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hIL-24刺激PBMC产生IFN-γ、IL-6的初步研究

叶建新;陈雄艳;盛伟华;丁云芳;谢宇峰;缪竞诚;杨吉成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rhIL-24)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的刺激效应.方法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含有rhIL-24的CHO细胞表达上清刺激48 h、72 h,取其刺激PBMC培养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IFN-γ和IL-6含量.结果加含rhIL-24的CHO细胞表达上清的实验组上清中IFN-γ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rhIL-24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和IL-6具有刺激效应,说明rhIL-24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腺病毒介导的基因在人退变髓核细胞的表达

    目的通过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的原代培养,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至细胞内,观察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建立体外髓核细胞培养模型,同时进行细胞活力测定,并用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至髓核细胞内,观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人退变髓核细胞贴壁及生长的速度均十分缓慢;(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及传代,细胞活力逐渐降低;(3)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髓核细胞可以持续发出绿色荧光达4周.结论 (1)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生长能力较弱;(2)外源性的基因可以在髓核细胞内得到持续的表达.

    作者:刘巍;唐天驷;李涛;史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苯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对115名接触苯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相关指标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结果发现:随着工人苯接触总量(即累积浓度)的增加,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的不良症状以及牙龈出血、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增高,与低累积浓度接触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所有接触组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平均值均显著低于低浓度接触组及对照组(P<0.01);接触苯的工人B超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表现为胆囊病变;但4组间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作业工人接触苯总量越高,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损害越严重,且可以产生胆囊病变.

    作者:徐国彬;周建华;张满珍;朱祥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临床观察

    将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Ⅱ~Ⅳ级患者,在常规应用ACEI、洋地黄类、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心衰仍未控制的情况下,加用心先安静滴或微量泵静注.结果:心功能明显改善Ⅰ~Ⅱ级,总有效率为86.9%.心先安在CHF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范围大,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吴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70例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同时做血清胆红素值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加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忠芹;武庆斌;孙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对先后收治的54例患者分甲氨喋呤(MTX)单次注射(A组)、米非司酮口服(B组)及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联合治疗(C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成功率分别为60%,78.5%、90%;3组在年龄、孕龄、治疗前血β-HCG值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徐建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电离辐射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方法以SHG44细胞为实验对象,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单独As2O3及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和As2O3联合对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1)照射与As2O3联合组SHG44细胞存活率低于单独相应剂量照射组(P<0.01)和单独As2O3组(P<0.01);(2)2Gy剂量照射+4μmol/L As2O3组对SHG44细胞杀灭作用强于6Gy剂量单独照射组(P<0.01),相当于8Gy单独照射组(P>0.05);(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As2O3处理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电离辐射和As2O3联合对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分别强于电离辐射和As2O3单独作用;As2O3对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凋亡所致.

    作者:黄辉;刘芬菊;陈剑;宁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胆囊炎胆石症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2例治疗体会)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展,胆囊炎胆石症伴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长,且二者互为因果,糖尿病严重干扰着人体的免疫、代谢等功能,并常伴随多器官、多部位的异常,术后其潜在的危险性增高[1].多数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在行胆囊切除术时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1999年7月至2003年11月我科收治并存糖尿病的胆囊炎胆石症32例,为了重视其围手术期的处理,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0Coγ线照射联合Tamoxifen体外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研究

    目的探讨Tamoxifen(TAM)和60Coγ线照射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测定TAM单用以及和60Coγ线联用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AM和60Coγ线照射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TAM对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TAM与60Coγ线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TAM能诱导细胞凋亡,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表现为核固缩或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 结论 60Coγ线和TAM联用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宁萍;刘芬菊;黄辉;陈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植入性胎盘15例诊治分析

    分析15例植入性胎盘的产科情况.结果:15例均在分娩期第三产程发现,其中合并前置胎盘7例,发生产后出血8例;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7例行保守性手术,3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认为植入性胎盘的发生与子宫内膜致病因素史有关,随孕次、产次增多发病率相应提高;第三产程胎盘滞留不下,行徒手剥离困难或将胎盘部分剥离后无法继续进行或在人工剥离及钳刮术时,有宫壁一起被拉感觉且出血量多时,应警惕植入性胎盘的可能;若及早诊断,正确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为保守治疗提供机会.

    作者:常藕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DMN诱导的小鼠慢性中毒性肝炎过程中IL-18、TNF-α mRNA及Fas mRNA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小鼠慢性中毒性肝炎时肝组织损伤与IL-18、TNF-α mRNA、Fas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30只小鼠作为模型组,腹腔注射0.1%的DMN14 mg/kg,每隔4 d注射1次,共注射5次.分别在第1、3、5次注射后2 d(即实验第3 d、11 d、19 d)及停止注射14 d(即实验第31 d)眼球取血后分批处死动物(每次处死6只),检测血清IL-18、肝组织TNF-α mRNA及Fas mRNA的表达.对照组6只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隔4 d 1次,共5次,于第31 d处死,检测指标同模型组.结果小鼠第一次注射DMN后肝细胞气球样改变为主,炎症、坏死不明显.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炎症、坏死逐渐加重.停止注射后,肝组织逐渐修复.血清IL-18、肝组织TNF-α mRNA及Fas mRNA水平随着炎症、坏死的加重而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DMN所致小鼠中毒性慢性肝炎的IL-18、TNF-α mRNA、Fas mRNA的改变与肝组织病理改变同步,呈正相关关系,与人类肝炎时有一定的相似性.

