、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1),降低IL-6(P< 0.05)、TNF-α(P<0.01)炎症因子的表达,能增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MDA水平(P<0.01),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0.05),改善肾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肾衰方能有效改善肾功能,调控致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增高血SOD,降低MDA,降低Hcy,从而改善慢性肾衰炎症状态,延缓肾衰进程.
作者:韩海燕;路建饶;王新华;彭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方法多样、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特点,文章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新进展,综述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主要病因病机包括阴阳失调、营卫失调、脏腑功能失调、邪气致病、体质因素;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的内服外用、中成药、针刺、灸法、推拿、电针、火罐、刺血、压耳穴等方法及综合疗法,后指出主要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思路.
作者:成立;孙福军;梅建强;郭立芳;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探讨益肾化浊通过微环境调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为益肾化浊方治疗AD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提取孕14 d昆明小鼠胚胎NSCs,以5μmol·L-1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干预建立AD细胞模型,并以不同浓度益肾化浊方共培养48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培养基,使用基础培养基稀释成10%浓度条件培养基,培养正常神经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条培组,Aβ条培组,复方0.1 μg·ml-1条培组,复方1μg·ml-条培组,复方10μg·ml-1条培组,共6组.采用CCK-8法检测益肾化浊方条件培养基对NSCs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免疫荧光法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NSCs分化的影响;Western Blot与PCR法检测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关键靶点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Aβ条培组相比,益肾化浊方条件培养基可促进NSCs增殖,提高其细胞活性;同时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0.1 μg·ml-1条培组均可明显降低STAT3、P-STAT3、Smad1、GFAP蛋白表达,下调GFAP、STAT3、Smad1基因同时上调ngn1基因表达,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浊方条件培养基可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提高NSCs活性,促进神经元分化,延缓AD进展.
作者:韩文文;张玉莲;张琳琳;周震;王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难治疾病,目前,无论西医、中医都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谭峰教授以脑髓理论为指导,对补肾生髓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的病理机制是痰瘀热毒混杂脑内,损伤脑髓与督脉,进而提出补肾生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法则,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王健;李妙丹;陈晶;谭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海带多糖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8周龄)背部剃毛,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海带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VitE组.除对照组外,每日上、下午定时皮肤外涂相应药物.12个月后,取背部暴露皮肤,通过HE染色测量皮肤真皮层厚度,化学比色法检测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real time PCR法检测皮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RNA的表达水平,并检测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海带多糖可以显著增加真皮层厚度、皮肤Hyp含量、TIMP-1 mRNA表达水平及皮肤组织SOD、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皮肤MMP-1 mRNA表达水平及MDA、H2 O2含量.结论 海带多糖能够增加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胶原蛋白的含量,延缓皮肤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来调节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皮肤胶原蛋白的含量有关.
作者:徐晓珍;谭机永;覃武;黎伟雄;王梦珏;石榴;李秋林;胡龙元;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名老中医刘宝厚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文章对从湿热辨治肾脏病的经验进行整理.
作者:商俊芳;刘宝厚;魏锦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现代文献食管癌病位与病性证素特点及组合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1979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食管癌文献,提取病位、病性证素;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 在符合要求的142条文献中提取出13个病位证素,频率>20%的病位证素依次是脾、胃、肝、上焦、咽喉、肾;提取出26个病性证素,频率>20%的病性证素依次是痰、血瘀、气滞、气虚、阴虚、燥、血虚、津液亏、火热、阳虚、湿、毒、思、食积、忧、怒;高频证素聚类分析形成9种类型;高频证素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 食管癌证素组合规律揭示出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存在痰瘀互结、毒火热互生、食积与湿互生的实性病变关系,阳虚与气虚互存的虚性病变关系,阴津亏虚与内燥互存、血虚与气滞互存的虚实夹杂病变关系.
作者:吕翠田;牛亚南;陈玉龙;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茅苍术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特征开展研究,以期为阐明茅苍术遗传规律及促进茅苍术良种选育工作提供基础.方法 以茅苍术种子和幼叶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术及核型分析技术开展研究.结果 茅苍术染色体数目2n =24,核型公式2n =2x =24 =6m+ 18sm(2SAT),基因组2C值为9.73pg,基因组值为9.52×109bp.结论 该研究为茅苍术基因组大小和染色体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对茅苍术基因组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娟;倪金菁;万文婷;叶丛进;刘合刚;余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绞股蓝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菇多糖组、绞股蓝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4d后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小鼠体重、脾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脾细胞上清及血清IgG、IgM含量、血清IL-4水平和脾细胞CD4+/CD8+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多糖高剂量组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体重、脾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及脾细胞CD4+/CD8+比值(P<0.05),绞股蓝多糖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IL-4水平(P<0.01),绞股蓝多糖低,中剂量组明显提升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gG含量(P<0.05),绞股蓝多糖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gM水平(P<0.01).结论 绞股蓝多糖可以缓解环磷酰胺对小鼠脾脏免疫功能的抑制效应.
作者:李晓冰;王超;陈玉龙;展俊平;谢忠礼;张月藤;王君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