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血管径值CT测量及相对比值计算的价值

纪建松;徐小雄;吕素珍;龚建平;赵中伟;王祖飞;徐民

关键词:铸型标本, 测量, 计算, 相对比值
摘要:目的对离体猪肺血管铸型标本进行测量,计算其1~5级血管的上/下级和同级血管静脉/动脉的相对比值,以评估使用CT测量、计算相对比值的价值.方法 CT扫描灌注铸型药液的4个标本,在铸型标本制成后,分别选取血管主干/左肺后叶/下段至5级动脉和静脉,测量其径值并计算上/下级血管和同级静脉/动脉的相对比值.对CT测量和计算的相对比值和铸型标本上测量和计算的相对比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同级静脉/动脉相对比值中2级与CT扫描计算的相对比值有差异(P<0.05),在3~5级无差异(P>0.05);上下级动脉和静脉相对比值均无差异(P>0.05).结论 CT对血管的上/下级相对比值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肾破裂10例诊治分析

    回顾性分析10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细胞癌2例,肾囊肿3例,移植肾1例.肾移植1例家属放弃治疗,余9例抢救成功并恢复良好.表明自发性肾破裂常见原因是肾肿瘤,我国常见原因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掌握该病特点并结合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王文熲;单玉喜;颜纯海;孙传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膜损害的患者,由于病史长,反复发作心衰,一般均有心功能受损、肺动脉高压、肺瘀血及体循环瘀血,施行瓣膜置换术时,麻醉危险性很大.现总结45例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

    作者:姚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200例脂代谢分析

    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分析.分为总组和对照组,HbAlc≤7.0 mmol/L组与HbAlc>7.0 mmol/L组,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分别观察TC、TG、HDL-C、LDL-C、APO-A1、APO-B及比值等指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总组TG增高、HDL-C降低、LDL-C增高、APO-A1降低、APO-B增高(均P<0.01或<0.05);高血压组TC增高、HDL-C降低(均P<0.05),HbAlc>7.0 mmol/L组TG增高、APO-B增高(均P<0.05).表明该组患者完全符合2型糖尿病的脂质三联征特点.

    作者:吕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5例报告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妇女.本瘤来源于卵巢间质,少数患者有类固醇激素分泌表现.由于本瘤报道较晚,且具较独特的组织学表现,有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笔者报道5例如下.

    作者:邵晓红;包健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血小板比率测定及其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对正常血小板组150例、低血小板组100例分别用手工法、ADVIA 120血液分析仪、Coulter-JT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和大血小板.结果: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参考范围为0.5%~17.1%,低血小板组[(15.2±9.4)%]较正常血小板组[(9.1±4.3)%]显著增高(P<0.05).正常血小板组3种方法检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小板组阻抗法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维激光散射法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实验室P-LCR的参考范围相差较大,大血小板可致阻抗法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为检测血小板的较准确仪器.

    作者:许丽萍;丰斌;高纯;董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olE2质粒复制增强片段的克隆

    目的研究ColE2质粒复制起始点下游能增强质粒复制的DNA 片段enhancer Ⅱ的作用机制.方法以pEC22为模板扩增出含ColE2 ori-enhancer Ⅱ的DNA目的片段,并将经双酶切的目的片断克隆到载体pBluescript Ⅱ SK+中.经限制性酶切凝胶分析、PCR鉴定、DNA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结果与结论该实验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Bluescript ColE2 ori-enhancer Ⅱ,从而为下一步探索该片段增强复制作用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继红;汪成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咽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探讨口咽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采用活检或手术标本做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例口咽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均为B细胞低度恶性.1例为CCL型,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4例为浆细胞型.免疫表型IgG、IgM为主,缺乏IgD.局部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临床预后较好.因此手术为首选疗法.对口咽环黏膜慢性炎,应予以有效抗菌治疗,并注意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鉴别.

    作者:何娅;徐天蓉;范钦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损伤对大鼠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损伤后的大鼠脊髓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量打击法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急性损伤后大鼠脊髓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损伤12 h VEGF即可在大鼠脊髓软脊膜、脊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表达,1 d达高峰,并持续到3 d,7 d时开始下降.结论急性损伤可上调VEGF在脊髓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表达,VEGF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对损伤神经元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关永林;石正洪;郑祖根;董启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50例分析

    应用宫腔镜电切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和(或)宫颈管赘生物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或)阴道镜检查排除子宫颈恶性病变,置入宫腔镜应用电视成像系统全方位观察宫颈表面及宫颈管病变,确定宫颈管赘生物的位置及与宫颈管内口的关系,采用顺行或逆行切除法,用环行电极自赘生物根部纵行切割直至切净赘生物,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验.术后2个月随访,46例治愈,治愈率达92%,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表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胡敏;徐惠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早期吸入普米克令舒预防哮喘疗效观察

    为探讨雾化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早期预防哮喘的疗效,我院从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对毛支患儿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即普米克令舒)加支气管扩张剂喘乐宁和爱喘乐治疗,并与单用喘乐宁和爱喘乐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兰平;彭国玉;周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定性测定急性腹痛患者尿胰蛋白酶原-2,同时用酶偶联法测定血液和尿液淀粉酶活性.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35例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4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38例阴性,其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95.0%.提示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有可能成为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杨炳华;金晓华;周金苟;王文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临床、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方法的比较

    通过对32例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前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关节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难以诊断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磁共振检查在术前判断膝关节内是否合并其他结构紊乱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关节镜检查为目前确诊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好方法.

