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橙皮苷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王萌;任晓亮;刘虹

关键词:橙皮苷, 水溶液, 降解动力学
摘要:目的 研究橙皮苷水溶液在不同的pH、温度、离子强度、初始浓度条件下降解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条件下橙皮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计算橙皮苷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预测其半衰期(t0.5)和活化能.结果 橙皮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在酸性pH环境中为稳定,碱性条件下较容易降解,pH=10时的半衰期为2.56 h,活化能为24.73 kJ·mol-1,离子强度和初始浓度对其降解影响不大.结论 橙皮苷在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随着pH的增大降解速率逐渐加快,呈现pH和温度依赖型,提示橙皮苷的使用和保存适宜在低温偏酸性条件下,避免碱性环境和高温条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iTRAQ技术筛选右归丸对肾阳虚证干预效应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

    目的 采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肾阳虚证患者右归丸治疗前后比较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 4例肾阳虚证患者给予右归丸口服一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采取外周血,取血清提取蛋白,进行蛋白变性还原及酶解,后进行iTRAQ标记和Q-Exactive质谱仪鉴定,质谱分析原始数据用软件Mascot 2.2和Proteome Discoverer 1.4进行查库鉴定及定量分析,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鉴定血清蛋白236个,有定量信息的171个,其中在4组中均差异表达且表达方向一致的蛋白有6个,上调4个,下调2个.6种差异表达蛋白参与22种生物学过程和1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结论 补体C3(Complement C3,c3)、半胱氨酸抑制酶C(Cystatin -C,Cys-C)、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3)、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等蛋白可能与右归丸的疗效的发挥密切相关.

    作者:谭从娥;黄祥云;郭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红花水煎液内服对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红花对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花抗皮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建立硬皮小鼠模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模型组)、青霉胺、低中高不同剂量红花水煎液内服治疗硬皮小鼠,共28 d.对照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改变并测量真皮厚度,免疫组化检测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结果 造模各组硬皮小鼠真皮厚度增厚,纤维增粗、膨大,数量增多,排列紊乱,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降低,模型组尤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和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药物干预后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青霉胺组比较,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水煎液内服可降低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的表达,从而改善硬皮小鼠皮肤纤维化程度.

    作者:杨欢欢;吕军影;黄李平;严煜林;何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包头市种植和市售蒙古黄芪中铅含量比较分析

    目的 对同年次生包头市种植地采集和药店采集蒙古黄芪中重金属铅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蒙古黄芪中铅的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种植地采集和药店采集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蒙古黄芪中铅的检出率为100%.包头市种植地采集蒙古黄芪中铅含量为(0.546 8±0.327 2)μg/g,包头市药店采集蒙古黄芪中铅含量为(1.280 8±0.460 8)μg/g.结论 包头市药店采集蒙古黄芪中铅含量高于种植地采集蒙古黄芪,且含量水平均未超出《中国药典》2010年版黄芪项下的有关规定(pb≤5 μg/g).说明黄芪在加工、贮存和生产炮制等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但仍在允许范围内.

    作者:梁青青;靳敏;孟佩俊;张丽萍;和彦苓;张艾华;李淑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生长环境当归药材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不同生长环境当归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甲苯-乙酸乙酯-冰乙酸(90:10:2)为展开剂,阿魏酸、Z-藁本内酯对照品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对11批不同生长环境当归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不同产地和不同土壤类型生长的当归薄层色谱差异明显,不同海拔生长的当归薄层色谱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为更好地控制不同生长环境当归药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顾志荣;陈晖;王亚丽;文喜艳;孙宇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酸脂清胶囊对实验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IL-1β、 TNF-α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酸脂清胶囊不同提取物对实验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IL-1β和TNF-α的影响,研究酸脂清胶囊抗炎作用机制及对痛风性关节炎软骨破坏的作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酸脂清胶囊不同提取物(水提法,醇提法)大鼠灌胃7天后,尿酸钠关节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9h和12h随机抽取8只大鼠测量踝关节直径;下腔静脉取血,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结果 水提组、醇提组和秋水仙碱组致炎因子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水提组降低为明显.结论 酸脂清胶囊通过抑制IL-1β和TNF-α的水平,达到抗炎、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尤以水提组为优.

    作者:朱金凤;吴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桑叶活性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桑叶是我国一味传统的中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黄酮、多糖、生物碱、植物甾醇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文章主要从桑叶的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作了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桑叶资源及桑叶提取物用于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端粒缩短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四君子汤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claudin-1变化,探讨端粒缩短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四君子汤防治渍结的可能机制.方法 72只4周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自由饮用3% DSS 6周法制备渍结模型,第7周起分组给药,模型组子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水溶液灌胃、治疗组予不同剂量四君子汤灌胃,连续4周.第10周末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及电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染色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ERT、claudin-1表达;应用Southern-blot技术检测端粒长度变化.结果 模型组结肠黏膜明显缺损,溃疡形成,固有层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加速等病理变化;治疗组结肠黏膜修复,黏膜糜烂充血,未见明显溃疡,固有层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肠上皮细胞凋亡小体;其结肠黏膜损伤肉眼评分、光镜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端粒长度为(5.09±0.26)(kb);治疗组端粒长度(7.35±0.37) (kb),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TERT、claudin-1表达呈下降趋势,治疗组TERT、claudin-1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四君子汤具有明确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发作的效用,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端粒活性、肠上皮细胞凋亡恢复正常、修复肠黏膜屏障相关.

