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玳珠;张露蓉;江国荣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i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多见于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病死率甚高,系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anary SurfactantS)所致.NRDS的理想治疗方法是:除正压通气外同时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现将我院对15例NRDS使用PS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和子宫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ER、PR的表达,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生乳素(PRL)及雄激素(T)水平,健康育龄妇女30名作为对照.结果肌瘤组织ER、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P<0.01, P<0.05),瘤旁组织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E、P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子宫组织ER、PR强表达有关,行子宫肌瘤挖除时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
作者: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莉;杨其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收集28例临床资料较完整的念珠菌肺部感染,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氟康唑治疗转归.结果,ICU念珠菌肺部感染发病率较高;与病情危重度、联合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以及介入性治疗有关;28例念珠菌肺部感染氟康唑治疗有效率达93%.认为对ICU念珠菌肺部感染应引起重视;氟康唑治疗有效率高,副作用轻微.
作者:朱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3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4)和对照组(n=118),治疗组用该院自制平喘膏穴位外敷,对照组用固本咳喘片加中药煎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与疗效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表明:运用自制平喘膏穴位外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88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三管支撑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2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年龄18~69岁平均44岁均为车祸或建筑物倒塌、矿井下塌方引起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断裂受伤后不能自行排尿,试行导尿失败,直肠指诊前列腺上浮尿道造影提示后尿道损伤.
作者:刘宗元;胡树松;朱剑勇;李韧;姜云横;刘文革;李华兵;姚云龙;孟祥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气道平滑肌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发作组、扎鲁司特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6只.肺组织病理切片后HE染色测定平滑肌的厚度.结果肺组织中哮喘发作组小气道的平滑肌厚度较扎鲁司特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大明显,激发8周后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扎鲁司特可抑制哮喘豚鼠小气道平滑肌增生而延缓气道重塑.
作者:周卫芳;邓海贞;季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报告126例喉癌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02例术后放疗.51例采用垂直半喉切除或其他部分喉切除术以保存喉的支架;75例全喉切除术其中41例采用以气管—下咽膜性发音管为主的发音功能重建术.结果:(1)1年生存率为94.4%(119/16)3年生存率为81.7%(103/126)5年生存率为72.5%(58/80).(2)部分喉切除患者全部能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口鼻呼吸通路.全喉切除病例气管造瘘呼吸均需长期配戴喉套管.(3)发音情况:部分喉切除患者恢复喉发音除水平半喉切除术发音清晰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嘶哑.但能满足一般社交和生活需要.34例全喉切除发音管重建术后大多获得较清晰的语言能力.认为只要适应证掌握适当保证病灶彻底切除,部分喉切除生存率亦可达全喉切除水平并可保存部分喉支架和大部分喉功能,对于必须作全喉切除者,应尽可能进行发音功能重建;术式经改进后误吸少无严重并发症,经济安全,术后无膺复体刺激之不适以及换管和清洗等麻烦.
作者:尤易文;周维熔;王强;吴昊;顾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睾丸扭转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如延误复位时机往往导致睾丸坏死,部分可进一步导致不育。
作者:徐仁方;夏炜;何小舟;车文骏;经浩;巢志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10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随访5~18个月,结果10例骨折均愈合,无远期桡神经损伤及骨不连;肩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差0例.认为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成亮;黄士中;合润基;王东来;陈广祥;邹天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系多种病因所致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缺乏、体内代谢减低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可累及心、肝、肾、血液和中枢神经等各器官系统,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由于其早期较少有特征性多数病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是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的首次表现时常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的曾在院内、外误诊的22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可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脑炎以及甚为少见的脑实质的隐球菌孤立性肉芽肿(cryptococcal granuloma)3种类型[1].
作者:包健荣;邓海贞;叶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将110例经快速尿素酶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ylori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贝拉唑实验组(RCT组,57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OCT组,53例).两组均予三联疗法:雷贝拉唑1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替硝唑500 mg+克拉霉素250 mg,每日两次,连续7 d.并于用药后1个月行14C呼气试验检测感染是否治愈.结果:101例完成全部治疗方案,9例失访.H.pylori根除率:14C呼气试验检测结果示RCT组为90.3%,OCT组为87.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根除H.pylori.
作者:胡端敏;王少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06例有盆腔包块的病例,分为炎症组(45例)、急腹症组(52例)和肿瘤组(63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6.7%、11.5%和4.8%,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RP在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濮学萍;徐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报告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一周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结果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0%,溃疡愈合率为80%,临床治愈率为85%.认为埃索美拉唑为主三联一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明显、肯定.
作者:冯堃;郑斯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96例选用CA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A组和B组.A组34例在化疗同时加凯西莱,B组34例化疗后加用凯西莱,对照组28例在化疗前后不用护肝药物.观察化疗及应用凯西莱前后ALT的变化.结果:A组化疗后ALT无明显变化,B组化疗后ALT明显上升,加用凯西莱后ALT明显下降,对照组化疗后ALT明显异常.结果表明凯西莱能防治药物性肝炎.
作者:罗二平;戴云;施敏;赵卫峰;江敏华;甘建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收集1998~2003年4月间9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性别、是否接种疫苗、发病季节、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和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98例麻疹患者在流行病学方面有差异;8个月内婴儿麻疹发病率高随着患儿年龄增加发病率有下降趋势;成人麻疹发病率高并发症多.
作者:刘高金;赵卫峰;江敏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报告109例腹腔镜手术:异位妊娠术式为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卵巢囊肿手术术式为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卵巢黄体破裂手术采用电凝术;不孕证手术采用粘连分解+输卵管造口+通液术.结果: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妇科开腹手术的18.57%,手术成功率为99.08%.
作者:高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模拟临床常用的加药浓度,制备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同3种输液配伍的溶液,并测定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量. 结果: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在5%葡萄糖溶液中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在5%葡萄糖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输液中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应引起重视.建议临床将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配伍使用.
作者:张建忠;夏运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观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症状并随机分成3组:一组用克拉霉素10~15 m·kg-1·d-1加洛赛克10 mg·d-1;一组用羟氨苄青霉素50 mg·kg-1加洛赛克10 mg·d-1;另一组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疗程两周.结果:用克拉霉毒治疗临床有效率达91.7%Hp根除率达95%;用羟氨苄青霉素加洛赛克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75%Hp根除率达79.2%;单纯雷尼替丁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63.6%Hp根除率只有1.8%.结果表明: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多样其中以再发性腹痛为常见;克拉霉素对Hp的疗效明显优于羟氨苄青霉素(P<0.01)Hp感染并非Hp相关性胃炎的惟一致病因素但是引起胃炎临床症状复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唐伟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4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高、中分化型胃癌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一致性显著高于低分化型胃癌(P<0.05).而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间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as和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分化和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濮伟刚;姚成汉;夏庚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