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蝎粉酶解工艺佳用酶的初步筛选

焦方文;王集会;邹龑;张盼盼;刘玉红;王俊香

关键词:蛋白酶, 全蝎粉, 水解度, 肺腺癌A549细胞株, 半数抑制率
摘要:目的 从四种蛋白酶中选出酶解全蝎粉的佳用酶,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 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对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全蝎粉水提物作为对照组,评价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对全蝎粉的水解效果.结果 胃蛋白酶对全蝎粉的水解度为8.47%,且不同的药物浓度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比对照组低,其IC50为14.7427 mg/ml;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的水解度分别为25.12%、12.37%、11.13%,不同的药物浓度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比对照组高,其IC50分别为0.6878 mg/ml、0.7073 mg/ml、0.8306 mg/ml;对照组的IC50为5.9386 mg/ml.结论 全蝎粉酶解工艺的佳用酶是胰蛋白酶,其次是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而胃蛋白酶可以去除.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高尿酸血症大鼠oatp1a1表达的萆薢总皂苷降尿酸机制探讨

    目的 通过观察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 a1表达水平探讨萆薜总皂苷降尿酸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萆薜总皂苷低剂量组和萆薢总皂苷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胃、肝、肾、小肠和大肠各组织中oatp1 a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萆薜总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各组织oatp1a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萆薢总皂苷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 a1表达水平.

    作者:陈燕;陈肖霖;刘孟婷;罗浩轩;项婷;张诗军;孙保国;陈泽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名老中医张唐法头针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经验撷要

    介绍名老中医张唐法主任医师头针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与施术特色.张老基于对本病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探索,以心理疏导为基础,结合特色快速提插捻转进针手法,利用头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成为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又一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质量指标的变化

    目的 探索何首乌传统炮制方法九蒸九晒过程中有关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传统的黑豆共蒸法(隔水蒸)进行九蒸九晒法炮制,参照《中国药典》有关方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二苯乙烯苷含量从炮制前的3.56%下降至炮制后的1.42%,但多个炮制中间品的含量高于炮制前(高达4.08%);游离蒽醌含量从炮制前的0.067%上升至炮制后的0.11%,但多个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低于炮制前(低达0.036%);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大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结论 何首乌九蒸九晒过程中存在其他成分分别转化为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情况,九蒸九晒终使二苯乙烯苷含量显著下降、游离蒽醌含量显著上升;九蒸九晒对何首乌的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作者:杨文宇;陈祥贵;石泓;石一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细辛药材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辛药材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乙酸水溶液(42: 58),检测为波长320nm,柱温40℃,流速1mL·min-1.结果 马兜铃酸A浓度在0.5040~ 50.4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马兜铃酸A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2.88%.细辛药材叶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高于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其根和根茎中含有微量的马兜铃酸A.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振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衰方对5/6肾切除大鼠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 研究肾衰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延缓肾衰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衰方组、科素亚组.治疗8周后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ELSER法测定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肾衰方明显降低血清肌酐(P<0.05)、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1),降低IL-6(P< 0.05)、TNF-α(P<0.01)炎症因子的表达,能增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MDA水平(P<0.01),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0.05),改善肾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肾衰方能有效改善肾功能,调控致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增高血SOD,降低MDA,降低Hcy,从而改善慢性肾衰炎症状态,延缓肾衰进程.

    作者:韩海燕;路建饶;王新华;彭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种糖槭叶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

    目的 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特征解析,探讨糖槭叶多糖的结构特点.方法 以糖槭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的方法得多糖,阴阳离子串联树脂法脱蛋白,DEAE Cellulose 52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甲基化、气质联用色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糖槭均一多糖ASP-A-c结构.结果 ASP-A-c分子量为1.27×107 Da,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以物质的量比5.39: 1.64:1:1.20: 1.5: 15.04:2.87组成,共存α和β两种糖苷键,并以(1→4)连接的Galp构成主链,末端残基为Glcp和Galp,单链高度为2.0 ~9.4 nm.结论 首次在糖槭中分离得到的ASP-A-c,并明确其结构.

    作者:王宇亮;唐雨薇;赵宏;周媛媛;张义秀;张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山竹果中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超滤质谱分析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山竹果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筛选山竹果中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方法 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0.02%醋酸溶液(A)和乙腈(B)作为液相色谱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梯度程序:0 ~2 min,15%B,2~40 min,13%~50%B;流速0.6 ml/min;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在线检测化学成分;以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作为生物靶分子,以超滤质谱技术筛选酶抑制剂.结果 共鉴定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3-异倒捻子素、Mangostanol、8-desoxygartanin、Gartanin 和α-倒捻子素.该5个化合物均可与黄嘌呤氧化酶亲和,除Gartanin外均可以与α-葡萄糖苷酶亲和.结论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山竹果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分析鉴定山竹果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利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有效成分具有快速和灵敏等优势.

