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治疗小鼠慢性皮炎-湿疹疗效观察

彭伟文;王英晶;王书芹;王静;梅全喜;吴飞

关键词:黑面神, 小鼠, 慢性皮炎, 湿疹
摘要:目的 观察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对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基质对照组,模型组,皮炎平组,黑面神枝叶水提物高、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每日外用相应药物2次,连续使用12天.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左右耳厚度差;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并计算耳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解剖胸腺、脾脏称重并计算相应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黑面神枝叶水提物一定剂量能有效减轻慢性皮炎-湿疹小鼠耳组织增厚、肿胀,显著抑制免疫器官指数,改善其病理学改变,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对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如进一步开发利用,有望研制成一种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的外用新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六种细胞因子与外燥损伤肺络脉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6种细胞因子与外燥损伤肺络脉的相关性.方法 108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温燥组(B)、凉燥组(C),每组36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刺激造模.造模后第6天、第12天进行肺超微结构观察,检测气管肺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与a1-抗胰蛋白酶(a1-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素(ET)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 与常温常湿组比较,B组、C组第6天、第12天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肺泡基底膜与毛细血管基膜的组织间隙水肿与呼吸膜增厚,Ⅱ型肺泡细胞线粒体肿胀、嗜锇板层小体减少;同期NE、PAF升高(P<0.05)但a1-AT、IL-10下降(P<0.05),ET变化不显著.结论 外燥伤津导致肺泡失之濡润与损伤作为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启动以NE、PAF为中心的炎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基膜组织间隙渗液与呼吸膜增厚,是燥伤肺络导致气逆喘咳诸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倪圣;丁建中;张六通;黄江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凝血水蛭多肽气雾剂的制备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水蛭活性成分的提取效果,优化出水蛭活性成分配方,制备水蛭多肽气雾剂.方法 以凝血酶时间为指标,采用脱脂、水提醇沉、胃蛋白酶酶解法分别提取水蛭活性成分,检测不同水蛭多肽溶液配方的稳定、防腐、防沉性,并自主设计微型超声雾化器.结果 胃蛋白酶酶解法提取效果佳,水蛭多肽溶液优选配方为水蛭胃蛋白酶酶解上清液∶甘油(V/V)1∶1.5,甘露醇2g/L,山梨酸钾1.5g/L.结论 水蛭多肽气雾剂,鼻腔吸入,给药自行控制,使用方便,不需面罩,无浪费现象.

    作者:郭健;韩丝银;张霞;宋文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灰兜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为了检测中药灰兜巴不同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常见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参照有关标准对其抑菌性进行判断;并以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组分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灰兜巴四种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62.5 μg/ml,灰兜巴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低杀菌浓度均为250μg/ml.结论 证实灰兜巴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孙彦敏;王妹;彭亮;李知敏;任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竹节蓼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竹节蓼体外抗肿瘤活性及确定其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观察法研究竹节蓼醇提物及醇提物的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4种肿瘤细胞株A549、PC-3、SGC-7901、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形态的影响,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采用DAPI染色法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竹节蓼醇提物、竹节蓼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且均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DAPI染色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促进了A549细胞凋亡.结论 竹节蓼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物质,有效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

    作者:方春生;杨燕军;宋卉;付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治疗老年颤证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焦针法”作为基础方辩证加减配穴治疗老年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就诊于韩景献教授门诊患者颤证患者33例,经明确诊断后,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并结合辩证加减配穴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估并总结.结果 所治疗33例患者中,经平均治疗20次之后,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其中在改善患者头或肢体震颤、项背僵直、智力减退或精神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言语蹇涩等方面疗效明显.结论 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辩证加减配穴治疗老年颤证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且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副作用极少,值得今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雪梅;李文涛;胡赟;韩瑞贤;于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浮针疗法作用机制浅析

    浮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模糊不清.近10年,经络理论及西方的软组织相关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和验证,为浮针疗法机制的论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该文从经筋痛点产生机制、浮针操作以及临床疗效特点等方面,结合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通道、筋膜学等相关知识对其机制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浮针、针灸理论的发展.