    作者:高宜军;董启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采用放射免疫标记法测定18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CEA及CYFRA21-1.其中恶性胸腔积液122例,良性胸腔积液60例.根据佳诊断效率,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胸水CEA和CYFRA21-1界值分别为15 ng/ml和50 ng/ml.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分别为96%和62%,灵敏度分别为72%和86%.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两项之一为阳性定为阳性,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58%.表明胸水CEA、CYFRA21-1是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胸水细胞学阴性或不能肯定而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创伤性检查时.

    作者:朱晓良;胡筠珠;胡华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借助外科显微镜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无外科显微镜下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分别以Wistar大鼠和 SD大鼠作为供受体.从腹主动脉原位灌注4℃肝素林格平衡液,移植时供体腔静脉与受体腔静脉、供肾动脉带有的腹主动脉瓣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壁连续缝合.结果共完成68次肾脏移植手术,其中前期42次,主要是摸索手术方法和训练显微外科技术,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后期26次,手术时间约为2.5 h.5只受鼠死亡,其余受鼠均存活超过2周,手术成功率为80.7%.结论该模型手术操作简单、便捷、直观,简化了显微外科技术的设备要求,可运用于移植相关研究.

    作者:孙传洋;胡玉敏;单玉喜;阳东容;颜纯海;张学光;陈易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H-TdR内污染致单个细胞核吸收剂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内污染致单个细胞核吸收剂量.方法采用3H-TdR小鼠尾静脉注入和液闪测定的方法,研究注入3H-TdR后其在体内血液、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核及骨髓细胞核中的动态掺入过程.经过统计学回归分析和微机选择合适模型拟合符合各自掺入规律的公式.通过对其进行积分计算,估算出3H-TdR内污染后不同时间段单个细胞核平均所受到的累积活度(Bq·h),从而计算出单个细胞核的平均吸收剂量(cGy)和吸收剂量的转换因子(Gy·Bq-1·g).结果掺入公式分别为:血液A(t)=93.24231e-0.03662t -93.24231e-0.06226t (r=0.9626),胸腺A(t)=105.6696e-0.02319t -105.6696e-0.03662 (r=0.9054),脾脏A(t)=160.1895e-0.04212t (r=0.9852),骨髓A(t)=232.7833e-0.04151t (r=0.9609).在120 h后,单个细胞核的平均吸收剂量分别为血液2.37 cGy,胸腺3.31 cGy,脾脏6.95 cGy,骨髓5.95 cGy.结论 3H-TdR内污染致单个细胞核吸收剂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增加速率逐渐变缓.

    作者:郭丽;杨占山;杨淑琴;章文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注射高渗盐水对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能神经元的兴奋作用

    目的探讨外周高渗刺激激活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的细胞类别.方法以腹腔注射高渗盐水作为外周高渗刺激.细胞外记录PVN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变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PVN中fos的表达及fos表达阳性神经元的性质.结果腹腔注射高渗盐水使PVN的位相型放电神经元兴奋,PVN内fos表达明显增加,特别是PVN大细胞中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精氨酸加压素(AVP).结论外周高渗刺激能够激活PVN内的加压素(VP)能神经元.

    作者:朱奇;郭试瑜;蒋星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为探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适应证和疗效,对1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CT定位,按微创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和挫伤脑组织,术后1个月进行GOS评分.结果痊愈13例,轻残1例,死亡2例.认为微创手术适用于大脑半球局限性的脑内血肿、后颅窝血肿、脑室内出血和特定部位的中小型硬膜外血肿.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开关颅时间短、正常脑组织暴露少、有利于美容等优点.

    作者:陆朝晖;兰青;钱志远;陈坚;刘士海;贡志刚;张全斌;黄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 -MG)、Cys C浓度. 结果 4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Cys C、mALB、TRF、IgG、RBP及α1-MG排泄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相关分析显示尿Cys C与RBP、α1-MG呈显著相关. 结论尿Cys C可作为诊断肾小管损伤的又一可靠指标,联合检测尿mALB、IgG、TRF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

    作者:谢燕;钱永贤;卢国元;沈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脊液中右旋布洛芬含量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观察脑脊液中右旋布洛芬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方法新西兰家兔脑部直接注射右旋布洛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色谱条件:Kromasil C18(150 mm×4.6 mm,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65:30:5),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25 nm,以保泰松为内标.结果脑脊液右旋布洛芬在0.5~8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药物在脑脊液中Tmax为1.1 h,Cmax为9.9 μg/ml,T1/2为3.5 h,AUC为61.0 μg*h/ml.结论 HPLC-RP法可用于测定脑脊液中右旋布洛芬含量,药物在脑脊液中代谢呈一室模型.

    作者:缪丽燕;张华;王中;丁盛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槲皮素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缺氧条件下ET-1和NO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槲皮素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造成内皮细胞损伤,通过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培养上清中ET-1、NO的水平.结果 HUVEC缺氧48 h后,NO含量下降,而ET-1含量明显增加,如在缺氧前用不同浓度槲皮素(10、20、40、80 μmol/L)与HUVEC预孵48 h,则可对抗缺氧引起的ET-1和NO水平的改变.结论槲皮素能分别提高和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时ET-1和NO的水平,可能因此而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朱益;梁中琴;顾振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