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芹;何道惠;秦秀蓉;汤燕;吴懋芳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准确测定酸枣叶茶中芦丁含量的HPLC法,并对崂山酸枣叶茶中芦丁的含量及其利用率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 在优化获得的佳色谱分离条件下(选用高碳载量反相C18柱,特定比例乙腈-水为流动相),实现酸枣叶荼中芦丁及其异构体的基线分离.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μg ~5.00μg,检测限达6.6 ng,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要求.五个崂山酸枣叶茶样品中芦丁的含量在11.3 mg/g~17.9 mg/g范围内,表明崂山酸枣叶茶中芦丁含量较高;崂山酸枣叶茶用热水冲泡2~3次,芦丁的浸出率高达60% ~ 70%,饮用2.0g酸枣叶茶所摄取的芦丁即相当于服用1.2片复方芦丁片.结论 饮用酸枣叶茶而摄入的芦丁量较高,对人体的多种保健作用不能忽略.
作者:张茹潭;陈军辉;史倩;李兆永;郑立;王小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山慈姑作用于甲状腺癌SW579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中药山慈姑作用于SW579细胞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 100mg/ml范围内时山慈姑能不同程度的抑制SW579细胞的生长,山慈姑对SW57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81 mg/ml,佳作用时间为药物处理后48 h.山慈姑能降低SW579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山慈姑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为山慈姑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俊林;卢德成;罗佐杰;蒙雯雯;黄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足细胞足突间隙宽度(SD)与尿nephrin(U-nephrin)的相关性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的影响.方法 除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30 mg/kg STZ腹腔注射复制DM大鼠模型,72 h后空腹血糖≥16.7 mmol/L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由中药配方颗粒黄芪、地黄、丹参、川芎各2袋,黄精、地龙、水蛭、全蝎各1袋组成)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按1.00 g/kg定容至灌胃量1ml/100g日1次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按相应体积凉开水灌胃,32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U-nephrin、SD,分析模型组U-nephrin与SD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UAER、HbA1c、U-nephrin显著升高(P<0.05),SD显著增宽(P<0.05),U-nephrin与S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4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HbA1c、UAER、U-nephrin显著下降、SD增宽显著改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可显著减少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积极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减少U-nephrin、抑制SD增宽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有关.
作者:李黎莉;陈志强;王月华;张芬芳;张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500μg,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中药外洗,对照组给予温水外洗,疗程8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解晓静;邢兆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通过总结有关中医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描述及分析其典型症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病机,明确了湿热疫毒与湿、痰、瘀浊之邪相搏结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环节,以解毒、祛湿、化痰、消瘀、的方法谴方用药,为临床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官志杰;韦艾凌;毛德文;胡振斌;龙富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体外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166,33.2,6.64 μg/ml)的白花蛇舌草水提液作用于CEM细胞24,48,72h后,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探索白花蛇舌草诱导CE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 白花蛇舌草能抑制CEM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且随用药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白花蛇舌草能促进Bax基因表达,并与用药浓度的加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呈正比关系.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与下调Bcl-2基因、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下降有较大关联.
作者:朱大诚;潘荣斌;王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中医理论承载的哲学元素潜在精确的数学模型;中医理论用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公式,研究万物演化共性规律;奇数类演化律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五对脏腑演化只是同源生命以五行思维模型演化的一个普通例证,其余生命结构单元(全息元)演化同样适应模型中医学的解释.
作者:李秀美;王全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法)应用于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结合订单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PBL问题,构建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项目为基础、小组合作为形式、结合实践操作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者:冯艺萍;吴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K)表达的影响.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9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NS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Bleomycin,BLM),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持续到处死动物的前1天.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取10只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并处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m-blot法检测Cat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NS组血清中LN和HA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CatK的表达升高(P<0.01或P<0.05).结论 PNS对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atK的表达有关.
作者:孙晓芳;杨会慈;段斐;刘嘉林;党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陕西省不同产地南五味子的品质差异,为确定陕西省南五味子适种植区域提供初步理论数据.方法 以南五味子指标性成分五味子酯甲及主要有害元素(Cu,Pb,As)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酯甲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害元素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样品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丹凤县样品五味子酯甲含量高且相对较稳定;所有样品Cu元素含量均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其他两种元素含量则均在标准范围之内.结论 产地因素对南五味予的品质影响较大,建议在丹凤县建立南五味子种植基地.