    作者:陶嘉磊;符仲华;张宏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12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药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统计学处理,得到的结果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提升程度、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作者:陈奕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服用含有重金属的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病例,服药15 d.采集服药前、服药期间(服药15 d时)和停药后(停药15天时)的血样.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四项,分析七十味珍珠丸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服药中血小板比服药前增加6.7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服药前相比,停药后嗜碱性粒细胞增加35.90%,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肌酐增加7.91%,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差异性变化均在人体指标的正常范围内;其他检测指标服药前、中、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影响的研究,初步判断按藏医理论服用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是安全的.

    作者:于明杰;杨红霞;李林帅;杜玉枝;魏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渊合剂对FESS术后鼻窦黏膜内EGF和EGFR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渊合剂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鼻窦黏膜内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2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0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鼻渊合剂),对照组10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克拉霉素分散片+吉诺通),两组均予相同的手术处理并分别在术后第1、2、4周采集标本,术后1周开始服药,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EGF及EGFR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用药1周后EGF表达强度增加(P<0.05),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P<0.01),用药3周后EGF、EGFR表达强度强度均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用药1周后EGF表达强度显著增加(P<0.01),EGFR表达强度有增加(P<0.05),用药3周后EGF、EGFR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EGF、EGFR表达强度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运用鼻渊合剂在促进黏膜修复,加速创面愈合方面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GF、EGFR表达有关.

    作者:吴拥军;马华安;秦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药干预下284例Ⅱ、Ⅲ期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分析

    目的 评价中医药治疗对Ⅱ、Ⅲ期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观察病例分为中医药干预组和非中医药干预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子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观察两组总生存期(0S),计算1、2、3、5年生存率.结果 入组观察病例共28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国分期、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放疗及中医药治疗等5个因素与非手术Ⅱ、Ⅲ期肝癌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中中国分期、介入治疗、局部消融及中医药治疗为Ⅱ、Ⅲ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独立性预后因素;中医药干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260个月,非中医药干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730个月,中医药干预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32.79%、17.26%、17.26%、0,非中医药干预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0.15%、9.23%、4.62%、0.结论 中医药干预、中国分期、局部消融及介入治疗为影响非手术Ⅱ、Ⅲ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中医药治疗可以延长非手术Ⅱ、Ⅲ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高峰;于春苗;段连香;杨金祖;王强;杨金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对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与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鼻窦功能开放术前后均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窦功能开放术,术后口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下降(P<0.05,P<0.01);且试验组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结论 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治疗优于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西药治疗.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博落回提取物血根碱对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博落回提取物血根碱对结肠癌Caco-2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0.625~5μg/ml)的血根碱分别处理结肠癌Caco-2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24h,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血根碱对Caco-2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百分率,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结论 博落回提取物血根碱可抑制结肠癌Caco-2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杜先华;黄松;冯泓瑞;陈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从西医观点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目的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临床治疗多采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中药.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西医的观点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以建立更完善准确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红萍;周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南板蓝根药材的真伪优劣

    目的 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南板蓝根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药材,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的沃德法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光谱间相似度计算,对南板蓝根的真伪优劣进行快速无损鉴别.结果 在8983.2~5388.4cm-1、4964.1 ~ 4050cm-1区域,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可以鉴别南板蓝根真伪优劣,与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结论 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操控性等特性,可用于南板蓝根真伪优劣的鉴别.

    作者:张丹雁;曹曼;刘家水;周瑞珍;赵晓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治疗方法对AM小鼠不同作用靶点的比较研究

