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屈菜中多种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鲁文静;罗世恒;陈世忠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屈菜, 生物碱,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通过测定白屈菜中多种生物碱的含量,以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白屈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 ×250 mm),流动相为乙腈-1%三乙胺水溶液(23∶77,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pH至3),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4 nm.结果 白屈菜红碱、血根碱、黄连碱分别在0.013 4~0.252 0μg,0.076 0 ~0.684 0 μg,0.141 6 ~ 2.548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0.9999和0.9999.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对白屈菜药材的质量评价.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芫菁内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将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采用WST-1比色法进行体外细胞抑制实验,测定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对上述三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斑蝥素对HT-29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稳定,对PLC/PRF/5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在高浓度作用下仍表现出较低抑制率.结合斑蝥素对HT-29、PLC/PRF/5、BEL-7404三株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8.51,86.77,21.27 μmol/L.结论 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抑制作用远好于斑螯素,提示结合斑螯素的抗癌效果极可能好于斑蝥素.

    作者:李晓飞;娄方明;晏容;侯晓晖;张恒;刘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镉损伤睾丸病理变化及蓝莓花青素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镉染毒小鼠模型研究蓝莓花青素(Ay)对镉染毒小鼠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镉和不同剂量花青素,14天后,观察镉致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测定NO含量及元素蓄积程度探讨镉致睾丸损伤的机制及Ay的保护作用.结果 镉毒性能够引起损伤组睾丸曲精小管形态异常,生精细胞排列紊乱;而Ay能够减弱镉对睾丸的损伤作用.另外,镉能够在睾丸中蓄积,增加损伤组钙的含量,减少锌的水平,Ay能够减少镉在睾丸中的蓄积作用,缓解必需元素的改变;通过检测NO含量,发现镉的毒性作用可能与NO的过量产生有关,Ay能够减少NO的产生.结论 镉通过在睾丸中蓄积,影响必需元素的浓度,抑制NO的产生,改变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正常形态,损伤其正常机能;而Ay可能通过自由基清除、抑制NO以及金属螯合等作用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陈福欣;龚频;金赛;周安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花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志峰;王琦;吴蓓;冯育林;张武岗;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温病条辨》浅析整体观对三焦辨证理论形成的影响

    从《温病条辨》分析整体观对吴鞠通温病辨证理论的影响,认为整体观是形成吴鞠通温病辨证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对现代温病的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艾碧琛;赵国荣;肖碧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草果花序发育和开花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的变化,以及小花日开放数量以及影响因素,为草果的传粉生物学、繁育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野外观测花序的小花开放数量和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数理统计分析草果花序和果序的数量性状.结果 未开放花序的外一枚苞片越宽,以及外一枚鳞片越宽,其小花数量越多;开放以后,花(果)序轴越长,小花数量越多.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显著增加,每个花序平均增加约23朵.不同植株的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之间有显著差异(n=132,F=1.790,P=0.028),花序平均每天开放3~4朵小花,71.22%的花序每天开放1~6朵小花.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与花序长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54,P=0.000),与花序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90,P=0.000),与开花当天的大湿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n=129,R=-0.264,P=0.002).结论 草果不同花序的小花数量呈现丰富的多态性,通过测量外一枚苞片和鳞片的宽度、花序长度,可以进行花序小花数量的比较.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受花序发育情况的影响,花序越长、直径越大,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越多.环境湿度对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不断增加,并按一定的速率依次开放,这对于吸引昆虫传粉、增加受精机会是有利的.小花数量多的花序在初开放时,小花不容易受精成功,花序第一朵受精成功的小花有后延的趋势.