作者:邓寒霜;李筱玲;范娜;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调查108例大肠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其中95例已主动或被动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能积极配合治疗,35 ~ 45岁36例,45岁以上7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30例,高中36例,初中29例,小学及文盲13例.结果 108例大肠癌患者:90%以上的患者相信术后化疗效果,明白配合医护人员化疗的重要性及药物的副作用.68%以上的患者了解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只有26%患者相信心理因素与疾病及化疗疗效的影响作用.结论 大肠癌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
作者:石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中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课堂内容的重要教学环节,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为顺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而开设的,以培养对中药资源实施保护、生产、开发和利用的复合型人才.在该专业野外实习过程中,结合与药用植物学联系紧密的特色专业课程展开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增强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
作者:徐雷;汪文杰;刘合刚;潘宏林;汪乐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北冬虫夏草提取物抗应激和抗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效应,为开发利用其研究成果、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科学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和北冬虫夏草提取物实验组,采用器官称重法计量小鼠子宫卵巢重量,抗应激实验采用热金属板耐热时间、冷冻耐寒时间和气管截断耐缺氧法,利用小鼠攀爬实验观察抗疲劳耐力.结果 对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影响,实验低剂量组(253.0±7.5)明显高于对照组(211.0±8.6),P<0.001.对小鼠耐热影响:实验组(38.8±15.37)高于对照组(17.15±5.06).对耐寒影响:实验组死亡数为8只低于对照组16只.对小鼠心肌耐缺氧影响:低剂量实验组(33.3±5.8)高于对照组(27.1±3.6).对小鼠抗疲劳影响:实验组(215.30±51.36)明显高于对照组(117.56±20.23),P<0.05.结论 北冬虫夏草提取物能提高小鼠抗应激、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是预防应激损伤和促进疲劳恢复的良好补充能源.
作者:王立强;王卓;于淼;冯立;李春燕;王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超声法提取土人参多糖,同时将粗多糖脱蛋白处理后,经处理得到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性研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作用时间对土人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制备土人参多糖,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对羟基自由基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超声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 ml)1∶ 20,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180W,作用时间40 min.土人参多糖的得率为20.01%.抗氧化性试验显示土人参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结论 土人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土人参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土人参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潘廷啟;文全泰;黄礼德;颜祖弟;张照平;蓝翠晓;黄锁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赤芍有效部位对KK/upj-Ay小鼠自发高血糖的影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通过Sepha-dex LH-20富集赤芍有效部位,用KK/upj-Ay自发高血糖小鼠为动物模型,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药,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有效部位对小鼠空腹血糖值的影响.同时用各种色谱技术对该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给药3周后,有效部位中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从该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芍药苷(Ⅰ)、氧化芍药苷(Ⅱ)、苯甲酸(Ⅲ)、没食子酸(Ⅳ)、没食子酸乙酯(Ⅴ)、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Ⅵ)、柚皮素(Ⅶ)、二氢槲皮素(Ⅷ).结论 赤芍有效部位的降血糖功效可能与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有关,化合物Ⅷ为首次从芍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卜璟;王建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橘皮竹茹汤对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大鼠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与血清胃泌素(GAS)和胃黏膜PGE2含量的关系.方法 将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橘皮竹茹汤高、低剂量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自制胆汁返流液灌胃方法建立BRG大鼠模型,治疗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损伤,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部分大鼠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样化生;与空白组比较,GAS、PGE2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橘皮竹茹汤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GAS、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橘皮竹茹汤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比较,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相关测定结果具有明显优势(P <0.05、P<0.01).结论 橘皮竹茹汤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升高血清GAS、胃黏膜PGE2相关.
作者:姚春;姚凡;赵晓芳;谢武;李娜;韦玉仙;何燕;付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疾病,约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 ~50%[1],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性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在妇科门诊应用毓婷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61例,年龄21 ~53岁,平均年龄37岁.
作者:王磊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七叶莲所含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辅助专项预试验法.结果 七叶莲中黄酮、糖类、氨基酸、皂苷、挥发油、酚性成分、有机酸、油脂、甾体类成分的系统预试实验结果为阳性.黄酮的辅助专项预试实验结果为阳性.结论 七叶莲中含有黄酮、糖类、氨基酸、皂苷、挥发油、酚性成分、有机酸、油脂、甾体类等成分.
作者:张慧;章立华;黄玉香;许瑞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6个丹参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为不同用途的丹参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对6个丹参品系的地上部株型、叶型、分枝特点、花型、花量、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测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根中的药用成分含量,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相关关系;结果6个品系间植株形态、产量及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经过综合分析,筛选出高脂溶性成分的优质品系白花18号、高丹酚酸B含量的优质品系紫花23号,以及高产丹参品系紫花74号.结论 3个丹参优良品系的筛选为山东丹参产区的新品种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宋振巧;王建华;解玉丽;宗成昆;郭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从现代技术风险的角度透析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从现代技术风险和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和现代化的困境;分析了中医学的科学性特征;从现代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学规避现代风险得以发展的路径.
作者:陈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