    目的 以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相互作用为靶点,探讨比较中西医治疗方法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sis,AM)小鼠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 对8周龄ICR雌鼠施行雄鼠垂体宫腔内移植手术,术后分别饲养3月,形成模型组.选择导师行气化瘀法临床验方(蒲灵化瘀止痛方)为实验药物(A组),孕三烯酮组为西药对照组(B组),未造模同期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给药3月.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p450、COX-2、ERa)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D31、MMP-2)在模型组、用药组的变化.结果 在位内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31表达显著下降,MMP-2、VEGF显著升高;治疗后,A、B组CD31上调,A组显著优于B组,MMP-2、VE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下调,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异位内膜:与模型组比较,A、B组CD31表达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A、B组MMP-2均显著下降,B组显著低于A组.在位及异位内膜p450、COX-2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组,治疗后p450、COX-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B组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A、B组治疗后ERa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显著下调,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蒲灵化瘀止痛方可以有效改善在位内膜的缺血缺氧状态,与西药比较有明显优势,通过终止疾病的始动环节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异位内膜雌激素水平,疗效与西药孕三烯酮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付先芸;魏绍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王旭高治痰六法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笔者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中有关痰证的医案,总结出王旭高治疗痰证的六大治法,分别是:宣肺和胃、健脾通阳、补肝养胃益气、滋阴健脾熄风、补肾健脾、宣肺温脾纳肾.这六种治法对于痰证的临床治疗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章程鹏;戴天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蛤蜊精对小鼠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蛤蜊精(每100g中,含多糖19.01 g、牛磺酸1.25g、胆碱0.65g)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用中国蛤蜊精悬液连续灌胃32d,观察并分析其对荷瘤小鼠瘤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中国蛤蜊精体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中国蛤蜊精[(0.5,3.0,4.80 g/(kg· d))]可以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体内增殖,抑瘤率依次为44.29%、48.23%、61.94%;中国蛤蜊精[3.0,4.80 g/(kg·d)]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中国蛤蜊精(4,8,12mg/ml)体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是49.67%、56.66%、12.91%,且8mg/ml的抑制率与5-FU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国蛤蜊精在小鼠体内和体外具有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史倩;王晓洁;蒋绍霞;刘晓晨;张帅;孟冉;王玲;王守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及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等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及不同部位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炮制原理.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及不同部位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的含量.结果 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0%、1.28%、0.92%;总三萜含量分别为1.56%、1.42%、1.59%;水溶性总蛋白含量分别为1.89%、1.49%、1.27%;五味子果肉及种仁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含量分别为1.08、1.47、0.48和1.65、1.86、1.34.结论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含量均有影响;五味子种仁中3种成分含量均高于果肉.

    作者:徐月;高慧;贾天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筋结处的超微结构及组织酶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日本大耳兔筋结处超微结构以及组织酶学治疗前后的观察,探讨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及推拿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方法 建立兔颈型颈椎病模型,40只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和推拿治疗组,应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和α-SM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筋结处超微结构及组织酶学的实验研究.结果 病理形态学显示:推拿治疗组肌纤维增生病变较模型组减轻,α-SMA在对照组中未见明显表达,在模型组中α-SMA染色呈强阳性表达,α-SMA在推拿治疗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模型组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拿治疗组与模型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是通过手法作用于病筋结处,使其超微结构以及组织酶学产生特异性变化,研究说明了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推拿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

    作者:冯跃;陈香竹;肖显俊;钟振东;王敏玉;奉书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用红树植物红海榄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目的 对药用红树植物红海榄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为开发和利用药用红树植物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法对红海榄进行研究.结果 红海榄的生药学特征明显:性状特征:根和茎均有明显纵纹及皮孔突出表皮;叶倒卵形,表面粗糙,具细小黑色突起,革质.显微特征:根皮层宽,初生木质部圆形,木纤维成群,内侧分散有2~4个导管;茎有皮孔,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叶上表皮细胞下有少数粘液细胞散在,具5~6列下皮层,下表皮具木栓瘤结构,栅栏组织很窄.中脉维管束九束,外韧型,七束围绕中间一束排列成椭圆形,另有一束位于一侧,外侧有维管束鞘.下表面片气孔众多,环式,可见木栓瘤结构;粉末可见大量簇晶、纤维和方晶,石细胞成群或分枝或纤维状.理化特征:薄层色谱展开良好,紫外扫描有明显吸收峰.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红海榄药材鉴别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伟红;黄晓玉;李军芳;赵小杰;谈远锋;宁小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