    作者:杨耀文;刘小莉;游春;钱子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炎康片浓缩工艺过程探讨

    目的 探讨妇炎康片浓缩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仪模拟实际生产浓缩状况,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浓缩阶段芍药苷、丹酚酸B、盐酸小檗碱的降解率,分析妇炎康片浓缩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加快传热速度可降低成分的降解,采用薄膜蒸发方式是降低成分降解的可行方法.结论 采用薄膜浓缩工艺可大大降低成分的降解率,可为妇炎康片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蒋东旭;王德杭;史岑慧;张婕;谢友良;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抗雄性大鼠力竭性疲劳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匮肾气丸对力竭性游泳运动疲劳雄性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与中药组大鼠进行负重力竭游泳训练,持续21 d;中药组每日根据体重灌服金匮肾气丸混悬液;第21天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肌酐(Cr),并测定大鼠肾、前列腺、睾丸、附睾各脏器指数.结果 中药组大鼠血清SOD较模型组明显升高,血清MDA、BUN、Cr含量显著降低;中药组体重增长和采食量增长趋势明显高于运动组.模型组与对照组、中药组比较,肾脏系数明显升高,睾丸系数明显降低,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金匮肾气丸对力竭性游泳运动疲劳雄性大鼠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敖新平;王明镇;王兴友;吴曙光;钱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肾炎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间歇性的微蛋白尿,临床极易漏诊.病情一旦发展,持续蛋白尿,则肾脏损害为不可逆,后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我科自2009年以来用的自拟肾炎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30例,女24例,年龄(56.2±6.5)岁.均符合1997年WTO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属2型糖尿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证见面色萎黄,少气乏力,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纳差,腹胀,舌淡或有齿印,或舌底络脉瘀暗,脉细无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作者:王美蓉;於军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杜仲叶多糖提取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杜仲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水提方式从杜仲叶中提取多糖,把雌性小鼠分成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杜仲多糖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检测在不同剂量时杜仲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杜仲多糖高剂量时可以非常显著的提高小鼠脾脏指数(P<0.01);在中剂量时(P<0.05),在低剂量时(P>0.05)杜仲多糖对胸腺指数没有影响(P>0.05);中、高剂量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1L-2、IL-4、IgG的含量(P<0.01),而低剂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还可以提高IgM的含量(P<0.05),中、低剂量和空白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杜仲多糖可以有效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徐贤柱;饶华;蔡险峰;王曼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味四逆散对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细胞超微结构及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的影响

    目的 建立慢性身心应激胃溃疡大鼠模型,探讨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粘膜超微结构、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cAMP、cGMP)的影响,阐明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慢性身心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评估胃粘膜溃疡指数(UI),透射电镜法观察腺胃区胃粘膜组织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及正常组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中剂量组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 0.05或P<0.01);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紧凑,胞膜完整,细胞器均匀分布,且形态正常,胞核形态及大小正常;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松解,胞膜结构部分缺失,胞质中细胞器崩解,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胞核形态极不规则,染色质明显边集、浓缩或均一化分布;其余治疗组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好转.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显著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程度,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的微观病理形态,可通过影响环核苷酸系统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调控,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作者:谢慧臣;刘芬;杨强;熊常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桑叶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桑叶中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6种化学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50mm,3.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对6种化合物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分别在10~1 000,25 ~2 500,80 ~8 000ng·ml-1,25~2 500 ng·ml-1,1 ~100 ng·ml-1,3~3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分别为10,0.5,1,1,0.5,0.5 ng·ml-1.6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6.01%,94.98%,101.83%,91.38%,101.69%,103.69%.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桑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冯颖;何俊;刘虹;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果胶钙在细菌触发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细菌触发机理在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果胶钙是细菌触发型结肠定位制剂中较为优良的载体材料.文章对其制备、应用及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等内容进行了梳理.