    作者:唐英;刘春明;任浚萁;张语迟;李赛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白螺蛳壳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白螺蛳壳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通过生药学鉴别研究,并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测定白螺蛳壳中碳酸钙的含量.结果 白螺蛳壳原动物、药材性状和显微等均具明显特征,可用于真伪鉴定.碳酸钙含量大于93.0%,可作为其质量监控的一种手段.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为制定白螺蛳壳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唐玉荣;谢凤凤;颜萍花;曾祥燕;蔡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锁阳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锁阳总黄酮工艺.方法 以大孔吸附树脂对锁阳总黄酮的分离效率和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锁阳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性能,以吸附/解吸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确定了GS-6为佳大孔吸附树脂.在GS-6大孔吸附树脂上优选的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038 g·ml-1(相当于原生药),以6BV·h-1流速吸附,上样量为45 BV(树脂床体积),4 BV水冲洗树脂柱,8 BV的70%乙醇以4 BV·h-1的流速解吸附.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锁阳总黄酮得率为82.85%,纯度为83.44%.结论 优选的GS-6大孔吸附树脂对锁阳总黄酮吸附容量、解吸附率和含量结果良好,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君菡;刘永峰;裴栋;刘毅;魏鉴腾;杨勇智;邸多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肾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570例肾虚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发现肾虚证老年性痴呆以精亏、阳虚、阴虚为主要证候要素,同时兼夹瘀、痰、火、血虚、气虚等致病要素,临床表现为肾虚证兼夹瘀血、痰浊、心肝火旺等.结合临床专业知识聚类分析发现三类证候分布:第1类以肾精亏虚为主,未发现其他兼夹证候;第2类以肾阴虚为主兼夹心肝火旺证及心脾两虚证;第3类以肾阳虚为主兼夹气滞血瘀证及心脾两虚证,并且肾精亏虚证所占比例大.结论 肾虚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为主要证候,兼夹瘀、痰、火等致病因素,五脏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与精亏密切相关.

    作者:李强;崔远武;张连城;顾耘;汪振宇;李柱;吴迪;崔俊波;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壮数艾炷灸神阙穴对衰老豚鼠SOD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壮数艾炷灸神阙穴对衰老豚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蛋白表达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豚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SOD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绝对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豚鼠肾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造模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豚鼠血清SOD含量均较造模前明显降低(P<0.05),提示造模成功.各治疗组血清SOD含量、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各治疗组组间比较,疗效无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各治疗组切片阳性率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阳性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艾炷灸神阙穴可提高衰老豚鼠血清SOD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但不同剂量的艾炷灸对其影响在本实验中未见明显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艾炷灸神阙穴可提高SOD在衰老豚鼠肾组织中的蛋白表达.

    作者:秦梦鞠;赵彩娇;廖忠良;陈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清解益肺汤及胶囊剂抗小鼠Lewis肺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清解益肺汤及胶囊剂抗小鼠Lewis肺癌生长转移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C57BL/6J雄性小鼠Lewis肺癌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解益肺汤高、中、低剂量组,顺铂组、顺铂+清解益肺汤中剂量组、清解益肺胶囊组等7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观察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肺转移瘤结节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Western Blotting印记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CD34蛋白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清解益肺汤及胶囊能减少小鼠Lewis肺癌瘤重和肺转移灶数,并能降低其血清VEGF水平以及肿瘤组织CD34蛋白(MVD)表达,中药组中以高剂量组和胶囊组效果佳,联合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 清解益肺汤及胶囊能抗小鼠Lewis肺癌生长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该药能降低VEGF表达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易鑫;刘炜;葛正行;李江;王江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川芎嗪对肥厚心肌组织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系统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对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系统的干预作用,以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方法 建立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分别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干预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HMI)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Western blot法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干预组心肌组织Akt途径信号转导蛋白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模型组大鼠HMI、LVMI及蛋白p-Akt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1),而川芎嗪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数值均有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但不能下降到假手术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MP具有抑制左室肥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肌细胞中蛋白p-Akt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潘勇军;熊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部位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藤果实中血竭素含量的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部位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Waters Atlantis 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 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 血竭素高氯酸盐在0.009 ~0.09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1.93%;5个不同产地黄藤果实中的血竭素含量为0.186~0.796mg·g-1,果皮中血竭素含量在0.861~ 3.811mg/g,果肉未检出血竭素.结论 黄藤果实中所含血竭素主要来自果皮部位,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帅银花;李远彬;陈燕燕;袁凯伦;赖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绞股蓝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绞股蓝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菇多糖组、绞股蓝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4d后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小鼠体重、脾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脾细胞上清及血清IgG、IgM含量、血清IL-4水平和脾细胞CD4+/CD8+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多糖高剂量组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体重、脾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及脾细胞CD4+/CD8+比值(P<0.05),绞股蓝多糖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IL-4水平(P<0.01),绞股蓝多糖低,中剂量组明显提升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gG含量(P<0.05),绞股蓝多糖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gM水平(P<0.01).结论 绞股蓝多糖可以缓解环磷酰胺对小鼠脾脏免疫功能的抑制效应.