    作者:吴建成;柏淑禹;王泽荣;万千红;王爱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多发伤伴四肢骨折184例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

    对多发伤伴四肢骨折184例先行抢救,后行颅脑血肿清除术75例,行血气胸闭式引流术69例,剖腹探查术 58例.伤后早期行骨折手术:24 h内 94例,24~48 h 44例,3~5 d 19例.结果:成功手术157例;治愈出院148例,死于脑挫裂伤、胸腹部外伤、ARDS、FES、MOF等36例.获随访10~36个月127例中,有功能障碍32例,骨折延迟愈合27例,骨不连7例,钢板断裂4例,髓内钉断钉或退出5例,感染3例;合并神经损伤无恢复4例.认为对多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抢救性手术的同时早期行骨折手术,是提高成活率、防止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龚辉;朱东波;王建;江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感染胃癌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AdmFL)体外感染前小鼠前胃癌细胞的情况.方法体外分别以不同MOI(mu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AdmFL感染胃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计算感染率,对体外感染后的胃癌细胞连续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RT-PCR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mFL蛋白的浓度.结果 MOI为10、100、500的AdmFL感染小鼠胃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2 d后根据GFP的表达计算的感染率分别是5%、60%和98%;以MOI为100的AdmFL对体外感染后的胃癌细胞无直接的生长抑制作用;在感染后的胃癌细胞内RT-PCR扩增到了mFL的mRNA,ELISA法检测到mFL蛋白的浓度为60.3±5.2 ng/ml.结论 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感染小鼠前胃癌细胞,并能介导所携带的mFL高效表达.

    作者:匡玉庭;赵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冻存方法对脐血造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方法对脐血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冻存前后脐血单个核细胞通过台盼蓝拒染率、对K562杀伤活性及总集落形成数来进行检测.结果控制冻存保护剂浓度和程序性降温可减小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损害.结论该研究可为脐血建库提供一种较好的冻存方法.

    作者:白艳艳;缪竞诚;张占英;张澜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室出血52例治疗分析

    分析1992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52例(其中GCS≤5分30例)中,手术治疗44例,开颅清除血肿后置脑室外引流22例,单纯行脑室外引流并使用注入尿激酶治疗22例;保守治疗8例.结果死亡11例,存活4例,经随诊6个月~3年,其中29例恢复正常.认为及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治疗,可解除急性脑室出血而致的全身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周仲明;黄法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部钝性伤致肺深部裂伤8例的外科处理

    通过对8例肺深部裂伤(deep pulmonary laceration, DPL)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深部裂伤尤其是并发胸内出血多甚至休克、需要立即剖胸探查的DPL的发病机制、X线特征及外科处理原则.

    作者:李森;陆志荣;丁兆祥;陶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加诺和锐治疗糖尿病11例初步观察

    将诺和锐加入胰岛素泵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治疗.治疗期间对血糖进行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在治疗后第3 d空腹及餐后血糖即有明显下降,1周后趋于稳定.治疗中无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认为诺和锐配合胰岛素泵使用,可以更快、更安全地使糖尿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

    作者:钟绍;沈鲜安;朱文华;曹雪明;潘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方法对76例不同肾脏疾病和不同程度肾功能的患者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和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相关分析,同时按血浆白蛋白浓度、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分析各组间两种尿蛋白测定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r=0.667,P<0.05). 结论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贺丹;柴华旗;黎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栀地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6例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是一种多发性溃疡.我们应用中药养阴清热泻火治则治疗96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中医药详细辨证治疗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4例临床分析

    7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按血清胆酸的变化分低、中、高3组,分别对3组临床症状、肝功能、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ICP患者血清胆酸>50 μmol/L组肝脏受损严重,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92.3%).认为血清胆酸测定对ICP的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作者:谭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髁冠状面骨折13例报告

    分析13例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受伤机制、诊断和治疗.其中10例为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伤;股骨外髁损伤9例,内髁损伤4例.手术治疗11例,其中2例为保守治疗失败病例;完全保守治疗2例.13例均获12~20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按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中1例,差1例.功能恢复不良者均与保守治疗有关.认为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受伤机制均与受伤过程中膝关节屈曲位有关,对X线片上移位不明显的可疑病例应作CT检查;手术复位、内固定的疗效良好,可有效避免骨不连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施卫东;杨惠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