    作者:杨志欣;王静;陈忠新;王锐;谢丽;常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外治法对兔退变腰椎间盘内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对兔退变椎间盘内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机理.方法 将造模好的21只实验兔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3组,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外治法治疗组(A组)、药物治疗组(B组)和模型组(C组),每组7只.造模8周后开始治疗.C组造模后不做任何治疗,自由饮水和摄食.A组将药槌中注入风湿骨痛药酒并拧紧槌盖,沿造模椎体上下两个椎体旁和正中分别均匀轻扣,叩至局部皮肤发红,肤温升高.敲打频率为60次/min,10 min/次,定时治疗1次/d,连续治疗3周.B组予灌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扶他林(双氯芬酸钠),用量为1mg/kg,1次/d,连续治疗2周.治疗3周后手术取L4~L5椎间盘进行TNF-α表达检测.结果 和模型组相比较,外治法组和用药防治组TNF-α表达明显降低.外治法组和药物防治组比较,TNF-α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外治法可降低椎间盘内TNF-α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肖强兵;何承建;曾俊华;邹季;王向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彝药总黄酮提取及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目的 研究彝药窝津津花和小铜锤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总黄酮,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用总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试验.结果 窝津津花总黄酮含量为10.83%,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可达38.5%和34.6%;小铜锤中总黄酮含量为0.609%,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可达45.8%和31.6%.结论 窝津津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两种彝药中黄酮类物质对·OH和O2-·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作者:文美琼;李璐;王从银;李希;钱粉花;沙建军;徐成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何立群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介绍何立群教授治疗慢性肾炎常用药对的经验,并通过中药配对分析,揭示了准确分析病证、明确治疗方向、巧妙配伍用药三者的有机结合,对慢性肾炎等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

    作者:沈烨渠;黄迪;孙悦;何立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地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地苍醇提物高、中、低(60,40,20 g·kg-1)剂量组,连续ig给药10 d,观察其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糖耐量测定则在末次给药1h后,除空白组ig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ig葡萄糖溶液(2.5g·kg-1),分别测定灌糖前(0h血糖)及灌糖后0.5,1,2h的血糖值.结果 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对葡萄糖致小鼠高血糖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P<0.05),能使正常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影响,可显著提高葡萄糖耐量,明显减轻体质量.

    作者: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梁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乌甲素对α-淀粉酶及其光谱性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乌甲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及其光谱变化.方法 运用可见及紫外光谱对高乌甲素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光谱进行探讨.结果 结果表明当高乌甲素在0 ~0.5 mmol/L范围内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0.5mmol/L时达到饱和,相对酶活力为43%.高乌甲素对α-淀粉酶属于可逆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9.86×10-2mol/L.紫外光谱表明α-淀粉酶与高乌甲素作用后吸收峰发生蓝移,说明其相互作用改变α-淀粉酚的空间构象.结论 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α-淀粉酶与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向军;高义霞;郑晓惠;张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电针波形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电针波形刺激对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波形的效应差异.方法 复制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疏密波、连续波)组.电针各组于每天针刺15至20 min,21d后观察心脏/体质量、肺动脉管腔面积/管总面积(LA%).用生化方法测血浆MDA、SOD、NO及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低切/高切还原粘、血浆粘度、RBC压积、RBC沉降率、RBC变形指数、RBC刚性指数、血沉K值、聚集指数等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脏/体质量及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压积、聚集指数、MDA等明显升高(P<0.05);LA%、SOD、NO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模型组相比,不同电针波形组心脏/体重,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压积、聚集指数、MDA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电针疏密波组稍优于连续波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电针波形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连续波和疏密波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娟莉;张志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化胃舒颗粒中黄芪甲苷和人参总皂苷的测定

    目的 分别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化胃舒颗粒中黄芪甲苷和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黄芪甲苷的测定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7∶ 63);ELSD条件为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速为3.0L/min;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人参总皂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8 nm波长处测定.结果 黄芪甲苷在0.51 ~2.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1.04%.人参总皂苷在27.9~251.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5%,RSD为2.72%.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化胃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光函;邸子真;邹桂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麦冬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及组分与药效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麦冬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正交实验结果和体外药效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两者的相关性证明麦冬总皂苷为麦冬中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方法 以麦冬总皂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过程中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优选工艺条件,并采用心肌细胞Na2S2O4缺氧/复氧模型,考察细胞存活率,通过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结果和细胞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麦冬乙醇提取的佳条件为:12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通过药效学试验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麦冬提取工艺,经体外药学验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了麦冬总皂苷为麦冬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

    作者:王思思;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