    作者:李晓冰;王超;陈玉龙;展俊平;谢忠礼;张月藤;王君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苏子降气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TNF-α、IL-8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8在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中的表达及苏子降气汤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27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使用烟熏法联合LPS构建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造模共32天,以苏子降气汤进行小鼠灌胃干预,连续用药11天后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8的含量,并观察气管及肺部组织结构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IL-8、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小鼠的血清中IL-8、TNF-α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比中药低剂量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1);从各组的病理切片可观察到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粘膜上皮、肺泡等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中药干预后,小鼠肺部组织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苏子降气汤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生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作者:杜秀婷;林海雄;卓桂锋;王晓彤;林锐珊;张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H胶囊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抗乙肝病毒研究

    目的 建立HH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观察HH胶囊的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疗效.方法 采用大连依利特ODS-BP C18色谱柱对HH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4组,苦参素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150mg/(kg·d)苦参素混悬液,高、低剂量HH胶囊组小鼠分别给予同体积含7,2g/(kg·d)HH混悬液,5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HBs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HBVDNA.结果 标定14个特征峰构成HH胶囊的指纹图谱,确定其中1号峰为没食子酸、8号峰为柯里拉京、9号峰为虎杖苷、10号峰为鞣花酸、13号峰为甘草酸、14号峰为齐墩果酸.高剂量HH胶囊[7g/(kg·d)]可以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Ag、HBVD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05),与苦参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胶囊具有确切的抗HBV作用,HPLC法对HH胶囊质量控制可靠.

    作者:张传涛;张莉敏;黄群;杨鸿;郭尹玲;王芳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茵栀黄注射液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NTCP、BSEP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茵栀黄注射液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BSEP、NTCP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茵栀黄注射液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茵栀黄组.造模干预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肝脏组织病理和肝组织BSEP、NTCP的表达.结果 茵栀黄组TB、DB、ALP、γ-GT(5.49±1.01、1.95±0.34、127.40±15.68、2.03±0.36)明显低于模型组(7.80±1.17、3.18±1.31、212.72±49.39、3.17±1.42),P<0.05;HE染色显示茵栀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损害明显优于模型组;WB、RT-PCR检测显示茵栀黄组BSEP蛋白和基因表达(1729.66±212.71、3.77±3.15)明显高于模型组(1218.97±479.35、2.06±1.36),P<0.05.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的肝功能、减轻肝脏病理损害,上调肝脏BSEP的表达.

    作者:吴海滨;佘世锋;兰绍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目的 制备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灭菌工艺、溶蚀率、粘度、佳Ca2+浓度、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以海藻酸钠作为辅料,猫爪草提取物(10%乙醇作为溶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使其充分溶胀,采用智能溶出试验仪、粘度仪和流变仪等分别对灭菌工艺、溶蚀率、粘度、佳Ca2+浓度、体外释药行为等原位凝胶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 1%海藻酸钠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采用先制备凝胶再高压灭菌的工艺对溶蚀季和小毛茛内酯含量影响小[溶蚀率为(52.13±4.17)mg/(cm2·h)、小毛茛内酯含量为(1.23±0.18)%],此方法制备的原位凝胶粘度为1.49±0.18(Pa·s)、佳Ca2+浓度为1ml原位凝胶:10-5 mol CaCl2,采用Franz扩散池测定体外释放速率可知12h小毛茛内酯的累积释放率为91.46%,分别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各时间点累积释放量进行处理可知其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拟合方程为ln[-1/(1-Q)]=-0.3618lnt-1.7174(r =0.9931).结论 采用海藻酸钠作为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的载体,其凝胶性质良好,体外释药缓慢,可为中药治疗肺结核提供一种新型的缓释制剂.

    作者:胡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制草乌低温超微粉碎研究

    目的 研究制草乌粉碎成不同粒径粉末的粉体特性和溶出度,为制草乌相关制剂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振动式低温超微粉碎机对制草乌进行粉碎,每3min取样,检测样品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密度、黏附性、接触角等物理参数及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 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制草乌粉体物理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体外溶出速率逐渐增加.结论 制草乌低温超微粉碎后粒径小,粒径分布均匀,且溶出速率及溶出量增加,有助于后续制剂及质量研究.

    作者:何婧;张喻娟;韩丽;任桂林;王小平;钱枚;鲍安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