    作者:黄晓燕;张涛;王囡囡;黄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通肝生乳汤配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研究

    目的 运用通肝生乳汤配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并进行对照研究,确定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阴道正常分娩的初产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在三个时段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治疗方案的处置,24 h治愈率、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肝生乳汤配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春花;龚丽;叶莅琦;肖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灵芝酸G对FcεRIα+肥大细胞的活性影响

    目的 研究灵芝酸G诱导小鼠肥大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17+ FcεRIα+分子的表达;比色法测定小鼠肥大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OPT法检测组胺释放.ELISA法检测IL-10和TNF-α的分泌.结果 灵芝酸G能诱导小鼠肥大细胞97.18%的CD117+ FcεRIα+分子表达;体外实验显示2μg/ml灵芝酸G可以诱导小鼠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为72.0%,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为32.2%,并分泌IL-6和TNF-α.结论 灵芝酸G能诱导小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并分泌细胞因子,同时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李仲娟;杨朝令;杨细凤;胡芳;汪宏良;喻昕;向环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前方的优化与优化方中的挥发油成分对痛经模型的药效作用

    目的 优化经前止痛方,探讨经前止痛优化方与其挥发油成分对小鼠痛经模型的药理作用比较,为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缩宫素导致的小鼠扭体、镇痛实验,二甲苯引起耳廓肿胀以及大鼠离体子宫实验,研究比较经前方(JQF),经前止痛优化方(JF)与其挥发油对雌鼠痛经模型的药效.结果 在由缩宫索引起的子宫剧烈收缩而表现的扭体抑制作用挥发油> JF> JQF,在提高小鼠痛阈值的作用上挥发油>JQF> JF,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的作用挥发油> JF> JQF,优化方的挥发油组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与经前方及其优化方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JF与JQF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是等效的,处方优化成功.镇痛作用及抗炎作用均为挥发油组优于优化方组,而抑制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两组药效相当.

    作者:代娜;刘欣宇;方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烧伤Ⅰ号软膏治疗深Ⅱ度烫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烧伤1号软膏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兔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Ⅰ号软膏治疗实验组和碘伏膏治疗对照组,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用羟脯氨酸法检测组织中胶原含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记录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烧伤Ⅰ号软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的增殖;提高创面愈合率,明显缩短愈合时间且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烧伤Ⅰ号软膏具有增强胶原合成、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马华谋;杨建琼;何光华;何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黄芪的血管舒张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黄芪是我国传统补气药,其舒张血管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黄芪舒张血管的相关文献的概括和归纳,发现黄芪舒张血管的机制主要通过内皮依赖性途径或非内皮依赖性途径.

    作者:胡冠英;杨苗;曾宇;申宇玲;张三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干部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干部人群预防保健中实施的疗效,寻求老年人佳养老护理措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以适应21世纪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方法 将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干部人群从情志、饮食、运动养生、用药、中医特色护理技能5个方面进行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患者教育研究中心Kate Lorig等人创建的《自我效能测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老年人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前后自我效能总分及6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人预防保健中的应用疗效确切,且具有简、便、廉等优点,能较好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

    作者:李忠琼;王红艳;刘月;张先庚;刘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汉黄芩素对慢性低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汉黄芩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2-VO),术后6周分别给予汉黄芩素(实验组)和PBS(对照组)干预.2周后行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同时从缺血区脑组织的血管密度、缺血区脑细胞增殖等方面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干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缺血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数量明显减轻(P<0.05).结论 汉黄芩素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的机制与增加血管密度、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有关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凌芳;华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年生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产量和boeravinone C的动态变化

    目的 确定一年生喜马拉雅紫茉莉的佳采收时期.方法 利用HPLC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一年生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产量和boeravinone C含量的影响.结果 林芝地区一年生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佳采收时期是9月20日左右.结论 为喜马拉雅紫茉莉的人工种植与示范提供指导,从源头上保证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作者:李连强;权红;王莉莎;蔡翠萍;陈敏;兰小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健宁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乳健宁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挥发油不同时间的提取量,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为评价指标进行水煮正交试验.结果 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h,第2次和第3次加水8倍量,煎煮1h,为佳水煎煮工艺.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可作为乳健宁的制备工艺.

    作者:周国运;韩铁军;张义生;周少林;刘桥;黄晓刚;刘欣;万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水溶液中柴胡皂苷a降解行为研究

    目的 考察水溶液中柴胡皂苷a的降解行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H值分别为6.96,6.21,5.94,5.62,5.06下柴胡皂苷a在沸水浴中不同时间点柴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ond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 · 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00℃加热10min时,柴胡皂苷a在pH6.96,6.21,5.94,5.62,5.06下分别降解20%,28.1%,31.5%,33.6%,35.7%.100C加热10min至160min过程中柴胡皂苷a在pH 6.96,6.21,5.94,5.62下分别降解12.5%,6.1%,8.6%,7.7%,而在pH5.06下降解29.6%.结论 柴胡皂苷a在煎煮的过程中,其自身的降解相当一部分是发生在煎煮的前10min.煎液体系酸碱度影响柴胡皂苷a的降解,从煎液酸碱性的角度来探究中药柴胡有效物质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作者:李军;陈丽娜;姜华;张倩;张延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升阳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证治中的意义

    从中医“肝主升发”的生理观、慢性乙型肝炎正气内馁,阳气不振,无力达邪的中医病机观、及升阳以解郁、除湿、散火、培正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观3个层面阐发和论述升阳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证治中的意义,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法的优化和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BODE指数(包括FEV1、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标准体重指数);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观察2组患者疗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显效率(42.8%),高于对照组(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BODE指数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呼吸困难量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BODE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治疗组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史肃育;吴同启;郭建辉;韦蓉;梁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慢性胃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章介绍了近五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屈杰;谭万初;杜强;黄彦铭;杨馥语;李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